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星河步兵-第4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的,万物都存在着竞争,行星也是一样。”霍夫曼大帝看了罗宾一眼,继续说道:“在行星的序列中,距离恒星位置的远近往往便能看出他们在恒星竞争时期的前后顺序,就如水星,它是距离太阳最接近的一颗行星,是恒星竞争中的第二名。但是,由于太阳已经获得了这场竞争的胜出,而行星由于缺乏额外燃料的缘故内核的能量反应无法再进一步促发元素的进一步合成,因此距离恒星最接近的那个颗行星往往内核最先冷却,演变成一颗由铁组成的行星。”
“那么木星呢?”
“类似木星这样的行星往往内核能量反应较为缓慢,而位置上也偏后。”
“可它并不缺乏燃料。”莉欧娜试着提醒。
“是的,它的确不缺乏燃料,但这些燃料却是缓缓聚拢的,而并不是像星云爆发初期那样迅速而剧烈的收缩。”霍夫曼大帝看着莉欧娜和罗宾说道:“你们来自太阳系,那么对火星一定不会陌生。你们应该知道,在火星的地表存在着由河流冲刷所形成的河床,这说明在很久以前,火星存在的大量的水。可现在呢?那些水去了哪里?”
“被蒸发,再还原为氢元素,然后飞到了太空……”在下意识的说出这个答案的同时,莉欧娜突然醒悟:“你是说……木星的氢元素实际上其实是聚拢了所有行星上的水?”
“是的,恒星的竞争比得是谁的内核反应更剧烈,能吸收更多的氢元素。而行星的竞争比得则是谁能吸收更多的尘埃,制造一个能出储藏元素的保护层。”霍夫曼大帝笑了起来:“你看,水星和火星因为距离更接近太阳,所以在恒星风的影响下,它们的内核难免会受到影响,而只要大气这个保护层被攻破,那么星球表面的水就会飞快的丧失,那么星球的内核对星球外壳的侵蚀速度也就会加快,最终变成一个铁星球。而像木星这样的星球则因为内核反应不够剧烈,因此,在行星的竞争中它没有吸收到足够多的尘埃,而仅有那些尘埃只够满足于建立起一条尘埃带,再加上后期不断的被动吸收氢元素,使得它渐渐转化为一个太阳的炸药库。当有一天太阳变成超新星爆炸时,那么储藏着大量氢的木星将会为新一个轮回提供足够多的燃料。”
“那么麦锡尼细胞呢?它又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
“它在丰富行星上的元素储量,以一个极为缓慢的速度让减缓铁的增长。”
“这不可能!~”听到这个答案时,罗宾顿时惊呼出声:“重元素的合成需要吸收巨大的能量,人工的重元素合成都需要依靠回旋加速器才能完成,而且存在的时间十分短暂。这样的事……一个细胞怎么可能做到,它哪来那么大的能量?”
“内核,星球的内核提供给它足够的能量。”霍夫曼大帝在三维图中打开行星立体结构图,指中中央橙黄色的内核说道:“行星的主要热量都是由内核提供,而熔岩层则负责将内核的能量转移到地表。若是内核的能量运动减缓,那么地芯的温度就会降低,而地表的温度也将大幅度降低,从而形成冰河时代。在这个过程中,假如没有哪种力量去引发内核的改变,导致冰河时代的持续时间过长,那么星球大气就会变的越来越稀薄,而恒星风的威力将透过大气的阻挡直接攻击星球地表,那时候气温将迅速升高,而水的蒸发则会导致氢元素的流失,这对于一个行星来说将是毁灭性的后果。而若是内核的能量运动过于剧烈,地面的热气流将会造成剧烈的温室效应,这同样也会引发相同后果的大灾难,就犹如火星。因此,行星需要某种东西来调节内核的能量释放,而这种东西就是麦锡尼细胞。”
听着霍夫曼大帝的讲述,罗宾若有所悟的问:“它通过吸收内核的能量来完成元素合成?”
“是的,它在行星结构尚未稳定时便已经诞生,属于厌氧细胞一类的太空生命。它能通过冷核聚变,借用内核的能量促发元素的合成。当行星内核过热时,它会迅速繁殖,并吸收掉多余的能量用来合成重元素。而当内核过冷时,它会通过岩浆的运动逐渐靠近内核,并聚拢在一起形成自然核裂变,帮助内核加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它在调节着星球的环境,只要它的种群依然在按照着这种模式运动,那么星球的生态环境就是稳定的,只有当恒星或外界的变化速度超出它的运动界限时,这个稳定的模式才会崩塌。”
“难怪了……”罗宾恍然大悟:“当它冷却时,它会变成麦锡尼金属,而热量增加时则会从休眠中苏醒重新开始活动。由于它具有吸收能量的属性,因此当作为防具出现时,能量武器所产生的热能会被它吸收而无法产生作用。这时的它是种生物,而当能量消散,冷却的它又变成了金属。”
“没错,这就是麦锡尼金属的本质。它在硬度、耐磨损、吸收能量方面都是任何一种金属都无法媲美的,而马丁•赫维和罗青山在发现了麦锡尼细胞的这个特点后,甚至曾兴奋的表示人类或许可以借由它的原理来实行永动机的设想,实现能量的循环生成和利用。而我……我则看到了一条让人类从凡人进化成神的道路……”霍夫曼大帝抬起头,目光深邃的眺望着天穹:“只可惜,还未等我们把这个震撼性的研究结果公布,大面积的基因病便开始席卷整个布雷迪行星,而卑劣的政客们也开始企图从我们的手中抢夺星球的主导权。他们认为基因病的存在证实了人类并不适合在外星球殖民,因此他们希望把外星殖民改变为资源掠夺,他们希望重新回到地球上生活,让整个宇宙都变成人类的矿场。”
“可他们并没有实现,地球最后依然是被抛弃了。”罗宾下意识的眯起眼睛,侧耳倾听。
“是的,那是因为我们的反对。我们一致认为人类不应该被这些困难所击倒而放弃对宇宙的探索,在这方面,马丁•赫维表现的最为激进,因为这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而我,我则一心致力于麦锡尼细胞对人体的运用,我把大面积的泛滥的基因病使作为人类进化的契机,我认为这是人类获得突破式进化的最好良机。至于蕾妮,它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对基因病的研究当中,甚至在自己的身上进行了基因实验,试图解决人类征服宇宙的最大困扰。”
……分割线
PS:又是一大段理论描述,呵呵……不喜欢理论的书友们恐怕会开始觉得枯燥而乏味了吧,不过请不用担心下面依然还有理论介绍,因为文中最核心的理论已经在这一段中介绍完了,自此,文中所有的理论都被连贯了起来,形成了一个理论系统。
说实话,能够完成这一个理论系统,我个人真的感觉非常的自豪。虽然在很多专业人士的眼中,我的这个理论系统可能是漏洞百出,但若是结合我文中所臆想出的一些科幻要素来重新审视的话,我认为我已经完美诠释了目前科学中存在的很多未知与断层。而历史上,中外所有的科幻作者都从没涉及过一个这么庞大的理论系统,因此,在我个人看来,我写这本书最终想要表达的东西已经完成了。(抱歉,膨胀的成就感让我克制不住的想要表达)
假如有书友同样对此感兴趣,那么可以重新回味一下本书,从掺插在情节中的一些断断续续的描述中,你会慢慢发现宇宙的演变、星球的演变、生物的演变、科学的演变以及社会的演变。
不好意思,一不小心写了这么多,但请别担心,以上字数不算钱!~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472章 尘封往事(下)()
蕾妮?麦锡尼,这个从未在正式的历史事件中记载的名字被霍夫曼大帝多次提及。而且,从霍夫曼大帝的表述来看,在2046年,那个拯救了殖民者,让人类对外星殖民计划得以继续下去的救世主似乎并不是记载中的艾伯德?霍夫曼,而是被历史所掩藏起来的蕾妮?麦锡尼。
“2046年……大航海开始后的第二十三年。很难想象,我们和政客们的斗争一直持续了二十一年那么久,在这二十一年中,初期抵达布雷迪行星的政客们因为畏惧基因病的缘故逐渐返回地球,被留下的那少数人只不过是为了勉强维持地球对布雷迪星系的控制力而已。只有我们这些学者和军人被大量留了下来,一边与死亡做斗争,一边继续开发着这颗星球。”陷入追忆中的霍夫曼大帝,用带着缅怀的神色说道:“也正是在那一年中,我终于完成了麦锡尼细胞的人体植入,让自己拥有了非凡的力量。而蕾妮在经过了二十一年的研究之后也终于完成了基因病的治疗方案,并推出了历史上第一例能大幅度提高人类综合素质与身体适应力的基础进阶药剂。不过……”
说到这里,霍夫曼大帝长长的叹息了一声,苦涩的摇头:“不过蕾妮的成功却是以她的生命作为代价的,由于长期进行基因实验,她的生命力被严重透支。当年的她才四十八岁,可是她的生命却已走到尽头……”
“是蕾妮?麦锡尼完成了基础型进阶药剂的培植?而您,则窃取了她的研究成果?”虽然心中早已猜到这个结果,但当这个答案由霍夫曼大帝亲口说出时,罗宾依然吃惊万分。
“是的。”霍夫曼大帝并介意罗宾用窃取这个词来形容自己,他闭上眼睛,一脸苦涩的回忆:“在那一年中,作为学术界领袖的马丁?赫维一直在与政客们做斗争,他激进的表现使他成为了政客们的眼中钉,于是有一部分政客建议出动军队拘禁我们,将我们这些不听话的科研人员送回地球,并准备换一批听话的学者来接手我们的科研成果。当时的情况非常糟糕,马丁?赫维耿直的个性让他得罪了太多的高官,让这个科研团队都跟着他陷入了空前的危机当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