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韩警官-第4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了一个菜不如多要点,只要吴兰兰生前喜欢吃或常吃的,韩博干脆让几个饭店一样做一份儿。
  顺路把吴青青送回家,赶回刑技中心已是下午1点半。
  把一堆“外卖”编上号交给理化室检验,带着老吕走进心理测试室隔壁的观察室,隔着单向透明玻璃看死者丈夫接受测谎。
  以前要请江城市局的同行帮忙,现在不用。
  招了新同志,又有周素英这位精神病专家兼半个心理学专家在,完全可以开展心理测试工作。刑事案件应用的少,现阶段主要是为交管局提供技术支持,协助他们调查一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交通事故。
  “你知不知道黄曲霉毒素?”
  “不知道。”
  “你销售的保健品能不能治疗高血压、胆囊炎、脂肪肝?”
  “能,应该能。”
  “到底能还是不能?”
  “不能。”
  “你知不知道什么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不知道。”
  ……
  生物技术有很多方向,他的毕业证上虽然是生物技术专业,事实上没学到多少生物技术,主要是动物保健、动物养殖、动物饲料方面的,测谎结果显示竟然对黄曲霉毒素闻所未闻。
  2点要替搭档参加支队长、县(区)公安局长会议,周素英不知道搭档就在隔壁,反复问了十几个问题,把这里交给心理测试室民警先走了。
  接受测试的人作案可能性不大,之所以测试只是确认一下。
  两个技术民警全新同志,测谎的机会又不是很多,不像DNA、痕迹文检等科室一样从早忙到晚,干脆把他当成“小白鼠”,不断问反复问。
  换作别人,韩博会让他们别折腾,到底有没有作案嫌疑,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但这家伙不是别人,而是一个长期招摇撞骗且以招摇撞骗为生的混蛋,不知道骗了多少老人的退休金和农民的血汗钱,公安无权查处他,但可以吓唬他,可以关他24小时!
  “吕主任,走吧,一起去楼上看看。”
  老法医同样痛恨这种江湖骗子,意味深长笑了笑,跟韩博一起走出观察室,乘电梯上三楼。
  换上白大褂,走进理化室实验区,看着一台台先进的仪器设备,一个个忙碌的年轻民警,老法医由衷感叹道:“条件越来越好,比我在时强一百倍。”
  “要不我再想办法把你调回来?”韩博半开玩笑地问。
  “千万别,在分局呆挺好,就算调回来也跟不上时代。”
  “活到老学到老,这些没你想象中那么难,我们检一个,你当我助手。”
  “行。”
  这里不是谁都能进来的,老吕很高兴能回老单位给老领导打下手,二人取出一份检材,同黄志远等技术民警一起忙碌起来。
  只要一进实验室就没有时间这个概念,不知不觉三个小时过去了,刚填好一份检验报告,安乐市局派来培训的技术民警突然惊呼道:“韩支队,黄主任,检出来了,木耳中的黄曲霉毒素严重超标。”
  问题果然出在木耳里,韩博看看数据,回头道:“再检一次,黄主任,这次你来。”
  事关重大,必须由不同鉴定人检验两次。
  黄志远毫不犹豫答应道:“好的,我来。”
  第二次检验的数据显示同样严重超标,韩博掏出手机,打起电话:“王主任,我这边检出来了,问题出在川味饭店的木耳里,死者生前喜欢吃他家的山椒木耳,别人没食物中毒,她之所以中毒,跟个人口味和菜品做法有一定关系。”
  “韩支队长,什么关系,您能不能说具体点。”
  “山椒木耳是凉菜,干木耳泡开直接拌,没用开水烫,更没用过油。我中午在这家店里见厨师做过其它带木耳的菜,可能是为了赶时间,几乎全用沸油过过,油温绝对超过200°,黄曲霉毒素基本上被杀灭了,所以吃带木耳的木须肉、鱼香肉丝不会中毒,吃直接凉拌的山椒木耳极易中毒。”
  吴兰兰点过这个凉菜,别人一样可能点。
  这是卫生防疫部门的事,王主任不敢耽误,脱口而出道:“韩支队长,我立即责令那家饭店下停业,立即向上级汇报,向工商局通报,请您安排民警协助我们调查木耳来源。”
  “没问题,我给分局打电话,请分局安排民警协助你们工作。”


第444章 聚会
  在许多人看来当干部就是坐在办公室喝喝茶,看看报纸。
  其实不然,公安从年头忙到年尾,各种专项行动、大检查以及各种考核一个接着一个,卫生、工商等部门同样如此,只是群众接触得少不知道罢了。
  发生一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死亡病例,无异于敲响了一个警钟。
  市县(区)两级成立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兼任组长,组织卫生、工商、公安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展开食品安全大检查,重点追查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木耳,同时上报省卫生厅、工商局等上级部门。
  这也是案子,不过比公安的一些刑事案件好查得多。
  先封存检验川味饭店的木耳,卫生防疫部门检验发现黄曲霉毒素确实严重超标,盘问小饭店老板,木耳从哪儿采购的,顺藤摸瓜往上查,搞清被污染的木耳去向,紧急召回销毁。
  由于从批发市场采购的人太多,无法一一核实,只能通过媒体通知,跟以前有人吃小龙虾中毒一样,搞得南港人谈虎色变不敢再吃木耳。
  好在是搭配的食材,许多人一年吃不了几次,又不是大米、猪肉,吃不吃无所谓,对老百姓日常生活不会造成多大影响。
  分局安排民警协助追查,没技侦支队什么事,对天天给办案部门提供技术支持进行各种检验分析的技侦支队而言这也算不上什么大事,之前所做的一切只是很普通的日常工作。
  该检验分析进行检验分析,该培训继续培训。
  三天时间过得很快,听说陈维光、归家豪周末要来南港探望程文明,良庄派出所长刘旭、教导员王燕、前教导员老殷、前良庄分局副局长张晓翔、前良庄分局副局长常海涛、法制队长小徐、刑警队长小任全来了。
  刑警大队长王解放也来了,小单正在侦办地下六合彩案,实在抽不开身,高亚丽代表他过来探望。
  一下子来十几个人,病房里坐满满的,好不热闹。看到这么多老领导、老战友,尽管之前关系一般,程文明依然很高兴,恳请医生和老婆允许他抽两根烟。
  “文明,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方局说政治部正在替你申报一级英模,你参与侦办的是大案要案,在负伤前就立过功,评选英模是板上钉钉的事。等你评选上之后,我们良庄派出所就走出两位英模了!”
  模范单位出模范,刘旭是真高兴,作为良庄派出所长,他确实有理由高兴。
  不过他说错了,韩博指指归家豪,微笑着提醒道:“刘所,老程评选上之后良庄派出所走出的英模不是两位而是三位。”
  “老归!”
  陈维光哈哈笑道:“刘所,你平时不看报纸吗,家豪前年就是二级英模。”
  “我,我真不知道,哎呀,这么大事你们怎么不给我打电话?”
  “我以为韩支队跟你们说过。”
  陈维光耸耸肩,所有人目光不约而同朝韩博看来。
  “别看我,不是我不告诉你们这个好消息,是老归不让我说。”
  “老归,立功受奖是好事,为什么不让说?”
  “就是参与侦办过一个案子,没什么好说的。”归家豪变化很大,可能跟换了个环境有一定关系,虽然看上去依然粗犷,但给人的感觉却不像一个大老粗。
  至于为什么没说也是原因的,他被上级抽调去参与侦破的是一起当年非常有影响力的大案,不是部督案件,是中纪委查的案件。
  老单位同事只关心县局的事,市局的事都不太关心,自然不会关注另一个地级市公安局发生的事。
  不知道也好,要是知道个个打听。
  上级要求保密,别人打听你又不能说,不如不让他们知道。
  韩博虽然没参与侦办那起特大案件,但当时在北京进修,离公安部机关近,对案情多多少少知道一些,甚至在公大组织下参加过英模的表彰大会,开完会之后还跟归家豪一起吃过饭。
  今天的主角是程文明,刘旭不好多问,但想到有哪个派出所能走出三位英模,心里顿时美滋滋的,笑得合不拢嘴。
  今天来不光看望程文明,不光跟老同事聚聚,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王燕放下林新霞刚削的梨子,嘻嘻笑道:“各位领导,部里的审核组过几天去我们所审核,我们的条件大家知道的,一级所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今天约一下,审核通过之后我们打算搞个小仪式,放在节假日,到时候请各位领导赏光,帮我们撑撑场面。”
  这是公安部第一次评选全国一级派出所、二级派出所,单位荣誉、集体荣誉,比荣立集体一等功光荣多了,跟个人被授予英雄模范称号差不多。
  谁不希望自己的老单位红红火火?
  陈维光第一个举起手:“提前给我打电话,没时间都要抽时间回去。”
  “我一样。”
  全南港系统能有几个一级派出所,市局对这件事很重视,韩博笑道:“别看我,我肯定是要去的,不光我要去,崔局和钱支队一样要去。”
  “程大,到时候我们来接你,回娘家,好好聚聚。”
  “我,我这样能去吗?”多少天没抽烟,程文明生怕浪费,一直抽到过滤嘴才把烟头交给妻子。
  “我刚才问过医生,他说一天时间没关系的。”
  “王燕,我不是说有没有关系,我是……”
  李晓蕾岂能不知道他是怕丢人,靠在丈夫身边笑道:“程大,你是因公负伤,又不是不小心摔伤的,英雄回家乡,多光荣。”
  “是啊,镇里还开党员干部大会,焦书记在大会上号召大家向你学习呢。”
  “回去看看也好,总呆这太闷。”其实现在可以回家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