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00-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华夏这个民族,许多事儿都要分开来看的。

    为什么要文化侵略呢?华夏真的是地大物博吗?不!地虽大但物不博,华夏也需要世界的,资源是最根本的,没有世界的认可,想要在国外投资开矿很难很难,即使投资成功了,也会被原住民抵制,有了中医就不一样了。

    西方国家除外,各大殖民地,并不比现在的大清好多少,当一个能治百病的中医师,在当地赢得了一些声望之后,抵制还会那么激烈吗?没了激烈的抵制,接下来就是慢慢融合了,一步步的侵蚀,从文化到经济,有了相当的经济基础,就该进军政界了。

    大清现在的人口与土地生产力有些冲突,穷困的百姓太多,而世界的其他地方,尤其是殖民地所在,往往都是地广人稀的,文化攻势,经济攻势、人口攻势,三者结合,利益大到了无边无际。

    不管肆虐的鼠疫,放弃中医的崛起,那才是真正的短视呢!(。)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医崛起(中)() 
中医在防治鼠疫之中取得了极大的战果,李大成看到了中医崛起的契机,华夏崛起的契机,洋鬼子们当然也看到了神秘东方所孕育神秘中医比之西医的一些优势。

    辅以李鸿章、徐桐、翁同龢等大清重臣的长寿,人生七十古来稀,这三位都过七十了,徐桐今年八十了,而且清国官员之中,许多人都比西方的官员长寿,这一点确实是中医善调养的典型例证。

    中医防疫有功而且可以延长寿命,这一点经过诸位在华公使的简单总结之后,发回了本土,各国权贵阶层,也就有了接触中医想法,而且这个想法还是亟不可待的。

    老娘们逃到了山西,京师的秩序虽说还没有大乱,但也不能说是秩序井然,混乱之中,自然机会多多,和谈需要时间,借助和谈的闲暇时间,各国公使就开始对太医院使劲了。

    有些事儿,有个说法叫做上行下效,大清驻欧美各国的公使都是什么出身?曾纪泽、曾国藩之子,出使英法;李鸿章的三个儿子,一个出使日本,两个做过出使参赞;曾李的后人都去了西洋东洋,那里显然是不错的。

    有人说华夷有别,有人说西洋东洋遍地黄金,各人的心思各不同,洋鬼子拉拢几个御医或是御医的子嗣弟子,只要许上些好处,难度并不大,各地的名医也是一样,总有向钱看的,拉拢几个出洋也不算太难,向往更好的生活,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儿。

    但这些事儿传出来之后,却在京师引起了一些对桂顺不利的舆论,以防疫药物换取枪械,并发往东三省,桂顺与李鸿章做的事儿,有些也是瞒不住的,这次有御医想要出洋,还有各地的名医被洋鬼子拉拢。许多人就将桂顺作为了攻击的对象,李鸿章位高权重,虽说也有人攻击老李,但老李那边遭遇的攻讦远不如新丁桂顺。

    发往东三省的枪械。可以用鼠疫做幌子,而且东三省再说也是大清的龙兴之地,发去的枪械,也不是给了当地的民团,而是交接到了晋昌的手里。这事儿在老娘们面前,桂顺是站得住脚的,只是御医跟名医被拉拢之事,不怎么好说。

    桂顺对外的表现,就是亲近诸洋鬼子,这次中医被拉拢走的事儿,许多人将矛头对准了桂顺,说是桂贝勒做了御医们跟洋鬼子之间的掮客,挖朝廷的墙角,这话说的就有些严重了。吃里扒外这样的帽子,桂顺还真戴不住。

    解释、辟谣不是办法,有些事儿只会越抹越黑,在这事儿上,桂顺不能跟那些攻讦他的人说理,想要平抑此事,只能想别的办法。

    处理这事儿,李大成有办法,而且算是早有定计,但处理这事儿之前。桂顺却需要去做一些事情。

    在朝为官,任何攻讦都不能小觑,更不能等闲视之,这次攻讦桂顺的人。给他戴了一顶吃里扒外的帽子,一旦坐实了,很容易破坏桂顺在老娘们眼中的印象。

    处理洋务与吃里扒外,也就一墙之隔,御医、名医被洋鬼子挖走之事与桂顺没多大关系,真正有关系的是幕后之人的攻讦。这幕后之人是谁,不难想象,除了庆王没别人。

    “桂哥,你请上几个伤科名医去庆王府走一趟吧!”

    经过顾其行那边的证实,攻讦桂顺的大多都与庆王府有关联,得到确切的消息之后,李大成这边也做出了回应。

    “去庆王府?老二,咱这不是自找不痛快吗?”

    打了庆王父子,受益最多的就是桂顺,京师的泼皮敢随便打庆王父子?这是瞎话,没有人指使,这样的案子哪一个敢做?

    庆王父子被重伤之后,桂顺直接参与和谈,若说此事与桂顺没关系,只怕许多人不信的,在桂顺心中,打了庆王父子之后,两家的关系就是死仇了,同为宗室?这话说出来更可笑,真要论血缘关系,桂顺想跟庆王攀扯,起码得上数五代,在民间出了五服也就不算是实在亲戚了,宗室之间那点情谊,早随着权势没了。

    “去拜会,自然不是自找不痛快,而是给那两父子添堵!

    咱们能揍他一次,再揍第二次也容易,上一次破了相,下一次就可能缺胳膊断腿了,跟振威军掰腕子,他们没那个本事。

    去的时候,带上骨伤科名医,再带五十万两的官票,若庆王父子收了银子,事儿就算是揭过去了,若是不收,这事儿没完!”

    如今的京师,荣禄不在,武卫中军没有主事人,董福祥前些时候也奔山西去了,只有桂顺所属的振威军一家独大,现在要搞个王爷,对桂顺来说不要太容易。

    “老二,这事儿不好吧?

    万一庆王那老小子去找老娘们告状,咱们也少不了挨呲儿!

    再者,咱们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出手就是五十万,你想着心疼死老子吗?”

    再揍庆王一顿,桂顺不敢;五十万两银子送出去,桂顺不甘;当年他落难的时候,也没见哪个旗人接济过他,看热闹的倒是不少,对桂福晋宛如有歪歪心思的更多,旗人或是宗室,在桂顺的眼里,并不高!再者,白花花的五十万两,就这么送出去,心疼啊!

    “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这次借款,咱们一家就要留下五千万两,这五十万不过是提前堵嘴的银子,以后还得再给。

    回来的时候,顺带去趟贤良寺把老李请来,就说是为了御医被拉拢的事儿,这事儿咱们还要做个交代的。”

    听到李大成口中的五千万,桂顺也不吱声了,他与李鸿章已经与诸洋鬼子议定了第一笔借款,四千多万英镑,将近三万万两的银子,七千万用于赔款,一万万南北洋、李鸿章、桂顺四家吃下,剩余的才是建设用款,这些事儿要瞒着老娘们,两人已经跟洋鬼子议的差不多了,和约之上都有瞒着朝廷的条款。

    这些款项,绝大部分的最终消费地都是欧美各国。诸洋鬼子也乐得为桂顺、李鸿章二人打掩护,大清的**,有目共睹,这笔借款在两人手里。比在大清朝廷手里安全,洋鬼子的收益也更多,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想到即将到手的五千万,桂顺也就不在乎送出去的五十万了。

    庆王那边。没什么问题,贪财的必然怕死,作为振威军后台的桂顺,庆王最近这段时间还真惹不起,除非他不想活了,不然肯定不会拒绝桂顺五十万的好意。

    大半天的功夫,桂顺先去拜访了庆王,后又请来了李鸿章,见了李二神将,李鸿章的眉头紧皱。这次攻讦他也听到许多不太好的消息,与桂顺过从甚密这样的话也有,虽说可以借和谈打掩护,但这段时间,他与桂顺的交集确实频繁了一些。

    在明面上,桂顺、李鸿章两人是有仇的,李鸿章逼死了桂顺的左膀右臂李二神将,这事儿是揭不过去的死仇,现在这个时候,各方的视线都在盯着两人。接触太过频繁,对谁都没好处的。

    “小老弟,此时,咱们还得避嫌呐!”

    “中堂大人。不急着撇清关系,这次请你来,谈的也是洋鬼子的事儿!

    洋鬼子最近这段时间,拉拢了不少御医跟各地的名医,一个好的郎中,从学徒到出师再到出名。动辄几十年呐!

    洋鬼子有钱,咱们没钱,若是好的郎中都给洋鬼子用钱拉走了,那咱大清的病谁来治?

    有鉴于此,贝勒爷认为,咱们大清该开一所医学学堂,大批量的培养郎中。”

    听了李二神将的说法,李鸿章点了点头,这事儿做的,但他也没有立刻答复,这李二神将的歪心思太多,谁知道这事儿里面有什么手脚?

    “小老弟,你说的大批,是多大批呐?”

    “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

    “啥?”

    听了李二神将口中的数目,李鸿章真是诧异了,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扯什么犊子呢?

    “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

    重复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李大成也没什么掩饰,京师城外,他买下的孩子都快过五万了,这些人正好去新建的医学堂。

    “钱从何来?”

    “几十万人的学堂,能花多少钱?几十万也就建起来了。”

    “小老弟,你这是在跟老李打埋伏吗?

    是!一所学堂,十几万、几十万也就建起来了,以后的花销呢?吃喝住行不花钱呐?”

    给了李二神将一个大白眼,李鸿章也不受骗,学中医动辄十几二十年,几万人十几二十年的花销得多大?不比养支军队花销少,这样的埋伏,除非他李鸿章瞎了才看不出来。

    “朝廷做不了,民间来做,组织各大商家筹款成不成呢?”

    暗道一声果然,李鸿章摇了摇头,若是能行,早就做了,没做那就是不行,各地也有医学馆,但规模普遍不大,弄上一个几万人的医学馆,听着是不错,可谁又能做的成呢?

    “这也不成?

    什么什么都做不成?事儿还咋做呢?”

    “小老弟有话直说,不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