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韩警官-第7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第二天中午去吴澄住的酒店找。”
  “酒店的人说吴澄晚上没回去,电话打不通,她担心吴澄出事,于是去隆华分局大布派出所报警。当时没证据显示吴澄被绑架,并且她又不是吴澄的亲属,派出所民警只做了一份笔录。”
  “直到昨日上午,晨练的市民发现吴澄尸体,她才知道吴澄出事了。接到我们电话时她很奇怪,因为隆华分局不仅联系过她,还叫她来殡仪馆认过尸。死者家属也到了,连夜坐飞机来的,认过尸,确认死者就是吴澄。”
  丁新强离韩博最近,听得清清楚楚,淡淡地说:“溺亡,怎么可能!”
  本以为柳暗花明又一村,没想到突然来了个峰回路转。
  韩博越想越蹊跷,追问道:“吴澄什么地方人,怎么住酒店?”
  “报告韩局,吴澄45岁,东山省人,曾在东山一个市的艺术类院校担任过副院长,确实是一个画家,在油画界有一点名气。可能是不甘于现状,去年辞职来深正发展,据黄家慧说他来深正之后不是很顺,从来到出事没卖出过几幅画,他妻子也不是很支持,前段时间打了退堂鼓,退掉在新桥小区租的房子回老家。”
  黄建峰顿了顿,接着汇报道:“回去没几天,有几个搞收藏的人士对黄家慧帮他放在一个画廊寄售的画感兴趣,黄家慧就给他打电话。工作辞了,想回原单位也回不去,可能在老家一样不是很顺,一接到电话就坐飞机来了。”
  “吴澄吸不吸毒?”
  “不抽烟,只喜欢喝点酒,我刚才跟他家属谈过,他家属说他不可能吸毒,黄家慧也认为他不可能粘上毒品。黄家慧还反应了一个情况,26晚一起吃饭时,吴澄喝了很多酒,好像有那么点借酒浇愁的意思,认为溺亡应该跟酒喝多了有一定关系。”
  韩博又问道:“借酒浇愁,有没有可能自杀?”
  “可能性不大,他时来运转,事业终于有了点眉目,只要能卖出几幅画,经济状况就能彻底改观,这个时候没理由自杀,除非……除非吕璐的死真与他有关。”
  那样这样的巧合,吕璐的死肯定与他存在一定关联。
  韩博沉思了片刻,毅然道:“我给隆华分局打电话,两起案件并案侦查,你赶紧做死者亲属工作,尽快安排尸体解剖。”
  “是!”
  交代完安宝分局刑警大队长,韩博立即跟隆华分局刑侦副局长联系,存在这么多巧合,那么多疑点,隆华分局也认为应该深挖细查。
  情况发生巨大变化,王东局长接到电话之后当即同意成立“10。25”专案组,韩博亲自兼任组长,安宝分局和隆华分局刑侦副局长兼任副组长,从刑侦局重案大队和两个分局刑警大队抽调民警并案侦查。
  人命关天,又发生一起死亡不是什么好事。
  但对案件侦破而言,这算不上一件坏事。
  吴澄是杀害吕璐的凶手溺亡属畏罪自杀也好,凶手另有其人且连杀二人也罢,串并起来之后思路更宽,线索更多,不再像之前那样一点头绪都没有。
  安排好一切,收拾好东西正准备去殡仪馆看看吴澄尸体,看看发现吴澄死亡的现场,常彩燕追上来气喘吁吁地问:“韩局,林家俊一样有嫌疑,林家俊这条线查不查?”
  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韩博意识到自己太急了,干脆停住脚步:“查,我给香港方面打电话,请香港同行协查。”
  “我是专案组成员,我想去看看,我跟您一起去现场吧?”这才是常彩燕追上来的真正原因,抬头偷看了一眼韩博,问得小心翼翼。
  安宝分局刑警大队长在殡仪馆,安宝分局刑侦副局长正带着案件材料率领分局刑警大队重案中队的同志往隆华分局赶,隆华分局一样有精兵强将,现在过去只会给他们添乱,帮不上什么大忙,毕竟吴澄是“溺亡”,真正的案发现场在哪儿都不知道。
  韩博权衡了一番,边走边说道:“我们不去隆华,去安宝分局拿上吴澄没画完的那幅油画,然后一起去啰湖拜访几位专家。”
  “哪方面的专家?”常彩燕被搞得一头雾水。
  “书画方面的。”
  难道谜团真在那幅没画完的油画上,常彩燕越想越奇怪,又不敢再问。
  司机小计一直坐在楼下值班室等,知道领导忙着开会中午没吃饭,特意让食堂大师傅给了饭菜,见韩博又要出门,急忙给食堂打电话,请师傅把饭菜装进饭盒,先把车开到食堂门口拿上两个饭盒才出发。
  没闻到饭菜香不觉得饿,一接过饭盒韩博突然发现很饿,堪称饥肠辘辘。
  “小计,谢谢啊。”韩博抬头笑了笑,小心翼翼打开饭盒,又回头道:“彩燕,你也没吃,别不好意思,今天我们就在车上吃,就吃战斗饭。”
  “这也太多了,我吃不了。”
  “能吃多少算多少,不会批评你浪费。”
  领导很高兴,小计更高兴,顺手打开储物格,取出两瓶水:“韩局,常姐,吃干饭对胃不好,这儿有水。”
  “你小子,想得挺周到。”韩博咀嚼着嘴里的饭菜,边吃边说道:“以后这样的情况估计不会少,明天我去买点方便面、火腿肠放车里,再捧两箱水。”
  “韩局,这些小事交给我吧,您忙大事。”
  “也行,记得要小票。”
  吃“战斗饭”,吃得津津有味,这样的领导真不多,更像一个普通刑警,常彩燕不禁又偷看了韩博一眼,很自然地跟认识的其他领导对比起来。
  干到安宝分局,拿上吴澄生前没画完的半幅油画,火急火燎赶到唯一啰湖区的一个画廊,已经下午3点45分。
  李晓蕾、江亚男正跟三位衣着不凡男士和一位气质不凡的女士,围坐的一张玻璃桌边喝着茶谈笑风生。
  韩博走到众人身边,连连致歉:“各位,不好意思,出发前局里突然有点事,过来时又遇上堵车,让几位久等了,晚上我请客,摆酒给几位赔罪。”
  “杨教授,张先生,楚经理,这就是我老公韩博。”
  刑侦局副局长,副厅级干部!
  杨教授急忙起身握手:“韩局长,千万别这么说,我们也是刚到。”
  “是啊是啊,我们也是刚到。”
  韩博挨个握完手,把常彩燕介绍给众人,指着刚放下画,不无尴尬地说:“杨教授,张先生,楚经理,陈小姐,你们全是艺术家,对书画、对艺术品我是一窍不通,毕加索的真迹放我面前都不知道该怎么欣赏,请几位帮我看看这幅未完成的油画怎么样,画得到底是什么,画家到底想表达什么?”
  江亚男在电话里没说清楚,杨教授本以为人家送给眼前这位年轻的公安高官一幅名画,不知道真伪,想请自己过来帮着鉴定,没想到不是那回事,暗想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杨教授不无尴尬的笑了笑,端起画跟三位同行一起仔仔细细鉴赏起来。


第831章 最后之作
  “张先生,楚小姐,我先谈谈一点浅见,说错的地方二位不要见笑。”
  杨教授扶扶眼镜,指着油画娓娓道来:“如果没看错,这应该是一幅未完成的风景画,描绘的是日落,由于画家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日落美景在光线还没变化前完成作品,所以画面不可能描绘的很仔细,所以看上去很粗糙。”
  “色调是整幅画的灵魂,如果没有调子,也就是说一幅油画没形成一种基调,没有和谐统一且又富于变化的色块组合,那一幅画可以说没有达到及格线。这幅作品虽然没完成,但整个画面效果可以说出来了,色彩柔和、逼真,色块与色块之间搭配和谐统一,变化无端,微妙细腻。”
  一幅不知道所以然的画,专家居然给出这么高评价,韩博倍感意外。
  怎么看怎么不像“日落”,李晓蕾和江亚男一样觉得有些夸张,站在边上欲言又止。
  知名画家张先生朝三人微微一笑,指着画补充道:“构图天马行空,如果没猜错应该是即兴之作,个人很认同杨教授刚才关于描绘时间不够的观点,日落时间不算短,但也算不上长,画家要考虑重要的元素——色彩。”
  “色彩?”韩博听得云里雾里。
  “韩局长,我所说的色彩不同于调色板上的颜色,画家从来不会把调色板上的颜色,也就是工厂制造出来的颜料,原封不动搬上画布,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颜色都是经画家精心地加以艺术化的调制过。”
  张先生顿了顿,指着画上的线条接着道:“笔触、节奏可圈可点,能看出画家具有很强的造型能力,具有深厚的素描功底。窃以为这幅作品不是没完成,而是已经完成了,画家已经表达出他想表达的东西,能让人对日落的景色产生丰富联想,再画只会适得其反,只会画蛇添足。”
  韩博左看看右看看,依然没能看出个所以然,更没产生什么联想,不禁苦笑道:“没艺术细胞,真看不懂。”
  气质不凡的画廊女老板嫣然一笑:“韩局长,中国画讲究气韵、意趣、笔墨,油画则不然,尤其这样的抽象油画。在画面的表现上,画家抽掉了摹写自然物的形,代之以一种意念、意象的表现。没有具体的自然界的形象,只有色块、线条、点面等等,能让读画者仅从这些色块的组合中引发联想与想象。抽象绘画的艺术理论形形色色,但可用一句古人的话来概括,即‘大象无形’。”
  曾在拍卖行干过的楚经理点点头:“通常,人们有一个误区,以为印象派、野兽派、未来派都叫抽象画。其实,这些艺术流派,不过是突破写实主义、古典主义的框架,并没有把形象抽取掉,只是把现实的形象加以现代化的表现,加以变形与夸张罢了。”
  韩博从未想过搞收藏,对这些理论真不感兴趣,直言不讳问:“在三位看来,这幅画到底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如果拿到画廊能不能卖出去,能不能卖上价?”
  这个问题把两位男士问住了,不约而同朝画廊老板娘看去。
  陈雨琳紧盯着油画看了好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