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雕龙刻凤-第2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样一副山水画,谢斌能将画在纸上的味道给移到雕塑上,而且他人相对来说就要差一些。
有人看了雕刻的分类,怎么分的那么详细?有东阳木雕,有福建木雕,有潮州木雕,有苏州雕刻,还有东阳木雕、黄杨木雕、潮州金漆木雕、苏州雕刻、湖北木雕船、曲阜楷木雕刻竹刻、浙江翻簧竹刻、邵阳翻簧竹刻等等这么多分类?
这些不都是木雕吗?为什么会分的这么细?这就要说雕刻的传承方式了。一般的雕刻师傅,大都没有高的化水平,只是跟着师傅一点一滴的从实践中习。习什么呢?习他们在木雕过程中用的。
比如说东阳木雕,线条饱满流畅,工艺精美,人物表情丰富,但是这些师傅们从小就只这些知识,也只会这一个类型的雕刻方式,想改变风格,还要从头起,这难就非常大了,因为雕刻的基础是什么?还是美术功底以及传统化的感悟和理解。
而真正有美术功底和对传统化理解很深的人,却很少会做雕刻,因此木雕技艺在传承的过程中,往往带着比较强的局限性和偏颇性。甚至有的雕刻师傅只会在木头上雕刻人物花草,而不会在纸面上画出来,因为他们没有过。
雕刻师傅可不是慈善家,他们收到徒弟以后不会让徒弟们从头开始接受美术和传统化的教育,而是直接习雕刻。长此以往,雕刻这一个行业就分了那么多流派,各有各的长处。
有没有能将各个流派融合在一起的大师呢?有,也不少。但是想出那么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先是要有很厚的美术功底,其次要精通雕刻,再次就是要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各个流派的精华。
这在过去的那个年代是不可想象的,有美术功底的那都是受人尊敬的知识分,而做雕刻的却都是一些下九流的手艺人,再加上各个流派敝帚自珍,所以说想要出一个万流归宗的大师是相当难的。
而在这个时代,雕刻手艺更是落寞,以前还有传承,现在的传承都快断了。也就是谢斌,算是得天独厚,有这么一个爷爷,教了他这么一手事,不但有着深厚的国画基础,对传统化的感悟也非常深,同时自己又玩了十多年的雕刻。
所以说谢斌跟一般的雕刻师傅比起来,不但有着异能上的优势,他身的基础也非常出色,而且这些看起来差不多的木雕作,在行家眼里就有了差别,要不然以前摆地摊的谢斌怎么会入得了王老爷的法眼?为什么一开始那位刘一刀老爷会认为谢斌是江浙人?
就因为谢斌在雕刻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融合了自己的国画神韵,让他的作明显高出一般雕刻师傅一筹,而这正好跟江浙一带风比较浓厚的氛围差不多。
此时的谢斌,又有了异能的相助,自然是如虎添翼,一个简单的墨玉牌也能做出非同一般的感觉来。而且在雕刻这块墨玉牌的时候,还采用了瓷刻的手法,让墨玉牌上的山水画更具有表现力,像是从纸上移到墨玉上一般。
谢斌刻上去的山水画线条简练但是色泽渲染侵润,光是这自然不够,又在反面刻了一个人物像,同样以水墨画的表现形式来刻画,然后又刻了一苏轼的词
前瞻马耳九。
碧连天。晚云闲。
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
莫使匆匆散,
今夜里,月婵娟。
小溪鸥鹭静联拳。
去翩翩。点轻烟。
人事凄凉,回便他年。
莫忘使君歌笑处,
垂柳下,矮槐前。
这词挺应景,以流畅的行楷刻成,字里行间还带着雕刻时的砍斫痕迹,或是畅快淋漓,或是藕断丝连,这是谢斌特意留下来的,诗与字的表现力更强,将一诗词和正反两面的山水人物完全揉和在一起。
当然,这也还不算完,谢斌在山水画的一面,找了一个阴线比较粗的线条间,顺着线条刻上了自己的印章。这印章自然不是一般大小,而是微刻上去的,个篆字外加几笔图案总共也就四分之一颗米粒大小,规规整整的藏在画里。
哪怕是眼力再好的人也看不清里面刻的是什么,要是不用放大镜,还真以为那是玉材上的纹孔之类的瑕疵呢。印章正是谢斌的第一枚印章“谢石印”,形状字迹跟原印章一摸一样,只是缩小了不知道多少倍而已。
&nblwxs520 ……》
第一百二十九章 通宵达旦()
谢斌不是闲得慌想要逗人家玩,故意刻上去这么一枚缩小版的印章,而是真的要做成自己独特的印记。以前拿不出手也就罢了,总不能在好端端的一件物上故意刻下自己的名号,是吧?
证书上可以写,底座上也可以写,但是这些容易仿造了。而现在谢斌的微雕技艺虽然不算大成,但是拿出去也能唬住好多人了。这样在作中留下这个一个不明显的印记,不但不会让人觉得煞风景,反而是一段雅谈呢。
以前好多大师都有这样的习惯,在自己的作上留下独门暗记,一是防伪,二就是好玩。让买家和爱好者使劲研究作者的暗记到底留在了什么地方。
谢斌的本意也是如此,以前的作就不多说了,以后的还是尽可能的要留下一个印记。嗯,每一件作上的暗记都留在不同的位置,让他们也慢慢找去。谢斌有些恶趣味的想到。
其实要真说起来,大众最喜欢这块牌的地方肯定还是微雕的印章暗记。谢斌也想着在牌上刻上边框,然后在边框里多弄点花样。
但是牌这东西是个把玩的物件,要是微雕的痕迹重,很容易损坏,所以想了想还是只刻了这么一枚小印章,情趣不减,把玩性同样也不低。挂着腰上出去溜达,跟朋友们喝茶聚会的时候,随时都可以掏出来让大伙儿看看,要是带着放大镜,还能让他们看看那缩小版的印章,也是一件美事。
看着自己手里的这一枚牌,弄的谢斌的心都痒痒的,想要自己弄一枚玩玩。说起来谢斌亲手雕刻出来的把玩件摆件也不计其数了,但是还真没有给自己留下过一件。尤其是把玩件。
倒也不是谢斌没时间没心情,而是看着自己雕刻出来的东西,总觉得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自己雕刻的东西自己懂,哪里有缺点哪里有不足一清二楚的,这样一来,收藏把玩的心思也就淡了。
但是今天看到自己的这块墨玉牌,又勾起了谢斌的心思。不过谢斌既然要自己玩,那肯定不会用普通的玉料,最起码也得是羊脂白玉那个级别的才过瘾,当然。如果有的黄玉,谢斌也不嫌弃。
不过现在软玉的价格实在不菲,就拿和田玉来说,质量好的羊脂玉,基本上那就是两万一克。甚至可能更高,更重要的是这种级别的羊脂玉。还不是说你想买就能买到的。有的时候还要看人家卖不卖呢。
谢斌手里倒是有几块,但是很显然并不算是最出色的,买的时候最贵的才一千块一克。当然,这是相对来说的,在一般人看来,这一千块一克的同样是。只是谢斌自己看不上眼而已。
五克的白玉能有多大一块?也就刚比鸡蛋大那么一点而已,可要是那种顶级的羊脂白玉,这么点一块价值就超过一千多万了,跟顶级的翡翠齐驱并驾。要知道。现在的软玉可不只有和田出产,老毛那里还有棒那里都有软玉出产,而翡翠却只有缅甸才有。
由此可以想象得到,羊脂白玉到底有多受人欢迎了,而且这还只是新玉呢,要是换成以前流传下来的玉器,那价值简直没办法估量了,说是价值连城真不为过。
晚上谢斌刚洗洗手从工作室出来,邹欣彤端着饭盒过来了,笑道:“你还真是废寝忘食啊,中午饭又没吃是吧?”
谢斌咧咧嘴,“忘了。”
邹欣彤白了谢斌一眼,将饭菜放在餐桌上:“赶紧吃吧。”
谢斌也不客气,大咧咧的坐下来就开动了,他确实是很饿,连续两天都呆在工作室里,除了晚上和早上,几乎连门都不出了,这也是邹欣彤帮他留饭,不然还得吃外卖呢。
吃的正香,谢斌手机响了,是谭蕊发来的信息,一个大件包,谢斌点开一看,眼神一下呆住了,看了半响一拍桌喊道:“漂亮!”
邹欣彤瞪了谢斌一眼,“一惊一乍的做什么呢?”说着凑到谢斌身边,探头看谢斌手机里的内容。邹欣彤一看之下,红润的嘴巴也张的老大,半响没能合拢,最后也喃喃自语道:“漂亮。”
是什么东西能让谢斌跟邹欣彤两个人一起赞一句“漂亮”呢?正是谭蕊发来的草稿图外加效果图。谢斌和邹欣彤看到的就是效果图,确实是非常漂亮,要不然谢斌和邹欣彤这样两个人见多识广的人也不会这样失态了。
怎么说呢,要是单纯的画卷,这效果图肯定不如那些大师做出来的作,但这是一件雕刻作的效果图,这新鲜的创意和精巧的设计,还真的让谢斌大开眼界。
谭蕊设计的不是人物不是山水不是花鸟,反而是一群蚂蚁。在传统书画中也不是没有以蚂蚁为题材的,但是却从没有人会将蚂蚁设计的栩栩如生,也没有人会以蚂蚁为主角。
图纸上设计的这么一群蚂蚁,正齐心合力的举着一块蛋糕在艰难行走,看似简单,却很有生活趣味,朴实而巧妙,更重要的是正好将那块寿山石巧妙的利用起来,颜色淡黄的大部分就简单的做成一块蛋糕,只是将下边带红色的部分设计成一群蚂蚁。
这么一群蚂蚁,数量不所多,只有十几只而已,但是却个个生动形象,而且动作造型甚至表情都没有一只是重复的。好像这不是十几只蚂蚁,而是十几个人一般。
能将一群大小形状颜色完全一样的蚂蚁刻画的如此生动,谭蕊的能力确实是不可小觑。蚂蚁可跟人不一样,没有表情,而且肢体构造非常简单。可是谭蕊却就是通过那么简单的动作将这些蚂蚁刻画的跟人一样活灵活现。
这效果图有六张,前后左右四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