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归大宋-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陈知府缓缓摘下了官帽,凝视着它,久久没有言语,一副忧国忧民的神色。
赵谷心里不由觉得好笑,当初赵谷被行刺,赵谷为了让陈知府帮忙告状,还曾用他的官帽子威胁他,陈知府当时吓得不成,立刻同意了赵谷的要求,可见他是一个对权位十分留恋的人。
如今他这番作态,无外乎是想得到赵谷的一些承诺罢了,若是赵谷许诺给他一些好处,他说不定还会帮助赵谷安抚真定府的百姓。
他和张茂是两种人,张茂乃是在不违反忠义的情况下,愿意帮助赵谷,他则是在自己得到好处的前提下,才愿意帮忙。
赵谷深知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对于陈知府的势力也谈不上反感,便道:“陈知府,你在真定府执政多年,深受百姓爱戴,若你能够助我,定然会加快真定整合,不知陈知府意下如何?”
“要我背叛大宋吗?”陈知府脸上闪过一丝挣扎之色,问道。
“不是背叛大宋,而是背叛赵光义而已,大宋日后还是大宋,这个是不会变得。”赵谷答道。
“那就好,可是。”
赵谷道:“这样吧,若是我能够推翻赵光义,定然会重新制定各种规则,治理天下,眼下大宋已有五百州府,单凭各个州县来治理,已经有些吃力了,到时我会将这五百个州府合成数十个郡,到时陈知府可担任其中一郡之长,如何?”
“那好吧,还望国公爷能以天下百姓为重,少动干戈,不要造成不必要的伤亡。”陈知府道。
“这个我自然晓得。”
至此,二人的谈话便算是有了结果,二人当即就如何整合真定府制定了计划,赵谷和陈知府讨论了良久后才发现,这个陈知府虽然为人油滑了些,但却是有真本事的,比起朝堂之上那些夸夸其谈的腐儒们强的多。
二人聊了一阵后,到了午饭时间,陈知府的女儿忙碌一阵后,端上了几盘炒菜和米饭,跟着便又下去了。
赵谷此时方知,真定府缺衣少粮,就连陈知府也将家里的佣人都辞退了,因此他家里事事都要他女儿操劳。
由此看来,陈知府的女儿确实是一个非常适合娶进门的女子。
郝空白则自从见到陈姑娘后,便像是没了魂一样,就差流着口水盯着人家看了,赵谷不由觉得有些好笑,便接着聊天的机会,询问其陈姑娘是否嫁人了。
陈知府也是个人精,一听赵谷的话,便知道他什么意思了,思索片刻后,摇了摇头。
赵谷心里大喜,立刻替郝空白向陈知府提了亲,陈知府扭捏了一会儿后,也就顺势同意了。
郝空白大喜,当即对着陈知府抱了抱拳,保证一定会善待他的女儿云云。
饭罢,赵谷和陈知府便开始去忙碌分粮一事了,二人先是将粮食分出一部分,分给了真定府守在的百姓,随后又将真定府从别的地方调来的粮食还了,瞬间引得多地百姓松了口气。
期间,在陈知府的有意运作下,真定府乃至其他地方的百姓,都知道了这些粮食是赵谷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借来的,并不是朝廷的粮食,百姓们不由对赵谷感激连连,相对的,百姓们对于大宋朝廷就没什么感觉了。
而赵谷则趁着这个机会,将三万辽国骑兵撒了出去,把真定府到燕云十六州的这条路给彻底打通了,让两地连在了一起。
他又让三个团的兵马分别在一路上驻扎,安稳民心,不然百姓们看见辽国骑兵在大宋境内驰骋,搞不好会闹出事来。
有了赵谷手下三个团士兵的安抚,百姓们也渐渐适应了辽国骑兵,相反的,不好百姓暗地里对赵谷颇为遵从,觉得他能够从辽国借来兵马,乃是实至名归的大本事之人。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百四十八章 惊变(1)()
时间慢慢来到了农历六月,赵谷在燕云十六州宣布造反的消息,终于渐渐传到了开封城中。
赵光义得知此事后,愤怒不可抑制,直接在紫宸殿中将龙案上的东西甩了一地,大声咒骂了起来,毫无帝王该有的风范。
殿中众大臣皆是叹了口气,他们早就觉察到赵谷一而再再而三的被猜忌和算计,早晚要惹出事来,因此一直十分担心这一天的到来,却没想到这一天终归还是来了。
尤其是参知政事李符,他和赵谷的关系可以说是所有官员里除了赵普外最亲近的了,听闻赵谷造反,他竟提不起愤怒的心思来,赵谷一路走来,他是接触的最多的了,他深知赵谷纵然是造反,也是赵光义逼出来的。
张了张嘴,李符有心替赵谷求求情,但最终还是没有开口,在他的内心深处,或许也觉得赵谷并没有做错什么,只不过多年的封建教育,让他提不起质疑赵光义的心思来罢了。
慕宫身为宰相去,却是第一个说话了。
“皇上,此事还需早作应对啊,赵谷此子做事滴水不露,现在北方还指不定成了什么样子呢。”
赵光义神情近乎癫狂的看了慕宫一眼,突然放声大笑起来。
“赵谷啊赵谷,天堂有路你不走,非要和朕作对是吧?本以为只要抓住你的家人,让你心甘情愿为朕做事,也就罢了,偏偏你要走上这条绝路,那好来人呀,速去把赵谷这个逆贼的家人统统带到开封来,朕要当着全天下人的面,将他们斩首示众!”
什么!
赵光义此话一出,满殿大臣直接发出了一声压抑不住的轰响声,皆是震惊莫名!
原来皇上竟然绑架了赵谷的家人威胁他?难怪他直接造反了呢!
不少激进派的大臣看着赵光义的目光变了,再也不复一开始的尊重,而是变得忌惮起来,就连那些一向自负正人君子的大臣,看向赵光义的神色也带着一丝提防。
大臣们不由在心里想到,皇上会不会有一天也把我们的家人抓起来威胁我们?
赵光义不知道的是,他把这个消息放出去后,直接触碰到了大臣们的底线,从这一刻起,他开始渐渐失去大臣们的信任了。
自古以来,君臣之间产生隔阂,有一些原因是因为臣子冒犯了君主,但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君主做了让臣子伤心忌惮的事情,臣子们不怕君主无能,也不怕他昏庸,只要君主还能听得进劝,他们就有办法治理国家,哪怕是维持现状也算是可以了,可若是碰上一个不按常理出牌,近乎癫狂的君主,哪怕是最忠心的臣子,怕是也会对他产生恐惧和忌惮吧?
赵光义此举,便是彻底癫狂了,自古以来,哪有君主用臣子的身家性命为要挟,让他替自己做事的?
若人人都像这样做的话,天下岂不是乱套了?
最关键的是,赵光义做了这件事后,根本没有和任何人提起,竟是打算一辈子奴役赵谷,这份凉薄也实在是让人心惊。
所谓事无不可对人言,意思就是说,一个光明正大的人没有事情是不能让人知道的,而一个国家的事情虽然不能全部事情都公诸于众,但最起码除了皇帝以外,宰相、执相这些高官应该清楚吧,赵光义连他们都不愿意告诉,就擅自谋害当朝国公,这分明就是无视臣权,无视法律,无视天下。
此时此刻,就连慕宫和吕蒙正都有些害怕,万一自己哪天被赵光义猜忌,他会不会也抓住自己的家人威胁自己?
更让人担心的是,若是任由赵光义如此做下去,天下岂不是乱套了?若是日后的君主也这么做,纷纷效仿赵光义,那整个大宋的人岂不就全成了他的奴役?
赵光义这句话一出口,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已经同时得罪了在场的所有官员,因此他的话根本没有一个人去接,场面一时陷入了沉寂,就连慕宫和吕蒙正也根本没有理他。
大臣们这一刻前所未有的团结,集体对抗着赵光义的专权和霸道,这是臣权和君权在大宋的首次交锋。
赵光义话一出口,见到大臣们的反应,便知道自己再次失策了,连忙解释起来。
“诸位爱卿,朕不是存心绑架赵谷的家人的,实在是赵谷做的事让朕太不放心了,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你们难道都不知道,他在西夏私自拥有了两万兵马吗?最关键的是,他在暗中控制夏微冰和李继迁,和大宋对抗,朕怎能容他?他这已经相当于是造反了,朕绑架他的家人不为过吧?”
“皇上,恕臣直言,当年涿国公本来都在江陵府隐居一年多之久了,是您将他逼出来的,他为了自保,做出一些反应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李符站出来说道,语气没有丝毫掩饰,直接对赵光义表达了不满。
赵光义就要发火,但见其他大臣并没有反驳李符的意思,便强压了下去,道:“可是西征计划是他制定了,致使弭德超战败,损失十几万兵马,难道朕不能治他的罪吗?”
“当初弭德超火烧西夏粮仓,屡屡战胜之时,皇上不是说这个计划是您制定的吗?”李符再次顶道。
赵光义眼中闪过一丝杀意:“当初朕是那么说的,可那是因为赵谷决意隐退,朕不想因此给他带来麻烦而已,可弭德超战败却是事实。”
李符嗤笑了一声:“事实?皇上你自己也应该知道,赵谷最开始的计划本来是很好的,可弭德超此人志大才疏,难堪大用,这才导致西征失败,此事如何能怪到赵谷头上?”
“大胆李符,你是在质疑朕滥用私人吗?”赵光义接连被李符顶撞,已是火冒三分,再也忍不住了,斥责道。
李符却不服软,道:“难道不是吗?弭德超昏庸无能,当年北伐时便害死了数万将士,西征时更是害死十数万人,可皇上您当初也没想过杀他,那川峡路百姓造反,蜀国自立一国,不就是此次失败引起的吗?”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百四十九章 惊变(2)()
“你大胆。”赵光义爆喝一声:“来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