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韩警官-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多五分钟。”
  韩博话音刚落,民警汇报道:“报告韩局,水池中有荧光,一大片!”
  不应该这么快,韩博想起703现场勘查人员的那些经验之谈,问道:“水池周围有没有84消毒液之类的东西?”
  “有洗涤精,到底是不是84没注意。”
  “应该是与漂白剂产生反应,再等等,看其它地方有没有。”
  又等了十来分钟,民警汇报没发现其它荧光。被害人腹部三个大口子,不可能不流血,也不是凶手想堵就能堵住的,这里没血迹,不太可能是作案现场。
  开灯,打开强光手电,趴在地上斜照着寻找邹某有可能留下的毛发。
  这个工作没两三个小时完成不了,没必要继续在店门口等。叫上老摄影师,坐乔兴旺的车去抛尸现场,看第四组勘查得怎么样。
  杀人不是儿戏,不能被省道上的行人发现。
  秦大、王解放、高长兴及刚从宁城市回来的程文明等刑警,几个站在省道上,几个人散开在河滩寻找并确定相对隐蔽的位置,再让技术民警喷一点试剂看有没有荧光。
  同志们正忙着,两位领导很自觉的站在车边,没下去,没急着问进展。
  如果河堤下面是作案现场,会很麻烦。
  寻找抛尸位置时动静闹太大,先是地毯式搜查,紧接着请人打捞。成千上万人过来看热闹,许多胆大的总往下面跑,现场早被破坏了,又是在野外,很难提取到凶手留下的生物物证。
  正想着小店里正在提取的证材有没有必要送检,对讲机里突然传来老宁的声音:“韩局韩局,我宁益安,第三组发现作案现场,赶快请老吴同志过来拍照!”
  “具体位置?”
  “从省道过来的第二个路口往北40米左右,排涝渠,很明显!”
  “注意保护现场,我们马上到!”
  又取得一个重大进展,乔兴旺激动不已,拉着照相师傅一边往马路对面跑,一边嚷嚷道:“小韩,我知道那条小路,车开不过去,步行很近的,跟我走……”
  果然不远,作案现场在一条东西走向的排涝渠里,渠深近两米,省道下埋有水泥管,周围农田的积水全汇集到这条渠然后排进柳下河。
  方圆四百米没人家,南边一片油菜地,北边种小麦。
  没到汛期,渠边的小路上和渠里杂草丛生,人站在渠底周围根本看不见,呼救一样不会有人听见,真是个杀人的“好地方”。
  技术民警已经喷好试剂,靠南边的渠体上一片荧光,泥土上,杂草上有,甚至能够看见几个模糊不清的血脚印。
  公安说过一会儿就消失,吴师傅不敢耽误,捧起照相机咔嚓咔擦拍摄起来。
  秦大、王解放、程文明全追过来了,韩博急忙道:“除了吴师傅,其他人站在各自位置不要动!渠里的同志,等拍完照,顺下去的方向上来。宁局,今天太晚,看不清,麻烦你安排两个人保护现场。明天一早,由技术中队过来仔细勘查。”
  “行,我安排。”
  你出去了几天,家里忙焦头烂额。
  现在回来了,店里的勘查和这里的作案现场如何保护,自然要交给你这个分局局长。
  乔兴旺权衡了一番,提议道:“小韩,我们在这儿起不了多大作用,干脆去你们分局,跟前两天一样再开个案情分析会。”
  出去走访询问的人基本上全回来了,是该听一下汇报,韩博同意道:“可以,我们现在就去。”
  普通民警不要叫,只要叫上秦大和三个行动组长。
  赶到分局,跟昨晚一样坐下,一个一个汇报。
  “乔局,韩局,我们越调查越糊涂,感觉不光邹某有问题,被害人小红一样有问题。他们在做生意时很客气很开朗,但在生活中却显得很神秘。从不跟人拉家常,别人问起来不是傻笑、装听不懂就是敷衍,不喜欢跟村民交往。农村妇女总有几个好奇心强,喜欢刨根问底的。今天走访询问的结果自相矛盾,他们居然信口开河,跟她说老家是东山的,跟你说他们是南方人老家在浙省。在这个村说家里有孩子,去那个村又说刚结婚没孩子……”
  韩博倍感意外,不禁问道:“秦大,高长兴同志掌握的这些新情况您是怎么看的?”
  “这对小两口有问题。”
  秦大队长想了想,分析道:“我一直奇怪,他们为什么不给老家打电话,赚到钱为什么不往老家汇。现在解释得通了,他们有家不能回,只能过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
  乔兴旺脱口而出道:“有前科?”
  “有这个可能,可惜东山太大,浙省一样不小,并且无法确认他们这些话的真假,我们掌握的情况又太少,不然可以给兄弟公安部门发协查函,看能不能与其它案件串并上。”
  韩博想了想,侧身问:“秦大,能不能管这两个省公安厅索要过去三年内的通缉令。如果照片和体貌特征能对上,他们的真正身份就能水落石出,我们的案子也能好破一些。”
  通缉是有范围的,只有大案要案的逃犯才会全国通缉(当时没网上追逃)。
  要是没范围,个个可以发,什么案子都可以发,通缉令会满天飞,基层派出所什么事不用干,要整天坐在单位看通缉令。
  秦大苦笑道:“这需要省厅协调。”
  以前找省厅很麻烦,现在找省厅很容易,乔兴旺笑道:“请周处帮忙,他是我们02。28案的专案组长,这个忙他应该帮。实在不行可以找朱主任,我们是她的第二单位。”
  “好吧,今天太晚,明天上班我给周处打电话。”
  韩博在本子上记录了一下,抬头道:“黄队,邹某的去向查怎么样?”
  城东分局刑警中队长摇摇头,一脸沮丧地说:“我们这边三个小组跑一整天,结果一无所获。南、北、西三个方向公路沿线的交警队、加油站、商店、旅馆和摊贩,对邹某及他的无牌带棚机动三轮全无印象。我们新庵境内没有,其它地方更不会有,我感觉继续查下去是做无用功。”
  “邱指,我们这边呢?”
  “我们从分局门口一直走访到思岗,同样没人见过,同样一无所获。”
  时间过去太久,见过也不一定有印象。
  韩博暗叹了一口气,微皱着眉头说:“从哪儿来的查不下去,往哪儿去的查不出来,走访询问基本上就这个结果,总不能坐在家里等线索吧?各位再辛苦一下,再坚持一天,明天继续,明天到晚仍没收获,我们再想其它办法。”


第261章 不能就这么结束
  在丝河镇,每年除夕家家户户会用芋头做一道菜。
  吃芋头,遇好人,走好运。
  尽管吃芋头容易过敏,每年总要吃一两口,图个好意头,图个吉利。
  今年在所里过的春节,良庄没这风俗,大年三十没吃上芋头,一直伴随自己的好运似乎因此没了,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开完第三次案情分析会,老部下归家豪打回电话。刚简单介绍完,他就表示爱莫能助。
  不是不帮忙,是帮不上这个忙。
  邹某和被害人小红在思岗及新庵期间,一直用普通话与人交流。他能模仿好几个省的方言,但模仿不出带那么一点点口音的普通话。跟被害人有过接触的农村妇女,一样很难分辨出其中细微的差别。
  很有道理,此路不通,自然不能耽误人家工作,非要人家回来一趟。
  第二天勘查作案现场,由于时间过去太久,期间下过几场雨,晚上发现的血脚印残缺不全,无法通过脚印搞清凶手穿什么鞋,推测凶手的身高和体重。野外不是室内,生物物证更是一个没提取到。
  总之,不能说一无所获,也没什么大收获。
  晚上的案情分析会,与第三次差不多,几条线没任何进展。
  至于串并,远在东华协查税案的周处长倒是挺帮忙,只是一些案件尤其一些逃犯别说省厅不知道,市局都不一定清楚。上级关注的是大案要案和统计数字,没那么详细的资料。
  想查可以,帮你们协调,帮你们打招呼,你们安排民警一家一家挨个儿去跑。
  两个省,多少个县,怎么跑?更重要的是,邹某和被害人小红所说的话是真是假谁只有天知道。
  侦破工作陷入僵局,尸检报告终于出来了。
  用法医的话说死者软组织并没有完全液化,只要抓住溺水后各个器官的生活反应特点,生前溺水和死后抛尸不难区分。解剖没发现溺亡的生活反应特点,死者内脏受损,基本可判定为他杀,左腹三处伤口中的第二个应为致命伤……
  人肚子上有三个洞,被装在袋子里,袋子里塞有水泥块,然后扔进河里,怎么死的不言自明。
  这份尸检报告,有等于没有。
  一连开一下午案情分析会,跟老乔、老宁、秦大和王解放等人商量到最后,决定找个美术教师根据群众描述画一张邹某头像的素描,安排专人给周边市县公安局发协查函。
  派人将技术民警在渠里提取到的含血的泥土和杂草,连同从被害人身上提取的DNA样本送703生物物证实验室比对,先把作案现场确定下来。
  再就是上报各自市局,请市局刑侦支队领导和刑侦专家过来指导。
  命案,市局不能不重视。
  今天安乐市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和两位经验丰富的刑侦专家过来听汇报,明天南港市局刑侦支队长和刑侦专家过来开案情分析会。
  能做的全做过,该查的全查了,经费已经花掉十几万,领导和专家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帮着协调协调,让南港安乐两市的其他县(区)留意留意邹某的下落。
  22天过去了,没丝毫进展。
  案件不破,专案不撤。
  专案不撤,不等于人不撤。
  范局张局碰了个头,决定鸣金收兵。老乔和秦大回新庵,王解放回思岗,高长兴留在打拐中队给王燕打下手,两个刑警中队继续干原来的工作。
  俗话说雷声大雨点小,4。19案倒好,雷声挺大,雨却一滴没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