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者-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都沉默了。
  “今年不走,就得等明年夏天了。”党爱国道,“你们有耐心么?”
  其余三人都表态,走!
  ……
  得知仙人要离去的消息后,方承斌仿佛突然间老了十岁,他所仰仗的无非是仙人助阵,如今仙人要舍弃他们,他所有的梦想都变成了一个猪尿泡,被狗一咬就破的猪尿泡。
  但方承斌说不出反对的话,仙人们帮他已经够多,方家现在是大明朝数一数二的军阀,带甲十万,钱粮充足,已经具备了逐鹿中原的实力,难道还想让仙人们给他回回打头阵不成?
  应仙人的要求,方承龙从南泰赶来,亲自送老友们归去。
  八月初的一个雨夜,翠微山上暴雨如注,雷鸣电闪,仙人们踏上归途,此事极其保密,只有少数方氏族人知晓,在穿越舱盖上之前,刘彦直交代方承龙道:“这个给你留个念想,我们走了之后,你大哥可能会对你不利,清军也会再次南下,你打不过他们的时候……”
  此时一个炸雷响起,方承龙没听到刘彦直说的什么,只感觉到手里多了个东西。
  “时候已到!”党爱国大喊一声,盖上了舱盖。
  咣当一声,舱盖合上,一道惨白的闪电划破长空,暴雨中的翠微山被照耀的分毫毕现,这道闪电极其猛烈,长度足有数千米,温度高达两万八千度,比太阳表面的温度还要高五倍,闪电的高温瞬间加热了周围的空气,空气剧烈膨胀,发出雷鸣。
  闪电的末端击中了翠微宝塔顶端的避雷针,电流一瞬间通过纯银电缆传到了穿越舱上。
  方承龙眼前一花,穿越舱消失了。
  仙人们离去了,大雨如注,方承龙失魂落魄回到塔旁的帐篷里,看手中的东西,是一枚灰色的圆球。
  ……
  仙人们驾鹤离去,方承斌严令保守机密,他找了三男一女扮作仙人模样,依旧住在客栈中,另派人在翠微山上修一座道观,对外宣扬说仙人们要在此长期修行。
  半年后,满清皇父摄政王多尔衮亲率大军三十万南征,兵锋所指,降旗一片,河南总兵许定国再次投降,被多尔衮诛杀,大军南下,先取扬州,史可法向近江方氏求援,方承斌按兵不动,七日后扬州城破,史可法殉国,清军在扬州屠杀了十天。
  再过月余,清军兵临南京城下,弘光帝出逃,马士英殉国,阮大铖被俘,黄得功战死,弘光帝被执于江上,南明朝廷多维持了一年时间,还是覆亡了。
  多尔衮平了南明,提兵西进,雄霸武昌的左良玉旧病复发,暴卒于九江舟中,其子左梦庚不敢抵抗清军,率众二十万投降。
  整个中原,只剩下江东一隅之地还在打着明朝旗号。
  风雨飘摇之中的南泰孤城,这原本是一座小县城,方承龙率军进驻之后,日夜加固城防,囤积粮秣,将这里打造成进可攻退可守的坚城,清军五万人马来攻城,方承龙和他们野战了数次,互有输赢。
  县衙内,昔日的白面书生方承龙在唇上留了一抹胡须,这样看起来会显得成熟稳重,实际上他不过二十岁而已,不但比手下将军们年轻,甚至比他的妾室陈圆圆还要小三岁。
  方承龙虽然已经是执掌一方兵权的大将,但也不敢忤逆父命,娶一个烟花女子,陈圆圆也不做非分之想,反正三公子身边就她一个女子,她也知足了。
  战事吃紧,方承龙借酒消愁,大哥迟迟不发援兵,难道真的见死不救不成?此时他最想念的是刘彦直,如果仙人在此,他断不会怕了城外那些鞑子。
  忽然军校来报:“将军,城外有使者来。”
  方承龙烦躁不安:“鞑子使者,不见也罢。”
  军校道:“不是鞑子,是……是少将军。”
  方承龙大惊,急忙出了县衙,纵马直奔东门城墙,趴在垛口处向外看,但见城门外一只小队伍,为首之人正是方家的长子长孙,自己的侄子方子豪。
  方子豪换了一身打扮,没穿弘光帝御赐的斗牛服,而是穿一身白底棉甲,外罩鞑子的黄马褂,头顶暖帽,见了方承龙,拱手道:“三叔,近江已经降了。”说完摘了暖帽,露出新刮的光脑门来,其余眼熟的家将们也都摘了头盔,露出金钱鼠尾的新发型。
  方承龙一口鲜血喷出。


第五十一章 最后的城池
  众士卒见将军吐血,急忙上前搀扶,方承龙斥退他们,擦一擦嘴角血迹,让人开城门放使者进来。
  南泰东门吊桥放下,城门开启,方子豪带着二十名家将进入城内,清军大队人马都在十里外的营中,并未趁机攻城。
  叔侄相见,先是抱头痛哭一番,方子豪道:“三叔,子豪也是汉家大好儿郎,岂会轻易屈膝投降,只是大势已去,不得不降啊。”
  方承龙让左右回避,两人私下交谈,他正色道:“不战而降,有何面目见列祖列宗,是不是你父亲下令投降的?”
  方子豪道:“三叔,归顺大清不是父亲一个人的意思,是爷爷他老人家……”
  方承龙心如刀绞,他愤然道:“放屁!父亲大人他绝不会降清!一定是有小人胁迫。”
  方子豪拿出两封书信:“三叔,这是爷爷和我爹写给你的亲笔信,你看了就知道。”
  方承龙哆嗦着手打开信封,果然是父亲和大哥的亲笔,父亲的信很简单,只说大厦将倾,回天无力,不如顺应天意,免江东父老刀兵之苦,大哥的信洋洋洒洒万言,摆事实讲道理,说大明朝气数已尽,方家既不能力挽狂澜,又没有问鼎中原的实力,不如识时务识大体,归顺大清,何况清廷开出的条件非常之优厚,没有不答应的理由。
  “多尔衮给你们灌得什么迷魂汤?”方承龙冷笑道,他不得不承认大哥说的是对的,方家虽然这一年来膨胀的厉害,但并非自身本领,完全靠的是仙人帮助,仙人既走,方家没了依仗,顽抗的话只能换来屠城的下场。
  “摄政王封我爹为江东王,世袭罔替,我现在也是个贝勒了。”方子豪不自觉的眉飞色舞起来,“三叔只要归顺,就是侯爷,对了,圣旨我带了的,你看看吧。”
  说着他从怀里摸出一个明黄色的卷轴,本来传旨是要预备香案,沐浴更衣后大礼参拜钦差才能进行的,但是战争时期一切从简,方承龙单手接过卷轴,看了看,是清廷顺治皇帝封自己为南泰侯的圣旨。
  “三叔,摄政王说了,咱家以后永镇江东,和明朝云南沐王府一样的。”方子豪兴致来了,手舞足蹈,“咱家以前只是近江府的乡绅而已,见知府都要客客气气的,以后就是王爷了,咱家就是王府了。”
  “住嘴!”方承龙怒喝,“鞑子的王侯你也做,你不嫌丢人么!”
  方子豪也变色道:“三叔,我们都是为了方家好,为了江东百姓好,为了天下苍生好,大明朝哪里好?崇祯皇帝哪里好?弘光皇帝是明君英主么?马士英是忠臣良将么?别的不说,你的老师钱谦益钱大人,投降比谁都快,良臣择木而息,摄政王都不在乎豫亲王死在近江城下,这样的胸怀,这样的气度,为何不降?为何!”
  方承龙手按剑柄,咬牙切齿。
  “三叔,我知道你还在想着仙人,想着他们来救你,来救大明江山,那是白日做梦好吧,他们不会再来了!大明朝亡了,不投降你打得过么?就凭你手下这三万民壮,怎么和大清铁骑拼?三叔,你听我一句劝,我头上这小尾巴着实难看,可是全天下的人都留着这样的小尾巴,谁还笑话谁?”
  “住口!”方承龙将宝剑拔出一半,“再说半句,我斩了你。”
  方子豪缄口不言,怦然下跪,眼中饱含了泪水。
  其实方承龙和这个年岁相当的侄子关系相当好,两人是从小玩到大的,只是后来方家起事,三公子脱颖而出,这才有了竞争关系,稍微疏远了一些罢了。
  方承龙当然不会杀侄子,但他也不会投降,当场撕了清廷的圣旨,将使者一行礼送出城。
  “子豪,再见面的时候我们就是敌人了。”方承龙和侄子并辔而行,神色沉重,“到时候我不会手下留情。”顿了顿他又道:“大明朝是亡了,但一个王朝的覆灭,总要有几个血性男儿来陪葬吧,你不做,大哥不做,我来做。”
  “三叔~”方子豪哽咽了,洒泪而去。
  使者离去后一个时辰,清军开始攻城,一线的都是投降的汉人军队,战斗力不强,城墙上滚木礌石俱下,血战一场,死伤累累。
  看着城下的尸体,城上的伤兵,方承龙心硬如铁,他打算与南泰共存亡,死战到最后一人。
  两日后,近江方面传来消息,方孝严老太爷宣布将庶三子方承龙从方氏族谱中除名。
  方承龙如遭雷劈,父亲竟然为了投降满清,不惜和自己斩断父子关系,忠孝不能两全,既然家族不容他,他只能选择改姓。
  从此,方承龙弃姓方,以名中的第二字为姓,改姓程。
  清军继续昼夜攻打南泰,守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军,凭的全是一腔义勇,时间长了难免人心浮动。
  傍晚时分,城外清军用箭射了几十封劝降书进来,方承龙也拿到了一封,上面写谁拿着方承龙的首级献城,给一个伯爵的封号,赏赐良田千顷,黄金万两。
  “你们谁想取我的首级?”方承龙问堂下一帮将领,这些人都是他从江湖上招募的英雄豪杰,曾经跟随他一同冲锋杀敌,大败吴三桂的老部下。
  众将纷纷表态,誓与南泰共存亡。
  “坚守三个月,仙人就来救我们。”方承龙撒了个谎,他知道以目前的情况,倒戈随时出现,只能先骗住他们,再想办法。
  回到内宅,方承龙长吁短叹,独自喝闷酒,陈圆圆见他形容消瘦,满脸胡茬,不由得心疼起来:“三郎,死守不是办法,何不弃城而去。”
  方承龙道:“南泰是汪洋中的孤岛,整个中原唯一没有投降的大明城池,我往哪里逃?”
  陈圆圆道:“仙人会来救我们么?”
  方承龙拿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