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玩具-第4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欣对自己妹妹的差别待遇,显得有些耿耿于怀。
定州的三国影视城是直接建在城郊的,但这里的主体并非是影视城的全部。在定州北部的林场附近,一片更大面积的土地被划出来,建成了外景拍摄场地。
相对于影视城的主体,城外的外景拍摄地就没有什么看头了。无非是一个古代沿河的破落村庄,还有就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旷野和森林。
不过这块外景拍摄地的投资,却是丝毫不逊色于影视城城内的那些宫殿和城市建筑。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偌大的一片操场上,几千个穿着古代服装的农民举着火把。烈烈的风中,站在临时搭建的土台上,高高的举起了双手。与此同时,下面的农民们也发出了一片怒吼。
“王导,我看着感觉已经很不错了啊!”
胡文海在搭建的仿古式塔楼上,坐着小马扎举着望远镜,有些兴致勃勃的看着下面的群演们进行操练。
“不行、不行,还差得远!”王扶林手上拿着大喇叭扩音器,蹲在导演用的小电视前面,还是眉头深深的皱着:“和胡总你给我的分镜场面的要求比起来,这些人水平差的太离谱了!”
说着话,王扶林端起手上的大喇叭。打开开关,站起身来喂喂两声,然后对着下面的人群就开始大喊。
“你们tm的没吃饭吗?中午的红烧肉刚吃过,喊两句口号就这么给我对付事儿?”
“底下那些举火把的群演,知不知道刚才摄像机在你们脑袋顶上过去?真拍摄,一秒钟就是上千块钱!给我打起点精神来!”
“黄巾军都tm跟你们这样举个火把都有气无力的,张角还造什么反,我要是张角干脆找棵歪脖树吊死算了!”
“重来!”
随着王扶林一声令下,整个场面不得不又要重新开始。
吊臂足有十几米长的吊车上面,架设的摄像机重新回到预定位置。要说国内电影也好、电视剧也好,群演还真是一个大问题。除了几部能调用军队拍摄的国字头解放战争和抗战片,八十年代末往后,似乎再也找不到《小兵张嘎》里那种路人演员了。
说白了,就是周星驰在喜剧之王里那种“虽然我是一个死跑龙套的,但我还是一名演员”的追求。群演们不是把自己当个有追求的演员,而是当成一天二百块钱的人肉布景。
这种风气的集大成者,无疑就是大烂片《亮剑》了。前世胡文海可是都梁的书迷,亮剑的小说前后看过不知道多少遍,但就因为亮剑的群演,电视剧愣是一集都看不进去。看着那群木头桩子似的死跑龙套的,简直尴尬癌都发作了。
1992年版三国演义,问题还没有那么大。但无精打采和单调做作,却是从那时起就已经有这个苗头了。
但这并不是王扶林的问题,作为国内最好的电视剧导演,红楼梦里不论是主角、配角还是群演,可都是被他调教的相当不错。
不过三国演义需要的群演数量和红楼梦比起来,倒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好在有胡文海这个大金主,三国演义的拍摄经费相当充沛。光是群演的工资,一天就有十块钱,更是还管一顿中午饭。这么高的待遇,对周围这些因为影视城征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来说,实在是一个难以相信的好工作了。
但是同时,王扶林作为导演,有了胡文海的支持,眼光不自觉的就高了起来。原来觉得还算能忍的一点缺憾,现在却能理直气壮的要求重来。
无他,手里有钱、心里不慌罢了。
经过不知道究竟是第多少次重拍,总算是拍出了王扶林想要达到的效果。说来也是,天上是能把人晒干的大太阳,地上是穿着长袖古装举火把的群演,旁边是喝着冰镇可乐吹风扇顶着塔楼房顶的导演,再加上流水的钱花出去,看谁熬的过谁去?
晒上两个小时,大家一准就都有激情了,而且特别真实——把对导演的恨表现出来就行了。
王扶林举着大喇叭,大喊一声“过了!”,底下群演们顿时化作鸟兽散,躲到旁边的树荫底下去了。
然而过了半个小时,群演们又不得不心不甘情不愿的被人赶了出来。他们此时手上拿着陈旧的农具,有些人则能分配到一些表面看起来破破烂烂的武器,然后浩浩荡荡的向着面向河畔的下一个场景走去。
对三国演义电视剧再熟悉不过的胡文海顿时眼前一亮,知道这是要拍的刘关张第一集里救董卓的那一幕战场戏了。
说实话,当年胡文海第一次看的时候,并不觉得这一幕武戏有什么问题。然而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等他看过《角斗士》、《斯巴达克斯》,甚至是《魔戒》之后,回头再看三国演义,就觉得有些遗憾了。
场面调度上不说,色彩语言和镜头语言这些基本技巧,回头再看三国演义还是差了那么点意思。这也是没有办法,别看王扶林在国内算得上是电视剧导演的一哥,可往回数,他的作品不过才两三部而已。至于说三国演义这种大型题材的战争片,更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遭。能拍出历史上的1992版三国演义,对当时的中国电视剧行业,几乎可以说是奇迹。
1992年版的三国演义诚然是一代经典,但要说离完美无缺还有太远的距离。文戏上,王扶林的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但在武戏上则欠缺不少。
“多亏了胡总的支持,我打算把剧本里第一集刘关张救董卓的戏要拍出个亮点来。”
王扶林带着剧组的人从塔楼上下来,边走边兴致勃勃的说道:“原来这个战场戏我只打算拍个三五分钟,简单交代一下就算了。不过既然胡总不反对,我打算将第一集前半部分的文戏压缩一下,第一集后半集和第二集,集中表现一下这个战斗场面。”
胡文海闻言眼前一亮,连忙赞同道:“不错,王导的想法和我一样。三国演义的故事结构经过几百、上千年的演绎,可以说已经很完美了,其中蕴含的感情和桥段都非常丰富。但是另一方面,剧情上也很难有什么出彩,因为大家早就已经耳熟能详了嘛。要想开始就抓住人,用一场激烈的武戏是个好办法!”
王扶林呵呵笑道:“我有这个信心,主要也还是胡总带来的。说实话,我之前对怎么拍战争场面,心里实在是没有什么底啊!这要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我还能在国内找到几个老导演给指导一下。不过咱们拍的这个毕竟是古代战争,究竟要怎么拍,国内真是找不出几个有经验的来。”
胡文海默默点头,国内拍近代战争的水平绝对不会比美国或者苏联的水平差。就看大决战系列电影的场面调度和演员水平,道具和气氛的渲染烘托,配音配乐和镜头运用,各种电影技术绝对不输给美国大片。
就胡文海的评价,拯救大兵瑞恩和大决战平津战役两部电影之间的差距,只有摄像机清晰度的差距而已了。
但是要说古代战争的拍摄经验,前三十年国内的政治环境根本就没有这种战争电影的生存土壤。王扶林这个新手,和世界上古战电影、电视剧的差距就有点大了。
“王研究员!”
王扶林和剧组的人浩浩荡荡的到了河边的拍摄场地,然而此时早就已经有人等在这里了。
“王导叫我王兆春就行了,咱们都是本家,客气什么。再说我现在也不搞研究了,早就已经退下来了。”
穿着一身朴素的旧军装,带着一副蛤蟆镜,王兆春看起来就和普通的研究人员没什么两样。然而他的存在,却是王扶林敢于拍古战大场面的底气之一。
说起来也真是有些让人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表情去形容王兆春,这位被胡文海请来的古战顾问,是国内数一数二的顶级古代军事技术专家。然而在这个身份之前,他还有一个正式职业——中**事科学院的核物理专家。
王兆春退休前是在中**事科学院从事核物理研究的研究员,退休之后才捡起来古代军事技术这个兴趣爱好。然而或许正是这种爱好和钻研的精神,让他竟然成了中国国内古代兵器技术方面的顶级专家。从1974年开始,他出版了足有五六本古代军事技术专著,在这个领域里俨然成了一匹黑马和领头羊。
王扶林在开拍三国演义之前,特别向他学习了一个月的古代战争常识,这才算是对古代战争有了个基础的了解,不至于把古代战争想象成打群架了。
其实古战也好、现代战争也好,胡文海之所以觉得三国的武戏拍的差了点什么,说穿了就是差在“看不懂”上面了。
并不是所有的大场面都好看,也不是所有的大投资都能叫视觉盛宴。武戏要好看,关键是要有逻辑,要让观众看得懂。没有前后逻辑的战场,也不过就是一场规模大一点的打群架罢了。
观众在享受大场面的同时,更要有种“看懂战争”的智商优越感,这才是一部好的战争剧情。
反观历史上的三国演义电视剧,有很多战场戏,总让观众有种赢的莫名其妙、输的糊里糊涂的感觉。当然,这不仅是观念问题,更多的原因是历史上的三国演义剧组还是太穷。
毕竟武戏要拍的出彩,可比文戏难的太多了。光是在道具上的投资,认真计较起来,画面还是那个画面,成本增长个几十倍都填不平这个窟窿。
总算这次有了胡文海的支持,在道具方面不用想那么多了。而究竟细节方面要如何设计,这个工作就要看王兆春的本领了。
“那我不客气,就叫您王老得了!”王扶林哈哈一笑,和王兆春握过了手。
转过身,王扶林向着王兆春身后的人走过去,没走两步就张嘴说了句:“空你几哇!”
“空你几哇!”
这个站在王兆春身后的竟然是个日本人,低头向着王扶林鞠了一躬,旁边自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