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随身大富翁系统-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关紧要,倒也无妨,此事我自会向刺史禀明。”
邬有为听了之后,脸色更加难看。
林渊这话看似是劝说,实则却是威胁。
“公子,你这不是为难我吗?我就是个小小的肆长,既得罪不起掌柜的,也得罪不起官府啊!”邬有为哭丧着脸道。
林渊淡然一笑,道:“此事简单,我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你将猪鬃全部收集之后,着人送往平步街十一号。如此,你既不会得罪你家掌柜,也不会得罪官府,而且你还能额外赚到一笔钱财,何乐而不为呢?”
“这……恐怕不妥吧?若是被掌柜的发现,我这饭碗可就难保了!”邬有为忧心忡忡地道。
“你不说,我不说,又有谁会知道呢?何况此事若成,当是大功一件,官府会更加器重于你。你家掌柜与官府孰轻孰重,想来不用我多说了吧?”林渊说道。
第0079章 窑厂之行()
邬有为被林渊说的有些心动,何况,这些猪鬃本就是无用之物。
一把火烧了也是烧了,还不如赚些钱财来的划算。
如若真如林渊所说,此事事关重大,那对自己来说,倒也是个飞黄腾达的绝佳时机。
说不定能趁此机会进入衙门当差!
想到这里,邬有为不再犹豫,便点了点头:“好,我答应你。以后,所有的猪鬃我都会送给你。”
林渊满意的点了点头,从腰间摸出一个沉甸甸的钱袋,交给邬有为。
“这是二十枚大钱,足够买下这些猪鬃了吧?”
邬有为接过沉甸甸的钱袋,顿时欣喜万分,连连点头:“够了,够了!这些猪鬃哪里值得这么些钱?公子放心,此事就包在我身上,一定给公子办的妥妥的。”
所谓‘大钱’,便是由朝廷铸造的铜钱。
这种铜钱规格统一,铜制极佳,但数量并不是很多。
而民间多用‘小钱’进行交易,所谓‘小钱’,便是民间私铸钱币。
这种铜钱不如‘大钱’那般平整,铜质发黑,掺杂铁铅。
但因发行量较多,且较为便宜,朝廷屡禁不止,便默许了这种铜钱的世面流通。
虽说同样是铜钱,但两者之间却有着很大区别。
一枚官铸铜钱可抵得上十枚小钱,可想而知,这二十枚大钱是何等之多。
当然,这点钱对林渊来说却是九牛一毛。
但对邬有为来说,却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林渊暗自点头,心道:常言‘有钱能使磨推鬼’,这话确实如此。早知如此,何必与他多费口舌?
解决了猪鬃之事,林渊便离开了屠宰场。
不过,他并未去那些玉石坊,而是直接回到了位于平步街的齿刷制作工坊。
让众人去砍些竹木,而后又拿出几张之前所设计好的齿刷的图样,让工匠们依图制作。
这些图纸,是他通过回溯前世记忆所得,使得齿刷的把柄更为合理,花纹也更为精美。
林渊并不担心这些工匠们的手艺。
虽没有前世机械化生产的速度,但纯手工雕刻,打磨的齿刷,更像是艺术品。
对于他来说,不是非要使用玉石之类,竹木之类也可以制作齿刷。
何况,官府大量订购齿刷,他也不可能全部都以玉石为原料,那样成本未免太高。
惟有这竹木,到处可取。
那些明知自己被扬州商会对付,而故意敲诈之人,就让他们的货物烂在手中便是。
他林渊才不稀罕。
林渊工坊交给朱陶之后,自己便骑马出了扬州城。
扬州周围有数家制瓷窑,其中最近的两座位于扬州以南二十里的虎尖岭。
这两座制瓷窑,分别是徐窑,江窑。
这是以所属人的姓氏所命名。
两座窑厂都位于虎尖岭之下,位于运河之侧,不过却是一南一北。
自唐初伊始,瓷器便畅销海内。
扬州作为最大的海上丝绸之路,瓷器更是多不胜数。
隋炀帝因享乐而修建的大运河,如今成了扬州最重要的经济命脉。
大运河各个码头都停着桅杆船,可谓是‘节次鳞比’。
运河之中,船只往来,甚是热闹。
而这些船只,所装多半皆是瓷器。
这些瓷器自扬州而发,乘船而行,远销海内外诸国,成为诸国争相抢购之宝。
徐窑与江窑,占据大运河这等地理位置,生意更是红火。
林渊先去的便是徐窑。
徐窑背山靠水,占地范围极大,单是窑厂就有十余座。
林渊来时,见码头边停着几艘大船,一些伙计正小心翼翼地抬着木箱朝船上而去。
这些木箱之中填满了干草,干草里则放着大小不一的瓷器。
林渊啧啧称叹,能将徐窑经营如此规模,这徐窑主人着实不简单。
进了院子,着人表明了来意,林渊便被带至会客厅。
会客厅内,放着各种各样的精致瓷器,令人眼花缭乱。
林渊坐了片刻,一盏茶尚未饮完,便有一名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此人身材消瘦,但眉目棱角分明,颌下留着指许长的胡须,虽衣着朴素,但却很是干净,给人一种干练坚毅之感。
“在下徐凌,让贵客久等,万望海涵。”中年男子走入客厅,便双手抱拳,一脸歉意地道。
林渊起身还礼:“徐掌柜客气了,在下林渊,初次见面,还望徐掌柜多多关照。”
徐凌做了个请坐的手势,随即让人上茶。
很快,一名婢女端着茶走了上来。
“贵客前来,徐某却未及远迎,且以此茶向林兄赔礼。”徐凌说道。
林渊微笑道:“不敢,不敢。林某冒然造访,是在下失礼在先,岂会怪罪徐掌柜?”
“哎,进门皆是客,此乃礼数,请饮此杯。”徐凌端起茶盏,敬道。
没奈何,林渊只得端起茶盏。
尽管,他并不口渴。
“此茶香气馥郁,如云霞蒸腾,果然好茶!”林渊称赞道。
徐凌饶有兴致地道:“莫非林兄还懂茶道?”
“略知些皮毛罢了,谈不上懂。”顿了顿之后,林渊品了一口茶水,道:“此茶芽叶微紫,叶背卷似笋壳,如若我所猜不错,此茶应是‘顾渚紫笋’。”
“林兄年纪轻轻,确有着一副好眼力。佩服,佩服!”徐凌啧啧称赞道。
林渊颇为谦逊地道:“徐掌柜谬赞了。只是这茶是好茶,水却非好水,着实浪费了此等好茶。”
徐凌闻言,顿时大感新奇。
他捋着胡须,说道:“林兄此说,想来定有高见了?愿闻其详。”
林渊想了想,随即毫不客气地道:“泡制此茶,最好的水乃是‘阳崖云泉’水,以此水煮茶,至三沸,及热而饮,方为上茗。”
“阳崖云泉?此为何水?”徐凌颇为疑惑地问道。
“所谓‘阳崖云泉’,便是山顶之上向阳处的泉水,此处泉水最是甘冽,且因其向阳而流,水质较暖。与顾渚紫笋来说,最是适合泡茶。”林渊解释道。
徐凌捋着胡须,沉吟道:“以山顶向阳之处的泉水泡茶,这倒有些意思。这虎尖岭上便有一处泉水,正好可用来一试林兄所说之法。”
第0080章 艺多不压身()
想到这里,徐凌便立即招呼来一名伙计,让他前去虎尖岭上取一桶‘阳崖云泉’。
林渊见状,不禁笑道:“徐掌柜何必如此心急?”
徐凌微微一愣,颇为尴尬地道:“抱歉,我一向爱茶,今日听闻林兄所说,心中便想一试。失礼之处,还望林兄见谅。”
“看来徐掌柜也是爱茶之人啊!”林渊笑吟吟地道。
徐凌捋了下胡须,呵呵一笑道:“我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倒是林兄,年纪轻轻竟对茶道如此了然,着实令徐某佩服啊!”
林渊笑而不语。
他才不会告诉徐凌,他所知道的这一切,都是使用回溯术之后,从茶圣陆羽的《茶经》中得来。
“徐掌柜,此番林某前来,其实是为了一桩买卖。想必徐掌柜已然知晓了吧?”林渊喝了口茶水之后说道。
徐凌点了点头:“不知林兄想从我这买些什么瓷器?”
“我想从贵窑购买一批瓷瓶,便是药铺里盛装药粉的那种。”林渊说道。
“但不知林兄需要多少?”徐凌问道。
“先来个一千瓶吧!”林渊不假思索地道。
徐凌颇为惊讶地看着林渊。
虽说这瓷瓶较小,但这一千瓶也不是个小数目。
林渊见徐凌盯着他看,便笑道:“怎么,难道徐掌柜认为我出不起这钱?这是十两定金,徐掌柜有多少瓷瓶,我便收多少。”
说着,林渊拿出十两银子放在了桌子上。
徐凌见状,忙道:“林兄莫要误会,我只是好奇,林兄为何会要如此之多的瓷瓶?”
“自然是用来盛药了。”林渊说道。
徐凌看了看那十两银子,低头想了想,便道:“林兄果然豪爽,这笔买卖我做下了。如今,刚好有一批瓷器出窑,林兄若不嫌弃,可随我一同前去挑选。”
林渊也有意想见识一番唐时制瓷技术,便点了点头,跟着徐凌出了会客厅。
徐窑占地极大,单是窑洞便有十余座。
其中九座窑洞都在冒着袅袅烟霞,工匠们各自忙碌,一片繁忙景象。
林渊与徐凌同行,见到眼前此景,忍不住啧啧称赞道:“徐掌柜好手段,竟能将如此之大的制瓷窑掌管的井井有条,难怪徐窑之名如此之盛。”
徐凌闻言,心中虽颇为得意,但依旧谦虚地道:“林兄过誉了,徐某只是尽最大的努力做好想做之事罢了。”
林渊暗自点头,对徐凌更是赞赏有加。
徐凌虽为徐窑掌柜,但并没有扬州城那些达官显贵们的傲气,反而谦虚有礼,这实属难得。
不过也可能正因如此,他没有掌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