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韩警官-第6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办?
  那可是杀人!
  杀人偿命,交代会不会判死刑,可事到如今不交代估计一样是死刑,交代还有一线生机,时间一秒一秒过去,丁长桂不敢再犹豫,急忙道:“报告政府,我交代,我检举钱中明,吴俊是他指使我撞的,他是主犯,我是从犯……”
  收网了,作为这个案子的主要侦办人,韩博却远在千里之外守株待兔。
  昨天查过木樟海关和边防检查站的出境记录,可以确定郝英良并没有由此出境,现在能做的只有等,等他自投罗网。
  虽然等待的时间并不长,应成文却等得有些心焦。
  “韩局,他到底会不会从这边出境?”
  “他走过这条路线,自驾游,不是跟团,从东萍驾车一直走到印度,对木樟口岸的情况非常熟悉。偷渡这种事,一般人会很直接地想到中缅边境或东南沿海,谁会想到这个很多内部省份的公安民警都没听说过的口岸,而且这边管得不是很严,没签证都能去旅行社办一日游过去,如果是我,我肯定从这儿出境。”
  韩博相信自己的判断,跟武警战士微微笑了笑,走到桥头欣赏起周围越来越热闹的景象。
  从这里出境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只有90公里,有签证的直接过关过桥,没有护照没签证的当地旅行社可帮忙办理尼泊尔出境一日游。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中尼两国政府达成的协议,双方边民在双方边境30公里内都可以自由出入。从木樟海关到友谊桥头这段地方,尼泊尔边民出入可以不用办任何手续。
  前些年,在两国政府协调下,双方自发地形成了一个自由贸易市场。
  桥头市场的商品在韩博等人看来平淡无奇,全是一些大路货的日用品,如皮鞋、香皂、电筒、家用电器、衬衣和电饭锅等等,但对尼泊尔边民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价格不贵,加之边贸市场免税购物,来一趟很值得。
  从天亮到现在,不断有来自尼泊尔的边民头顶肩扛着各式货物通过友谊桥,准备与桥这边的中国商人做生意。在中尼友谊桥中方这一侧的边贸自由市场,已经是热闹非凡。几十间简易店铺人来人往,中尼商人操着不太熟练的英语和尼语或相互按着计算器讨价还价。
  山坡上,坐在许多正在等货的尼泊尔背工。
  从衣着上看,尼泊尔人的生活水平跟藏区比起来是要差一些,难怪自治区边防总队的同行说,去过尼泊尔回来的朋友声称在那里生活感觉自己像个大款,口袋里好有钱。一个普通城市居民,一个月五百块钱就可以过得很好,物价比自治区首府至少便宜三分之二!
  不是来旅游的,刑警小胡实在没心情看热闹,忍不住嘟囔道:“在这儿守株待兔,不如去镇上,去海关等。”
  “去海关还不容易,开车几分钟就到了。”
  韩博回头看了一眼,若无其事说:“关键我们要抓的嫌犯非常狡猾,他不太可能直接去办出关手续。他可能有马仔,可能在镇上还有朋友,如果我是他,我会先托人去关口打探,确认风平浪静没什么异常才会露面。”
  必须承认,领导的话有一番道理。
  应成文摸摸下巴,附和道:“我们没去海关,直接奔这儿的,海关的同志不知道,镇上的群众更不知道,他不管多谨慎也察觉不了任何异常。而且我们设伏的位置非常好,像个口袋阵,他出得了关却出不了境,只要过了关,进了这个口袋阵,想回头都来不及。”


第732章 追捕(六)
  新伞,名副其实的边境小镇。
  距新伞百米之遥就是缅甸掸邦的第一特区果敢,清晨的小镇格外热闹,通往农贸市场的街上人头攒动,市场摆不下,许多德昂族民众把卖各种蔬菜瓜果的小摊一直摆到路边。尽管人很多,一些小青年仍骑着摩托车呼啸而过。
  来到这里已经两天,郝英良迟迟没消息,或许韩局的判断是对的,他说要从这儿出境是想虚晃一枪,来个声东击西。
  但判断终究是判断,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铤而走险。
  局里一下子要抓那么多嫌犯,要查封冻结那么多资产,警力严重不足,新伞这边就杨勇一个人,还是脱管的取保候审人员,生怕耽误大事,这两天格外谨慎。不敢乱打听,不敢瞎逛,同样不敢总呆在旅馆里。
  一辆巡逻的警车擦肩而过,杨勇回头看了一眼,掏出钱包买下几斤水果,若无其事地往玉石批发市场走去。
  全民禁毒,不是一句口号。
  作为一个带队过来诱捕过毒贩的前刑警副大队长,杨勇深知这里的每一个本地人,都有可能是各缉毒单位的线人。正在执行非常重要的任务,特情身份只有韩局和姜局知道,绝不能暴露,不能稀里糊涂被自己人给抓了,必须谨慎谨慎再谨慎。
  信步走进市场,跟来进货的人一样装模作样讨价还价,象征性地买了价值几百块钱的样品,正琢磨着接下来的时间该怎么打发,手机突然响了,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号码。
  “您好,请问您是……”
  “是我,你到哪儿了?”
  等了两天,等的就是这个电话,杨勇激动得无以加复,急忙道:“老板,我到了,在玉石批发市场,这里不是接电话不方便,您稍等,我去找个地方接。”
  “……”
  手机里突然没了声音,杨勇回头看看四周,确认除了想做成生意的摊主,几乎没人注意自己,不动声色走出市场,钻进一条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小巷。
  “老板,现在可以说了,我在周围转了两天,情况跟上次来时差不多,事情应该不难办。”
  “我在去你那儿的路上,刚才问过司机,大概11点半左右能到,你在汽车站等我,生意上的事见面再说。”
  “好的,我去接您。”
  是他的声音,绝对没错。
  对方挂断电话,杨勇定下神想了想,走出巷口再次观察四周,回到巷子里掏出另一部手机,拨通单线联系他的韩博电话。
  他汇报的情况太惊人,韩博一下子竟愣住了。
  友谊桥面上人来人往,很是热闹。桥下面是深深的峡谷,落差很大,水流湍急,声震峡谷,回声震耳。应成文近在咫尺,却没听清通话内容,但从他的脸色上发现不对劲,禁不住问:“韩局,有情况?”
  “郝英良刚给特情打过电话,说正在去新伞的路上,大概中午到,打算从新伞偷渡出境。”
  郝英良要出逃的情报就是特情提供的,过去几天所发生的一切证实了该情报的真实性,应成文大吃一惊:“这边好歹有条河,想偷渡过去没那么容易。那边地形复杂,边境几乎不设防,要是不找特情,自己找个蛇头送,我们的麻烦就大了。”
  “从那边走的可能性不大,很可能又是虚晃一枪。”
  “他用固定电话联系特情,还是用手机联系特情的?”
  “手机,南云的手机号。”
  韩博想了想,点开杨勇刚发来的短信,接过应成文的手机,立即联系省厅刑侦总队,请杜志纲总队长尽快与南云同行协调,对杨勇提供的手机号码上技术手段。
  在桥上等了大约40分钟,杜总队有了回复,结果令人大吃一惊,那部手机居然真在“移动”,在崎岖的山路上往新伞方向移动!
  搞错了,看来这次真是误判。
  应成文心急如焚,接过手机说:“韩局,我们回去肯定赶不上,现在只能请当地公安局尤其边防部队协助。”
  他怎么会往南走,他怎么可能往南走?
  韩博越想越不劲儿,可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正打算请杜总队再帮一个忙,姜学仁突然打来电话。
  “韩局,这边出现一个新情况,昨晚搬到帝豪的杜茜失踪了。”
  “失踪了,没安排人盯着?”
  “安排了,她可能知道有人监视,一大早就去萍北批发市场,在市场里转来转去,早上进货的人那么多,一会儿就跟丢了。一接到报告我就安排人去她在帝豪的房间,结果发现证件和贵重物品全不在,她绝对是有意的。”
  “手机呢?”
  “关机了,关机之前的通话记录全有,没发现可疑,说明有人暗中联系过她。”
  要么没动静,一有动静就让你摸不着头脑。
  韩博遥望着几个迎面而来的尼泊尔边民,沉吟道:“余琳落网前帮他们订的机票好像就是今天的,特情那边刚有消息,杜茜紧接着突然失踪,有点像通过特情掩护他们乘飞机出逃的意思。”
  “有这个可能,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以前出国留学要先去派出所注销户口,等留学回来在办理户口,想同时持两个国家的护照,拥有两个国籍比较困难。现在出国那么容易,郝英良既有钱在香港又有人,而且不止一次出过国,买个其它国家的护照不难,或许护照上连入境章都有。”
  “名字可以改,相貌没法改,短短几天时间,他整容也来不及。”
  韩博摸摸下巴,接着道:“而且杜茜没必要搞这么神秘,郝英良干的那些事她没参与过,有护照有法国领事馆的签证,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想什么时候出去跟郝英良团聚就什么时候出去,搞得神神秘秘解释不通。”
  “可能她想两个人一起走,或者她想帮郝在过边检时打掩护。”姜学仁分析道。
  不可能,两个人一起走目标只会更大!
  不过姜学仁话中的一个关键词倒是提醒了韩博,打掩护,韩博越想越有道理,不禁笑道:“姜局,你说得对,杜茜是在给他打掩护。如果没猜错,打掩护的不只是杜茜,还有在新伞等他的特情。”
  “什么意思?”
  “他应该在我附近,应该离我不远,聪明反被聪明误说得就他这种人,一个烟雾弹接着一个烟雾弹,接二连三故布疑阵,总想着转移我们的注意力。也不想想越是这样,留下的破绽只会越多。”
  “给特情打的那个电话怎么解释?”
  “可以事先录音,可以办一个呼叫转移,我敢打赌,绝对是障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