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凤团-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来人啊,送张老板回屋休息。”

    房门开了,门外的士兵把张晖带回了隔壁的房间。张晖心里清楚,冯延鲁的意思是要逼他就范,哪一天想通了,哪一天就放他出去,不然他将有可能永远被关在这里。闽地内忧外患,建州和福州只见打得火热,唐国又趁火打劫,根本不会有人知道他的情况,没有人会来救他出去。张晖突然感到一阵的绝望,恨不得从窗口跳下去,一死了之。可是这样一来,岂不是落得个狼狈人耻笑,不能成全这帮活鬼。张晖注意到,房间里多了一些食物,应该是店小二把早点送上来了。可是这分量是不是少了一点?正觉得奇怪时,门外传来了士兵的说话声。“这家店的早点还可以哟!”张晖豁然明白,是士兵把他的早点偷吃了,这帮混蛋!张晖顿时没有了胃口,把饭菜丢在了一边。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估计是那五个活鬼准备走了。“你们都打起精神来,给我把人看紧了,他什么时候服软了,你们什么时候再来跟我说。”“小的遵命,大人慢走!”吃饱喝足了就走了?张晖恨不得回到建州,亲自指挥龙凤团踏平金陵城,活捉这些混球!虽然他只是挂名龙凤团主帅,并不知道如何带兵打战。外面传来了声音越来越远,“这里的酒菜还真是不错,明儿有空我们几个可以再来的嘛!”……

    熬过了一整天,张晖再也忍受不了当这个囚徒。他走向打开窗,外面的天已经黑了,伸手不见五指。张晖想,如果他现在跳下去,应该没有人看到他的脸。就算摔死了,也会被人立刻拉走埋掉,没有人会在意是谁,这样也就不会觉得丢脸了。想清楚了以后,张晖决定说干就干。然而,就在他爬上窗子的时候,房门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紧接着对话传来。“大人有令,要我们把里面的人带去见他。”“大人?不知是哪位大人?”“放肆!哪位大人还需要跟你们说吗?你们还想不想当差了?快把门打开。”“这……”“怎么,难道是要大人亲自来带人?”“小的不敢!”门被打开了,门外多了两个士兵。不对!看起来不想是普通的士兵,应该是军中的副将。两位副将一进门就说道:“跟我们走吧!”副将说着,还偷偷地给张晖使了个眼色。张晖虽然觉得可疑,但不管他们要带去哪儿,总比呆在这里好。至少,从刚才他们和门外的士兵交谈来看,这两个副将应该不是五鬼的人。

    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张晖先跟着这两个副将离开了客栈。终于摆脱了五鬼那帮人的监视之后,张晖这才对两位副将的来历有了兴趣。“我已经跟你们走了,现在可以告诉我你们的身份了吧?”“我们不过是区区小将,谈何什么身份可言,我叫王建封,他是边镐,听说你是闽地建州人?”“我是建州人,不过只是一个商人,并没有参与两国的交战。”“这个我们不管,既然你是建州人,那我们就是老乡了。”“老乡?”“没错,我们原本在浦城的西岩山服役,是主帅章仔钧的帐前二校,后来犯了错误,差点被军法论斩,幸亏得恩人相助,逃了出来,就来投靠唐国了。”“章仔钧?”张晖差点说漏了嘴。作为章仔钧的女婿,张晖也不知道是福是祸,还是暂时不表态为好。对于这两个副将的来历,张晖曾经听岳母大人说过。

    当年,唐将卢某托言借路经过山下,到时却忽然擂鼓攻打营垒,包围营盘。章仔钧急派边镐、王建封两名校兵往建州求援。两校兵因雨延误时间,按军法应当处斩。练夫人出面劝阻说:“形势危急,正是用人之时,怎可杀壮士?”于是,仔钧释放了两名校兵。后来,边镐和王建封投靠南唐。如果真是这样,练夫人就应该是他们口中的恩人。张晖于是问道:“你们口中所说的恩人是不是就是章仔钧的夫人练氏。”“正是她!莫非你也认得我们的恩人?”两位副将显得不可思议的样子。张晖开怀笑道:“何止认识,我们是一家人。”“看来我们这一次是救对人了。”两位副将突然一阵欣慰。“救我?”张晖还没问清他们的来意。“没错,是我们大人想要搭救你。”“不知你们的大人是哪位?”张晖在唐国并没有熟人,更不会有什么认识的大人。“你跟我们来,等会你就知道了。”

第一百一十九章 逃离() 
张晖跟着两位副将王建封和边镐一路来到了一座大宅,这明显是一座官宅。

    “这就是你们那位大人的宅邸?”

    “没错,我们大人已经恭候多时了,我们快进去吧!”副将催促道。

    究竟是哪位大官的宅子呢?张晖始终没有一点思路,直到被带进宅中见到了这位大官才明白,原来他就是韩熙载。

    “大人难道是闽人?”

    “非也!我自幼勤学苦读,后又隐居于嵩山读书,大约二十岁时游学于洛阳,于后唐同光四年登进士第,此时其年龄只有二十二岁。不久,平卢节度使王公俨借口将士挽留,拒不接受后唐明宗李嗣源的登州刺史任命。李嗣源新任命的平卢节度使霍彦威率军威慑,王公俨才勉强前往登州。同年七月,霍彦威进驻青州,并派兵追杀王公俨。参与此事的其他将士也同时被斩,其中包括我的父亲韩光嗣。因为此事,我才不得不逃离中原。”

    “大人所以便来到了唐国。”

    “当时此地还是吴国。我伪装成商贾,经正阳渡过淮河,逃入吴国境内。之所以选择这条路线,是因为一个好友是汝阴人,汝阴就是颍州的治所,而淮水的渡口正阳镇就在颍州颍上县境内的淮河岸边的颍水入淮处,其对岸便是吴国疆土。”

    “大人到达吴国之后,一定得到了赏识了吧!”

    “没有这么简单。顺义六年七月,我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吴国的都城广陵。获得吴国的接纳,我向吴帝上了一个《行止状》,类似于投名状,即介绍自己的籍贯、出身、投吴原因以及平生志愿等情况,我虽然是请求吴帝能够接纳自己的行状,却丝毫没有露出乞求之意,反而显得气势如虹,畅述平生之志。当时掌握吴国实权的是徐知诰,也就是后来的李昪,我想要得到重用,必须要首先得到他的赏识。当时中原之士南迁的很多,大都得到擢用,惟独我没有被重用,初任校书郎,先后充任滁州、和州、常州从事,但我并不以为意,怡然自得,正好游山玩水,吟风弄月。”

    升元元年,李昪完成了禅代,建国称帝,才把韩熙载从外州召回南唐的都城金陵,授他秘书郎之职,掌太子东宫文翰。秘书郎的本职工作是掌管国家图籍的课写之事,但韩熙载却被派到太子东宫,可见李昪对他仍然心怀疑虑。李昪生活简朴,处事谨慎,不喜张扬,而韩熙载却恰恰相反,性格孤傲,不拘小节,自然难以获得李昪的赏识。韩熙载对自己的此次升职,并没有心存感激,也不上表称谢。他每日在东宫与太子李璟谈天说地,论文作诗,日子过得倒也安逸。韩熙载在东宫一待就是七年,与太子的长期相处,使李璟对韩熙载的才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对韩熙载来说,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保大元年,李昪驾崩,太子李璟即位。因为韩熙载是东宫旧僚,所以李璟即位之始,就任命他为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赐绯。员外郎虽然仍是六品的官职,但毕竟是尚书省郎官。因为先主新丧、新帝即位,礼仪繁多,李璟又给韩熙载加了太常博士之职。这个官职掌五礼,拟谥,是国家在礼仪方面的权威,出于报答李璟的缘故,此时的韩熙载无所隐晦,尽展平生之学,凡应当施行的大事,他都以积极的姿态参预其中。

    “既然如此,大人身居唐国朝中要职,为何要搭救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商人?”张晖不解地问道。

    韩熙载深不可测,他没有回答张晖的问题,而是反过来问道:“张老板知道我的官职?”

    张晖当然知道!唐国置中书舍人六员,其中一员掌管起草诏敕的工作,称知制诰。如果以其他官员兼管这项工作,则称兼知制诰或权知制诰。韩熙载在朝中便是担任此职,这除了表明唐主李璟对他的信任外,同时也极大地加重了他的权力。

    “韩大人所起草的诏诰,文字典雅,有元和之风,甚得舆论的好评,这金陵城里的人谁人不知!”张晖略微地吹捧道。

    韩熙载听了笑道:“张老板笑话本官了。我虽然权知制诰,但本官毕竟是书生,正因如此而得到重用,惟知尽心为国,反而全然不知如何保护自己,表面上风风光光,其实和张老板一样旦夕祸福罢了!”

    “韩大人严重了,唐主对你如此重用,何来旦夕祸福之说呢?”张晖猜测是唐国朝中内部的党争,但不便先说,故问。

    韩熙载见张晖似乎真的一无所知,解释道:“实不相瞒,自我任知制诰以来,感中主李璟的知遇之恩,对于朝中大事,或驳正失礼之处,或指谪批评弊端,章疏连连不断,引起朝中权要的极大忌恨与不满,尤其是宋齐丘、冯延巳对本官更是万分不满。”

    “宋齐丘?”

    “没错,此人历任本国左右仆射平章事十余载,权倾朝野,一旦他抓住了我的把柄,只要他一声令下,我的人头必将不保。”

    “那么冯延巳呢?他不是传说中的五鬼之首吗?难道和宋齐丘也有关系?”

    “正是,五鬼便是依附于宋齐丘的朋党!”

    “若是果真如此,韩大人为何还搭救在下,要知道禁足在下的就是五鬼!难道韩大人不怕让宋齐丘正好以此为把柄,对韩大人不利。”

    “本官之所以救你,便是来日的自救。”

    “这话怎么说?”张晖对于韩熙载的话不甚理解,他甚至怀疑韩熙载的用意是否真诚,如果唐主有恩于他,他又怎会帮助敌国的人,莫非韩熙载是一个难得的圣贤之人,又或许韩熙载到过闽地,受过闽王的赏识,默默地成潜伏在唐国的细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