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食王传-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天一早用过饭,王况王冼和孙嘉英兄弟三个就被林荃淼给拉去逛街了,王冼在这里面年纪最小,体力也是最快恢复过来的,早就按捺不住要去逛了,从小到现在,他哪里出过这么远的门,这一路上他都是经常拉着王况问这问那的,这几年他已经把王况看成了无所不知的大能人了。

    王况只就着茶啃了个馍填填肚子,他可是要留着肚子尝尝这古金陵的小吃,后世南京小吃极为有名,尤其是南京盐水鸭和鸭血粉丝,他常听人提起,却从无缘吃到,这次来了就要看看能不能找到。王冼他们三个见王况只啃了个馍,又听说王况说起金陵小吃,就也都只喝了碗羊奶,这早上喝羊奶也是这几年被王况带起来的,在王况看来,国人早餐喝豆浆还不如喝牛奶或羊奶,那些所谓营养学家一直在鼓吹多吃豆制品,说是营养高,可说来说去一提到豆制品的营养,就是蛋白质。以前没条件吃肉,所以豆制品是不错的蛋白来源,可那毕竟是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蛋白质量远远不如动物蛋白,而且其成分很多也不能被人体吸收。所以王况一直认为,有条件的话,蛋白质的来源还是要动物,能吃肉为什么要吃豆制品,这不就是舍本逐末了?至于豆浆,如果肠胃不好的人还是远离为妙,这是王况自己经验的总结,他自己就肠胃不好,以前总喝豆浆,胃总疼,后来停了,就没再疼过(羊奶有养胃的功效,如果有肠胃不好的,建议多喝羊奶)。

    黄勤家离秦淮河不远,王况一出门就找人打听夫子庙的所在,结果被问的都个个摇头,说是没这么个地名,王况这才想起,夫子庙还要几百年后才会建成。他从没到过南京,也不知道该往哪去,只好折回头,找了个黄府的家丁带路。

    这个家丁也是个机灵人,得知王况想找金陵本地的吃食后,就带着王况往秦淮河边上走,说是金陵有点名气的食肆酒楼都在秦淮河边上,而且一到晚上掌灯时分,还有不少人是挑着担子在河边摆着卖的。

    “若说要真正好吃的吃食啊,还得是那些挑了担子来卖的,因为是小本生意,做得比较用心,味道也正。”家丁一边走一边介绍:“小郎君要是晚上去瞧,那才叫一个热闹,那时河里的画舫上的姑娘们都会出来弹唱跳舞,城里的文人骚客也都会三五成群的来或是吟诗,或是做对。”

第77章 鸭血汤() 
说话间,那家丁领了王况他们已经到了秦淮河边,果不其然,沿河的街道边上是密密麻麻的布满了酒楼食肆和脂粉首饰店,看到首饰店,王况想起应该把黄大给带来才好,毕竟他在玉器行干过几年,眼力肯定是有的,自己只知道什么玻璃种啊冰种啊的叫法,但却不会看,转念想下,反正长安也有不少珠宝首饰店,到时候再领了黄大去,挑几件首饰,嫂嫂的首饰也太寒碜了,还有秋香如花她们,做事尽心,该送点礼物才是,尤其是孙韩氏,已经将自己兄弟视为自己的孩子,更应该送点礼物。

    既然到了地方,王况就把那家丁打发回去了,自己四个人逛更自在,有人跟着反而碍事,无法随心所欲的,总要顾忌主人的体面不是,那就不能去那些小摊小贩上吃了。

    “二郎你带路,反正逛到哪算哪,你对吃在行。”林荃淼见王况每到个路口就要问他的意思,他又哪到过金陵了,所以也是路盲一个。至于吃,有王况在,还怕找不到好吃的?

    见林荃淼拢起袖子,一副不管不问摆出你王二郎去哪我就跟到哪的意思。王况也就不再问他,转而自己四处张望。他在找那种很普通,但又有很多本地普通人吃东西的小食肆。也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真正的好味道在哪,就这就好比在后世,没在厦门生活过几年的人一般是不知道去百家村吃煸豆干,没在北京生活过几年的人就只知道去全聚德吃烤鸭一样,外地来的游客通常都是去那些比较有名气的地方吃,但真正的好味道却无一例外是藏在小街小巷中,只有本地人才会去。

    走了半天,林荃淼三个见王况还没有进一家食肆的意思,孙嘉英就在一帮嘀咕:“早知就不该那么早把他打发走,让他带路不是更好?”

    “呵,孙大郎你就不知道了,这找的过程便是一种乐趣。”林荃淼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且静下心来,看看周围,有人行色匆匆,有人悠游自在,有人愁眉苦脸,有人喜形于色。世间百态,尽此一览无余。再看看街边的草屋瓦舍,听听河中传来的曲调以及橹槁声,夹着的那一两声鸡鸣犬吠及牛马叫声或是孩童的嬉笑。你听听,还有妇人喝斥孩子贪玩的。”他闭上眼,叹一口气:“如此,也算美景了。”

    听得林荃淼说出这一番话,王况不由对他刮目相看,能从生活中体会到这种平凡的美,那不是高高在上的人能做到的,作为一个衙内,他能做到这点已经殊为不易,这才是真正的贵族门风。在王况看来,所有对别人颐指气使,高高在上的人都只能算是暴发户,连贵族的边都沾不到一星半点。真正的贵族最在乎的是人们对他们发自内心的人格上的尊重,而不是畏惧,同样,真正的贵族也不排斥和底层人士的来往,只有暴发户才会瞧不起看不惯底层。

    “噫,某闻到一阵香。”王况正在那胡思乱想,林荃淼却扯了扯他的袖子。

    王况也闻到了,是一种混合了韭菜和鸭汤的香,莫非这就是鸭血粉丝?本来按王况的猜测,在番薯没大量种植之前,粉丝应该没那么快出现,今天王况主要还是来找盐水鸭的。

    都根本不用找人打听,王况他们就看到了旁边一个小摊上坐满了人,还有许多人是端了个碗蹲在地上吃的,香味正是从那传过来。

    金陵盛产鸭子,相传是野鸭迁徙在秦淮河停留时,在河上游玩的文人骚客及画舫梢公及住河边的住家等等都会丢些食物给它们吃,时间长了,就有一些鸭子慢慢被人驯化成了家鸭,个个膘肥体壮,后世的北京鸭其实确切的说应该叫南京鸭,就是从金陵引进的,只不过因为烤鸭的名头才被叫成北京鸭,所以真正要吃到好烤鸭,一定要去那种从南京采购鸭子的烤鸭店才算正宗。

    来到摊前,却发现卖的不是鸭血粉丝,而是鸭血汤。一个精瘦汉子正将一将一大块的熟了的鸭血用剪刀剪成小块放到面前的碗里,旁边就有个小孩子麻利的挪过碗去,洒上韭菜和姜丝,再腾到漏勺里放到锅里煮一下捞起来,又从锅中舀起一勺鸭汤,一碗鸭血汤就成了。早有在旁等得急的客人就自己端了蹲在一旁吃了起来。

    看着黄澄澄的清澈透亮的汤,以及汤中的绿色韭菜,王况不禁咽了下口水,太诱人了,黄色的汤,绿色的韭菜,暗红的鸭血,传过来的缕缕鸭汤香。可以说真正的做到了色香俱全,看这做法,王况可以肯定,味道绝对差不到哪里去,那样凑起来就是色香味都全了。整碗鸭血汤,除了用加姜丝去腥外,没有再用其他半点佐料,绝对的是原汁原味,而且看鸭汤的颜色,还是属于浓汤的那种,不像后世,一只鸭子能给你熬出一大锅汤来。

    恰好边上一个座位空了下来,有食客见到王况等人的谈吐,听出是外地人,就都礼让的把座位留给了他们。王况等人谢过坐下后,不一会,那个孩子就端了四碗鸭血汤过来。他的工夫也是了得,一只手端两个碗,王况看那碗前面一只还是在手掌上,后面那只碗就几乎是立在手腕上了,却是稳稳当当的不晃动丝毫。等他到了跟前,王况也没伸手去帮,他想看看这孩子是怎么把四碗鸭汤给放下来的。就见那孩子将手掌一弓,拇指一扶,左右手掌上的鸭血汤就放到了案上,然后左右手交替就顺顺当当的把手腕上的两碗也放了下来,四碗汤一点都没有溢出的。

    “好工夫。”林荃淼也不由赞叹,转脸又笑王况:“二郎可就没这工夫吧?”

    听到夸赞,孩子羞涩的笑笑,拽了拽自己的袍子,脸红红的转身又去忙了。旁边食客就插话了:“几位怕是第一次来吧,才四碗算得什么,某就常见他端了六碗,他阿爹,就是那个汉子更绝,能空手端八碗。”

    端八碗王况是见过的,不过那是在电视上的表演,两手并陇了,八只碗两列排开的端,没想到会在现实中碰到,这就是经年累月地做的成果,卖油翁说过的:无他,手熟耳。迄今为止,在富来客栈还没能见到哪个伙计能有一手让客人叫好的绝活,看起来,还是底蕴不够,毕竟富来客栈也不过是孙铭前手上起的,不过一二十年而已,如果想把富来客栈做成百年老店,除了要有好吃食外,还要有自己的特色才对,吃食的做法其实很好琢磨出来,碰到真正个中高手,不消多久就能把你的吃食配料和手法给琢磨的八九不离十,但是伙计们的绝活,那就是真工夫,没个几年是别想练出来的。回去得鼓励鼓励他们去练了,有了绝活,一来是给富来客栈增色不少,二来今后万一这个伙计离开了富来客栈,也能多条路生活下去。

    “二郎又去见星君了?”林荃淼看王况又走神了,拍了他一下:“想什么呢?趁热吃,凉了估计就不好吃了。”

    “没什么,就是想起几年前教我做吃食的那个货郎了,他说金陵这有道吃食极其好吃。”王况笑了笑,摇摇头:自己做出友粉才几年啊,怎么可能这时候就能有鸭血粉丝呢?就是有,那也是用葛粉做的,口感涩,绝对还算不上好味道,说不定还是从这鸭血汤发展变化出来的呢,不过后世鸭血汤还是有的,到了tw就被改成了猪血汤,竟然也是食客们趋之若鹜的一种美食,还被宣传成是tw本地发展起来的,王况很是为tw的食客悲哀,那么多的所谓美食几乎全是大陆传过去的,味道根本没有原产地正宗,竟然还被他们津津乐道。

    想要有鸭血粉丝,估计只有以后等番薯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