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周始皇-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非周扁此时早已习惯,不然必将脸红了,自己这身子虽然是九岁,可思想却有二十好几,不过这又如何说的出去,只得点头道,“白大夫若是不信可问一问母后。”

    白圭却是摇摇头,“哪敢惊扰太后,某只是说说,如何不信呢,可也只能将此归为天佑大周了。不过大王若是只会做些这新奇玩意,经商倒是能成为首富,不过治国就嫌不足了。但是大王的所为总是出人意料之外,大王明里与那些闲汉妥协,暗地里却以一敌十将他们打了个落花流水,某是暗地里亲眼所见。还请大王不要怪他们做事不隐秘,只是白某自有自己的能力罢了,当然以后白某所有的都是大王的。当今之世列强纷争,非强兵者不得善存,何况天下正统王室乎,所以此时见到了大王练兵别有一套,有孙武遗风,白某才心中这才有所转变,寄希望于大王之上,不想出言试探后大王却并无招揽之意,只得寻了这个赔罪的机会前来,幸好大王不计前嫌,给了白某这个一展心中志向的宏图,白某谢过大王了!”

    两人相交至此终成君臣,倒别有一番趣味,想到此,两人相对一笑,一切尽在此中了。顿了顿,周扁拱手道,“如今王室复兴之业艰巨异常,白大夫高才,可有什么教我?”

    这下切到了正题,白圭此来不就是要献策么,当下收起笑容正襟问道,“方今之世,治国之策,世人皆分之为王道,霸道,变法以及儒家治国,大王以为如何?”

    “且听爱卿所言。”虽然心中有所想,但周扁还是谦虚的让白圭说。

    果然白大夫接着道,“世间之法制没有从不变化的道理,远古黄帝之时的法制放在夏商并不适用,同样的夏商时的法制放在我大周也不适用,所以文武王之后,周公旦重编了礼制,分封天下,保得了宗周两百年太平,然而平王东迁之后,各诸侯国坐大,不听王室号令,以至王室衰微至今,故而白某以为,周公旦时的礼治天下放到当今也已经不再适用了,所以如同诸侯国一般,变法已是必须的了。”

    说到此见大王嘴角一张,不待周扁出声,白圭又抢先接着说道,“大王莫要误解了,其实在下并不是法家之人,对变法细则也不是很明了。但在下以为,不管如何变,适应万民,利于王室的便是好法,哪怕损伤一部分人的利益,只要有益于复兴王室的大业,都必须坚持下去,这是王室复兴的基础,白某也会尽全力支持我王。只是不知我王对复兴王业有何打算,又以为如何才算是王业复兴呢?”

    不想说出自己的想法,周扁于是配合的摇摇头。

    只听白圭气势一扬,挥手道,“大王,以白某为大王计,复兴王业分为两步,第一步,收回洛阳,将王宫搬回洛阳,南据伊阕,北守孟津,东占成皋,西控绳池,此天下正中,武王所定万世之基业也。此时,再行商于天下,收刮天下之财富,扩充军队,再建成周八师,则王室基业稳固,天下诸侯不敢小看王室了。”

    顿了顿,白圭又接着道,“诸侯虽不敢小看王室,但离王业复兴还相差甚远,第二步乃是,联合魏国攻打韩国,夺回洛阳西边的三川,南边的颍川以及北边的翟南,这些都是王畿故地,取之理所当然也。再联合齐赵秦削弱魏国,寻得晋侯后人,复已亡的晋国,使赵魏韩三国不敢妄动,再合天下之力南下攻楚,将楚国逼回汉水之南,重封汉水之东各诸侯国以镇楚国,若能成,则完成了历代先王所未竟的事业,足以告慰太庙了。到了这时,以王命号令天下,莫有不从,则再从海上寻回姜齐后裔,改封田氏齐国为蔡后,寻得季子后人,重封吴国,天下之人莫不纷纷称赞大王英明,再重筑岐山宗周故宫,文武之治重现也,后人皆将称赞于我王,呜呼,如此王业大兴也!”

    见周扁听得目瞪口呆,白圭还以为吓着大王了,忙解释道,“这说起来是一步,但若完成起来却需数年乃至数十年时光,大王万不可焦急,需知兴家比败家要艰难的多。”

    其实周扁目瞪口呆倒不是因为被计划本身吓住了,而是惊叹白圭竟有如此大局观,这个计划步步为营,除了开始时的艰难,到后面则是水到渠成,虽然总的来说比周扁所设想的计划还相差有一定距离,但在这古人中却也是十分难得了,至少太师他们就从没想到这上面来。不过周扁最关心的却是第一步,万事开头难,却不知白圭有什么想法。

第七十三章 谋定洛阳() 
听罢白大夫的一番言语,周扁也是感叹起来,平常凡事都是自己操心,而太师少师他们也只能按照自己的吩咐去办,却不能出谋划策,若是太平宰相倒也称职,但在这整个王室都需努力进取的时候,却嫌不能独挡一面了。幸亏来了个白圭,一个有思想有计划的人,如此大事有人商量,小事可以代为效劳,此时周扁才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不管什么时代,人才都是最重要的。

    不过光有好的计划是不中的,也不知这白圭到底还有什么本事,于是周扁想了想出声问道,“爱卿所言,令本王思路大开,只是以王室如今之微弱,要如何才能一步步走下去呢?”

    料到大王会有此一问,白圭哈哈笑道,“大王,非是白某俗气,这世上万事离不开一个钱字,有了钱,便可以买粮草,买马匹,买兵备,将钱洒下去,便如大王在洛阳郊外招兵一般,自会有人前来当兵,有了兵有了粮,其余的事便都可以去做了。白某不才,愿献出所有家财,以充王室仓库,并为大王管理产业,不是白某自夸,数年之内王室都将再不愁钱用了。”

    原来古时还真有举家来投的,不过周扁却自然是不要这个人情的,于是便摇头道,“白大夫过了,有白大夫本人前来效劳,便足矣,哪里还会再贪白氏家产?爱卿休要再提此事,从此以后,白氏产业仍然运行,爱卿只身前来管理王室产业即可。再说以白大夫之才,只管产业有些屈了,若是能常在本王身旁,替本王出谋划策,拿定主意,那才是人尽所用。”

    白圭微一思索便点了点头,献出家产毕竟是大事,自己是洒脱也相信大王能给予更多的回报,但家中还有老父亲在,想起来之前与父亲商议时父亲的破口大骂,白圭也觉得大王不要自己家产也是挺好的,便不在这上面纠结,开口说起下面的话来,“大王既然说了,那白某家产一事就依大王,某再不提它了。只是如今王室在成周,而白某家业都在洛阳,若是现在就随侍大王左右,则令洛阳周公何想,与大王不利啊。待王室搬回洛阳之后,白某必然日日跟在大王身后,随时听从大王召唤。”

    说到底还是王室如今太弱,洛阳虽富,周公虽亲,但毕竟不是自己人,与自己不是一条心啊,想起白圭所说的第一步计划,周扁不由心生希望,莫非这白圭心中已有了决策,忍不住试问道,“不知以爱卿所见,王室何时才能搬回洛阳王城,在本王看来,这一步却是最难的一步,得了洛阳,本王方才能舒展开手脚啊。”

    果然似乎说到了白圭的心痒处,只听白大夫得意道,“大王所虑的,却正是白某投效大王所欲立的第一功。大王可知洛阳屠黍么?”

    “屠黍?”这个名字很熟,回忆一番周扁便想了起来,“莫不是故晋国大夫屠黍?晋国被分后避难来到洛阳,前些年先王兄还专往洛阳相请,却被屠黍推辞了,但屠黍还是为先王兄出了一策,那便是暗地里收集铜铁以待日后有事,这个却是被先王兄所执行了。”周扁早已得知,正是有了屠黍的指点,才有了自己刚登基后看到的王室库藏里大量的兵器和铁锭,其中自然也有以前所积累的,但多数还是先王兄省吃俭用换来的。

    “正是此人,不过听大王所言,却是不知道屠黍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屠合经商补贴家用,洛阳曾经的第一酒家醉清风便是其门下产业,小儿子屠平在周公手下行伍之间,屡次被先周公破格提拔,现为军中千夫长,屠黍的两个孙子屠猛和屠强也在军中效力。自下定决心追随大王之后,白某便登门拜访了屠黍,凭借数年来的交情及以当今情势相争,终于说动屠黍一门为大王效力,只待日后大王与周公出师巩邑时,白某与屠家便联合另外一些愿效力大王的士子,在洛阳发力,定要替王室夺回洛阳,待周公惊慌失策之时,大王便将周公拿下,再由白某与屠家大开洛阳东门,迎接我王入主洛阳城内,则大事定也。”

    原来白圭这些日子也没闲着,这可真是帮了大忙,毕竟万事开头难,仅凭王室手下这几百人别说夺回洛阳,便是周公突然哪天突发奇想要完全控制王室,洛阳兵来自己也是难以阻挡的,所以如果真如白圭所言,有了内应,并且还是千夫长帮忙,找个时机突然发动拿下洛阳,成功的几率那可是大幅度提高,所以听见这话周扁也是心花怒放,想那屠黍在先王兄的登门拜访下还是态度不明,虽然自己可能也有独到的表现,但显然白圭的劝说还是起了绝对性的作用,如此白圭还真是立了大功。

    不过深知天下不会掉馅饼,所以周扁听罢还是小心的问了句,“白大夫,那屠氏满门归顺,可靠不,可有什么条件?”毕竟白圭明说了求名者于朝,至于以后留个什么名声或者给子孙留个封侯那就要看他自己的本事了,只是却不知这屠氏想要的是什么,而自己又能给什么。

    料到大王必有一问,白圭笑道,“大王果然思绪紧密,那屠家乃是晋国延续数百年的大家族,最是重承诺,所以屠老爷子应了那便是应了。只是条件嘛,屠家老二是从军,自然希望大王日后封个大夫,好让屠家重现家族荣耀,不过屠家老大的要求就有点意思了,呵呵。”

    见白圭笑而不语,周扁灵机一动问道,“屠家老大从商,莫非是也想和我王室合作?”

    “大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