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球黑科技传奇-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拖往横须贺海军工厂进行仪装,1922年大正11年12月27日竣工。

    1923年(大正12年)2月22日“凤翔”在东京湾进行舰载机起降试验。首次试飞是英国海军上尉飞行员乔尔丹驾驶10式战斗机进行的。

    3月5日,吉良俊一大尉日本语:きらしゅんいち凤翔甲板上完成在日本人驾机首次成功着陆。吉良大尉受到海军大臣加藤友三郎的表彰。吉良俊一大尉驾驶10式战斗机再试验,也取得成功,东乡平八郎元帅亲自视察了着舰试验。最初的试验为“凤翔”日后个改装了数据,也为日后建造航空母舰了帮助。

    1924年开始进行改装作业。1925年大正14年编入连合舰队。

    192年“凤翔”航母和“赤城”航母一道编入联合舰队第一航空战队。

    1932年1月2日夜“凤翔”航母和“加贺”航母驶到中国海域以舰载机支援日本帝国陆军进行陆上作战。

    2月又出动飞机袭击中国杭州空军基地。

    2月6日其舰载一三式舰载攻击机击落了中国的飞机,是日本海军舰载机首次击落战绩。

    问题是这个银样镴枪头的家伙作战、预备15+11架共计26架战机是远远不能满足海航和海军的要求的,凤翔是世界上第一艘专门作为航空母舰来建造的军舰,虽然开工比英美的航空母舰晚,下水却早几个月,因此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舰的桂冠就带了它的头上赶在英美等大国的前面,仓促赶工完成后留下一些隐患和重大缺陷。

    二十年代时,为日本海军航空母舰战术和甲板飞行训练积累了经验。它打破了第一代航母的“平原型”结构,一个小型岛式舰桥被设置在飞行甲板的右舷。三个烟囱可向外侧倾倒,以免影响飞机起降作业。但是经过试验,日本海军发现“凤翔”的岛式结构并不是很合适。由于该舰的飞行甲板比较狭窄,岛式建筑在起降时显得非常碍事。保证舰载机的安全起降,日本海军于1924年又拆除了岛式建筑,经过一番大折腾后...由此,世界上第一艘“纯种航母”又恢复成为一艘典型的“平原型”航母,这从发展上讲是一种倒退。

    从数据上来看:它的标准排水量7470吨,最大满载排水量10600吨;全长为16米,全宽1米不怕舰船拐弯的时候飞机一不小心被甩出甲板落到海面上,动力口舰政本部式重油锅炉四具、油煤混烧式锅炉四具,驱动蒸气涡轮机两具,双轴推进;功率三万匹动力有点弱,比起同期的欧美航空母舰快不了多少,最高速度二十五节跑路的时候这个速度有点令人担心,续航距离000浬15节,明显是短腿嘛,丫就和万吨大油轮没有什么区别。其乘员五百五十人人好少,其中飞行员连其中的一半也没有占到的搭载量太过稀少,舰载机作战、预备15+11架;武备:4座50倍径三年式14厘米单装炮,2座40倍径三年式高射炮。明眼人从这个数据中就能看出该舰载机量太少了,欺负一下像中国这样没有航空母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没有什么难度,不过一旦遇到欧美强国比它性能还好的航空母舰只能是人家口中的开盘菜呢。

第一九八章赵恒的魔都攻防战 二十六() 
由于一开始凤翔就属于高不成低不就的技术验证型,当时财务省的财政还是挺富裕的,于是大手一挥一笔可观的财政拨款交到了海军手里,这艘航空母舰还是被造了出来,但是在服役期间发现的问题多如牛毛。

    于是,海军造凤翔的同时把主意打到因为按照1922年签订没有多久的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于1922年停工,原计划解体的加贺战列舰上。

    看着那艘舰船船体孤零零的呆在船台上实在是浪费,于是海军们咬牙又向财务省要了一笔款项,将这艘未完工的战列舰船体完工,“加贺”于1923年后重新开工,192年3月21日完工。

    “加贺”的整体布局形式与赤城航空母舰相似。都三段式飞行甲板,也是二战日本中唯一两艘采用三段式飞行甲板古怪的设计和古怪的日本人有毛病的脑子的航空母舰。

    三段式飞行甲板,呈阶梯状分为三层,上层是起降两用甲板,全长约190米,宽约30.5米,中、下两层与双层机库相接可供飞机直接从机库起飞,中层甲板供小型飞机起飞,长约15米,下甲板层较长供大型飞机起飞,长约55米,宽约23米。

    上层飞行甲板前端下面是横跨舰体两舷的舰桥。与“赤城”不同的是横卧式烟囱延伸到舰尾附近。同样200毫米口径火炮有必要安这种东西吗?就不怕后坐力将航空母舰折腾的散架,不如多一些中小口径的高炮来的实在,其用途为压制以鱼雷奇袭舰队的水面舰。但赤城的经验认为设置在右舷的烟囱排烟会影响战机的起降,故在左右两舷装设巨大排烟管,试图将烟引导致舰艉排放,但却引发甲板与住舱的邻近区域平均摄氏40度的高热问题,与此同时引导到舰尾的废气仍然会干扰降落作业,因此这项设计和三段式飞行甲板的设计是相当失败的,所以说小日本的思维不是咱们正常人能企及的。

    于是又一艘中看不中用的航空母舰在日本人的奇葩拍脑门的想法后诞生了,不过从载机量来看达到90架远远的超过凤翔,在一二八中有绝佳的表现这让海军们还算是比较满意。

    舰上搭载的三式舰上战斗机、十三式舰上轰炸机在这个年代不算是太差,只是他们将遇到武装到牙齿的背后某个开挂混蛋的工农军战斗机和轰战机,不知道还能不能在中国海乃至天空附近嚣张的起来不。

    这两艘航空母舰的完工已经触动了陆军们相对因为缺少财政不足而脆弱的神经,本来陆军就不大宽裕捉襟见肘的军费被当时的财务省以现如今未有战事发生如一战时期的那种大规模的卷入数亿人口的世界大战等由头给消减了,海军居然在这个时候跑去向抠门的财务省要钱而且是要了两次,奇怪的是财务省却没有拒绝很慷慨的给了,陆军们的眼珠子红了。

    眼瞅着世界各国陆军都在发展新技术装备:坦克装甲车以及其变形车辆,自己只能生产被外人嘲笑的全身上下打满铆钉不到十五吨装甲最大不过十几毫米薄皮的**式中战车连三十吨都没有都还好意思叫中战车,对付一下北洋国民国防军那种部队不过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但是碰上欧美装甲部队只有跪的份来装点门面,陆军大佬们挤破了财务省的门槛都没有能吝啬鬼一样的财务省手里抠出哪怕一分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高端上档次的海军带着英伦贵族范去向财务省借钱,结果人家财务省还真吃这一套,谁叫人家财务省的也是从英国毕业的呢,就陆军一帮子穷酸相外加一身马粪味直撇撇的跑上门大呼小叫的,一些高级将领更甚至动不动粗鲁的拿着家传宝刀跑到人家财务省财政审核人员面前晃动,要不是财务省大臣有着良好的涵养早就把这帮子粗胚扫地出门了,人家客客气气的把这帮家伙送出财务省其实,大臣是害怕伤着了为自己尽心竭力的手下,当然还有办公室那一屋子自己收藏的心爱的古董珍品算是不错了呢。

    随着海军的压缩陆军配给的同时,搞出来的航空母舰又不给力还时常闹些稀奇古怪的毛病,这对于大本营的高层们非常不满,力挺航母的前任海相就是因为迫于各种压力被迫引咎辞职的,暂时接任海相一职的伏见宫博恭王本人也是海军中的大佬,不过他是属于稳中求胜的那一种人,同时有点保守是个名副其实的大舰巨炮党人,对于巨舰大炮情有独钟,航空母舰丝毫不能提起他的兴趣,要不是遍视列强诸国都在搞航空母舰,说不定会直接将这两艘刚出厂在海军手中还热乎着的大棺材们直接拆了甲板和上边的建筑,重新按照他的要求再进行加固改造成重型巡洋舰呢,撑面子打肿脸撑胖子伏见宫博恭王腆着这张老脸在财务省死皮赖脸的要财政拨款他的兄弟同时任职陆军的几位亲王牙根恨得直痒痒。

    这事情,哥俩们见面的时候没有少打嘴仗互相不服气。

    这不,侦察机刚刚飞离甲板不到十分钟,凤翔航空母舰就要迎接来自己的**烦,现任海相伏见宫博恭王本人正搭乘着一艘轻巡洋舰在几艘驱逐舰的护卫下离开佐世保海军基地往上海这边的方向来了。

    这位有着一张马长脸外貌傻里傻气的老家伙不知道今天抽什么风非要到前线来视察,美其名曰是来视察的,实际上是怕板垣那个愣头青在海军里乱来,那群登陆海滩的陆军炮灰死掉就算了,大不了还可以在国内征召一票,人家好歹最快不用半年就可以拉上战场,可是海军就不行了,那可是高科技兵种比不得陆军那些廉价的炮灰,每死一个都会让这位海相肉疼,不容易啊,这些将佐尉大多数全部都是用帝国的黄金花了几十年如一日又是外派海外海军强国进行系统化的学习才熬出来的。

    和这位亲王在一起的,是现日本帝国海军第一舰队司令官小林跻造中将本人亲自陪同1931年12月1日任职,二战结束后在东京审判的时候被定为甲级战犯之一,小林跻造这位有点发福,在未来的1926年会出任日占台湾总督,据历史记载1936年3月转为预备役大将,同年在海军的积极运作下,于9月2日调任任命为第17任台湾总督。

    台湾总督在昭和以前很长一段都是文官,武官基本上都没有一个,小林的就任被认为是异例中的异例。他上任就以“皇民化、工业化、南进基地化”三原则统治台湾。

    任内大事:1936年11月设官民合营的台湾拓殖株式会社,主要在开发未垦土地,移民日本人至台湾,协助日人在南支、南洋的拓殖事业,发展工业,并对厦门、海南岛等日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