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归大宋-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八人分别叫做小一、小二小八,很熟悉的名字吧,没错,他们就是小九的八个堂哥,这八个家伙各个本领不凡,而且狡诈多端,正是赵谷需要的人才。
只不过呢,赵谷记得小九的爷爷曾说小九这一代只有小九一个人,这便表示他被老家伙骗了,赵谷心里不由诅咒起某个无良的老东西来。
但不管怎么说,有了这八人相助,赵谷的处境将会略微好一些,他也就按下了心中的不快。
而李符被罢官的事,进入开封城后,赵谷自然也知晓了,对于李符会当堂顶撞赵光义,赵谷是不吃惊的,李符是个嫉恶如仇的人,如果他当时能够忍住,那才真是见鬼了。
好在李符在民间和文坛威望不俗,赵光义也不敢真拿他怎么样,赵谷倒不担心他的安危。
他便在开封住了下来,反正现在有小九的易容术在,他根本不用担心被赵光义的手下发现。
现在只要等到赵光义派到西夏的人吃过苦头后,赵光义便会知道什么人不该惹,到了那时便是赵谷堂而皇之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时候。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转眼便到了十月,却说西夏境内,赵光义派去接管西夏四路的官员们终于到了西夏境内,正准备各自前往属地时,却不想突然天降大风,将各位官员和随从吹得东倒西歪,难以视物。
好不容易等到大风过去,众人还没来得及回过神,便被一只蒙面的马队包围了。
蒙面之人是个黑壮高个男子,他先是挑了挑官员中最高那人的官服,确定了他的品级后,方才道:“一路总管,三品大员,不错不错,把你们的钱财都叫出来,否则别怪爷爷心狠。”
这个官员倒也硬气,道:“我等皆乃大宋朝廷官员,岂会惧怕你等匪类,你要杀便杀,休得多言。”
蒙面男子伸了个大拇指:“好,既然你如此硬气,那爷爷便让你颜面扫地。”
说完,蒙面男子对着身后手下一挥手,道:“把他们的官服都给我脱了,只留一件里衣,其他的东西全部没收,然后将他们赶回去。”
蒙面男子的手下闻言皆是哈哈大笑起来,也不敢这帮官员如何挣扎,三下五除二便将他们的官府拔了下来,同时将他们的马匹和随身物品都抢了过来,最后才将他们赶出了西夏境内。
这帮官员此时再也硬气不起来,人家土匪也不杀你的人,只是让你没了官服,丢了面子而已。
他们只能就近找了官府,联名上书,像赵光义报告西夏局势。
当这份文书到了赵光义的龙案上时,赵光义再次气的扔出了文书,怒道:“赵谷小儿,安敢如此违抗朕!”
众大臣面面相觑,又出什么事了?
直到看了文书,众大臣这才知道,他们最担心的事果然还是发生了,若是大宋派去的官员根本进不了西夏境内的话,那西夏回归岂不就成了一个笑话?
“皇上,此事还需三思而行啊!”吕蒙正一如既往的思考了许久后,方才进言道。
对于他的话,赵光义倒是不敢不听,语气略微缓和了些:“爱卿,你是什么意见呢?”
吕蒙正道:“臣觉得,且不说赵谷到底有没有谋反之心,就算他真的有谋反之心,皇上也不必操之过急,当徐徐图之,眼下还是保住西夏为重。”
“容朕想想。”
少顷,赵光义和大臣们的第三次廷议再次草草结束,回宫之后,赵谷左思右想,决定还是问问赵普的意见为好,便派太监去把他抬进了宫里。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七十九章 四议()
皇宫之中,赵光义和赵普相对而坐,赵光义问道:“皇兄,赵谷之事,你有何看法?”
赵普答道:“皇上此次确实操之过急了,赵谷虽立了大功,但生性温和,且不说他会不会真的造反,就算他真的要造反,他在大宋终究时间短了些,不是一两年里能成事的。”
“连你也这么说?”赵光义叹了口气,默然无语。
赵普接着道:“臣倒是有一个法子,能把这个问题推给赵谷。”
“什么法子?”
赵普幽幽一笑:“李符这人是有大能力的,臣时日无多,到时吕蒙正顶了我的位置,正好可以让李符顶吕蒙正的位置,那么开封府尹的位置便空了下来,照往常的规矩来说,开封府尹的位置至关重要,非高官不得担任,不如就让赵谷来坐这个位置。”
赵光义眼前猛地一亮,拍手叫好道:“原来如此,只要赵谷做了文官,离开了军队,那么他想造反也是不可能了,朕自然就不要再忌惮他了,而且西夏局势也由此可以得到解决。”
“正是如此,当赵谷做了文官后,自然就失去了武将们的支持,夏微冰和李继迁也不会再对他寄予众望,没了威胁的他,反而会因为担心皇上您对他不利,而越发小心谨慎起来,来自于他的威胁自然就不攻自破了。”赵普补充道。
赵光义看了赵普一眼,似乎对于赵普能想出这么一个釜底抽薪的办法十分忌惮,但想到赵普的年纪,赵光义也就不在意了,反正赵普也就是这一两年里就会去世,赵光义又何必在他临死之前惹他不快呢!
二人短暂的会面后,赵光义立刻下达了两道旨意,一道旨意是给李符的,鉴于李符往常的卓越政绩,以及其身为言官之首,本就有议论朝政的权利,赵光义就先前和他的误会,对李符表达了歉意,并晋升李符为大宋参知政事,依旧是正二品的官员。
不得不说,在万事尽在掌握时,赵光义也不算糊涂,竟然知道向李符道歉,以退为进,挽回自己之前鲁莽行事造成的不利局面。
李符本就是淳善之人,对于赵光义先前的种种作为虽然不满,但却不至于记恨,因此也就顺势接下了圣旨,做他的参知政事去了。
参知政事,说白了就是参与并知道所有政务要事的意思,地位等同于副相,大宋一般常设两到三个参知政事,其中吕蒙正为参知政事之首,是为执相,乃是从一品官员,其余的参知政事则是正二品。
虽然两者之间有一个品阶的差异,但权利却是相等的,也就是说,吕蒙正能管的事,李符也可以管,吕蒙正能说的话,李符同样可以说。
如此看来,李符倒是因祸得福了,虽然他没有升官,但权利却是比之前大了不少。
开封府的文人们得知此事后,便也停下了对赵光义的攻歼,百姓们不明就里,自然也跟风的选择了淡忘之前李符被罢免官职的事情。
赵光义的另一道圣旨,却是传到了涿州郡侯府。
圣旨上说,赵谷西征,以五万败李继迁的二十万大军,更收复西夏全境,与国有功,故特升赵谷为涿国公,加赐紫金鱼两块。
却说这紫金鱼,乃是三品以上高官才能享有的服饰配置,一般从三品挂一颗,正三品两块,从二品三块,正二品四块,从一品五块,正一品六块,而赵谷的开国国公之爵本就相当于正二品高官,合该挂四块紫金鱼,如今加上赵光义赐下的两块,竟和一品高官一样了。
也不知道赵光义是打的什么主意,本来赵谷应该受封亲王,相当于正一品高官,他却只给了一个国公之爵,却又让赵谷挂上了六个紫金鱼,这其中明显有着什么算计。
而类似紫金鱼这样的挂件,其他官员倒也有,其中从五品到从三品为金鱼,从七品到从五品则为银鱼,从七品一下就什么也没了。
比起晋升李符,赵谷的这个加封圣旨就来的更为吸引眼球了,所有人都知道,一旦赵光义加封赵谷的话,便相当于他承认了赵谷的功劳,暂时不打算要赵谷的命了。
官员们不由松了口气,这两年大宋的大事实在是够多了,先是北伐,跟着又西征,官员们希望能够暂时平静一番,让大宋好好消化消化,赵光义和赵谷能够相安无事,大家自然乐见其成。
圣旨下达的当日,就在涿州郡侯府外两百米的客栈里住着的赵谷便知道了消息,但他却没有忙着出去,而是又等了三天,确认赵谷是真的封了他国公之爵,这才带着小九回了自家府邸。
至于小九的几个哥哥,赵谷让他们秘密潜伏在了开封城里,以备不时之需。
走到府邸大门前,看着上面新换的牌匾,赵谷心里给自己加了加油,他知道,自己走得越高,便意味着危险越大,若是一招失手,恐怕全家都会飞灰湮灭。
微微整理好思绪,赵谷和小九进了府邸,苏小成等众女听说赵谷回来,立刻迎了出来,嘘寒问暖,让赵谷感动不已。
她们也看到了一旁的小九,但这次苏小成却没有流露出任何不高兴的样子,而是轻声询问了赵谷和小九之间的关系,随后让丫鬟给小九收拾了一个阁楼,这个阁楼距离赵谷的阁楼十分近,和其他众女的一般无二。
赵谷在一旁看的是胆战心惊,苏小成此举不会别有目的吧?
苏小成安排好小九的住处后,仿佛猜到了赵谷的心理,微微白了他一眼:“你在外面累死累活的,独独只有女色这一个喜好,我哪里敢拦着你呀,以后我也不会再管了,你喜欢谁就都娶进来吧,我们姐妹自是欢喜,只要你别忘了我们就行。”
“真的?”赵谷激动的问道。
“你说呢?”苏小成笑的明媚如同阳光,可还不待赵谷反应过来,她的玉手便伸进了赵谷的衣服,在他身上狠狠掐了一把。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八十章 上任(1)()
好吧,女人这个生物所说的话果然不能信,饶是苏小成如此温婉的女子,竟也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瞅了瞅自己手臂上的红印子,赵谷苦笑连连,只能连忙保证,自小九之后,他绝不会再碰其他女人。
苏小成这才肯罢休,众人便一起进了大堂,合家欢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