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传奇-第7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田弘遇刚刚说完,吴三桂紧跟着开口。
“请都督大人一定成全,日后都督大人有什么差遣,只要末将能够做到的,在所不辞。”
田弘遇等的就是这句话,他再次端起酒杯。
“自古美女伴随英雄,陈姑娘能够陪伴吴将军,也是福气,我还有什么理由不答应啊。”
田弘遇说出来这样的话,吴三桂大喜过望,其军人的作风马上表现出来了。
“感谢田都督的成全,末将就此告辞。”
说完,吴三桂拉着陈圆圆,直接朝着屋子外面走去。
这下轮到田弘遇目瞪口呆了,要知道陈圆圆还有不少的东西需要收拾,再说怎么也得告别一下吧,想不到吴三桂如此的心急,竟然吃饭喝酒都不管不顾了。
吴三桂在京城其实有住处,他的父亲吴襄住在京城,只不过他是奉旨进京拜见皇上,在没有见到皇上的时候,需要呆在客栈里面,此时是不能够回家的。
不过问题也不是很大,陈圆圆此刻可以带到官驿去。
吴三桂是武将,可没有文官那么多的顾忌,当初吴伟业进京赶考,带着青楼女子入住京城的客栈,曾经遭遇到弹劾,还从来没有谁将青楼女子直接带到官驿去歇息的。
吴三桂不在乎,他已经知道自己为什么来到京城了,也知道皇上和朝廷对他将愈发的看重,如此情况之下,带着女人到官驿去过夜,这根本不算什么的。
府邸外面的亲兵早就准备好了马车,吴三桂走出府邸,抱拳和田弘遇告别,带着陈圆圆迅速的上了马车,朝着官驿的方向而去。
田弘遇站在府邸门口,脸上始终带着笑容,一直到看不见马车的踪迹之后,脸色才重新变得严肃,他的目的总算是达到了,有了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照顾,就算是遇见危难的局面,也不需要特别的担心了。
这个过程之中,唯独没有谁在乎陈圆圆的感受。
作为青楼女子,陈圆圆对这一切早就是有准备的,事到如今能够嫁给山海关总兵吴三桂为妾,也算是很不错了,第一眼看到吴三桂的时候,陈圆圆的内心还是有些震撼的,吴三桂身上的英武之气,让陈圆圆略有心动,而吴三桂豪爽的性格,也是女孩子喜欢的。
只不过这个时候,陈圆圆想到了在秦淮河的那一幕,那一次她同样见到了一个享誉大明的年轻人,可惜那个年轻人根本就没有关注她,好像她不存在一般。
自古红颜多薄命,陈圆圆不知道未来如何,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希望吴三桂能够善待她,这样她的一生也算是有保证了。
马车朝着官驿方向而去的时候,吴三桂已经迫不及待的将陈圆圆抱在了怀里。
陈圆圆的脸色微红,微微喘气,一幅可怜楚楚的样子,这让吴三桂更加的兴奋,要不是顾及到影响,说不定在马车里面,吴三桂就忍不住了。
马车来到官驿,吴三桂跳下了马车,一下子抱起了准备下车的陈圆圆,朝着官驿走去。
官驿的驿丞从来没有见到这样的情形,开什么玩笑,住在官驿的都是有头有脸的文武官员,特别是京城的官驿,接待的绝非一般人,怎么可能有人抱着女子进入到官驿来。
驿丞准备开口阻止,不料吴三桂身边的亲兵早就走到了他的身边,将他拉开了,感受到亲兵孔武有力的手臂,驿丞聪明的选择不说话了,这个时候可不要逞强,他面对的可是一帮子的兵油子,真的将这些人得罪了,吃亏的是自己。(。)
第八百零五章 强力推进()
三月底,浙江总兵黄得功被郑家军打败、且被生擒的情报摆在了郑勋睿的面前。
桌上还有调查署送来的情报,那就是左都督、锦衣卫指挥使田弘遇将陈圆圆送给了吴三桂,吴三桂在京城得到了皇上的召见,而且还被赐予了一根白色的长矛,这是皇上第一次赐予下面将领兵器。
两封文书同一天抵达,不过郑勋睿丝毫高兴不起来,按说黄得功被打败了,郑家军再一次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而且这次的征伐,没有付出多少的代价,郑家军的行动非常的迅速,三天时间抵达浙江的嘉兴府之后,迅速展开了进攻,不仅仅是采取了闪电战的作战方式,而且采取了斩首的作战方式,也就是在黄得功尚未来得及召集麾下所有大军作战的时候,就对黄得功及其身边的精锐部队展开了作战,导致猝不及防的黄得功大败,且被生擒。
这是郑锦宏指挥的作战,足以证明其已经有着非同一般的指挥能力,而且能够把握住所有的机会,果断的做出决定。
从兵力上来说,黄得功麾下有近十三万人,而郑锦宏率领的只有五万郑家军的将士,当然从作战的能力方面来说,黄得功绝非郑家军的对手,可若是两路大军面对面展开厮杀了,损失一定是惨重的,黄得功是大明少有的骁将,一定会拼死抵抗的。
郑锦宏果断做出决定,在黄得功尚未来得及展开部署的时候,发动了进攻,而且是直接针对嘉兴府城外驻军的进攻,这里是黄得功最为精锐的军士,总人数也就是两万余人,如此不管是在作战能力方面,还是在作战的人数方面,郑家军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胜利就在预想之中了。
而且这场战斗的结局很好。黄得功被生擒之后,其麾下的军士全部都选择了投降,没有谁反抗,这就很好的稳定了嘉兴的局面。也稳定了整个浙江的局面。
如此的胜利,郑勋睿居然不高兴,这让徐望华等人不是特别的理解。
众人当然不知道郑勋睿的想法,那是因为郑家军虽然改变了历史,但有些历史的轨迹。还是按照原来的发展在前进,而这种历史发展的轨迹,对于郑勋睿和郑家军来说,绝不是什么好的消息,更不是什么好的事情。
郑勋睿不会说出不高兴的原因,也无法说,他总不能够分析尚未发生的很遥远的事情,那岂不是成为神仙了,吴三桂究竟会不会冲冠一怒为红颜,陈圆圆究竟是不是红颜祸水。这一切都还没有发生,但前提已经存在。
调查署送来的情报,已经说明吴三桂将陈圆圆留在了京城的家中,且告诉了父亲吴襄迎娶陈圆圆为妾,这无疑让陈圆圆很是欣慰,吴三桂也出发前往山海关去了,继续驻守山海关,护卫大明的京城,这个轨迹,与历史的发展是完全一致的。
郑勋睿甚至还做出了判断。那就是后金鞑子撤离北直隶之后,面对着满目的疮痍,皇上和内阁想到的不是解决民生问题,而是想到去剿灭李自成及其麾下的流寇。幻想着能够彻底的平定北方,要知道朝廷如今根本就没有多少的实力了,历史虽然对这一段的记载不是特别多,但这个时候的情形,与汉末的三国以及唐末的五代十国,没有特别大的区别了。
有些事情恐怕不可避免。应该是会发生的,可郑勋睿和郑家军尚未能够彻底的控制南方,存在于南方的两股最大的力量郑芝龙和沐天波,依旧是安然无恙,这不得不令郑勋睿着急。
若是北方发生了巨变,郑勋睿肯定会率领郑家军前往北方平定局势,迎接惨烈的厮杀,如此情况之下,南方必须要稳定,所有存在威胁的力量都要干净果断的剿灭。
若是给郑勋睿足够的时间,他完全能够做到,现在要命的就是时间不够,最多还有一年左右的时间,郑勋睿需要平定郑芝龙和沐天波两股最为强悍的力量,还要保持南方的稳定,这个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就在郑勋睿陷入到沉思之中的时候,徐望华和杨廷枢等人也在商议,他们认为这样的一场完胜,足够震撼郑芝龙和沐天波等人了,此刻郑勋睿需要做的,就是给郑芝龙和沐天波等人写去信函,明确告诉他们需要如何做,若是他们不愿意做,要么选择离开地方,直接到京城去,要么就是等候郑家军的强力围剿。
南京六部的尚书,吏部尚书周延儒、工部尚书甘学阔尚在淮北,左都御史文震亨也在淮北,都在督促整修大运河的事宜,眼看着夏季就要到来,必须在夏季大水到来之前完成整修大运河的主要工程,兼任刑部尚书的郑锦宏在浙江的嘉兴府等候命令。
郑勋睿的身边就剩下徐望华和杨廷枢等人。
所以两人商议的意见,对郑勋睿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南京兵部。
徐望华和杨廷枢两人悉数都开口了,将他们的想法说的清清楚楚。
郑勋睿一直都在房间里面踱步,没有马上开口说话。
已经说完的徐望华和杨廷枢也保持了安静,他们知道郑勋睿在思考,在想着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不过今日郑勋睿沉默的时间有些长了,好像是遇见什么难题了。
徐望华和杨廷枢认为形势一片大好,郑家军从出发开始,短短半个月时间就彻底平定了浙江的局势,且自身没有遭受太多的损失,这已经是最可惜的情形了,接下来只要降服了郑芝龙和沐天波,整个的南方就平定下来,而在南方各地推行诸多的新政,只要有郑家军作为后盾来保证,同时从南直隶各地挑选精干的官员到各地赴任,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了。
当然做好这一切的事情需要时间,但这些事情不是着急所能够办好的事情,俗话说得好,治大国如烹小鲜,有些事情是不能够着急的。
终于,一直都在踱步的郑勋睿停下来。
“徐大人,杨大人,我的意见,今年之内,必须要基本稳定南方的局面。”
徐望华和杨廷枢点点头,不过他们有些不明白基本稳定究竟是什么意思。
郑勋睿接下来很快说到基本稳定的意思了。
“我所说的基本稳定,那就是郑家军必须要完全掌控整个的南方,包括江西、福建、贵州、云南、广东和广西等地,乌斯藏都司可以暂时往后面放放,这些地方只能够存在郑家军,其余所有的卫所军队都要解散,就更不用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