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凤团-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允郑煌跹淤髑崴苫靼堋H欢芫绿蘸苡财淙皇歉鑫廾玻词且桓龊苡衅诘娜耍詈笱≡窳俗陨毖彻菜闶俏跹雍簿≈伊恕

    陈陶的失败却仍然没有让王延翰愚蠢糊涂的头脑有片刻的清醒,对于失败这种坏消息,王延翰虽然很烦躁,但也仅仅是烦躁,并没有感到不安。他觉得是这些小打小闹严重影响了他的后宫娱乐生活,所以王延翰不想跟对方一般见识,打算从明天开始采取严防死守的策略。既然阵地战打不过王延禀,那就当回缩头乌龟,凭着城高墙厚的福州城,怎么着也能撑个一年半载。王延翰不再出兵迎战,战事停歇了,自己就可以好好玩乐休息了。他甚至还未王延禀着想,那王延禀就算再厉害,也是刚刚和陈陶经历过一场激战,人困马乏,也总得休息吧。

    于是,王延翰投入和后宫美少女的夜间娱乐活动之中,但他万万没想到,经历了一场胜利激战之后的王延禀心里却想着趁热打铁,兴奋的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不再明天,而是晚上偷袭福州城,争取一个晚上搞定王延翰。王延禀毕竟是曾经跟随王审知南征北战的沙场老将,深知兵贵神速的硬道理,虽然盟友王延钧已经在赶往福州的路途之中,但如果让王延翰和福州城明天清醒过来加强防备,福州城将成为一块极其难啃的硬骨头。

    当福州城渐渐笼罩在一片黑幕之中时,福州城头的守军将士们渐渐酣然入睡,福州城的西门外出现了一支神秘的队伍,正是王延禀所率领的数百名精锐将士。乘夜夺取福州城,王延禀决定亲自出马,率领数百名敢死将士,乘着漆黑的夜色,乘着城头的防御松懈,偷偷地搭设云梯,悄然爬梯,匍匐而登上城楼。轻松攻占城楼的王延禀迅速率敢死队控制西门的守城将士,大开城门,建州军团一拥而入,福州城瞬间被攻破。

    福州城如此轻易被攻破,只能说明王延翰在闽国已经人心尽失,没有多少将士再愿意为王延翰卖命,大家纷纷溃散而逃,把老大王延翰丢在在福州城中。当然,攻破福州城并不意味着事情就此结束了,头目标王延翰必须要活捉,否则等于白忙活!王延禀迅速率兵攻占兵器库,向将士发放兵器,然后集中包围王延翰的后宫寝院,把正在和后宫们嬉笑娱乐的王延翰活捉。

    第二天,王延禀决定召开公审大会,把昔日闽国国王王延翰的种种罪行告谕整个闽**民百姓,当然这些罪行中的重点罪行便是同崔氏密谋毒杀父亲王审知。弑父篡位,这种罪行一般来说是无法赦免的,平息全体闽**民百姓们的愤怒,当然更的是防止夜长梦多意外出现,王延禀再次发扬今日事今日原则,直接在紫宸门外把王延翰斩首示众。随着王延翰人头的一声落地,在闽国大地上上演的第一出悲剧隆重闭幕了。巨臀妖艳女星曝大尺度床照"!

第八十七章 上位() 
王延钧虽然是区区一个泉州刺史,但再怎么说也是闽王排行第二的公子,何况娶了汉国公主,身为汉国驸马的他,自视身份地位能力完全不比王延翰差,凭什么王延翰就可以成为闽国的接班人,而自己却只能屈居人下。

    当然,王延钧的这种想法在闽王王审知面前是不敢有流露的,不管是哪位王子,毕竟都忌惮于父王王审知的威望。只有等到父王归天之后,王延钧这才不把王延翰放在眼中,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王延翰充满蔑视和不屑。

    在乱世,王延钧要想执掌闽国,最快捷的方式便是坐拥强兵壮马,搞军事政变,虽然血腥可怕了些,但的确很方便。原本,窝在福州城的王延钧并没有掌握的一点军政大权,没兵没马没武器,所以要想实现心中的那个理想难度实在太大。不过被调往泉州后,王延钧犹如出笼老虎般自由兴奋,既远离了王延翰的监视,又可以掌控一州之军政大权。

    外任泉州,给了王延钧发动军事政变的肥沃土壤,还没等王延钧规划自己的远大理想和目标,远在建州的那位非血缘关系的义兄王延禀居然主动派人上门,表示希望双方可以结成同盟,共同对付王延翰。对于像建州这样的盟友,王延钧当然是举双手欢迎,以王延禀建州的兵力外加自己泉州的兵力,对付福州的王延翰,胜算极高,真是一个绝佳良机呀!

    虽然从泉州至福州的道路都是崇山险岭,行军路途充满了艰难险阻,但王延钧却情绪激昂、万分焦虑,他迫切希望能够早日兵临福州城下,一举攻占福州城,获取攻克福州城的首功,这样才能使他在竞争中获取军民足够强大的率。但王延钧还在行军路途之中却得知,自己的盟友王延禀居然早就兵临城下,而且还极其顺利地攻破福州城。

    原本打算和王延禀共同在福州城下会师,以两州之兵力共同攻打福州城,争取早日拿下福州城,但王延钧根本没想到王延翰竟然先动手了,而且简直是神速。他又喜又忧,喜的是自己可能坐收渔翁之利。忧的是生怕王延禀撕毁盟约。

    王延翰被处死了,福州城暂时群龙无首,在这种最最关键的时刻,自己却福州城中,如果王延禀野心**足够强大,必然会自己登基称王,即使王延禀自身不愿出头称王,他也大可从福州城的王氏家族中间随便挑选一位,要知道他还有十几个亲兄弟都在福州城。

    王延钧以最快的速度向福州城进军,此去福州的前途和命运似乎已经完全他自己的掌握之中,当前未知不明的局势被莫名的不祥预感笼罩着。当王延钧怀着惴惴不安的焦虑心情终于来到福州城外时,一切疑虑和烦恼统统一扫而光,因为王延钧远远望见他的义兄王延禀正满怀笑容的大开城门热情欢迎自己的到来。

    王延禀此刻的表现毋庸置疑地证明,他们的盟约仍然有效。虽然泉州将士没有攻城之功,但作为盟友,仍然可以和建州将士共享战功。最后,王延禀碍于自己是闽王的义子,当着大家的面表示愿意推举王延钧为威武军留后。王延钧倒也不推辞,倘然接受了。

    天成元年十二月,王延钧被推举为威武军节度使留后,掌管闽国的军政大权。王延钧的继位基本上获得了福州军民百姓们的认可,毕竟王延钧是闽王王审知的次子,既然王延翰死了,那么从身份地位上考量,王延钧的继位也无可厚非。况且王延翰已经遭到了全体军民的嫌弃,大家从感情上都能接受王延钧的继位。

    王延禀在福州城呆了一个月之后,发现军心民心已经日趋稳定,于是决定回归建州城。对于这位功臣,王延钧在初登大位时,对王延禀是满怀感激感恩之情。临行之际,王延钧决定在福州郊外为王延禀饯行,兄弟两人的心情都是格外愉快,自然难免要把酒言欢。

    “善继先志、勿烦老兄再下!”这是王延禀酒后对王延钧说的一句看似玩笑的戏言,本意是:你要好好继承父辈的遗志,好好治理国家,不要让我再次来到福州城。但王延钧却并不认为这是一句玩笑戏言,他非常自然地联想到,这是王延禀居功自傲、恃功矜能的表现,是王延禀狂妄**的一番警告和威胁:如果你像王延翰那样昏庸,我王延禀同样有能力再次到福州城来把你废了。

    听完王延禀的这般酒后戏言,王延钧顿时脸色大变,心情变得异常不爽,一场饯行酒宴就此草草收场、不欢而散。尽管王延钧表面上对王延禀仍然表现出了谦逊恭敬的态度,但在内心深处,王延钧早已把之前对王延禀的感激感恩之情彻底抛弃,有的只是猜忌和怀疑,双方之间的友好关系开始出现裂缝。

    王延禀班师回归建州后,王延钧的闽主生涯走上轨道。狂妄自大的结果也许就是自取灭亡,对于这一点,目前的王延钧认识得很清楚,因为他的兄长王延翰就是犯了狂妄自大的错误。因此,王延钧臣服中原,获取中原王朝的庇护。天成二年五月,王延钧获得了中原唐朝的身份认可,皇帝李嗣源册封王延钧为威武军节度使、守中书令、琅琊王。

    天成二年十一月,王延钧再次向中原后唐王朝派遣进贡使者团,进贡物品为犀牛、香药、海味等多种珍稀物品。频繁的进贡自然会得到回报,天成三年七月,李嗣源派使者吏部侍郎裴羽、左散骑常侍陆崇来到闽国,册封王延钧为闽王。王延钧不仅以十分谦恭臣服的态度对待中原唐朝,关系搞得非常融洽,就连和几位周边邻居的关系,也相处得相当不错。

    身为汉国的驸马,搞好同汉国的关系,王延钧特地任命林延遇为常驻汉国的外交使者。林延遇原是服侍王延钧的宦官,出使汉国后,在都城番禺设置官邸、专掌国信,汉国皇帝刘岩也对这位闽国常驻代表十分敬重,又赐府弟、又给赏赐。于是,两国之间外交出使来往十分频繁,两国外交关系达到了最最和谐融洽的一段时期。

    闽国的东北方是雄崌两浙的吴越国,吴越国目前的统治者是年过七旬的寿星钱镠。由于两国之间很早就确立了友好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外加王延钧的妹妹嫁给了钱镠的儿子钱传珦,双方也算是儿女亲家了,所以两国之间的边境一向是太平无事。对于吴越国的这位亲家,王延钧那是相当尊重,就算自己被封闽王,王延钧在外交活动中仍然以父辈之礼来对待钱镠。

    即使对于一向十分不友好的西北边邻居杨吴,王延钧也打算放弃敌对态度。杨吴集团的政坛内部也是动荡不安,杨行密的子孙们已经彻底沦落为傀儡。贞明四年,被徐温的长子徐知训被吴国大将朱瑾杀害,徐温的养子徐知诰乘机夺取了徐知训的军权。天成二年,权臣徐温病逝,养子徐知诰迅速夺取军政大权,完全继承了徐温的衣钵,成为杨吴国的第二位绝对权臣。

    杨吴在后期基本上对江南诸小国并没有太多的军事威胁。在这种大的形势环境下,王延钧开始尝试和吴国之间进行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