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00-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就这么着,安排几个人留在津门做事儿,你连夜去京师。一个月之内,没有十万条枪,就把事儿闹大!

    老子估摸着再有一个月,洋鬼子就得在大沽登陆了。这期间各处必定是有情报的,一旦洋鬼子的数量超过了三万,就让贝勒爷请旨后撤,将战败的帽子扣给南边的那些人。”

    大不敬、僭越、造反,这些罪过是大清的臣工担不起的罪责,造反自立是罪过最大的一项。御史弹劾官员,也轻易不会用到这一项,一旦用到了,有没有都招朝廷的忌惮,有些事儿当权的人,都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来做决断的。

    李大成本不想用这一招的,但李鸿章等人确实太不给面子了,脸面之事,在官场是需要以命相搏的,这次正好也让南边的人瞧瞧桂顺的悍气,小瞧桂顺是不成的。

    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当然是未来的战局,德国鬼子在大沽那边惨败一场,对于洋鬼子们来说无关痛痒,轻敌两个字足以解释一切,对大清而言却是弊大于利的。

    利在真正的洋鬼子会正视一下大清朝廷,有些时候做事儿不会像之前那样毫无遮掩,但洋鬼子的态度也是一直在调整的,这样的正视对大清朝廷而言没多少作用的,这一仗受益最多的应该还是李大成未来的谋划,至于成不成还要另说另讲。

    弊端很大!小日本对于大清的态度,既恨且怕,他们恨大清幅员辽阔、物产富足,怕大清崛起,东洋再度臣服为属国,无论是军事、商业还是教育,小日本对大清都是有极端针对性的,甲午一败,大清腐朽是主要原因,但小日本的针对措施也是起了相当的作用。

    在大清上下毫不知情的时候,小日本已经渗透到了大清许许多多的地方,商业上李大成虽说了解的不是太详细,但这几年天津口岸的一些账务显示,小日本在纺织、日常洋货这两项上,占得比重越来越大,价格比真正的洋货便宜,比大清的产品略贵,纺织、轻工最需要的就是人口,这些产业发展不起来,重工业就没有基础可言,人口再多也只是受穷的命。

    若此战之后,洋鬼子支持大清,大清上下的百姓再振奋一些,小日本的许多针对措施都要落空,虽说洋鬼子的支持,百姓的振奋都无法挽救满清朝廷,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挽救这个国家。

    与洋鬼子不同,小日本不受大清朝廷的待见,甲午之后清廷更是嫌恶小日本,有些事儿宁可多花钱找洋鬼子也不找小日本,对于清廷,小日本也是想推翻的,收留康梁孙等人,不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吗?

    沙俄觊觎的只是大清东北、西北的领土,但小日本不同,他们觊觎的是整个大清,他们想学的是满蒙,想要做汉家百姓头上的帝王,所以将来的一战,沙俄不是关键,小日本才是。

    一个月的时间,足够让小日本征召一支三五万的军队开赴津沽了,但小日本为什么迟迟没来?没有跟德国人合股?这些事儿是需要好好想一想的,恐怕自黄庄歼灭战之后,东边的小鬼子就在谋划一场比甲午更大的战争吧?

    这次他们想要哪里?海南?辽东?山东?闽浙?云贵?以台岛做踏板,东南一带对小鬼子而言是大有可为的。

    你在变。对手也在变,若津沽一战,大清还如甲午一般不堪一击,小日本不会着急。大清任何一点振奋,对小日本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这才是真正的地缘政治。

    小日本将出兵的时间一拖再拖,李大成就已经意识到不妙了,沙俄那边的拖延是有据可循的。他们要的是东三省,动员的兵力至少要在十万以上,时间长一些对沙俄而言正常,超过一个月没有派兵,对小日本而言就不正常了。

    此战虽说结局必败,但要败到什么程度,李大成是有底线的,大清也是需要底线的,与五万或是十万洋鬼子人马恶战一场,打掉人家一两万人。让剩余的三四万或是七八万人马横行京津直隶,这样的败局对李大成而言就是惨败,败得一塌糊涂。

    来五万剩一两万,来十万也是剩一两万,这样局势才不会不可收拾,小日本盘马弯弓故不发,让李大成的心里有些发寒,两个月以上的战争动员,小鬼子想要派多少人马?目的何在?小日本是个大变数,不得不防啊!

    要怎么防小日本?对于振威军而言。最紧要的就是增加枪械的数量,现在的振威军已经在轮番操练了,只要有足够的枪械,振威军就能形成不弱于武卫军的战斗力。虽说与小鬼子、老毛子相比依旧差了许多,但大清的人口不缺,只要能挡住,就能继续打下去,人员也可以不断的补充上来。

    一旦挡不住,说的再多。想得再多,全是白费!

    坐镇津门的李大成急了,身在京师的桂顺也就急了,有了顾其行这个老师爷在身边出谋划策,不惜工本的使银子、送宅子,数十份言辞可以说是极端恶毒的参劾折子也就捅给了老娘们。

    桂顺在京城亮出的架势就是,你们南边不给枪炮,老子就一杆子捅死你们一船人,官场争斗有官场争斗的规矩,不怕死、不要命、混不吝,在官场争斗之中不鲜见但也不常见。

    桂顺在京城掀起的浪潮,集不怕死、不要命、混不吝于一身,若不是被逼急了,谁会这么干?桂顺在京城耍无赖,京中的那些管事儿的也不想跟这样的无赖死磕,失了京中喉舌的支持,南边的疆臣督抚们就有些坐蜡了。

    京中的王公退避,原因何在?官员王公怕无赖吗?他们不怕!他们怕的是津门的振威军,李秉衡之死疑窦重重,想李秉衡一个混迹官场一辈子的老臣,甲午之中尚能节节攀升,怎么会有与敌偕亡的姜桂之性?李秉衡之死蹊跷!

    此前京中一群老臣权臣,纷纷告病隐退,为何?家眷财产丢在了津门,津门那边迟迟没有结果,拖累不起了,死的死、病的病、退的退,此事与桂顺也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干系。

    桂顺看上去、听上去是个恭顺的,可真正恭顺的,又怎么能在不到两个月之间,一跃成为可以轻松掌控津门军务、双败洋鬼子于津沽的干员呢?

    桂顺此人蔫坏、阴狠、做事不计后果,酒烈不饮、人狠不缠,这也是官场的大道理,与江南的督抚相比,桂顺这头卧在京师心腹要害上的独狼,更令人忌惮呐!

    老娘们不死,大清就不会分裂,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人或有应对不利局面的后手,但老娘们只要还在,李张刘三人还在,这大清任谁也翻不了天的。

    桂顺此前恭顺,现在放肆,肯定是事出有因的,无缘无故,傻子也知道不能得罪整个南方,没有缘由,桂顺绝不会如此的,事情的缘由何在?

    这事儿老娘们那边也不关心,都是手里的猴崽子,其他的乖巧只有一个哇哇闹,哇哇闹的这个可心呐!给个甜枣什么的安抚一下就好,老娘们舍了面子,再下了一道圣谕,南边的人就摸不准京师的脉象了。

    既然桂顺大闹事出有因,就找这个原因吧!这国内之事其他人或许不次于李鸿章,但国际上的事儿,数遍大清,能独当一面的只有李鸿章这一个。

    对日、对欧情报也是李鸿章所重视的,德国一败,欧洲那边声息全无,沙俄那边因为触及不到没有消息,小日本那边却在做战前动员,小日本能够针对大清,李鸿章在某些地方自然也会针对小日本。

    堪比甲午一战的战前动员,这样的消息传到李鸿章的手里,其震惊程度可想而知,对日作战,大清有败无胜,这是甲午一战打出来的经验,桂顺的急迫暴躁,果然是事出有因呐!

    甲午之后,李鸿章因马关条约去职旅欧,路过日本不登陆,只是因为马关条约?李鸿章的心胸,李大成并不清楚,但此前的几份电报可以表明,在国事上李鸿章的心胸起码是大过袁世凯的,那李鸿章不入日本原因何在?怕是他看清了小日本的险恶用心!

    看完了并不详实的情报,李鸿章比京城的桂顺急的多,日军的详细情报他虽说没有获得,但日军部队调动信息,他这边是确切的获得了,而且还是经过验证的。

    小日本这次动员的是精锐第二师团、第三师团,这两个师团也算是李鸿章的老对手了,甲午一战,朝鲜、辽东、山东都有这两个师团的身影,第二师团也是小日本侵占台岛的主力,这两大师团要去津沽一带,对李鸿章来说,这次可是国仇家恨一锅烩的。

    这两个师团有多少人,装备如何?李鸿章这边不清楚,但也有个大概的数字,六到八万人,至少七十门山炮,战舰十余艘,炮艇、大小运兵船数十,这样规模的军队断不是桂顺那几十万义和团能挡住的,桂顺要枪要炮,这是有明白人在给他支招呐!

    纵横官场近四十年,有些事儿对于李鸿章来说,就是摆在眼前的,桂顺要是有真本事,也不会淹没众人之中,他是宗室呐!

    能让桂顺在短短一个多月里崛起于京津,两战洋鬼子建功,桂顺背后的人不简单呐!

    “发两广洋枪三万支,洋炮五十门,足量弹药,经海路进长江入运河,二十天之内务必运解到天津。

    致电两江、湖广,若此时不出全力,何时出力?”

    两广官署之内,年迈的李鸿章北望京师,丢出了一个对他来说不算很大的赌注,此次变乱东南尚须一搏。(。)

第一百四十五章 血火世界(二)() 
官场争斗不见硝烟,但却比真正的战场更加的残酷与血腥,前线三军、一国国运、天下百姓,都可以是官场的牺牲品,唯独利益不是,官场所争无非就是利益二字,有了利益自然也有了妥协。

    李鸿章在两广玩了个大手笔,仅仅是为了大清?不!津门的李大成可以维护他的利益,所以才有他的大手笔,这大手笔也只是相对而言的,若他真的是大手笔,重建的南洋水师也该派到大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