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与黄书郎二三事-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村里的人全来了,家家都备上了厚礼,六十大寿那一日热闹了一整天,“老祖宗”喝多了酒躺在椅子上作着美梦……
  却被自己的几个儿子抬了起来……他睁开眼……竟看见儿子们不知何时把寿宴摆成了丧礼,院子的正中间摆着他早就相看好的寿材,棺材前摆着满满的供果。
  “你们干什么?你们疯了吗?”老头子怒喝。
  “爹,我们原本盼着你喝醉了什么都不知道,现在看来是不能了,为了子孙您就忍一忍吧!”儿子们强行扒他的衣裳,替他换寿衣,他一路大喊大叫,盼着乡亲们能来救他。
  大门被敲响,儿子去打开了门——乡亲们都披麻戴孝,冷眼看着他……
  “为了子孙,您就忍忍吧!”乡亲们都说道。
  他硬生生抬到棺材里,儿子一人一边将棺材钉死,“老祖宗”活生生闷死在棺材里。
  说来也怪,自那以后,村里又传出了婴啼,家家户户都能养活孩子,虽只有一儿一女,好歹儿女双全又有后代香烟。
  人人都对此深信不疑,老人到了六十岁,就算不死也会被儿女硬生生的“劝死”。
  到后来他们竟发现,老人若是自己躺进棺材,就能睡着了一般无疾而终……
  难道……有人又干了“害命”之事,害得全村跟着赔葬?
  他们这次又要做什么样的事,才能平息“九天玄女”的怒火?
  他们将目光集中到了村里年满六十周岁,却没有死的老人们身上。
  他们送走了“专家”,叫回了在异乡的青壮——
  “为了子孙,您忍一忍吧!”六十岁的老人被抬进了棺材,儿孙们钉上了棺材上的钉子!
  作者有话要说:  溺婴的习俗直到解放后仍没能禁绝!

☆、第161章 村庄

  这些动手杀死自己亲爷爷、亲姥爷、亲奶奶、亲姥姥的人; 并不是当年没有知识没有见识的文肓; 相反,他们中的很多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站住了脚; 学历最低的也是本科; 有十几个硕士,四个博士; 平时最爱逛星巴克,有着Tony,Tom,Emily这样洋气的外文名字,口必称科学,知道所有诺贝奖得主的名字……
  留在故乡的有几个是公务员; 国家干部,可他们做这些事的时候没有一丝犹豫,仅有的几个“心软”的; 也只是远远的站在一旁不动手。
  直到其中一个人的妻子实在受不了良心的谴责; 悄悄报了警……
  我坐在车里翻看着资料,黄书郎靠在我的肩头打盹,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是当地特殊案件科科长李科长,名字叫什么我忘了——
  李科长谍谍不休地介绍着案情,“我们赶到当地之后; 一共起出六个棺材,太惨了!所有老人都是窒息死亡……”他说罢从后视镜里看了我一眼,“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吧?活埋死的; 棺材盖上全都是手指抓的印子,指甲的扣断了!我们把人带回去审,可他们没有一个说实话的!只推出了一个有点脑子不正常的精神病做替死鬼。”
  “精神病?”我挑了挑眉,在这种不正常的案子里精神病搞不好是唯一的“正常人”。
  “是啊!双相情感障碍伴有幻听,挺可惜的一个男孩,九二年出生的,已经考上北大了,上了半年学就回家了……不是整天不出门躺床上睡,就是白天黑夜里不睡觉满村子晃……”
  “幻听?他都听见什么了?”
  “他说他听见有人每天叫他的名字,跟他说话,还说村子联通着另一个空间,他每天都能看见另一个空间里的人安居乐业。他被我们带到局里问话,一直说小心鬼母来了,鬼母来了……”
  我们正是因为鬼母来了这四个字来的。
  车驶进了一座村庄,绝户村位于中原腹地,离豫省的省城只有不到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因为文化人多的原因,村子规划得很好,每家每户都是格局类似的二层或三层带大车库的小别墅,车道和敞开的别墅里停得都是三十万以上的豪车,奔驰、宝马什么的平常普通,村路上纤尘不染,绿化做得非常好,家家户户前院都铺着草坪,栽种着花木,说是大城市某个高档别墅小区也有人信。
  我也是农村出来的,这样的农村社区没有让我感觉到羡慕,让我感觉到毛骨悚然——
  □□静了,没有犬吠,没有鸡鸣,没有孩子的嬉闹声,没有坐在门口闲聊天的村民。只有窗帘后一双双窥探的眼睛。
  车驶进了应该是村委会之类的地方,三层的白色小楼,规规矩矩的豆腐块,门前摆着花架子,花架子上摆着盛开的蟹爪菊。
  一个穿着年约五十军绿薄棉服,卡其色休闲裤,头发半秃,戴着眼镜的男子笑眯眯地站在门前等着我们。
  还没等车停稳热情地走了过来,“总算把你们给盼来了!我是这个村的村长薛新亮,听说你们是帝都过来的专案组?我们村子民风纯朴,别说是杀人案,连一边的治安案件都没有发生过啊,可以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次的案子实在是……”他眉头紧皱地一拍大腿,我能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很郁闷,却不是因为“民风”,“治安”之类的原因。
  “您有亲人是受害者之一?”我问他。
  “是啊,我的亲姐姐……”他叹息道,“她远嫁到外地多年,退休之后回来享福的,谁知道竟然遇见了这样的事。”
  这村子的人太奇怪了,按道理人人都是想要健康长寿多活几年的,五百年前六十岁去世可以说是长寿、喜丧,在现代六十岁去世绝对是早亡,女性五十五岁退休还好,男的根本是工作了一辈子退休金都还没来得及领就去世了。
  可这村子里的人不管在外面有多大成就,六十岁之前必然要回村“等死”。
  “你姐姐的孩子呢?”我追问道。
  “我姐姐有一儿一女都是博士,一个在米国,一个在高丽国,都回来奔丧了。”
  “据我们了解,他们在你姐姐去世之前就已经入境了……”我佯装翻看了一眼资料道。
  “呃……他们本来是回来替我姐姐庆祝六十大寿的。”他很勉强地笑道,“吴灿这孩子啊,按理来说也是可怜,他爸死得早,她妈带着他和他姐姐回娘家这边来住,孤儿寡母的也是可怜,考上大学之后我们都替他妈妈高兴,谁想到这孩子竟然病了呢……警察同志,他现在怎么样?会不会被判刑啊?”他一脸期盼地看着李科长。
  “不会,我们已经排除了他的嫌疑,他跟我们一起回村了,就在后面的车里……我们车开得快,不过他们应该也快到了。”李科长一边看手表一边说道。
  薛村长脸立刻就变了,“李科长,这事儿你做得可不对!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人不是他杀的。”李科长道,“再说了,就他那身子骨你也知道,个子跟我差不多高,体重才九十斤,别看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力气还不见得有你大呢!他一个人能弄晕那么多健康的老人?还能挖坑把他们活埋了?你是干过活的,我也是干过活的,当着明人不说假话,那些棺材我们用挖土机还挖了一天呢,他一个人能背着全村的人干这事儿?更不用说这些老人都有儿女在身边,儿女又不是死人……”李科长就差明说了,那些老人是怎么死的你自己心里没点逼数吗?挑替罪羊要不要找得这么不走心?
  薛村长不说话了,他低下了头——“我们村里怕是容不下这样的疯子了,谁知道哪天他发了疯拿着刀砍人……”
  “他说鬼母来了。”我懒得听他再撒谎直接提问,“你们村里有没有关于鬼母的传说?”
  “什么鬼母?”薛村长道,“我们村只有两座庙一座祠堂,一座土地庙,一座九天玄女庙,一座供奉薛、杨、吴、赵四家祖先的祠堂。”
  “您能带我到庙和祠堂看看吗?”
  “好呀!我们村的祠堂始建于宋代,历朝历代皆有修缮,两座庙最晚的也建于明代中期,可以说是一草一木都是文物……”他不再纠结于凶手,甚至不再纠结于凶案,开始像导游一样眉飞色舞地介绍起庙宇和祠堂。
  我用眼角的余光瞥见,一个穿着巴宝莉风衣的男子在门前一闪而过……
  村长轻咳了一声,“我们是先吃饭休息还是先去看庙?”
  “我们在市里已经吃过了。先去看庙吧。”我笑眯眯地说道,佯装没有发现异样。
  他带着我们走出村委会,慢悠悠地沿着四车道柏油路带着我们边走边参观村子,“这里是我们村子最有特色的小学,由国际著名建筑师设计……建筑面积十亩,包括六层的教学楼、体育馆、图书馆、宿舍楼、食堂、室外体育场、室外草坪和一个供学生们体验疏菜种值的温室,村里人每家每年固定投资二十万专款专用,投资教育……附近整个乡的小学生都在这里读书,城里人甚至也想送孩子过来,我们村里的规矩是除了本村村民,只收亲属子女和本乡子女。”
  “哦……”条件这么好的小学我也想要上好么……
  “这学校……为什么这么安静?”李科长到底是警察出身,一下子就觉察出了不对。
  “因为里面没人。”黄书郎冷声道,他舔了舔手指伸出手……“一个小时之前这里还都是学生,有六百人?”
  “不止……”薛村长道,“这不是村里出了大案子吗?人心惶惶的,临时给他们放假了。”
  他说话的时候并不知道,原来笼罩在他身上的常人气场,变成了黑灰色,他的脸上蒙上了一层灰灰的阴影。
  我看向学校……不止是关闭,是没有生机……没有任何的生机。
  现在虽然已经临近深秋,在这个季节的豫省仍然很暖和,树木依旧浓绿可人,花依旧盛放,却没有一只蝴蝶一只蜜蜂一只吵人的蟋蟀,一声不停歇的蛙鸣,一只飞鸟飞过天空……
  死寂,没人说话的时候是死一般的寂静,连彼此的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走吧,我们去九天玄女庙。”薛村长挠了挠头皮道。
  我们继续慢悠悠地逛着,他依旧很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