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食王传-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管是官场还是职场都脱不出这个圈圈,没有一个同事和领导喜欢没有缺点的人,太完美的人,领导会提防,同事会嫉妒并中伤,若是你展示个缺点给他们看,他们反而不再会鸡蛋里挑骨头。

    本来王况是准备过段时间就回建安的,长孙皇后的病情已经稳定了下来,他再留下来起不了更大的作用,但现在却是不能那么快走了,一来是要给孙嘉英留点时间,在建林酒楼好好的培训下那些来“打下手”的厨子,二来是他也得好好的游览下长安,现下可不是后世交通那么发达,想去某个地方一两个小时就飞到了,自己下次要再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了。到目前为止,自己还没好好的游过长安呢,倒是王冼被黄大领着出去了很多趟。

    林家处于长安城东南角的升平坊内,离延平门不远,这里一大片的坊街都是类似林家这样家中有人在外做个小地方官的人家所住,西南边的坊区基本上就是平民区,而像程家这样的军中要员他们的府邸都是位于东北角更靠近皇城的坊区内,西北边的则是文官系统家的府邸,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西北的坊区多和文有关,不是文宁,就是居德之类的,而东北的这叫安邑、靖恭之类的坊名。这两边的一个坊区就有林家所处的四个坊区大,没办法,都是豪门大宅的,据说长孙府就独占了一个坊区。而一般的京官就住在皇城正南的坊区内,这些都是有定制的,而且各坊区都有兵丁把守,因此上,一般的平民也进不了高级坊区,而那些豪门贵子自然也是很少来西南边和东南边的坊区。整个长安有一百一十坊,小坊长百步,宽一百一十步,大坊则长宽均翻倍,以南北向的朱雀大街为界,东边属万年县,西边属长安县。每个坊区都筑有高高的围墙,一来是防盗,二来则是防火,即便走水了,顶多也就只烧掉一个坊区而已,相邻的坊区不会遭到殃及。

    王况还是第一次见识到如此等级森严的居住安排,想想也就释然,即便后世的和谐朝,官员住的也都是离上朝的地方近,平民百姓只能住远一点,只不过没有这么明显的等级罢了,但若是你一个平头百姓闯到某个地方去,说不准就会被人给轰了出来,道理都是一样的,不外是显示权力的尊严罢了。

    既然要逛长安,东市和西市是必去不可的,这也是长安城里唯一的两个市场,而且是超级大市场,到东市后,看着人里面的人山人海,王况不禁咋舌,这市场该有多大?问过随同的林家家丁,王况更是吃惊,东西两市一般大,都是南北长两千步,东西宽一千八百步,直接换算成后世的单位,那就是南北长一千多米,东西宽九百多米(一步约合半米多一点),几乎整个长安大半的商铺酒楼都是集中在这两个市中,坊间有的只是一些零星的小商铺卖些油盐酱醋类和面向平民的酒肆食摊。

    这就是盛世大唐的长安啊,自唐后,再没有哪个朝代能有如此之大的市场,而且,要支撑起这诺大的两个坊市,就必须有一定的客流量和商品,否则不用多久就要关张大吉。

    王况正看花眼,王冼却是拉了他向一边走,走几步近了一看,王况不禁哑然,这是一个小食肆,门上挂着王况非常熟悉的牌匾,四个大字晃得他眼有点晕:建安小食!

    没想到,建安小食都开到长安来了,而且看客流,生意还是不错的,王况心里暗赞这个店家会选地方,选的是人流量最多的地方,小食这样的吃食,方便,快捷。最适合人们逛街逛累了饿了填填肚腹歇歇脚,把店开在这里,生意不好才怪。只是王况很不明白,这家人竟然如此有财力敢在这里开店,这里可以说是寸土寸金。不说东市,就林家所在的那个坊区,一个两进的小院,都可以抵得上五六个富来客栈的钱了,而面积才是富来客栈的两cd不到,而且这个小食肆的装潢还是比较有品的那种,雕花的胡桌胡凳摆得整整齐齐,都擦得铮亮,墙上还挂着几幅大概是从诗经上抄下来的和吃有关的词句,写的比较潦草,王况没认全。

    “哎呀!小东家来了啊。孩他娘,快些快些,赶快把最靠里的那桌收拾收拾给小东家坐,小东家好静,那最合适。”王况还在打量着这个小食肆,店家眼尖尖的一瞅就瞅到了王况,惊喜万分,连忙招呼:“真没想到能在长安见到小东家您,前几日听原先隔壁来京赶考的刘秀才说您也来长安了,某还不信,没想到您老真的来了,快请快请,小东家您可是稀客啊。哟,这不是小小东家么?半年不见,长这么高了,怎么小小东家也是进京赶考的?还真别说,就冲着小东家您是星君下凡,小小东家肯定也沾了您的仙气,一定能高中的。”

    也不知道这店家怎么练的,或许是生意场就是个锻炼人口舌的好所在罢,这个店家是连珠炮般的说了一大串出来,王况连个插嘴的余地都没有,只能笑着任由他把自己引到角落里。还没张口呢,店家又叫上了:“孩他娘,煮一壶茶来,就放小东家最爱的芝麻和花生末,再加点糖,不要盐。”

    “哧!哪来的土包子,也敢称星君下凡?”王况刚坐下,边上一桌就传来一声不屑的轻笑。

    分割--

    支持食王请到起点(。)哦,收藏,推荐,点击都要。

    您的支持是灰雀的动力呢。

第108章 逛长安(中)() 
自打建安城里开始有人说王况是星君(确切的说是灶王星君)下凡后,王况就知道这个称呼迟早会给他带来些不确定的因素,只是嘴巴长在别人身上,他没法阻止别人这么称呼自己。

    王况知道李老二是不信鬼神之说的,至少嘴巴上不信,动身来长安前,黄良就特地嘱咐过王况,不要在皇上面前提什么神鬼之事,并还把李老二登基后发的一道诏书念给王况听:“神仙事本虚妄,空有其名。秦始皇非分爱好,遂为方士所诈,乃遣童男女数千人随徐福入海求仙药。方士避秦苛虐,因留不归,始皇犹海侧踌躇以待之,还至沙丘而死。汉武帝为求仙,乃将女嫁道术人,事无既验,便行诛戮。据此二事,神仙不烦妄求也。”大意就是秦始皇和汉武帝为求上生都没有结果,你们下面的就别给我添乱了,不要再招那些道人术士来烦我。

    李老二不信鬼神,心理上很好解释,不外就是自己杀兄逼父的事情实在是大逆不道,所以就一直强迫自己相信没有鬼神,给自己心理暗示,安慰自己罢了。因此若是有谁敢在他面前提什么神鬼之说,杀头倒是未必,但肯定是得不了好去,比如说原来可以升官的反而给你降职,原本大功的给你个无功无过之类的小鞋还是很容易的。

    至于说佛教在唐盛行,这个却是和神鬼之说无关,主要是佛教中人在李渊起兵时,给李唐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如今坐了天下,也该投桃报李罢了,而且佛家讲的是因果善恶,并不苛求所谓长生不死,正好可以借了这个来帮助治理天下,所以佛法流行就顺理成章了。

    因此上,一路上,王况都特地的交代过随同来的人员,不得提及自己被建安人称星君下凡的事,后来和徐国绪及李业嗣混熟了后,他们二人也早早的交代了下去不许胡言乱语的。只是没想到在长安竟能碰到把建安小食开到长安来的人,这就没法管住人嘴了。

    转头去看那人,却是个书生模样打扮的,王况笑笑:“那是父老乡亲们抬爱,某自然不可能是星君下凡的。”

    “怎地不是?”店家急了:“若小东家不是星君下凡,小郎君您就吃不到这豆腐丸子和建安烧饼。”

    王况无语,乡人淳朴,他们大多都喜欢把有点能耐的当做仙人下凡来解释,否则怎地一样的吃米饭,一样的喝建溪水,怎么自己就没这能耐?肯定是仙人下凡没错。

    “哟,某当是哪路神仙呢?原来是个做吃食的厨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文曲星君下凡呢。”那书生依旧是嘲讽的语气,王况有点纳闷,怎么这人说话带着酸味呢?再看看身边的王冼,终于明白了点过来,敢情是店家说王冼一定能高中被他听了去,心下不舒服了,挑刺来了。跟这路人没什么好辩的,王况就不再说了,见那店家还要再说,就摆了摆手,店家这才忍住,不过却是狠狠的瞪了那书生一眼:“这位小郎君,您要的烧饼卖没了,请回吧。”

    “怎么没了?你那炉上不正烤着呢吗?怎么,欺负某吃不起?”书生并没意识到自己的言语已经大大的得罪了王况,得罪王况那就是得罪店家,当然不会有好脸色给他看。

    “没了就是没了,还请让让座,后面还有不少客人呢。”店家转身拿了把笤帚冲着那书生脚下划了过去,嘴里嘟哝着:“晦气,真晦气。”

    “你!”书生气极,指着店家说不出一句话来,“你”了半天,终于憋出一句话来:“莫要欺人太甚!你,你,你分明是有不卖!”

    “对啊,某就是不卖与你。”见书生把话挑开,店家也干脆撂下笤帚,一手叉腰,一手拿了抹桌子的抹布在书生面前乱晃:“这店是某的,某吃食卖与谁就卖谁,诺,看见门口那条大黄狗没?某还给它留了俩烧饼呢。”

    “气煞我也!”书生见店家拿他与狗相比,一张脸气得一会儿白,一会儿红。

    “哟呵,这么热闹啊?”这边正僵持不下,围观的食客也越来越多,就听人群外传来一声笑,几条大汉分开人群,闪进来一个人,却见此人白色袍子,腰系镶铜玉带扣的革带,脚踏鹿皮软靴,似笑非笑的盯着那书生:“怎么?还想呆下去?要不要某喊人请你出去?若是某的下人动手的话,你可是要趴着出去了。”

    “小,小公爷!”书生一见着来人,气势就软了下来,这会再没眼力的人也知道小公爷明摆着是站在那个被称为星君下凡的少年那边,哪里还敢再言语,拱拱手,低着头夺步出门去了。只是他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