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道天骄-第17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村干部介绍道:“以前村里没有路,托政府的福拨款下来,村里这几年才通了公路。因此在村口路边有一块石碑,石碑上写着村里人捐款修路的名字和金额。

    因为村里的住户松散,并不集中,光是上面拨下来的款项不够用,类似这种情况,张一凡见过不少。倒是有一些村干部借机敛财,后来都被处置了,跟他们秋后算帐。

    这几天农村视察工作,张一凡看得最多,听得最多的依然是留守儿童和妇女问题。村里对此事也是一愁莫展,百鸣村也不例外,由于他们与外面相比,更为偏僻,很多人都外出打工,有的多年未归,有的干脆就搬到了小镇上,或市里租房。再有钱一点的,到市里买房居住,成了市民。

    村里原本有三百多户人家,现在真正家里有人的,只有不到二百户。

    村长开玩笑说,“现在村里劳动力奇缺,都是老幼残兵。有时想搞基础建设,还得去外边请人。去年村委会建了一个老年人活动室,就在村子的中央。”

    张一凡随着他们一起来到老年人活动室,有十几个老人在这里打牌,有打麻将的,也有打骨牌的。村长说老年人最喜欢的还是骨排,麻将这东西太费脑筋。他们平时打牌都不带彩的,只是玩玩,消磨一下时间。

    张一凡问过几个老头子,他们也都这么说。这让张一凡怀疑他们是托,现在的人哪有不打钱的,多少总得带点彩,否则就没有人玩了。

    不过这个谎言不伤大雅,他也不必要如此较真。

    张一凡只说,让他们天气寒冷,注意身体。他们说这里有火,村委会很关心老年人。

    百鸣村里,果然只有老人,孩子,连年轻妇女都很少。

    村长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回来,读完书的直接在城里找工作,那些没上学的,早就去沿海一带打工了。再说,年轻人留在农村里,他们一不会农活,二不会搞经济建设,村里没有网络,他们根本就不会长时间停留,哪怕是偶尔回来一趟,溜一圈就去城里上网,住宾馆去了。

    山边上,有一户人家。

    房子只盖了一半,看起来特别怪,而且他们家的房子,被前前后后的树木遮掩,不怎么注意还看不出来。张一凡说去那边看看,被他看过的老人家,基本上都有慰问金,这钱是市民政局出的。

    一行人随着村干部前行,村长道:“这户人家只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头子,他们家只有一个儿子,一直在外面搞装修。有一个孙子,一个孙女,孙女在外省读大学,一个学期回来一次。而他们家的男孩子跟父母在城里学手艺,也很少回家。这两间房子还是前年为老头子盖的。”

    大家来到这房子前面,发现房门紧闭,村长喊了几句,没有人应。张一凡站在外面,打量着这地方。不知是冬天的原因,还是地方不对,总感觉到阴气沉沉。

    有人朝窗口望了几眼,说没有人在,是不是出去了?

    也有人说,不可能啊,这么冷的天,他去哪?

    再说,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头子,能上哪去?儿子一家人都在外面打工,再喊喊看。

    有人围着房子转了一圈,说真没有人。

    随行的省长便道:“张书记,那我们走吧!”

    正转身,有人大叫了起来,“啊——死人——”

    这一声喊,把所有人都惊动了。

    叫喊的是一名妇女,这妇女跌坐在地上,战战兢兢指着旁边不远的茅房。

    有人立刻跑过去,只见茅房的地上躺着一具尸体。

    村干部立刻认出来,正是这户人家的老头子。

    老头子倦在那里,连裤子都没有来得及穿上,不知什么原因突然栽倒,就再也没有起来过。

    村干部叫了几个人将老人家的尸体抬出来,据有经验的人说,至少死去四五天了。

    因为冬天,尸体保存得比较好,茅房又是通风的位置。不过老人家死去的时候,脸上那种痛苦,似乎是得了什么病。

    看到这种情况,省长对张一凡道:“首长,我们先回去吧!”

    张一凡朝村干部招了招手,“一定要把老人家的后事处理好。”

    村干部立刻点头,“请首长放心,我们会马上通知他的家人,村里也会组织一下,完善后事的。”

    百鸣村里发生了这样的事,记者们请示首长,这样的事情可不可以报道。张一凡点点头,该怎么写就怎么写,不需要遮遮掩掩,这就是现实,引人深思的现实。

    我们应该在这种现实面前,努力做点什么,不是吗?

    又一次深深地触动了张一凡,他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既然自己身在这个位置上,就一定要把农村经济搞上来,解决农村面临的各种问题。

    当他离开百鸣村,结束这次视察工作的时候,直到飞机上,他脑海里全是这段时间看到的一幕一幕,孤苦伶仃的老人,无人看管的孩子,望穿秋水的妇女……

    一切,一切,都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

第2240章 走进新时代() 
第2240章走进新时代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一半以上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百分之四十左右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这些留守儿童中的百分之七八十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百分之十左右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还有百分之七八左右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上次碰到的三个孩子,就是这种状态。他们没有父母管,没有爷爷奶奶管,只是由年长的姐姐带着弟弟妹妹,而这个姐姐的年龄仅仅不到十五岁。

    都说穷人孩子早当家,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过早的承担了家长和姐姐的双重责任。这让张一凡再次看到了社会的另一面。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为了解决留守儿童和孤苦伶仃的老年人问题,张一凡头痛了很久。连元旦这样的假期,他也在看资料,看这方面的文件。而腾飞最近也忙得一踏糊涂,为收集这方面的资料而奔波。

    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张一凡考虑过了。

    按我国现状,这种经济结构,不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那是不可能的。

    限制他们外出打工,那是一种笨办法。如果这样的话,解决了一个问题,又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农村经济来源问题,一是沿海城市招工难的问题。

    沿海工厂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正日益尖锐化,张一凡在江淮的时候已经看到了各省市都要起办法替企业解决问题,共渡难关。

    这个世界本来就有些倾斜,沿海经济重镇,内地物质贫乏。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涌向沿海发达城市。从我国落后的农业生产水平来说,种一年的田,比不上人家打一个月工,造就目前这种人流涌动的局面,情有可原。

    到底该如何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既要保证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妇女们的健康发展,又要保证沿海地区招工容易等诸多问题。

    自从南河省回来,张一凡脑海里都是这些零碎的片段。

    腾飞整理来的资料,大致归纳了一下,留守儿童面临着心理缺陷问题,学习问题,生活问题等等,他们缺少关爱,缺少童年的快乐。

    张一凡也想过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将他们送到父母身边。

    但这样一来,也有问题,孩子们的学习成了当地巨大的负担。这么多小孩塞进沿海大城市,无异于人口大迁徙,这种迁徙将带给沿海发达城市巨大的压力。

    有人说,如此一来,内地不是搬空了么?沿海经济特区将会人满为患。事实上,已经人满为患了。象深圳这样的大都市,那种人山人海的局面,骇人听闻。

    局势,正朝着这方面发展。

    当然,大多数下海打工者,他们最终的归属,还是回到他们的出生地。因为他们穷尽毕生之力,也无法买得起沿海城市高额房价的一套住房。

    所以,沿海的大城市里,始终是迎来送往。

    一批批满载希望的年轻人来了,一批又一批沮丧万分的老人们离开了。真正主导这个城市发展的,永远是那些有钱人。

    腾飞说了一句话,不管什么地方,只要有钱就能解决一切。

    很多专家们也在讨论,他们想出了种种办法,种种方案,但最终还是觉得,钱能解决一切。当然,不是说拿钱给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不让他们外出打工了,在家照顾孩子。

    也不是说,把钱给那些孤苦伶仃的老人,让他们老有所依。

    而是要把农村经济搞上来,多搞一些社会福利措施,这些福利设施包括农村养老院,儿童托管中心等等。象这种没有大人照看的儿童,可以送到儿童托管中心,老人们可以进养老院。

    还有,年纪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选择留校,与同学和老师照看,他们能融入团体,不会缺少关爱。

    当然,这些都是需要钱的。

    虽然我国正慢慢普及农村医疗保险,但是象教育和生活等诸多方面都要慢慢普及。现在这个时代,打工势在必行,否则农村太多的剩余劳动力将继续闲置,而沿海那边招工困难,因此,我们不能极端考虑问题。

    但这农村改革制度,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钱从哪里来?

    这些的国家已经非常重视农村发展了,不但取消了农业税,而且增加了农业拨款。要知道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取消农业税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