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韩警官-第6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金晓宇看来,韩博是所有副局长中最可怕的,看上去很厉害、背景很硬的鲍副局长,跟他一比真是小巫见大巫。
  不通知,这不是突击检查么,看样子又有人要倒霉了!
  他胡思乱想,韩博则连上车里的电源,打开笔记本电脑,研究上任前在省厅扫描的一份信封材料。
  萍北派出所和萍西分局刑警四中队辖区,有一个在东萍乃至全省都非常有名的小商品及服装批发市场。
  一个在省师范学院念书的大学生在举报信里说,他父母是该市场的个体户。
  十三年前,他父母与这个市场签订30年的经营权合同,可过了不到15年市场管理方却说要对市场进行改造,每个租赁户要10万元改造费,说这钱是他父母的血汗钱,个体户的权益没得到保护,没有交。
  并且市场的装修改造是巧立名目,每个商户交10万元,76个租赁户就是760万,而市场只改造一层,里面的装修全是豆腐渣工程,一盏灯市场价二三十元,市场要收100元一盏,这不诈钱是什么?
  如果只是这些,不应该归公安管,完全可以去法院起诉。
  但是在管理方与租赁户因此发生矛盾时,管理方试图赶走租赁户,找黑社会殴打带头不交不搬的商户,其中包括这个大学生的父母,腿都打断了,人躺在医院,去派出所报警,派出所往刑警队推,刑警队则迟迟没立案。
  举报信中的措辞很尖锐,提到“人民遇到困难求助都会找政府,政府,人民的政府,可东萍市人民政府又做了什么,不但没有维护好人民的权益,反而包庇,市场管理人员越来越猖狂,还有17年的经营合同,就这样不给了,这是什么天理,这不是视法律如草芥?”
  “我们该怎么活,我们都是靠这个吃饭生活,自古官商勾结,可受伤害的都是老百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法治意识逐步提高,社会的开放度也逐步加大,可是东萍市人民政府却违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看不到希望,就是想请求你们的帮助。请您们帮帮我们吧!谢谢!”
  有理有据,声情并茂,看了之后让人很愤怒。
  这个大学生不光写了这些举报信,不光寄给了相关部门,在一位省领导去他们学校视察时,还冲到省领导面前告过状。
  他在校表现不错,品学兼优。
  有许多同学声援,上网搜搜,反应这个情况的帖子没有500条也有400条,省政法委林书记前几天过来祭奠杨副支队长,慰问杨支队家属时,曾不动声色问过这事,涉及到公安,并且涉及到刑警队,领导又过问了,韩博觉得应该去看看。
  赶到萍北派出所,正好是午饭时间。
  韩博没贸然进去,在附近找了个小吃店,跟小金吃了一顿简单的午饭,边吃边观察斜对过这个辖区不大,辖区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却非常多,治安压力非常大的基层派出所。
  一个看上去比较旧的小院,外面墙上刷着蓝白相间的公安标识。院子里一栋二层旧楼,旧楼对面是一排平房。
  刑警四中队在小院后面,门脸更小,车都开不进去,小铁门外挂着一块“东萍市公安局萍西分局刑警大队四中队”的牌子。
  铁门紧锁,派出所的大门也关着,只有传达室的门开着。
  门口聚集着许多人,不知道是来办身份证、暂住证,还是来办其它事的,不是上班时间,只能在外面等着,坐在传达室里的协警爱理不理,似乎嫌外面吵,干脆把门关上了,有什么话只能隔着窗户外的铁栅栏跟他说。


第664章 调研(二)
  一点半上班,现在进去不一定能见着人,就算能见着值班民警,所长、教导员也不一定在,刑警队同样如此。
  韩博决定先实地看看,付完账,带着小金直奔不远处的萍北批发市场。
  “韩局,您是为金茂市场的事来得吧?”小金让开一个卖快餐的车,追上来低声问。
  “你对这一片挺熟悉?”韩博反问一句,没说此行是不是与市场的事有关。
  现在不比以前,驾驶成了一个基本技能,不再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作为市局小车班司机,小金不止一次听说过司机提干成为正式民警的故事,前提是要有领导帮忙。
  好不容易能为一个既年轻又前途无量的领导开车,他岂能错过这个机会,局办公室主任让开6号车那天,回去激动得一夜没睡好觉。领导对此感兴趣,他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急忙把声音压得更低。
  “韩局,我家就住前面,这一片以前没市场,只有一条旧马路。我上小学那几年,来许多外的人,在路两边开批发部,什么都卖,什么都批发。后来进货的人越来越多,路两边的房子不够,这边几个效益不好的厂和前面的老物资公司,就陆续改成了市场。”
  “慢慢做起来的?”
  “嗯,开始没这么火,后来人多了,市场多了,区里开始管,划区划片,这一片是小商品,那边是床上用品,那儿是卖茶叶的副食品,前面是服装。前面那栋楼后面有停车场,每天夜里,许多在其它地方开店的人就包车过来进货。现在人不多,那些小老板已经进好货走了,早上人多,帮着拉货的都忙不过来,我爸就在这儿拉货,用三轮车。听我爸说,那些来进货的人全带现金,至少三五万。一个人三五万,十个人多少,一百个人、一千个人多少,所以这些市场一天流水加起来估计有几千万。”
  真是没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原来这里不是一个市场,而是一个市场群,只是集中在这一片。
  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卖货的、进货的、送货的,诸如卖小吃等做其它小生意的,把马路堵得水泄不通,中午就这么多人,能想象到早上有多少人。
  “治安怎么样?”
  韩博绝对是一个保守主义者,第一感觉是人越多的地方越容易出事,想想又补充一句:“晓宇,你家就住附近,你爸就在市场,我想知道实情。”
  “怎么说呢,算不上不好,也算不上有多好。”
  金晓宇不是不想说,而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挠挠头,干脆举起例子,“来进货的人太多,早上真是人挤人,经常听说丢钱的,不是丢一两百,丢起来都几千上万。有丢三落四搞丢的,有被偷的,能找回来的不多。欺行霸市倒是没听说过,同一样东西,卖得人有好多,人家为什么来这儿进货,不就是比价格,比谁家便宜么。假货倒是不少,我爸说这儿的洗发水、洗面奶大多是假的,好多电器也是假货。”
  如果在南港,这里绝对是便衣大队经常来蹲守的重点区域。
  如果在南港,经侦支队也会时不时联合质监、工商等部门过来打击制假售假。
  经侦支队,东萍市局也有,他们不是很清闲么,看样子可以找点事让他们干干。反扒力量从哪儿来,再想到正式调来之前督办那几起命案时东萍市局刑侦支队的办案模式,韩博越来越觉得刑侦支队下面需要两支真正的实战部队。
  最好再设立两个大队,一个大队负责侦办大案要案,一个大队负责打拐、反扒。
  “市场里没欺行霸市,后面停车场和那些托运站倒是经常打架,好像线路是固定的,谁运哪条线的货,不许包车过来进货的小老板自己找车,去年抓过一次,不过现在好像还这样。”
  人流量大,货运量大,鱼龙混杂,不法之徒盯上这里很正常。
  派出所才几个人,萍西分局刑警四中队才几个人,光靠他们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看来有必要搞一个专项行动,狠狠打击下盘踞在这里的车匪路霸。
  听着小金的介绍,走进此行要了解情况的金茂市场,来到信访材料提到的第一层,结果里里外外转了一圈,没找到那个大学生的父母。
  让小金用本地话报名字,摊主们居然没听说过。
  怎么回事,是人被市场赶走了,还是举报材料有假?
  韩博百思不得其解,正准备出去问问小金还知道些什么,周围突然冒出几个保安,用警惕的眼神盯着二人。随着保安的到来,摊主们纷纷掏出手机打电话,几个伙计甚至跑到摊位里面取出镐把之类的武器,气氛突然变得有些紧张。
  干什么,他们到底针对谁?
  韩博左看右看,发现他们横眉冷对,不是一伙的。
  而自己和小金刚才的举动,极可能让他们误以为是对方的人,稀里糊涂激化了矛盾,卷入一场一触即发的对峙。
  走很容易,走了之后,他们打起来怎么办?
  韩博不想因为自己引发一场械斗,不缓不慢解开上衣扣子,撩起衣角,亮出配枪,旋即掏出证件,“公安局的,过来了解点情况,干什么,说你呢,拿镐把干什么?”
  公安!
  一个商铺的伙计愣住了,急忙扔掉镐把。
  保安也纷纷放下橡胶警棍,面面相窥不知道该上不上来解释一下,只听见他们的对讲机里,不断传来听不懂的呼叫声。
  “和气生财,安安分分做生意,别闹事,别惹事,听见没有?”
  韩博瞪了瞪那几个摊主,把目光转移到领头的保安身上,冷冷地说:“谁允许你们配警械的,谁批准你们穿仿公安警服的?给你们经理捎句话,让他下午5点前去萍北派出所接受处理,时间到了人没到,后果自负。”
  “请问您是?”
  “你们经理去了就知道了。”堂堂的市公安局副局长管这样的事,韩博觉得有些讽刺,确认他们一时半会打不起来,带着小金离开市场,直奔萍北派出所。
  正值上班时间,所里人很多。
  有接受处理的,有办理证件的,有来报案的,几个民警忙焦头烂额。
  韩博亮明身份,所长不在,教导员在,教导员急忙放下手头上的工作接待,趁韩博让小金去叫隔壁刑警队的人时,给帮着倒水的一个民警使眼色,让赶紧向分局领导汇报。
  作为副局长,不能只管一件涉访案件,先听基层同志汇报,先了解派出所和刑警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