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玩具-第3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吧!
他这么一说,还真是打了分局这几个人的一个措手不及。第一次的,刘局长脸上的笑容僵硬了起来,转头看向自己的两个属下使着眼色。
这种正面交锋的角色,显然不可能让刘局长亲自出面。得罪人的事情让手下去做,这本来就是他让王所长和齐科长在这里的原因。如果两方关系弄的紧张了,他还可以以局长的身份有个回旋的余地。
“啊,是这么回事。”第一个开口说话的是胡胜利的顶头上司王所长,通勤包干倒也紧扣了调度所挖掘运输潜力,压缩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的本职工作了。
“经过我们的研究呢,认为有两点不太合适。一个是胡胜利同志要承包通勤列车,那就只能去三产任职了。不过呢,我个人认为胜利同志这样的优秀职工,去三产实在是有些浪费。本来组织上正在考虑,明年准备给他加加担子,在分局或者下面的站段做两年基层领导,积攒一些工作经验,然后还有责任更重的岗位在等着他。现在国家不是正在提倡领导干部年轻化嘛,胡胜利同志的年纪轻、学历高,这样的同志我们不培养,那要培养谁呢?”
“嗯,说的有道理啊!”刘局长不住的点着头,像是非常满意王所长的回答:“我看过胡胜利同志的档案了,确实是个值得培养的好同志。在学校的时候,胡胜利同志的学习成绩就名列前茅,还积极参与了学生自我管理的工作,可以说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嘛!像这样的同志,我们确实应该大力培养!”
虽然听到的都是夸赞的声音,但胡胜利的却没有丁点笑意,反而是满脸严肃。显然,胡文海的出现,多少还是有些作用。但这个作用并不足以让他的提案通过,但却能改变他在铁路系统的的命运。
刘局长和王所长两人的话绝不是敷衍他们,正相反,这是交易的条件。胡文海放弃通勤包干的方案,换胡胜利的仕途一帆风顺。
“刘局、王所,两位领导。”抢在胡文海说话之前,胡胜利就先发出了声音:“我个人前途无所谓,您们愿意培养我,还是说像之前一样冷藏我都好。我们搞的这个通勤三产包干,并不是为了我一个人,而是为了帮更多的人解决工作问题!如果你们能通过三产包干的提案,让我现在立刻辞职都行!”
好吧,胡文海张了张嘴,没有把打圆场的话说出来。看来自己这个小叔,这个脾气性格,还真是不适合在体制内发展啊!与其让他勉强留下来,还真是不如外面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二章 开诚布公()
“如果领导们能够批准这个提案,让我脱了这身衣服都行!我不要什么级别、编制,让我以社会人员的身份签通勤包干的合同都行!”
胡胜利的这番置之死地的说辞,让刘局长和王所长都措手不及。这年月铁路职工这身衣服是那么好穿的吗?全社会的单位效益都不好,但铁路上的日子却从来不愁生活,多少人削尖了脑袋往铁路系统里钻营,怎么会有人要求放弃铁路编制?
这在他们的思维里,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胡胜利同志,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你要想清楚!”王所长满脸严肃,甚至是有些厉声厉色。这个胡胜利虽然书呆子气了一点,但没看出来他这么傻啊。
在王所长看来,敢公然表态辞去公职的人,都是脑袋里面缺点零件。自己这是为胡胜利的人生负责,必须阻止他做“傻”事。
“如果你安心的在调度所工作,我保证年后让你下站段或者跟车做一段时间车长、站长。等你在基层做三五年回来,说不定我的这个位置也是你的!你是咱们单位不多的几个大学生,前途远大的很!别自己耽误了自己的前途!”
说着话,王所长往胡胜利的旁边看了看,笑着问道:“胡总,你说是不是?你们新科公司的福利待遇当然是好,但我们铁路上毕竟是更稳定一些。只要国家还在,铁路职工就不会缺了这口饭吃。胜利同志是你的小叔,你们是亲戚,你可不能害了他!”
胡文海收回注视胡胜利的目光,闻言摇头道:“王所长说的严重了,我小叔今年都已经二十四岁了。作为一个成年人,他的决定当然是他自己负责,谁也不能替他拿主意。不过有一点我同意,通勤三产承包的事情,不应该建立在我小叔个人的情况上。”
和官僚猜哑谜、打太极拳,这不是胡文海熟悉的方式,他决定还是发挥自己的优势,单刀直入。
“我想请各位说出自己真正的顾虑,我对铁路系统了解的非常有限,像现在这样双方绕圈子打哑谜的交流,效率只会非常低下。我无法理解各位不通过这道提案的原因,各位也不知道这道提案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是这么说吧,我想我胡文海的名字在绣城还算有点分量,各位自己可以打听一下,或者我想你们应该也已经有了答案。”
“诚然,铁路系统自身封闭性很高,对当地的需求很低,我也并不是要威胁各位。只是我必须让各位意识到,这个提案对我来说能付出多大的代价,我有多大的决心来推行这件事情。简单的说,各位领导可以告诉我你们想要什么,我一定尽力满足你们的需求,什么都可以谈。但提案不通过这个结果,对我来说是绝不能接受的。”
胡文海这话可以说真是别开生面、掷地有声,刘局长和王所长他们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直接的谈话方式。
打头阵的王所长张了张嘴,最后什么都说不出来,只能转头求助的看着刘局长。
“咳咳,胡总这话说的严重了,没有到这个程度嘛!”
刘局长硬着头皮,心里暗自抱怨着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一点规矩都没有,所以他才这么讨厌这些大学生和个体户。前者仗着自己有点学问,后者仗着自己有点金钱,做事一点都不讲究,对前辈的尊重都没有了,更是视这个社会的规矩如无物。
对,就是不讲究。真是不明白,胡文海这种人是怎么办起来这么大一番事业的。呵呵,这么搞下去,早晚他们老胡家是要败在这小子手里了的。
其实刘局长对通勤包干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如果能解决分局的利益受损的问题,换个人比如说某个分局副局长提这个提案,他说不定就同意了。
但胡胜利这个人,他实在是有些看不上。仗着自己大学毕业,在工作会上公然顶撞领导。一个科员对局里的工作指手画脚,这就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对于领导来说,面对这种下属是最为头疼的。
要做事、先做人,在他看来,胡胜利连做人都没做好,妄想什么做事?先在调度所磨两年性子,然后再决定怎么用他才对。
若非是后来有胡文海这层关系,胡胜利就是雪藏几年的节奏。
当然,胡文海重生前的历史上,胡胜利大概就是这样的结果。只是人家并不鸟刘局长这番“苦心”,干脆的辞职下海去了。
在刘局长看来,胡胜利和胡文海真不愧是一家人,这不讲究的做法,真是如出一辙。
说到底,这种人搞铁路承包,以后绣城铁路分局的麻烦事就少不了。利益上多一点少一点,其实刘局长真不太在意,反正是国家单位,铁路职工什么时候都饿不着!但他怕麻烦,麻烦带来的复杂局面,才会对他屁股下面的位置造成威胁。
胡文海深吸一口气,诚恳的说道:“刘局长,咱们能不能抛开繁文缛节,开诚布公、大家都敞开心胸说一些实在话、真心话?你们究竟为什么不通过这个提案,把原因告诉我,别让我们瞎猜。只要能弥补的,能谈判的,我们都可以去争取!”
“这个,呵呵,我们当然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做了这个决定。”刘局长面色和蔼,带着平静的笑容,不住的点头:“胡总这么说诚意我们都看到了,这个、这个,要说顾虑,我们确实有一些。不过既然大家都这么有诚意,那我看不如内部再研究一下。老王、老齐,你们说,咱们分局也不是那种食古不化的单位嘛,对不对?”
“对对,我们这就回去再研究一下!”
“这个,我看可以扩大一下研究的范围,让下面的职工也参与一些讨论嘛!”
……
胡文海和胡胜利,与刘局长、王所长和齐科长的交谈足足持续了一个下午。要说刘局长管着整个绣城铁路分局这么大一摊事情,一个下午的时间也算宝贵了。但他没有丝毫不耐烦,只要胡文海不放弃,他就始终保持着和缓的态度,用各种各样的理由,将胡文海的请求全部都挡了回去。
在刘局长的身上,胡文海准确的认识到了什么是一个合格的官僚。面对这样一位熟稔的运用话语技巧,让人有火发不出,有问题解决不了,就好像一块海绵或者弹簧,压迫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或快或慢的恢复原状。
说真的,单凭业务能力,刘局长比那位“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可真是要强过百倍去了。
至少人家王勇平还是有脾气、有情绪的活人,而胡文海看来,刘局长根本就是一块嚼不烂又粘牙的牛皮糖。
直到太阳快要落山,胡文海才从绣城铁路分局的办公大楼里出来。看着大半已经躲在绣城城市地平线下的太阳,此时他真是说不出的难受。
那种想要发泄,可却又浑身无力。想要挥拳,但承接愤怒的只有空气。想要放声大喊,可别人根本不会聆听。
“体会到我的感觉了?”
胡胜利拍了拍胡文海,脸上也是说不出的疲倦,但却早已没有了胡文海那种愤怒。
或者说,那些愤怒恐怕早就已经被磨灭了吧,正如刘局长所期望的那样。
胡文海真的有些沮丧、失落,面对这群官僚充满了无力感。
他重生之后做了这么多大事,改变了历史那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