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韩警官-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一个谈,不能一起谈。
  李晓蕾和李佳琪在前面,刻意放缓脚步跟田学文在后面,正不知道该怎么开口,田学文居然先说道:“韩哥,嫂子说得对,我不是十七八岁的小孩,应该早点成家立业,先成家后立业。”
  “三十而立,马上三十,当然要成家立业,关键在哪儿成家,在哪儿立业。”
  家里催得紧,几乎一天一个电话。
  更重要的是,前面那个姑娘确实很优秀,李晓蕾没挑明之前没什么想法,一挑明发现真有感觉。
  想到回来路上试探时的情景,田学文一阵悸动,一脸不好意思说:“韩哥,我不打算读博了,至少三五年内不会考虑。我想在南港找家医院,留在南港工作。”
  爱情的力量真伟大,可是他跟李佳琪才认识几天。
  韩博停住脚步,似笑非笑说:“这么大事别开玩笑,你想清楚了再做决定。”
  “我没开玩笑,我想了一夜,想得很清楚。”
  田学文扶扶眼镜,很幸福很认真地说:“韩哥,以前只想留在北京,根本没考虑过在北京生活有多不易。南港就不一样了,自然环境好,房价低,工作应该不难找。”
  “不止这些吧?”
  “当然不止这些,我承认,我挺喜欢,挺喜欢佳琪的,谢谢你,也谢谢嫂子。”
  在这一问题上韩博绝对是个“保守派”,意味深长地提醒道:“学文,结婚不只是两个人的事,也是两个家庭的事。”
  “我家条件你知道的,我爸我妈你也见过,他们不在乎我能不能留在北京,对他们而言我能考上大学已经很不错了。”
  他家在大西南的一个小镇,他父亲是镇医院的医生,母亲做裁缝,开了一间裁缝店,在镇上给人做衣服兼卖布。
  兄弟三个,他最小。
  正如他所说,他能考上大学,能走出大山,他父母已心满意足,至于能不能留在北京工作真不重要。
  韩博拍拍他胳膊:“只要不是脑袋一热作出的决定我就支持,我认识第一人民医院的一位主任医师,可以帮你问问能不能进第一人民医院,也就是南港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赵主任,我知道,嫂子帮我问过。”
  老婆啊老婆,你动作太迅速了,韩博苦笑着问:“赵主任怎么说?”
  田学文嘿嘿笑道:“赵主任说应该没问题。”
  协和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在北京算不上什么,在南港可是如假包换的人才,他对当警察不感兴趣,要是想当警察,市局会毫不犹豫特招。进市第一人民医院,想想是不会有什么问题。
  他现在整个一“情窦初开”的毛头小子,别说可以进南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就算进不去,讨饭也会留在南港抱得美人归。
  韩博意识到跟他实在没什么好谈,快步走到前面跟妻子“换位置”。
  “少帅”想问什么李佳琪心知肚明,只是不好意思跟田学文一样先开口,耷拉着脑袋,紧咬着嘴唇一声不吭,心里却美滋滋的。
  “他家庭条件一般,没参加工作,没钱。”
  “嗯。”
  韩博感觉很是好笑,回头看看老同学,接着道:“他就是一书呆子,不会哄女孩子开心,不会说什么甜言蜜语。”
  李佳琪又“嗯”一声,脑袋耷拉得更低。
  她性格内向,谈这种事能“嗯”两声已经很不容易,韩博不再旁敲侧击,强忍着笑说:“先处处,感觉行就带他回去见见你爸妈,再跟他去一趟他老家。”
  才认识几天就谈这些,太羞人,李佳琪脸颊火辣辣的,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这时候,韩博手机突然响了。
  本以为是韩总,掏出手机看来电显示,竟然是市局指挥中心的座机号,这么晚打电话绝对有急事,急忙摁下通话键。
  “韩支队,我指挥中心康枫。十分钟前,港区一家企业的空调外机发生爆炸,已造成人员伤亡。韦支队手机没打通,崔局指示我跟您联系,请您组织技术民警勘查现场。”
  空调室外机发生爆管、打火冒烟之类问题是有可能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却极为少见。
  不过现在不是推测爆炸原因的时候,韩博问道:“具体位置?”
  “我用短信发到您手机上。”
  “好的,马上到。”


第318章 安全事故?
  “万鹏,你们带上勘查箱直接去现场,不用过来接,我自己开车去。”
  “佳琪,大队有法医值班,你不用去,帮我照顾好你嫂子。老婆,我先去看看,一会儿回来。”
  一会儿回来,这个“一会儿”估计要到明天上午。
  既然决心当警嫂,李晓蕾有这个心理准备,一把拉住他胳膊,不是舍不得他走,而是急切问:“你对市区不熟悉,你认识路吗?”
  “我知道大概位置,应该不难找。”
  “韩队,我跟您去吧!”
  “不用,你好好休息,明天还要上班呢。”
  韩博再次看看刚收到的短信,撒腿跑回小区,跟正在客厅看电视的母亲和岳母打了招呼,拿上车钥匙,拉开商务车门,径直赶往爆炸现场。
  晚上车少,很快便抵达现场附近,正辨认确切位置,后面来一辆救护车。不用问,肯定也是去现场的。跟着走,一直跟到发生爆炸的企业。
  厂区很大,规模不小,从企业名称上看应该是生产船用设备的,而且仍在扩大生产规模,发生爆炸的是一排活动房,活动房边上是工地,正在搞基建。
  厂区路灯全开,工地好几盏碘钨灯,灯火通明,宛如白昼。
  跟着救护车进来保安没拦住,通往活动房的施工便道上设有“第二道防线”,一个民警和几个戴安全帽的人守在路口。
  离得近,技术大队同事应该仍在路上。
  里面地方应该不大,没必要往里面挤,韩博把车停到一边,跑过来出示证件:“市局刑警支队韩博,现在这里谁负责?”
  二级英模,市局最年轻的副支队长,没见过人,但这个名字堪称如雷贯耳。
  民警连忙举手敬礼,一边带着他往里面走去,一边汇报道:“报告韩支队,薛副区长和我们分局余副局长刚到,海工集团的几个副总也在。”
  “伤亡情况?”
  “两死九伤,工地晚上加班,不然不会造成这么大伤亡。”
  现场全是人,抢救伤者是第一位的,建筑工人正七手八脚把受伤的伤者往救护车上抬,这应该是第二批或第三批。
  一个背部被烧焦的空调外机零件击中,伤势挺严重,血把衣服全染红了,帮他摁伤口的一个工人手上满是血。一个应该是二次事故,从脚手架上摔下来的,看不出外伤,但人已晕厥。
  死者停放在工地西侧的一个棚子里,整个身体都烧焦了,发出一股刺鼻的味道。
  发生这么大安全事故,区领导大发雷霆,指着海工集团几个副总和工地负责人破口大骂,分局余副局长正在用手机不停打电话,好像是在联系安监和技术监督部门。
  看完尸体,又进来好几辆车。
  救护车、消防车、警车、悬挂政府牌照的轿车,现场乱成一团。
  “韩支队,韩支队,我们在这儿!”
  五个同事提着勘查箱从人群里挤到身边,领导越来越多,救人要紧,现场既没法儿保护也毫无指挥可言,只能干好自己的事。
  韩博接过一勘查箱,放到脚下打开,取出一副手套,起身道:“吕主任,你检验尸体,就在后面棚子里;冠群去医院,看看九名伤者的伤势;万鹏和翔宇勘查现场,小吴拍照绘图,我先看看然后找几个人问问。”
  “是!”
  活动房面对钢筋扎好,模板支上,连夜浇筑混凝土的工地。
  突如其来的爆炸,把活动房的彩钢板炸出一个洞,坐在活动房里的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当场死亡。空调外机零件和外壳碎片横飞,连夜施工的建筑工人有的被击中,有的被爆炸的冲击波掀下脚手架。
  从现场看整个过程应该是这样,现在的问题是爆炸原因。韩博嗅嗅弥漫在空气中的味道,不禁紧皱起眉头。
  “万鹏,重点采集爆炸残留物。”
  “好的。”
  下达完第二道命令,韩博闭上双眼,再次辩别空气中的气味,嗅了近三分钟,猛地睁开双眼,大声问:“我是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民警韩博,有没有人看见整个爆炸过程的?”
  “我,我全看见了。”一个工人回过头,一脸心有余悸。
  韩博把他请到一盏碘钨灯边,掏出纸笔问:“师傅贵姓?”
  “免贵姓宋,公安同志,你问吧。”
  姓名,年龄,家庭住址,什么时候来这个工地,基本情况一一问完,韩博进入正题:“宋师傅,爆炸发生时你站在什么位置?”
  “那儿,北边数第三根钢筋柱。我是电工,不要浇混凝土,只要帮着拉线拉灯。”
  “你当时看到什么?”
  宋师傅舔舔嘴唇,不无紧张地说:“我正好往办公室看,突然看见一道红光,轰一声,整个工地都亮了。还没反应过来,又是‘嘭’一声,炸两次,我听得很清楚,当时整个人都在摇晃……”
  一连询问七八个工人,描述差不多。
  爆炸剧烈,在下面施工的人以为地震,结合空气中弥漫的一股味道,韩博对爆炸原因有了点数,只是爆炸残留物没检验出来之前不能乱说。
  “质检部门的人到了没有?”
  “到!”
  “赶快调查爆炸原因。”
  现场终于有了人指挥,一位领导戴着安全帽,面色凝重,不断下达命令:“李文同志去医院,海工集团和二建公司也要去人,带钱去,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伤者。”
  “晓康同志,你负责联合质检、安监及公安部门调查事故原因,就地成立调查组。”
  “宇楠同志,你负责善后,一定要做好死者和伤者亲属的工作。”
  ……
  有人指挥,一下子有了秩序。
  工人全回工棚,不许离开也不许乱走动;企业老总和施工单位负责人该掏钱的去医院掏钱,该留下善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