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韩警官-第6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卫东作为市委常委,不可能把姿态放那么低,来争取他这个前任公安局长的“心腹”,他同样不可能“忘恩负义”,与老领导划清界限,主动“投靠”孟书记。
  班子不团结,工作怎么开展?
  韩博不想再这么下去,决定“推一把”。
  “黄局,您是常务副局长,我怎么能不向您汇报?”
  韩博反问了一句,意味深长地说:“实不相瞒,来东萍工作我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在此之前,组织部门找我谈过话,决定调我去省厅担任刑侦总队副总队长,结果计划不如变化。从知道这个消息,一直到来东萍上任的路上,都有不少热心朋友提醒,说东萍情况复杂。到底有多复杂,我初来乍到,不太清楚。但有一点很明确,如果连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都不能相信,我韩博还能相信谁?何况明天的行动要投入那么多警力,我一个分管刑侦的副局长,怎么指挥巡警支队和特警支队。”
  行政级别一样,党内职务和行政职务不同。
  作为刑侦副局长,韩博不能对常务副局长说“信任”,只能用“相信”这个词。
  “相信”其实就是“信任”!
  从孟卫东被正式任命为东萍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的那一刻,黄忠海的处境就变得异常尴尬,“信任”这个词似乎已经跟他无缘了。
  韩博猛然间提到等同于“信任”的相信,黄忠海五味杂陈,沉默好一会儿才低声说:“明天的行动我可以参加,带队参加,不过行动还是由你来指挥,刚才不是说过么,这也是孟书记的指示。”
  “谢谢。”
  “都是为了工作,要说谢,我应该感谢你。”
  这个“感谢”同样意味深长,韩博岂能听不出他的言外之意,透过窗户看了一眼远处的东萍地标——鸿丰大厦,接着道:“黄局,种种迹象表明金茂公司与萍盛集团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您对郝英良应该不陌生,如果明天抓了他的人,您觉得他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看来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那么简单,他的目标极可能不只是避免一场因经济纠纷引发的冲突,甚至想借此机会顺藤摸瓜,查根深叶茂的郝英良!
  黄忠海大吃一惊,有时间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我知道他有点背景,据说能量很大,不过他再有背景,能量再大,能有中国共产党大?只要他涉嫌违法犯罪,作为公安干警,我们就有责任有义务将其绳之以法。我虽然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期间换过不少单位,走过不少地方,我从来没见过谁能一手遮天!”
  韩博义正言辞,掷地有声。
  黄忠海意识到不说点什么不合适,倍感无奈地说:“韩局,我对郝英良确实不陌生,一起吃过几顿饭,在分管治安工作时,他甚至给我提供过不少线索。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到底干过一些什么事,我多多少少有所耳闻,所以一直简而言之,尽可能与他保持距离。”
  人在官场,身不由己。
  韩博相信他说得是心里话,追问道:“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非常精明,很低调,除了跟政府部门打交道,平时极少抛头露面。收购煤矿也好,收购加油站也罢,包括现在搞房地产,只要涉及到矛盾的事,表面上看不仅与他本人没关系,甚至跟他的萍盛集团都没什么关系,所以想抓住他的把柄很难。”
  “不亲自露面,总该有几个手下吧?”
  “有,应成文抓过一个,涉嫌故意伤人,结果审了好几天愣是没能撬开那个嫌犯的嘴。他有的是钱,只要舍得给钱,有的是人愿意把事情往身上扛。”


第676章 不一样的对手!
  “黄局,既然怀疑他涉嫌违法犯罪,当时为什么不查查?”
  这个问题本不应该问,问了似乎在指责前任失职。
  但时间这把刀不仅催人老,还会让许多刑事案件的证据消失。当时查可能比较难,甚至存在阻力,但只要认真去查总能查出点什么,几年之后的今天已物是人非,查起来会比之前更困难。
  韩博想了想,还把心中最疑惑的问题问了出来。
  黄忠海并没有生气,甚至没别的想法,说道:“我这里没他照片,等你看到他的照片,尤其见到真人,就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黄局,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
  “在你心目中他应该是一个黑老大,但可能跟你打击过的那些黑老大不太一样。他接受过系统教育,下海经商前在一个国营煤矿干过,好像还是一个干部。说是大学文化,到底有没有上过大学不知道,不过确实有点文化。”
  “有文化?”韩博有些意外。
  “话不多,只要开口就出口成章,真是谈吐不凡。懂技术,懂财务,懂法律,跟机电学院的教授都能聊到一块去。衣着看上去不讲究,事实上很讲究,不像暴发户。待人接物,无可挑剔。风度翩翩,温文尔雅。”
  回想起跟市领导乃至省领导都能说上话的郝英良,黄忠海不无感慨地说:“他为人低调,做事却很高调,而且知道投领导所好。当年修二环路,路边有一个露头的垃圾场,清理完又有人往那儿倾倒,在主干道边上,影响市容。垃圾堆积如山,清理需要很大一笔费用,而且位置太偏。市里想整改,可是我们东萍的条件你知道的,总共那几个企业,客商又不愿意过来投资,白送那块地都没人要。市里没钱,市领导想整治脏乱差却整治不了。市领导无意中聊到垃圾场,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把这事放在心上,过了一个多星期就向市里要那块地,打算在那儿建一片标准厂房,搞一个小工业园区。市里求之不得,他接手之后真把那片垃圾清理掉了,厂房也盖起来了,但根本没赚钱,反而赔了几千万。”
  “厂房没利用上?”
  “本来就没项目,打算建起来出租的,东萍有什么工业,根本没人去租,外面漂漂亮亮,里面全空荡荡的。”
  黄忠海磕磕烟灰,接着道:“市里遇到什么事,想拉个赞助或者号召捐款,他不是第一个积极响应的,但绝对是赞助或捐款最多的。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不是有个希望工程么,他前前后后给希望工程捐过上千万,捐建好几所希望小学。”
  雨山县曾经也有一个黑老大,但跟这位一比,简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韩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忍不住问:“热衷慈善,有没有宣传过?”
  “在一些领导看来他就是一个活雷锋,做好事不留名的。不接受媒体采访,参加捐赠或奠基仪式。做得这些事别人不知道,领导知道啊,而且有文化,看上去又温文尔雅,能想象到在领导心目中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领导难道不知道他干的其它事?”
  “收购煤矿?”
  “嗯。”
  “韩局,你刚来,不了解当时的情况。当时的那些小煤矿有几个证照齐全,有几个符合安全生产规范,有几个没发生过安全事故?在你我看来郝英良有问题,在当时的领导看来,那些小煤矿问题更严重,有些矿不仅违法违规经营,一些矿主甚至涉嫌违法犯罪。上级要求整改,要求兼并重组,金茂市场因为点租金就闹成现在这样,那些矿一年收益不知道顶几个金茂市场,阻力有多大可想而知。他收购那些小煤矿正契合上级要求,用领导的话说干工作哪有不得罪人的,何况得罪的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人。”
  韩博终于意识到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对手。
  他走“上层路线”,充分利用政策黑吃黑,想方设法规避风险,同时不忘把自己包装成一个热衷公益的慈善家。
  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谁能查他,谁又敢查他!
  韩博想了想,又说道:“黄局,有人举报鸿丰大厦里存在黄赌毒。”
  “涉黄涉赌有可能,酒店么,里面还有歌厅、舞厅和洗浴,不过全承包给了个人,就算查实顶多鸿丰公司承担点连带责任,跟他一点关系也没有,完全可以撇得干干净净。至于涉毒,我觉得可能有瘾君子跑过去开房聚众吸毒,他不太可能沾毒品,身家上亿,根本没必要。”
  黄忠海掐灭烟头,补充道:“罗局听领导的,我这个副局长当得也有点前怕狼后怕虎,但我们东萍市局也有像你一样的好警察。老杨光荣了,没光荣前眼里真揉不得半点沙子。如果他真涉毒,老杨才会不管他有什么背景,早把他送上刑场几次了。”
  前禁毒支队副支队长杨文进确实是那样一个人!
  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赫赫有名的禁毒英雄,只要是毒案他会一查到底,市里有阻力他会去找省厅,省厅不支持他会去找公安部禁毒局。
  更何况涉毒不是涉黑涉黄,毒案必破,贩卖、运输一定数量的毒品就要判极刑,谁敢袒护一个大毒枭。
  看来鲍双平的话不能不信,但也不能全信。
  韩博正琢磨怎么对付这么一个狡猾的家伙,手机突然响了,江东富打来了。已经跟黄忠海通报了明天的行动,韩博没什么好隐瞒的,当着黄忠海面接通电话。
  “韩局,第四小组看见一个人,上了顶楼。”
  “谁?”
  “城东分局刑警大队长汤宏举。”
  这个无意中的发现江东富同样震惊,遥望着远处的鸿丰大厦说:“目标10点55分下楼,去二楼餐厅吃饭。汤宏举11点10分到的,在酒店大堂打了一个电话,直接去二楼,二人在餐厅边吃边聊了十来分钟,这会儿说说笑笑一起进电梯,一起上了顶楼。”
  汤宏举,有点印象。
  复查去年那几起命案时,他是专案指挥部的主要人员之一,当时觉得他挺有能力,尽管之前差点搞出一起冤案。
  他和郝英良怎么搞一块去了,韩博不认为这是一个巧合,毕竟二人身份地位相差太大,郝英良虽然无官无职,但交往的大多是达官显贵。一个正科级的刑警大队长,哪有资格跟郝英良谈笑风生。
  “在大厦监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