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韩警官-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其说是小警务室,不如说是治安卡口。
  遇到堵截任务,不需要专门部署,对讲机一喊,联防队员走出小警务室,就能够封锁住良庄通往柳下及周边其它乡镇的主要道路。
  如果能实现,辖区治安会比现在更好。
  王燕举起手,提醒道:“韩乡长,乡里正在搞基建,找几个工人,拉点材料,去盖几个警务室没问题,关键执勤的人从哪儿来。”
  要是老卢不搞农村合作基金会,韩博会一如既往精打细算。
  他搞基金会,要警务室把经费存他那儿,想想就让人担心,不能乱花钱,同样不能不敢花,韩博咬咬牙:“没人招人,招今年的退伍兵,良庄这边只有五个,我打算招十个,另外五个去丁湖李庄招。”
  韩博顿了顿,接着道:“公安工作离不开群众支持,周主任,麻烦你帮我们做做工作,各村治保主任、治安积极分子应该参与进来,同我们的联防队员一起在各关键点警务室执勤,一起开展治安巡防,形成民警、治安联防队员、治安积极分子三级联动机制……”
  招一批年轻的、听话的、好管的,让年龄大的老油条全下村,再让各村安排一两个人,同老联防队员换着执勤。
  有十几个警务室,有一支机动力量,有对讲机通讯,有两辆警车,经费有保证,把这些措施全落到实处,辖区治安绝对是全县所有乡镇中最好的,真能建设出一个“平安良庄”。
  众人兴高采烈,禁不住交头接耳讨论起来。
  士气高昂,韩博很欣慰,微笑着说:“王燕同志,你把今天的会议内容,整理成一份材料,请周主任过一下目,然后上报乡党委。另外,指导员要打拐,我过两天要请假去一趟江城,你去江南考察回来后继续主持警务室工作。我不在时,多向周主任请示汇报。”


第123章 “平安良庄”(三)
  分管安全生产,已经写入红头文件。
  万一闹出重大安全事故是要负领导责任的,不去看看,不去跟工地负责人说说不放心。
  开完会,叫上归家豪,开中午刚回来的越野车,去这几天破土动工的几个工地转转。他以前只来过一次良庄,带他熟悉下情况,顺便把他介绍给良中良小校长、敬老院院长和几个有工程的村干部。
  “韩乡长,会上说明年的预算,没提打拐经费,是不是搞忘了。”刚才人多,不太好问,现在说话方便,归家豪问出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没忘。”
  韩博看看后视镜,解释道:“老归,我们情况特殊,我们是警务室,不是派出所,听乡里的要比听局里的多。良庄罚款花在良庄,乡领导没意见。要是花在其它地方,乡领导会不高兴。”
  “应急经费就是打拐经费?”差点忘了这里是老卢的独立王国,归家豪反应过来。
  “差不多,发生突发事件也可以花。”
  集市不大,良中不远,眨眼间就到了。
  全县教习质量最好的初级中学,教学条件尤其校舍与教学质量不成正比。
  低矮的老教室,前后共六排。
  教室与教室间的地面没用水泥浇筑,只有一条砖头路,大多地方没铺砖头或方块之类的东西,一下雨就会变得泥泞不堪。
  有厨房没食堂,一到开饭时间,校工就把装着米饭的木桶,盛满菜的搪瓷盘,装满汤的不锈钢桶,送到各年级教室门口的走廊,让孩子们在走廊或在教室吃。
  教师宿舍在厨房后面,从东到西几十间,一共两排。
  比教室更破旧,据说一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宿舍里下小雨,要准备几个塑料盆或塑料桶接。
  按照规划,两栋教学楼盖在东边操场上。
  等楼盖好,将初二初三(学生多,十二班)搬过去,再将老教室推到,将老教室所在位置变成新操场。初一学生暂时只能在老教室,等乡里资金宽裕了,再上马二期工程。
  两栋三层楼,对拿过鲁班奖的建筑站而言,算不上什么大工程。
  乡里盖房子,用不着找人来勘探,一样用不着找设计院设计,校长说要什么样式,教室大概多大,楼道放在什么位置,几个施工员随手画画一张图纸出来了。
  昨天破土动工,今天正忙着挖基础。
  暂时用不着塔吊,操场上只有一个搅拌机和一个拉钢筋的卷扬机。
  负责基建的桑副校长和负责工程的建筑站田工正好在,韩博介绍了一下归家豪,诚恳地说:“田工,乡里让我分管安全,交通安全没问题,丝织总厂那种安全生产也懂一点。隔行如隔山,建筑安全真不懂。你经验丰富,多费点心,让安全员发挥出作用。人命关天,千万不能出事故。”
  “韩乡长,说句实在话,你担心我们更担心,伤亡事故不能出更出不起。今年春天东海出过一起,其实算不上安全事故,工人身体有问题,蹲在地上扎钢筋的,一站就倒下了,脑溢血,没救过来,赔二十多万。东海那边还罚款,站里被搞得焦头烂额。”
  “一个大活人死在工地,亲属肯定要给一个交代,所以我们要吸取教训,要有危机意识。卫生院就在前面,体检花不了几个钱,来上工的人全去查查。再去问问保险公司,有没有这方面的险种,如果投保不贵,站里出一部分,个人出部分,把保险上上。”
  “田工,小心驶得万年船,这方面应该听韩特派的。”不出事最好,一出事学校都会跟着倒霉,桑副校长深以为然。
  “行,我跟汪经理说说。”
  不是什么高层建筑,能出什么问题,田工多少感觉他有些小题大做。
  分管安全不等于大事小事能说了算,该提醒的提醒过,重不重视是你们的事,就算将来闹出事故也问心无愧。
  韩博从包里翻出让高亚丽打印的“安全生产责任书”,从口袋里拔出钢笔,让二人及安全员签字,搞得很严肃很正式。田工见过大世面,岂能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突然感觉有那么点压力。
  一式四份,收回准备交到乡里存档的一份。
  桑副校长突然一脸遗憾地说:“韩特派,其实我想帮你们送送人,出去见见世面。这边要盖教学楼,实在走不开,只能眼睁睁看着杜主任和钟老师他们去。这次没机会,下次再有机会千万别忘了我。”
  农村教师,长期呆在农村。
  思岗和新庵是他们平时去得最远的地方,再远就是学校一年组织的一次春游,去经济较发达的江南转一圈,天不亮出发,大半夜里回来,走马观花,根本玩不到多大会儿。
  以打拐志愿者身份送被拐卖过来的妇女回大西南,坐几天几夜火车,当地公安部门和妇联已经联系过,人家那边会热情接待,既能做善事又能领略大西南省份的风土人情,想想就让人激动。
  不是没人送,是抢着送。
  大部分被拐卖过来的妇女有了孩子,习惯这边生活,舍不得走。一刻不想久留,想回到老家亲人身边的只有九个,其中六人还是一起的,算来算去只需要十个人送。
  “公费旅游”名额太少,周正发不好分配,只能让想出远门的人抓阄。
  韩博感觉很是好笑,一口答应道:“没问题,以后有机会先紧你。”
  桑副校长点点头,又问道:“韩特派,听说遣返经费警务室出,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不让那些买她们的、强奸她们的人出。毁人姑娘一生,他们应该赔偿。”
  田工懂点法,抬头说:“不是有那个什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吗,帮她们请个律师,去法院起诉,让他们赔偿经济损失。”
  韩博收起纸笔,苦笑道:“按现有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这种情况一般是赔偿实际损失,比如打胎的医疗费和营养费。如果被告想减轻或从轻量刑,会想办法取得受害人谅解,在赔偿时可能会满足一下受害人的赔偿要求,但多不哪儿去。请律师要花多少钱,打官司需要多长时间,最终又能获得多少赔偿?维权成本太高,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所以打拐一般以解救为主,尤其拐出地公安机关,他们到拐入地救出人就回去,别说帮受害人争取赔偿,由于经费关系,连追究买媳妇的人刑事责任都顾不上。”


第124章 “平安良庄”(四)
  抓收茧的,抓买媳妇的,重罚帮着看外地媳妇的……法制宣传不到位,老百姓法制意识淡薄,不理解新任公安特派员,对公安有看法。
  干部大多接受过系统教育,多多少少懂一点法,不但能够理解而且佩服,尤其良中良小教师(当时教师一样是国家干部),认为新任公安特派员比老特派员负责任,至少他上任之后学生比之前好管了,电子游戏厅取缔,想打都没得打,去玩桌球的也少了。
  村干部不是很理解,但对警务室工作比较支持。
  双方在许多事情上的利益一致,新任公安特派员重拳出击,不是“打击”他就是“打击”你,老百姓个个谈虎色变,各村在老卢授意下把组织“学习班”的消息搞得尽人皆知,谁也不愿意落到“吃人不吐骨头”的韩特派手里,秋统筹征收比往年容易多了。
  良中良小、敬老院和几个有工程的村转下来,归家豪发现他在良庄真站稳了脚跟,拥有其他派出所长在其辖区内所无可比拟的威信。
  更难得的是,与兄弟公安部门关系搞得非常好。
  转完工地去柳下,柳下派出所宁所长热情接待,谈到柳下河大桥十字路口的截客、宰客问题,人一口答应联合交警和运管搞一次联合执法。
  他们负责大桥西边,良庄警务室在大桥东边堵,堵住之后移交给柳下查处,一劳永逸解决这个不光良庄民愤很大,柳下人一样深恶痛绝的问题。
  一回到警务室,小任示意接电话。
  韩博走进接警台,接过电话捂住话筒问:“谁?”
  “李特派爱人。”
  “哦。”
  韩博清清嗓子,关切地说:“嫂子,我韩博,不好意思,刚才出去了。没事没事,打手机一样的。这么急,为什么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