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门阀风流-第3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欲入下邳。
石勒不以为意,随即拔军直冲陈留,且命石湛率轻骑两千,火速经密道而入雍丘后方,欲断祖逖粮道。石湛奔行两日,截粮千石。
祖逖闻知大怒且惊,惧怕粮道不保,又仿若军粮已缺,罢军止战,勒营于陈留边境。
石勒率军两万屯于陈留,与祖逖对垒闻营。祖逖并不急战,而石勒也心有顾忌,两相遥视。届时,郗鉴退而再前,逼入陈留。
至此,陈留境内胡骑已达四万,晋军几近八万。石勒据城而守,祖逖与郗鉴一左一右,互为倚角,三方恰若“品”字,阵列相对。战事,一触即发。
风潇潇兮,旷野寒。
石勒居高勒马,眯着鱼眼望向东西二方,但见旌旗连绵,漫野成海,心中忐忑不安,暗忖:‘祖逖与郗鉴皆非易于之辈,二人尽起大军而势在必得,而此番大战又恰逢我内乱不休,而今我方兵势呈弱,恐失其势也,邺城不容失,尚有何处可调兵?’
这时,参军孔隆揣度石勒之意,上前揖道:“赵王,祖逖雄杰也,郗鉴亦乃智勇名士,二人合力,万万不可轻觊。为今之计,何不遣洛阳、河内之兵,速速增援陈留?”
“不可!”
石虎横目道:“而今义父已来,祖逖与郗鉴有何惧哉?况乎,洛阳乃天下之中,岂容轻忽?尚且,李矩据荥阳,若是”
“将军此言差矣!”
孔隆挑眉瞥了一眼石虎,冷声道:“赵王且思之,郗鉴惜名,却弃徐龛于不顾;祖逖已老,数度昏厥而不知人事。其二人,尽起大军,屯于此地意在何矣?当为,意在陈留,一战而定!”
石勒眼角微眯,沉声道:“祖士稚时日已不多,若我与其易位处之,亦当奋起余力,与敌决一死战。奈何,洛阳尚有李矩,岂敢轻动!”
“赵王勿忧”
参军徐光接口道:“赵王仅需调虎牢守军与河内守军便可。至于李矩,其人分兵置守,荥阳不过八千部卒,而洛阳城坚,城中守卫足可应对。若为两全计,赵王当需火速致信刘”言至此处,看了一眼石勒,续道:“刘曜当知,唇亡齿寒之理!”
唇亡齿寒石勒眉头一挑,喝道:“若非河北事态焦阻,且尚有内忧,祖逖与郗鉴,我岂会惧他!”一顿,马鞭指南:“孔隆、徐光,速传我命,令虎牢与河内守军速速来援!豫州、兖州、徐州,三州五千里,便在此一战!”
“诺!”
徐光与孔隆对视一眼,领命而去。待至无人处,徐光瞭望南方,压低着声音:“士稚,若汝之意不在洛阳,此战,危矣!”
“嘘!”
孔隆以指靠唇,目光看向山坡。
坡上的石勒意气风发,他与祖逖交战多年,互有胜负,如今,祖逖将亡,将军当死于沙场而非残喘于病榻。思及此处,石勒面向祖逖军营,按着腰剑,忍不住的怅然大笑:“士稚兄,此战,当送兄归矣!”
“扑!”
恰于此时,一阵狂风突地卷起,裂得石勒披风哗哗作响,继而,扯断盔上羽缨,石勒大惊,伸手欲捉羽缨。殊不知,风势愈烈,卷起羽缨飞向天空。
秋风卷缨,一路漫南,飞过草野,越过小溪,翻过万众军营,直抵祖逖帐前,随风盘旋。
传令兵挑开账帘,秋风猛然袭来,卷得传令兵闭了下眼,便在千均一发之际,羽缨钻帘而入,“朴”的一声,坠于祖逖案前。
帐中唯有三人,祖逖、骆隆、韩潜。
“咦!”
骆隆踏前一步,拾起羽缨一阵细辩,神情一惊,随即笑道:“将军,此乃隼翼,非胡人王者不可寄盔,由此可见,定乃石勒盔缨。吉兆也!”
祖逖揉了把脸,离案而出,看也未看盔缨一眼,一边系着头盔,一边沉声道:“兵者,上应天命,下宿民情,中发士气。诸此三者,方能无往而不胜。此战,已竭诸郡之力,当为大捷!韩潜何在?”
“韩潜在!”
祖逖道:“且待入夜,率军三万离营,西经陈国,兵发洛阳!若不取洛阳,提头来见!”
“诺!将军,珍重!”韩潜单膝跪地,身上重甲锵锵抖响,随即大步出营。
待其出营,祖逖挎上腰剑,对骆隆道:“明日,我将亲出邀战!汝,虚灶而设,切莫使石勒生疑。”
骆隆把羽缨扔于案上,揖道:“将军但且宽心,此战,唯胜尔!”说着,又皱眉道:“只是,成父粮草分入颖川六成。如此一来,便已不足月,届时,若大军缺粮,恐军心慌乱”
“无妨!”
祖逖摆了摆手,跨步出营,待至帐门,似想起甚,又回首:“密信可有寄出?”
骆隆眉梢一扬,答道:“骆隆已然寄出数日,想必,不日刘威虏便会接获。”
“瞻箦”
祖逖按剑倚帐门,眉头时皱时舒,良久,吐出一口气,叹道:“瞻箦乃世之英杰尔,定知事态轻重。”
骆隆度步至帐门口,与祖逖一道遥望颖川方向,但见浮云重重,状若黑城似滚若荡,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须臾,暗自吸进一口气,徐徐收回目光,朝着祖逖深深一揖:“将军勿忧,粮草入颖川,此事极密。况乎,颖川有荀蕤守军三千,足可言安。尚且,依骆隆度之,刘威虏实乃心怀万民之士,度量之下,势必接令!”
“兵者,事无万全!唯勇而取!”
祖逖按剑徐行,目光如炬,走向中军偏帐。在此偏帐中,一应祖氏诸将正危坐以待。
祖逖方一进帐,祖涣便按膝而起,嗡声道:“阿父,为何调军至陈国?”
祖约道:“兄长,韩潜为何调军?调至已至六成,如何相抗石勒?”
祖逖未予理睬,目不斜视,阔步疾行。
“兄长,莫非,意欲撤军乎”
“族叔,若是如此,何不勒营徐回?而今,韩潜率外姓诸将先行,若石勒衔尾追击,我等该当何如”
一时间,帐内哗然,祖氏族将如坠云里。
“锵!”
待至案前,祖逖猛然拔剑,斩断矮案,而后,将剑慢慢归鞘,沉声道:“祖逖尚立身于此,何人敢言撤军?”一顿,踏着半片残案,环眼扫过帐中,声音冰冷:“若再多言一句,三军阵前,定斩不赦!”(。)
第两百八十五章 密信北来()
“蹄它,蹄它”
由固始至上蔡的官道上,奔着五百骑,为首之人身着冠袍高冠却腰悬长剑,乃是赵氏家主赵愈。两旁秋树青青,离雀丛飞,时而盘旋枝头,俄而阵列杳飞,别具一番北域风情。
若是往常,他定会驻足歌赋,但现下却无心风景,只顾埋头赶路。自从刘浓致信于他,固始县便已远放侦骑,收笼坞民。奈何,即便如此,他心中仍旧惴惴难安。故而,一大早便直入上蔡,意欲寻刘浓问个究竟。
赵言瞥了瞥赵愈腰间长剑,眼露羡慕之色,嘴上却取笑道:“听闻刘威虏有剑名楚殇,大兄为剑取名:汉阙。依弟而言,亦不相让也!”
赵愈面上一红,摸了摸腰剑,笑道:“刘威虏乃当世英杰,赵愈岂敢与其媲美。休得觊觎此剑,以待他日,我向刘威虏再讨一柄,便赠于汝。”
赵言喜道:“大兄,此言当真?”
“自然作真!”
赵愈紧了紧腰上之剑,心情愉悦之下,神色亦稍稍一松,此剑乃是刘浓赠给他的,削铁如泥。而刘浓喜着袍披剑出游,神态既潇洒又英朗,一时间,竟为赵氏子弟仿习,几乎人人着袍挎剑。
待穿出树林,眼前浮现一道山岗,青草丛丛中耸立着一栋高达七丈的岗哨。
“呜”
号角遥传,赵愈打马而前,朝着岗哨高声叫道:“岗哨莫惊,固始赵愈拜见刘威虏。”
岗哨上的白袍细细一辩,神情一松,执着号角连鸣三响,而后,放下本欲点燃的火把,笑道:“赵府君,我家小郎君昨日尚且位临此地,言,不日欲赴固始与郎君共聚,未料赵府君却先至。”
“哈哈,白袍顶风安民,辛劳犹甚。赵愈有劣酒两瓮、肉脯三束,置于岗下。稍后,且下岗自领!”
赵愈放声朗笑,命人置下酒肉,引军而入上蔡。
一入上蔡,便觉不同,村中青壮往来,尽皆身携武器,谨慎的目光搜巡着赵愈等人,而宽阔的县道中,马蹄滚动,遥遥奔来数百白袍。
赵愈拍马迎上,朝着来骑,揖了一揖:“赵愈,见过曲县尉,刘威虏可在城中?”
曲平拖槊而来,捧槊道:“将军在城中,且随我来。”
赵愈随着曲平沿道而行,直至县城峰下,却见峰下有一营正行操演,往来刀光霍霍,不闻喊杀声,却令人不寒而栗,乃是杜武麾下磐石卫。
稍事观演后,赵言神情大变,欲言又止。
赵愈微微一笑,朝其摇头暗制,而后,千军匍匐而上,入瓮城,进内城,一路上守备森严,随处可见巡城铁甲寒刀,虽不至三步一哨、五步一岗,但也相差仿佛。
见得此景,赵愈心中复生阵阵不安,眉头随即越锁越紧,将所携军卒宿于城东军营,便与赵言匆匆奔赴县公署。
一旦踏入县公署,气氛却又为之一变,无它,皆因县公署门口,正有几只莺燕在放纸莺,赵愈识得她们。
年方十二三,明眸皓齿,身着粗布裙裳,散发于背后,青丝垂至腿弯者,乃是上蔡内吏薛恭之女,小黑丫年方十六七,婀娜窈窕而袭萝裙者,乃是刘威虏侍女织素尚有一女,年岁与小黑丫相差无几,一双眸子灵动非常,最是那一点樱唇,即便不笑,亦微微翘起,乃是
“呀,要飞了”
因风过烈,且三女共放一枚纸莺,故而,三女你扯东,我扯西,扯得纸莺东倒西歪,眼见即将飞去。忽然,那嘴角微翘的女子用力一抖,便听“噗”的一声,纸莺线断。
“黑碳头!!”
“嗖!”
伴随着嘴角微翘的女子娇呼声,一道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