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凤团-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偓,字致光,京兆人,中龙纪元年进士,累迁谏议大夫、翰林学士,深得皇帝李晔的信任。李晔同志虽然身处非常不利的险恶环境,内有宦官掌权,外有藩镇跋扈,但励精图治,很想有番作为,因此决定提拔韩偓为宰相,共同商议大事,韩偓均不肯受命。

    天复三年,中原地区实力最为强大的藩镇势力朱温率兵杀入长安,实际控制了李氏朝廷,李晔成为朱温手中的傀儡,而作为李晔的心腹韩偓自然也就遭致了朱温的嫉恨。于是,在朱温的胁迫下,李晔被迫把韩偓下放到濮州任司马,后又多次贬官,不过总算是保住了性命。

    天复四年六月,李氏朝廷内部发生一起震惊全国之血案,朱温的部下朱友恭、氏叔琮和蒋玄晖等人率兵夜闯皇宫,杀死皇帝李晔,差点儿终结了唐朝的国命。

    关键时刻,朱温率兵再次入长安,杀死凶手,并立李晔之子李柷为新的唐朝皇帝。当然,明眼的人都知道,杀死李晔的真正凶手应该就是朱温本人。

    新皇帝李柷向被贬官在外的韩偓发出了邀请函,希望韩偓能够再次入朝为官,辅佐李氏朝廷。

    以韩偓的正常智商,自然能够猜测此次入朝的结局,新皇帝李柷只不过是个小屁孩,完全被朱温玩弄于手掌之中,入朝多半是朱温的主意,看来朱温要对他下手了。

    是福不是祸,是祸也要躲过,韩偓决定离开中原,到南方逃难,他首选的逃难地点是江西抚州。

    韩偓是当时唐朝的著名诗词达人,又差点儿成了唐朝的宰相,这样的人才王审知自然是有所听闻的。

    王审知多次热情邀请韩偓入闽居住,韩偓最终来到长汀、沙县一带定居。

    但入闽后的韩偓却多次婉拒了王审知的邀请,不愿再踏入这个混沌的历史大舞台,经历了十多年朝堂之上血雨腥风的权利争斗,韩偓似乎已经看透了功名利禄,决定彻底远望险恶的政治朝堂,过起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

    韩偓选择了南安作为最终的隐居地点,并潜心研究诗词,最终完成了《内庭集》、《金銮别记》等多部著名的诗集,成为唐朝末年又一位著名的诗人。

    像韩偓这种淡泊名利的高雅人士毕竟少数,大部分慕名来到闽地的名士们还是希望能够在这个历史大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

    黄滔,字文江,泉州莆田人,少年家贫,但喜爱读书、志向远大,多次北上京城考取功名,均名落孙山。

    当时的唐朝已经乱成一团浆糊,一会儿黄巢造反,一会儿藩镇作乱,科举考试也时断时续,对于立志考取功名的黄滔来说,不啻是一场又一场的灾难。

    到了乾宁二年,黄滔经过二十多年的苦苦,终于考中进士,在朝中任了个四门博士的闲职。

    但不久之后,朝中宦官刘季述等又开始作乱,黄滔对李氏朝廷几乎失去了希望,再也不想在这个危机四伏的长安城中作官,于是依然辞官回家,在家乡过起了隐居生活。

    天复元年,王审知聘请黄滔为监察御史兼威武军节度使推官。在辅佐王审知的短短数年时间内,黄滔可谓尽心尽职。

    王审知始终能够保证极其清醒的头脑,宁作开门节度使,不做闭门土皇帝,其中黄滔所起的作用也不可忽视,黄滔经常以旁观者的角度规劝王审知,使得王审知独善其身。

    除此之外,黄滔还是当时闽地的文坛霸主。

    闽地原本就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自然也就不怎么出产著名的达人,黄滔在唐朝晚期的闽地界赫赫有名。

    徐寅,字昭梦,莆田人,原本是乾宁年间的进士,授秘书省正字。

    徐寅在开封游览时,不慎做诗触怒忤逆了当地的头强悍军阀朱温。徐寅很恐慌,打算狼狈逃离,但又害怕朱温报复,于是想出了保命的主意。

    铃还需系铃人,既然是因诗得罪朱温,徐寅干脆再作诗一首,对朱温大加吹捧和赞美,结果朱温果然眉开眼笑,把小人物徐寅当个屁给放了。

    大难逃生的徐寅终于逃离开封,回到了家乡,唐朝的官场是不敢再去混了,徐寅打算归隐乡间,却被王审知慧眼挖掘,聘为掌书记。

    徐寅才思敏捷,善于作赋,其诗赋水平在当时的闽地屈指可数,和黄滔几乎平起平座。

    刘山甫,彭城人,才华出众,为当世所著称。

    刘山甫早年跟随其父在岭南一带生活,在回家途中,途经湖南洞庭青草湖时,刘山甫决定到湖边的比沙门天王廟游览。

    当看到天王廟内庭宇摧颓,镫芗不续时,年青气盛的刘山甫决定在墙壁上作诗一首来讽刺这座萧条荒凉的庙宇。

    诗的原文是这样的:“坏墙风雨几经春,草色盈庭一座尘,自是神明无感应,盛衰何得却由人。”

    但就在刘山甫题诗的当晚,他却做了一个怪梦,梦见有神仙对他说道:“我非天王,故南狱神也,主张此地,何由见侮!”

    刘山甫从梦中惊醒,发现湖边风涛顿作,倒樯绝榄,于是顿起悔悟之意,连忙把这首诗从墙壁上给抹去了。

    经历了神仙预警的刘山甫来到了闽地,被王审知发现,任威武军节度判官,不过他的神奇故事并未结束,着他的神奇色彩。

    闽地是个三面群山环绕、一边依靠大海的地区,王审知保境安民,采取了与周边邻居友好交通的政策,所以他对海上对外贸易尤其重视。

    要想大力发展海上贸易,必须大力发展海港城市,福州是当朝威武军节度使的州府所在地,又是一个沿海港口,自然成了王审知重点发展的对象。

    但在福州入海口的黄崎海道之中,有巨石横亘其中,经常导致商船撞击受损,给商船的出海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王审知一直对此巨石耿耿于怀,日夜思念想铲除实验室,但苦于工程量过于庞大,一直不敢实施。

    某一天夜晚,王审知梦见金甲神,自称吴安王,并许诺帮助开凿巨石。

    王审知梦醒之后,决定把此事告知判官刘山甫,并立即命令刘山甫任工程总指挥,负责解决横亘于黄崎海道的巨石问题。

    刘山甫来到黄崎海道后,并没有立即着手安排开凿巨石工程,而是搞起了祭奠神灵的仪式。

    刘山甫在祭奠过程中,把王审知的神梦向神仙进行了汇报,希望神仙能够帮助他解决巨石问题。

    祭奠三次还没结束,整个大海内灵怪俱现,刘山甫赶紧躲入僧院内休息,登高远望,发现海中有黄鳞赤鬣、非龙非鱼的怪物。

    连续三天之后,海上风雷平息、风平浪静,见证奇迹的时刻到来了,横亘于海道中央的巨石突然消失了,整个黄崎海道变得宽阔畅通,出现了一个新的优良海港,被称之为甘棠港。

    甘棠港的成功开辟对于闽地的海上对外贸易的意义极其重大,从此商船畅通无阻于黄崎海道,而甘棠港也被后人称之为古代海上丝绸之的起点。

    保境安民,任用贤材,只是王审知建设闽地的第一步,当然,建设闽地离不开发展各项经济。

    然而,一旦经济好了,日子过得滋润了,难免就会出现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的官员,把整个吏治搞得一塌糊涂,弄得民不聊生。

    因此,王审知执政以后,对他任命的下属官员进行了严格的,选用了一大批清正贤明的官员。

    老功臣张睦,是光州固始人,和王潮、王审知兄弟同甘共苦数十年,战功卓著,被王审知授与三品官,任命负责榷场货物事宜,类似于商贸部长的职务。

    当时闽地的战事还未完全结束,到处有散兵游勇骚扰掠夺,搞得商家和百姓都不敢展开大规模的商业贸易。

    张睦特别体恤商家之艰辛,因此对商家们礼遇有加,还专门招揽来自海外其它各国的商人,在商业贸易过程中,公平交易、童叟无欺、清正廉洁,获得了很多商家的赞赏,于是闽地的商业贸易开始繁荣兴盛。

    正当王审知在闽地大力发展经济之时,中原地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祐四年四月,李氏朝廷的实际军政大权操纵者朱温开始行动了。

    朱温在废除唐朝最后一位皇帝李柷后,自己终于当上了九五至尊的皇帝,改国为梁,年为开平。,,。请:

第七十六章 五代梁() 
李柷是唐昭宗第九子,景福元年九月初三日出生在唐朝宫廷里。乾宁四年,受封辉王。天复三年二月,官拜开府仪同三司、充诸道兵马元帅。

    天复四年三月,朱温胁迫昭宗迁往洛阳,迫使唐朝廷迁都至洛阳,改年为天祐。是年八月,朱温遣亲信蒋玄晖等人赶赴洛阳杀死了唐昭宗。

    次日,蒋玄晖假传圣旨,立辉王李祝为皇太子。中午时分,又矫宣皇太后令,皇太子可于昭宗柩前即皇帝位。是日,年仅13岁的李祝登上皇位,是为唐昭宣帝。

    昭宣帝李柷在位期间,其本意主张的两件事,但都没有成功。一件事是天祐二年九月以宫内出旨的名义加封他的乳母为昭仪和郡夫人。

    此举被宰相提出异议,他们认为,乳母自古无封夫人、赐内职的先例。另外一件是天祐二年十一月,昭宣帝准备在十九日亲祠圜丘、祭天的事。

    当时各衙门已经做好了举行礼仪的各项准备,宰相也已下南郊坛熟悉有关仪式。

    可是,朱温听到后很不高兴,认为举行郊天之礼是有意延长大唐国祚。有关主持的官员很恐惧,就借口改期使此事不了了之。

    然而,紧接着,昭宣帝就将已为梁王的朱温加授相国,总百揆,又进封魏王,所担任的诸道兵马元帅、太尉、中书令、宣武、宣义、天平、护国等军节度观察处置等使的职务照旧,“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兼备九锡之命”,基本上超过了汉初相国萧何和汉末丞相曹操。

    朱温的身份是自两汉以来权臣篡位的重现,其地位距离九五之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