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韩警官-第8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回国不满一年,才干几天副局长都知道一些内情,他这位千万级人口的国际大都市公安局长不可能一无所知。
  韩博以为领导是在明知故问,禁不住直言不讳地说:“搞什么,搞钱呗。”
  关局不是明知故问,而是心不在焉,又喃喃地问:“搞钱?”
  “来深正挂职前我私下打听过,那位太耀眼了,想不关注都不行,结果发现他上任时全市警力两万出头,而时至今日,几乎翻了一番,高达四万。在单位建设上的魄力惊人,不光大幅扩编,还搞了许多项目,总投资数百亿。”
  韩博顿了顿,凝重地说:“虽然是直辖市,但总人口才三百多万,经济总量与我们深正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市里对公安的投入能有多少可想而知。钱从哪儿来,只有想办法自己解决。”
  “依法创收没什么,但也不能这么明火执仗。”
  “明火执仗,关局,您这个词用得太恰当了!”
  当年不是白伺候老卢的,韩博毫不犹豫送上一句恭维,不无愤慨地说:“他们越搞越夸张,据知情的朋友透露,他们打黑打了一家公司,先扣押该公司全部公章,接管该公司所有人事和财权,公司不得将资产变现,不得打商业广告,所有资产专案组有权进行处置。介入程度堪称‘事无巨细’,大到经营有关的决策,小到一个员工的加薪离职。公章在他们手里,被调查的公司即便花一分钱也要向他们打报告,核准后加盖公章才能使用。工程招标、材料采购、设备采购、经营以及合同支出等等,全需要以书面的形式向他们请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关局确实知道一些,但知道得没这么细,惊呼道:“这还是公安局么,这不成国资委了!”
  “国资委也没他们那么‘敬业’。”
  韩博深吸了一口气,继续道:“收归人事、财务权后,被调查公司所有员工的工资收入,需要他们核准才可以发放,当被他们认为工资太高时,就只能调低。公司的高管,即经理以上包括经理不允许离职,管理层允许请假,但必须时刻配合调查。公司每天都要有人去他们汇报工作,说出来您不敢相信,对那些被调查的公司大多部门负责人而言,上午去公安局向专案组汇报,下午回公司上班就是一天的正常日程。谁要是敢不去,谁就可能成为被打击对象。”
  知道得如此之多,而且对那边的看法显然不是一两点反感。
  关局越想越觉之前的推测不会错,不动声色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何况人家职务级别比我们高,又互不隶属,我们也只能在这儿私下发发牢骚。”
  领导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态度不言自明。
  韩博自然不会傻到非要领导表什么态,而是自己表起态,“关局,正如您所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一个小小的副局级副局长也没资格谋人家的政。他拼命搞钱搞单位建设是他的事,但是,作为分管经侦刑侦的市局副局长,我韩博在这个位置上就要为全市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毫无疑问,眼前这位是想挑战一下那位如日中天的“打黑英雄”。
  他说得很清楚,是在履行职责,关局能说什么?
  更重要的是那位搞得太过分,在你的一亩三分地再怎么折腾是你的事,但别把手伸这么远。连本市公司和个人与他们所调查公司的正常交易的货款都要冻结、扣划,今天让你冻结、扣划,明天是不是要跑过来抓人?
  关局误以为这才是韩博来深正挂职的真正使命,乐得顺水推舟。
  故作权衡了一会儿,突然脸色一正:“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小韩,你说得对,作为深正民警,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为全市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你主管经侦刑侦,这些工作在你的职权范围内。该打击就要打击,该保护就要保护,秉公执法,依法行驶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


第876章 “工作专班”
  没反对就是默认,何况领导不是默认而是支持。
  拿到“尚方宝剑”,韩博兴奋不已,考虑到许多事不能再拖,连夜再次赶到经侦支队,跟刘向戎支队长打了个招呼,紧急抽调民警组建不是专案组的专案组。
  鉴于接下来的行动比较敏感,“办案”地点设在打黑专案组,邱庆国和冯锦辉以为又有什么大行动,连夜把顶楼让给陆续来报道的经侦民警。
  刑侦、经侦,再加上提前介入的检察官,三家“合署办公”,让这种不起眼的小楼变成名副其实的“办案中心”。
  妻子不在家,一个人回去也没什么意思。
  韩博再次发扬深正CID的“背包”精神,住进刚离开几天的临时宿舍。
  很多人睡不了生铺,但在专案组韩博不仅能睡着,而且睡得很踏实很香。
  就在他进入梦乡呼呼酣睡之时,回到家躺在熟铺上的关局却辗转反复怎么也睡不着。几次起来走进书房拿起电话,几次快拨出去时又轻轻放下,彻夜未眠,直到黎明时才昏昏入睡,第二天自然不会有精神。
  新的一天,新的开始。
  韩博的精神却很足,6点整起床,在院子里跑了几圈,上楼冲凉换衣服,然后去食堂吃饭,跟打黑专案组的民警聊了一会儿,去打黑专案组的几个办公室转了转,甚至忙里偷闲在提前介入的检察官办公室坐了十几分钟,直到“经侦专案组副组长”崔敏找过来才意犹未尽来到顶楼。
  楼下的人都觉得这个刚入驻的专案组很奇怪,一个超过三十五岁的老同志都没有,全是小年轻。职务最高的居然只是副中队长,剩下的全普通民警,并且大多是从分局抽调的,支队民警只有一名。
  事实上被连夜抽调到这儿的“参战民警”一样奇怪,不知道上的是什么专案,参与的是什么行动。但能在市局副局长亲自领导下工作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人,顾振华、刘启飞、张宁等小伙子一个比一个激动,一个比一个兴奋。
  “起立!”
  崔敏抢先跑进会议室,全体民警随着他一声令下齐刷刷起身立正,他旋即转身,抬起胳膊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中气十足地汇报道:“报告韩局,经侦工作专班全体人员集合完毕,应到十二人,实到十二人,请指示。”
  工作专班,真难为他了,居然能想到这么个名头。
  韩博强忍着笑举手回礼:“请稍息。”
  “是!”
  同志们很激动,崔敏更激动,一切按照流程来,转身命令“工作专班”全体人员稍息,然后齐步走,站到紧邻椭圆形会议桌中央的位置。
  小伙子们昂首挺胸,警服笔挺,站得笔直。
  大檐帽、纸笔、茶杯都跟现役部队一样摆放,整齐划一。
  士气高昂,要得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这股劲儿,韩博环视完众人,满意的点点头:“同志们,请坐。”
  “是!”
  哗啦一声,齐刷刷坐下。
  领导要当表率,韩博摘下帽子,跟他们一样放到面前,从用了七八年的电脑包里取出昨晚从经侦支队筛选出来的材料,一边示意坐在左手边的崔敏分发,一边异常严肃地宣布保密纪律……
  会议开了近两个小时,内容楼下的人谁也不知道。
  只见这帮小子像打了鸡血似的冲下楼,两人一组,驾驶警车疾驰而去。
  接替韩博负责打黑的邱庆国走进办公室,不无好奇地问:“老冯,韩局呢,韩局在楼上吗?”
  “刚走。”冯锦辉下意识探头看看楼下。
  “他车在院子里。”
  “没用6号车,用他自己的车,小计刚把6号车钥匙交给了内勤,开韩局车送韩局走的,我想送送,跑到楼下车已经没影了,看样子挺急。”
  邱庆国接过烟,举着打火机说:“穿警服,开警车,跟110出警似的,搞这么张扬,到底什么案子?”
  冯锦辉虽然一直在打黑,但对刑侦局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并非一无所知。
  眼前这位杞人忧天,生怕安宝分局那起命案破不了,影响去年的现发命案破获率,居然不放心韩局,居然三天两头找丁建强问进展,找丁建强了解案情,想来个“拾遗补缺”。结果韩局不仅指导安宝分局把10。25案破了,还一鼓作气破获另一起命案。
  他脾气耿直,没坏心,更没有瞧不起韩局的意思,全是为了工作。
  韩局年轻但不气盛,对他的为人估计也了解,没往心里去,没往别处想。但别人不这么看不这么想,有些人在背后看他笑话,还有些人甚至想看已成为局领导的韩局给他小鞋穿。
  这么大年纪,还不吃一堑长一智。
  老毛病又犯了,竟然又替领导担心起来。
  冯锦辉觉得有些好笑,忍不住提醒道:“邱局,经济案件不是我们办理的刑事案件,经济犯也不是我们要抓的那些嫌疑人。有家有业又有钱,舍不得跑。真要是跑了,说明资产已经转移去国外,想把他们抓回来也没那么容易。”
  “这倒是,不说这些了,说说刘小畅,这混蛋跑得够远,以为跑到大西北我们就逮不着他。富田分局刚反馈一条重要线索,昨晚他联系过陈南汐……”
  邱庆国为人处世不是很圆滑,干起工作却是雷厉风行,也正因为如此,尽管有着一副直来直去的臭脾气,但依然深得局领导器重,竟从一个普通刑警走上正处级领导岗位。冯锦辉不再想他人的是非,坐下来一起研究起异地抓捕方案。
  与此同时,正在去啰湖分局路上的韩博,正靠在后排座椅上和吴忧通电话。
  “我这边没问题了,不过该走的程序一个不能少,最快要大后天下午才能过去。你跟北州通个气,最好请市领导给银行方面打个招呼,再打三天掩护,等我们的人一到就没你们的事了。”
  本来能多拖延几天的,但那是段老板在北州的情况下。
  从西南来的同行发现目标不见了,担心段老板“携款潜逃”,生怕回去交不了差,现在很紧张很激动,北州的压力确实比较大。
  吴忧忍不住问:“我的韩大局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