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都市文武天才-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谢你们提供的线索!也谢谢你们配合执法,交通安全,你我有责!希望你们以后能严守规则,平安出行!”他俩啪一声向上官玉儿和霍宗棠敬个礼,然后飞快地爬上直升机,掉头往后面开了过去。
上官玉儿看着直升机越来越远的背影,笑得很鸡贼。
“李莲京,你就等着被警察查到死吧,最好关起来永远别放出来!”
回头,看到霍宗棠,她高傲地哼的一声,策马跑了。
霍宗棠耸耸肩,也骑上银骏角马跑了。
到达燕京后,他根据帝国文武学院、炎黄大学、华清大学三个大学发来的通知书,找到了这三所名动天下的“帝国九大”的领军学府。
他先去的是炎黄大学。
炎黄大学,顾名思义,是传承了炎帝、黄帝以来的中华文武血脉、传统的超一流高等学府。如果单论历史久远,炎黄大学应该是帝国九大中的第一位,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谁人能出其右?
炎黄大学的校址原来位于炎帝、黄帝的帝陵遗址处,百余年前,才迁入了帝都。
如今的炎黄大学,最富盛名的是他们的武科。据说炎黄大学的最高传承,是中华始祖、炎黄二帝共同创下的武道秘法。在传说中,炎黄二帝是五千年来,极少数几个炼成武道至高境界“金身不坏”,从而飞升天外的人物。
古代曾有帝王派人发掘过炎黄二帝的帝陵,在帝陵之中确实发现了一些完全“金身化”的头发。虽说谁也没有亲眼见过“金身不朽”、近乎神话的最高武道人物,虽然近几百年来,再也没有人成功冲击这一境界,但世上多数武道修行者,还是将此作为毕生追求的信仰与梦想。
作为承载了这种梦想与信仰的大学,炎黄大学在天下武修心目中享有极高地位,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如果不是炎黄大学的文学科相对逊色一些,帝国文武学院,还真不一定能从炎黄大学手上夺走第一的宝座。
霍宗棠骑着银骏角马,来到位于市郊的炎黄大学。
炎黄大学坐落在京郊的天苍山上,居高临下,几乎可以看到整个京城的全景。另一侧,炎黄大学坐落的天苍山背对着明、清数十个帝王的皇陵,将这些皇陵尽收怀内。整座炎黄大学,便呈抱阴负阳的态势。传说中,民国时曾有一个大国师看过此地,并写下了“接引今古阴阳之气,孕育天地龙凤之种”的极高赞语。
炎黄大学坐落此地,可谓是钟灵毓秀,自然能够培育英才无数。
炎黄大学的校门位于天苍山山脚,但学校各大院系的建筑,却是一直依山而建,从山脚一直建到了山顶。在山顶之上,是两尊巨大的石像,高达数百米,重达数千吨,一为黄帝,一为炎帝,都苍古大气,威武凛然,象征着延续数千年的武道神威。
这两座石像,正是炎黄大学的标志建筑,远在数十里开外,都能看到。说实话,每个看到这两尊石像的华人,都不免生出一股崇敬膜拜的念头。所有练武的人,更是会从这两尊雕像的身上,获得无穷的力量。
霍宗棠在校门外下马,然后缓步拾级而上,远远地看见这两尊巨像,心中也是生出一种千古而来的种族豪情,有种血脉相连的感觉。在那一瞬间,他甚至改变了主意,想就此拜入炎黄大学门下,从此在炎黄大学就读。
但来到炎黄大学的行政大楼下,理智还是战胜了感性的冲动。
他进入五楼的一间办公室,当面向许天兰表达了不能选择炎黄大学的歉意,并再三感谢她及炎黄大学的邀请。许天兰十分失望,也再三作出挽留的尝试,可惜霍宗棠心意已决,她只好大度地表示了遗憾及理解。
离开炎黄大学后,霍宗棠又改变行程,去了华清大学。
华清大学位于燕京的老皇城内。清末民国初华清大学建立时,华清大学就将大清朝的国子监纳入了管理。其后到了民国,政府更是将大清遗留下来的御书房、皇家藏书馆都一并划给了华清大学。
帝国前三大之中,华清大学的文学科最强,珍藏的历朝历代的珍稀文学原著最多,文魂传承最博大精深。就连帝国文武学院的一些教授、学生,为了创作与修行,也要厚着脸皮到华清大学找资料。华清大学的文学大师,也是极具国际影响力的,某些领域,甚至压过帝国文武学院。
华清大学之所以在帝国前三大中敬陪末座,完全是因为受到了武科的拖累,这情况和炎黄大学刚好相反。文武均衡的帝国文武学院,因此而长期霸占第一的宝座。
霍宗棠到达华清大学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他在校门外随便吃了一点饭菜,便走进了华清大学。
华清大学里古建筑众多,就如一个小皇城般,许多建筑还保留着明清时的古雅模样,极具厚重的历史底蕴。校园里的花草园林极为优雅秀美,几乎是每走上几步,就能看到一个精致、诗意的角落,令人流连忘返。
校园里随便一块石头,一面墙壁,上面都篆刻着某些大师的书法、诗词、国画作品,蕴含着饱满的魂力,超凡的意境,给无数后人以精神享受与启示。
如此诗情画意,文魂气息浓厚,不愧是培养历代文人雅士的胜地。
第276章霸气的天时地利人和
在到达华清大学的行政大楼前,霍宗棠经过了华清大学的“状元坊”。这个状元坊里,立着许多石碑。石碑上,篆刻着创校以来的许多文状元的名字,同时也承载着华清大学的一个傲人的记录。
华清大学有所谓“文状元三多”的惊人记录,具体而言,是第一多:招收的天下文状元最多;第二多:培养出的天下文状元最多;第三多:师资队伍里的文状元最多。
有此三多之名,世间便渐渐有了个传言,说华清大学是被天上文曲星庇佑的宝地,哪怕是此地养的一头猪,也都聪颖过人,能够吟诗作赋。
这当然是一句玩笑话,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华清大学在文魂教育方面的光辉历史及超强实力。
霍宗棠登上行政大楼,拜访了华清大学的招生专员伍智生。
得知霍宗棠不是来办理入学手续,而只是表达无法接受华清邀请的歉意的事实后,伍智生气得都快晕过去了。
他拉着霍宗棠,好话歹话说了一大通,霍宗棠只是一个劲地表示抱歉,却没有改变心意的意思。最后,伍智生也只得万分无奈地放他走了。毕竟强扭的瓜不甜,硬是把他留下来也没意思。
这样,霍宗棠就怀揣着最后一份录取通知书,来到了帝国文武学院门外。
帝国文武学院,帝国九大中名副其实的龙头老大,雄霸中华各类高等院校排行榜第一名上百年,在多年激烈的竞争中,虽然也受到其余院校的无数次冲击、威胁,但却一直屹立不倒,从来不曾让出头名宝座。
单是这份实力与霸气,就足以让人叹服。
如果说炎黄大学的文科是弱项,华清大学的武科是弱项,那么帝国文武学院,便是一个全天候,无死角,无弱点,近乎完美的高等学府。学院的文学、武道两科,同样堪称世界顶级,百年来齐头并进,从来未曾出现过一枝独秀、一方落后的情况。
如果说炎黄大学的法宝是传承自炎黄二帝的千年武道秘术,华清大学的法宝是千百年累积珍藏的文魂瑰宝、真迹,那么帝国文武学院的法宝,便是天时、地利、人和三大项。
天时,是指帝国文武学院曾在开国之初出过大力,学院里的不少师生,堪称开国元勋!如此一来,无论是最高领导层、军方,自然都对帝国文武学院青睐有加,各方的资源最为优厚丰富。不但如此,帝国文武学院还享有世界性声誉,许多外国总统、总理、上将,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他们的子女,自然也有很多回到了这里接受教育。说到所谓的“天潢贵胄”,无人敢与帝国文武学院争锋。
地利,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帝国文武学院的校园一半在皇城之内,另一半在皇城之外,而且从高空望去,整个学院与皇城一样,呈南北对称的态势,与帝都皇城一起共享天下龙脉的磅礴气运。而且,从地理的角度来看,学院的位置,正处于中华大龙脉的龙眼、龙头之处,故而有“神龙抬头”、“龙目容天下”的说法。
另一方面,帝国文武学院在全国、海外的属地最多,甚至占据了许多风水宝地、战略要地,土地资源极为丰富,这也是地利。
最后是人和,道理很简单。帝国文武学院的师资力量,整体最强!帝国文武学院的学生实力,整体最强!帝国文武学院的人脉力量,整体最强!
拥有了天时地利人和这三大法宝,帝国文武学院,怎么可能不强?
当霍宗棠进入帝国文武学院行政大楼,找到田禧午的时候,田禧午面上却没有一丝意外,一副“你来我这是理所当然的”的神色。
霍宗棠忍不住问了一句:“田老师,您就不担心我不来您这报到?”
田禧午淡然说:“有什么可担心的。这里是帝国文武学院,你如果不傻,就不会选另外两家。”
够霸气!这就是天下第一的自信与底蕴!霍宗棠心中忍不住说了一句。
田禧午带着霍宗棠,亲自去办了录取手续。本来很繁琐的过程,在田禧午的帮助下,一会儿就办完了。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期间,田禧午跟他说了一些注意事项,然后便回去工作了。
霍宗棠在录取点那站了一会儿,便准备离开。
没想到一抬头,竟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
正是今天一起赛过马,一起被罚过款的上官玉儿!原来她也在这里!
看上官玉儿手拿一封录取通知书,在两条办手续的队伍外张望的样子,她原来也是帝国文武学院的新生?
刚要打招呼,上官玉儿也看见了他。
“不是吧,我怎么这么倒霉啊,又碰见了你!”上官玉儿一副很郁闷的样子。
霍宗棠苦笑着说:“我有这么扫把星吗?”
上官玉儿白他一眼:“你还好说!自从遇上你,本小姐被迫跟李莲京打了一场,然后被警察罚款,再然后还亏了一万块,你说我倒不倒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