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凤团-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义存开始云游四方,参禅说法,曾得到南宗五代传人德山宣鉴和欣赏,被称之为德山的衣钵传人。

    但义存却在咸通年间返回家乡福建,在古田象骨峰隐居,被李氏朝廷封为真觉大师,成为当时唐朝国内屈指可数的禅宗名僧之一。

    随后,闽地开始陷入战乱之中,一向喜欢宁静和平的义存躲避战乱,迁居到北方吴越一带居住。

    三年后,当义存得知闽地已结束战乱,便返回家乡,在象骨峰居住。

    王审知对于义存的返回极为重视,曾多次接待义存,并先后捨钱九十万贯,帮助修筑象骨峰上的寺庙。

    象骨峰原本并不知名,王审知曾经向义存询问道:“象骨山何以奇?”

    义存答道:“山顶暑月犹有积雪。”

    王审知听罢,若有所思道:“那就干脆称它为雪峰山吧。

    于是,象骨峰便称之为雪峰山,义存所居住的寺庙也便称之为雪峰寺。

    雪峰寺由此开始闻名遐迩,成为著名的佛教名院之一。

    王审知曾向义存询问大摩所传秘密心印。

    义存答道:“须是见性。”

    王审知又问道:“何以见性?”

    义存答道:“见自本性?”

    当然,王审知毕竟不是什么高僧,自然不明白佛家的一些偈言,还得提问:“有形状否?”

    义存答道:“见自本性,无物可见。”

    王审知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当然不肯停止,于是提问:“备此一真心本无生灭,今此一身,从何而来?”

    义存答道:“从父母妄缘而生,便即传命,身有轮回也。”

    靠着王审知的和帮助,义存和雪峰山寺的知名度越来越高,鼎盛时期,义存的弟子和门客高达一千五百余人,义存也被称之为雪峰和尚。

    唐朝末期的闽地原本就有二百多座寺庙,王审知主政之后,开始大力提倡兴建寺庙,后来一共修建了二百六十七座寺庙。除了福州之外,诸如漳、泉、汀、建各州也开始兴建寺庙,甚至包括建阳、浦城、松溪、崇安等县城也是不甘落后,频繁兴建庙宇。

    中原地区一直忙着争夺天下,对于僧人超度并不感兴趣,相反还严格限制僧人超度的数量,就连南方的杨氏吴国也仿效中原王朝,严格控制僧人的总体数量。

    王审知对此却非常开明,完全不对僧人超度进行限制,只要有志向成为得道高僧者,王审知一律大开红灯,统统放行。

    光化元年,王审知在福州乾元寺开戒坛,一次就超度僧人两万余人。

    天复二年,王审知又在开元寺超越僧人三千余人。

    僧人的数量在闽地开始迅猛增长,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这也显示了王审知大力发展佛教的决心。

    由于闽地已经成为佛教僧人的一片安居乐土,全国各地的僧人们都选择到这里避祸定居。

    到闽地定居,当然不能空手而来,很多僧人会把自己以往收藏的佛教经典文件带来,并对此加以修缮完善。

    于是,闽地一度成为佛教经典文献的聚集收藏中心之一。

    正如某一寺庙的门联所言,真可谓“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的!

第八十章 泉州变() 
在闽王王审知的大力下,佛教在闽地的发展煜煜生辉,但佛祖便没有赦免王审知的生老病死。

    不给父王增添烦扰,建州刺史王延禀只好暂时把张晖的开发计划束之高阁,并让张晖留在福州城,对茶叶市场做一番实地考察,自己也决定先不回建州城,而留在闽王宫为父王分忧一二。

    闽王身边的公子数以十计,再加上侄子和族内的从子,更是数不胜数,身为养子的公子禀或许根本连为闽王分忧的资格也没有。

    公子禀之所以决定留在王宫,并且让张晖也不要急于回建州,还有另一层考虑。若是时机合适,公子禀就把张晖的成果与计划面呈闽王,到时候就可能要随时召见张晖。

    张晖趁着有闲工夫,便去王延政的公子府见了阿霞。阿霞在福州过得似乎还不错,王延政看起来是真的喜欢阿霞。见他们彼此一心一意,张晖也就放心了,要不然他说不定就把阿霞带回建州去了。

    张晖见了阿霞没过多久,阿霞却说要跟公子政出门了。去哪?泉州!原来,王延政是去见他那被贬的堂兄王延彬,他是闽王二哥王审邽的长子。

    在大哥王潮是威武军节度使,而王审知还是大哥的副史时,二哥王审邽就已经是泉州刺史,在泉州大展拳脚了。二哥去世后,王审知任命侄子王延彬继任为泉州刺史,并敦促他实施他父亲的吏治亲民政策。

    王延彬没有让闽王失望,他像他的父亲一样把泉州治理得井井有条,得到了泉州当地军民的爱戴。开平三年,王延彬加金紫光禄大夫、右仆射,封琅琊郡开国男、转司空。

    王延彬由于在泉州一带治理内政颇得人心,甚至被当地百姓尊称为招宝侍郎,鲜花糖果包围之下,总归会有些迷失自我。然而这天,王延彬偶得白鹿、紫芝等宝物。白鹿和紫芝,那可都是极其祥瑞之宝物,一般人可得不到。

    受王审知雅重佛教的影响,王延彬也相当佛教事业的发展,自己身边自然也少不了一大帮前拥后呼、出谋画策的所谓得道高僧,但其中有一个叫浩源的僧人却心怀鬼胎。

    浩源和广智、文炬、义存等同行们的想法不一样,他的日常基本上不去研究佛法、超度众生,而是整天琢磨和专研着如何升官晋爵、出人投地。

    浩源听说了白鹿和紫芝的宝物后,于是向王延彬进言道:“白鹿和紫芝,其实是王者之符物,既然大人能够得到,正说明大人有王者之像,大人的综合能力值无论从哪方面考量,都不差于王审知,为何不能当王者。”

    听罢浩源高僧的一席良言,王延彬突然一阵头脑异常的发热。于是,王延彬在泉州的生活开始变得愈加骄横奢侈了。

    王延彬虽然很狂妄,但却能分得清当前的形势。他知道就凭自己泉州一州之力,要去和三叔王审知对抗,无异于鸡蛋碰石头。于是王延彬另辟蹊径,想出了另一个办法。

    贞明六年,王延彬暗中以自己个人的名义,从泉州派遣使者出海,到中原梁朝进行进贡活动,目的是取得中原梁朝的,希望梁朝方面能够册封自己为泉州节度使。

    要知道,整个闽地就一位威武军节度使,由王审知本人担任,只要梁朝方面能够同意册封王延彬为节度使,王延彬在名份上就可以和王审知平起平座,成为泉州一带的藩镇。

    王延彬的这个另辟蹊径算盘打得想当精明,不用一兵一卒,狐假虎威,利用中原老大梁朝的威势,压制王审知,使自己能够和王审知平起平座。

    然而,此时的中原梁朝正和宿敌河东沙陀族李氏打得焦头烂额。朱温早在乾化二年便被其儿子朱友圭干掉,朱友圭弑父篡位成功,成为梁朝的第二任皇帝。

    不过,朱友圭也没高兴几天,当了不到一年的皇帝,又被弟弟朱友贞干掉,朱友贞当上了梁朝的第三任皇帝。梁朝经过这样一番血雨腥风的内斗,实力大损,而他的死敌河东沙陀李氏集团实力却不断增长。

    虽然李克用早已病死,但他的儿子李存勖却是个比李克用更加可怕的对手。论军事才能,朱友贞远远不是李存勖的对手,在与河东的多交锋中,梁朝节节败退,丢失了河北的地盘。

    在这种节骨眼上,不识趣的王延彬居然还跑来跑官求爵,朱友贞实在不想和王延彬派来的使者多啰嗦一句话,立马让这些南方来的混蛋滚回家去了。

    王延彬的狐假虎威计划宣告失败,这让王延彬很是郁闷了一阵,但更可怕的后果随即而来。泉州方面的忠良早已秘密派人把此事告知了闽王。此时,王审知已然知道了王延彬私自出使梁朝的事。

    自从光启元年千里跃进闽地后,王氏家族已经在这里扎根生活三十多年了,这三十多年时间里,大家都和平共处、关系融洽,从没发生过内部的流血斗争。

    然后,王延彬的私进贡事件的发生彻底打破了这种宁静和详和,王审知为之痛心疾首,因为当事人居然是他最为欣赏看重的侄子。

    对于阴谋作乱者,王审知自然不会手软,否则会有更多的仿效者,巩固王氏家族在闽地的统治,王审知必须采取严厉措施。

    贞明六年十一月,王审知下令将蛊惑王延彬的高僧浩源及其同党全部逮捕,以阴谋作乱的名义全部诛杀。

    至于王延彬,王审知最终选择了一个比较温和的处理方法,将王延彬的官职罢免,永远囚禁于家中。

    贞明六年的王延彬事件结束之后,王审知突然感觉自己苍老了许多,自从乾宁四年大哥王潮去世,王审知接任闽地军政大权以来,他已经在这个位置上二十二个年头。

    在此期间,对内,王审知与民休息、发展经济百姓们安居乐业、生活无忧,对外,王审知采取臣服中原、联合弱邻、对抗强敌的外交策略,使得弱小的闽地在强敌环绕的险恶环境下,成功顽强的生存下来。

    王审知发现自己已经年近六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去和大哥王潮地下团聚,但如何能够使闽地长冶久安,的确是个非常头疼的问题。

    头疼的问题还不止是对闽国未来命运的担忧,还有那北方的中原梁朝,居然一夜之间就被革了命。,,。请:

第八十一章 闽王归() 
龙德三年,李存勖在搞定河北各路藩镇势力后,已经在同朱友贞的军事对抗中完全占据优势,于是李存勖便登基称帝,国唐,并改元同光。

    同光元年十月,唐军向黄河南岸的梁朝发起凌厉的攻势,连克中都、郓州、曹州,最终攻取汴梁。梁朝皇帝朱友贞自刎而死,中原的梁朝就此灭亡了,取而代之的是李存勖建立的唐朝。

    李存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