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韩警官-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拜托了,就当帮我一个忙。”
  他已经打出了名气,景副厅长对他准备的汇报材料赞不绝口,甚至知道他有一个响亮的外号“韩打击”。
  侦办02。28案的“第一功臣”非他莫属,至少在厅领导心目中他是。
  吴忧反应过来,由衷地说:“韩所,对你而言是锦上添花,对我来说却是雪中送炭。谢谢,非常感激,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全是为工作,说谢太见外。就这样,我给周处打电话请示。”
  ……
  明天从各市县公安局抽调的精兵强将就到,专案组会成为名副其实的省厅专案组,具体侦办负责人必须由省厅干部担任。周处长生怕影响小伙子士气,正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他的电话居然先到了。
  识大体,顾大局,这样的年轻干部不多。
  周处长暗赞了一个,若有所思说:“小韩,既然你下定决心查虚开源头,我全力支持。毕竟只有把另一大半虚开源头打掉,02。28案才能完美收官。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专案组的特别小组,直接向我汇报,与专案组其他同志不发生交集。经费不用担心,二十万花完我再帮你们想办法。根据现有线索一家一家找,一家一家让他们虚开,我倒要看看东华到底有多少专门从事虚开增值税发票的违法犯罪企业和人员。”
  “谢谢周处。”
  “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小伙子刚汇报的嫌犯秦永文交代的最新情况,已经不能用触目惊心、骇人听闻来形容了。周处长确定正在侦办的是“全国第一大税案”,涉税金额不是几亿,极可能高达几十亿!
  他紧攥着拳头,咬牙切齿说:“太无法无天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不能这么干,这还是共产党的天下么?就按你制定的最新方案先侧面调查,先收集证据。等拿到足够证据,往上一交,让能管得住他们的人去管!”


第216章 搞定“亲家公”
  坐在宽敞明亮的豪华办公室里,半靠在软绵绵的真皮老板椅上,看看台历,老李赫然发现已上任近一个月。
  东海大老板大方,二十五号开工资,半个月算一个月,一千二一分不少。
  他女儿,也就是北京公司韩会计,发工资时不是发一千二,是发两千。另外八百算她们小两口的房租和水电费,不收她不高兴,不收她真会搬走。
  东海大老板不光大方,不光有钱,家教也好。
  女儿高中生,做过教师,待人和气,懂礼貌,没一点大小姐的架子;女婿一表人才,倒插门,跟儿子差不多,照理说他不用干活。可小伙子能吃苦,公司装修时跟工人一样干,从早干到晚。
  儿子更了不起,晓蕾的同校同学,成绩比晓蕾好多了,在大学就入了党,年年拿奖学金。
  明明可以去东海当小老板,可是人家有志气,不愿意沾老子光,硬是服从组织分配去农村当公安,参加工作没多长时间已经派出所长了。
  农村派出所自然没法儿跟北京的派出所比,但所长是什么人都能干的么。
  沙总退休前是领导干部,祁主任一样是,他们的孩子一样有本事,可一提到韩总家儿子就赞不绝口。
  昨天见过照片,小伙子是挺英武的。
  可惜人不在北京工作,可惜人家太有钱,门不当户不对,不然真可以请祁主任帮帮忙,把他介绍给晓蕾,把晓蕾介绍给他,同校同学,全大学生,多好。
  正唏嘘不已,不省心的丫头居然又跑来了。
  李晓蕾把包往茶几上一扔,趴在老板桌上嬉笑着问:“李总,您在发什么愣?”
  人比人气死人。
  韩总家闺女多懂事,字写那么漂亮,账做得一丝不苟。上班时间哪儿都不去,就呆在公司,一看见自给儿家疯丫头,老李就是一肚子气。
  “上班时间,不好好在单位实习,跑这儿来干嘛?”
  “实习又不给工资。”李晓蕾诡秘一笑,背着双手跟领导似的参观起自家公司。
  “不给工资就不好好实习了?”
  家丑不能外扬,想到沙总和韩会计正在隔壁,老李急忙压低声音:“你大学生,跟普通职工不一样。熬过实习期,拿毕业证派遣证回单位就是干部。现在有没有工资不重要,重要的是以后。回去回去,赶快回去,总是旷工,领导看见不好。”
  “我请过假,再说我今天真有事。”
  “什么事?”
  “沙总没跟您说?”
  “说什么?”
  李晓蕾趴到他肩上,指着台历笑问道:“沙总难道没跟你说中午去哪?”
  老李反应过来,抬头道:“说了,中午去参加良庄建工集团北京公司成立仪式,条幅和花篮昨天下午送去的,人今天请我们吃饭,这跟你有什么关系。”
  “人一样请过我。”李晓蕾得意洋洋,就差把我也很受欢迎写在脸上。
  “请你?”老李将信将疑。
  “春节不是去考察过么,见过汪总。”
  经典装饰工程公司与良庄建工集团关系密切,从东海调来的木工和油漆工全住建工集团工地,公司在北京买的气泵、电刨、切割机、电锤、打空调孔用的大电钻等装修工具也全放在建工集团仓库。
  工商、税务等手续刚办下来,暂时没正式开业。
  等过几天正式开业,等接到装修工程,还要管人家借瓦工和水电安装工。
  这些天没少往建工集团跑,跟北京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工程师和几个项目经理全吃过饭,知道集团最大的领导是汪总却从来没见过,昨天送条幅和花篮去人说汪总今天坐飞机过来。
  老李感觉很不可思议,惊诧地问:“你认识汪总?”
  “认识,一起吃过饭。不光我,姐也认识。”
  “人请你?”
  今天不光汪总要来,韩总一样要来,两位老总一起从东海坐飞机过来,估计建工集团的人已经接到他们了。
  中午吃饭,汪总绝对会帮着做媒。
  李晓蕾兴奋得一夜没睡好,直到此时此刻仍激动不已,从小包里取出一张烫金请柬,在老李面前晃了晃,吃吃笑道:“看见没有,真请了。抬头是尊敬的李晓蕾小姐,人用的是尊敬!”
  这丫头,长本事了。
  老李不想被比下去,从抽屉里取出一张别无二致的请柬:“人是客气,只要请的客人,个个是尊敬的。看见没有,尊敬的李栋国先生,一样尊敬。”
  沙总推开办公室门,走进来招呼道:“老李,时间差不多了,我们早点过去,别让人家久等。晓蕾在,正好,一起去。”
  “行,早点过去。”
  老李急忙拿起包,父女俩走到门边,韩芳和祁主任已经换上新衣服站在楼道等。
  一辆车坐不下,再拦一辆出租车。
  女士坐自己公司轿车,男士坐出租车,说说笑笑,良庄建工集团北京分公司一会儿就到了。
  五层办公楼,不是租的,是整体买下来的!
  以前是一单位招待所,装修不错,经营不善。单位改制,要还贷款,要给职工发工资,就把这栋楼卖了。建工集团买下来就能办公,挂上一块牌子,装修都不用。
  楼前停满车,有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有建工集团以前的老客户,有区建委的领导,有设计院的领导,有在北京附近工作的良庄人……
  花篮摆好几排,竖拉的大条幅两边加起来有上百条,建工集团经理、副经理、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项目经理在门口招呼客人。个个西装革履,跟结婚似的一人胸前别一朵花。
  老李看得入神,正琢磨着经典装饰工程北京公司开业会不会有这一半热闹,沙总突然凑到他耳边:“老李,忘了跟你说,我们韩总也来了。”
  东海大老板,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
  老李一愣,急切问:“韩总来了,韩总在哪儿?”
  沙总朝前面呶呶嘴,抱着双臂笑道:“正在跟钱总说话,他旁边那位矮矮胖胖的领导就是建工集团汪总,他们一起坐飞机过来的。”
  终于见到真人,看上去跟自己差不多大。老李很激动,不知道等会儿该怎么自我介绍。
  韩总同样注意到“亲家公”到了,跟几位老总经理打了个招呼,笑容满面迎了上来。
  沙总介绍,韩芳隆重介绍,祁主任跟着说一大堆好话,老李被搞得很不好意思,紧握着韩总手语无伦次:“韩总,我,我,感谢公司,感谢您给我这个机会。公司开业之后,您看我表现……”
  在家吹起牛天花乱坠,中南海的事都知道,见着给他发工资的人居然成这样。李晓蕾尴尬不已,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差距不是基本上拉平了,是整整拉高一截儿!
  韩总乐得心花怒放,紧握着“亲家公”手,用一口思岗普通话哈哈笑道:“李经理,今天参加人家的开业仪式,不谈工作,只谈交情,只谈缘分。我们有缘啊,真有缘。北京距东海那么远,你女儿跟我儿子上一个大学,你跟我又在一家公司,你说说,这是什么,这就是缘分!”
  “对对对,有缘,韩总,我给您介绍一下,我家老二晓蕾。”
  “见过见过,春节见过。老李,你女儿懂事,两个女儿全懂事。生怕你上当受骗,大过年专门跑东海去考察。”
  “再懂事也没您女儿和儿子懂事,泰鹏也不错,小伙子多能干,多能吃苦。”
  “女儿懂事,女婿还行,儿子不懂事,儿子不行。”老韩摇摇头,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老李糊涂了,一脸不解问:“韩总,您怎么这么说。您儿子24岁就派出所长,就是副科级,年轻有为,怎么不懂事?”
  “你知道?”
  “知道,沙总和祁主任经常提到您家韩博,照片我都见过。”
  老韩长叹了一口气,拍拍他手道:“他喜欢当公安,你知道的,我农民出身,木匠出身,家里就这么一个党员干部,我支持。关键这婚姻大事,他总是不当回事。24了,在我们老家孩子已经能满地跑。他不急,我急啊!”
  “这儿女婚事是个问题,韩总,实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