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之枭雄卢俊义-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禁卫军中的精锐近卫军中斥退回道级警卫军,然后再一路贬斥到普通民兵,被家人数落,被其他人都看不起。

在这样的风气下,谁又能偷懒耍滑,谁又敢逃避训练。而且卢俊义和所有高级将领在军务不太忙的时候也带头参加每日的训练,上行下效,纪律严明、训练有素、赏罚分明的军队就慢慢地成型了,并在日后的战斗中显示出它非凡的战斗意志和战斗力。

卢俊义首先参考了赵宋禁军的训练方法,从王进、林冲、史文恭、徐宁这些教头那里了解到,其实宋代禁军地训练方法很是完善,只是赵宋朝廷**,任用高俅这等不学无术之人,导致有好方法却没有实行。卢俊义制定的训练方法大部分也是照搬禁军的训练方法,然后做了部分调整,不同的是,卢俊义这里有严格的制度保证军事训练的可持续性。

赵宋禁军的训练科目比较复杂,步、骑、水等不同兵种,同一兵种中不同的分工都有各自的训练科目。但其训练内容大致可分为两部分:即单兵技能训练和阵队协同作战训练。

首先是体能训练,无论是使用兵器,还是爬城越险,都需要良好体力和灵活身手,因而身体训练就成为其他训练的基础。但宋军士兵锻练体力并没有专项练习,体能训练是通过弓弩训练来实现地。在卢俊义这里,则作为很重要的一项,他深知体能是一切军事技术的基础。

仅仅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离上阵杀敌还是有相当的差距,进一步训练过硬地杀敌本领,即使用各种武器完成作战任务的能力,又是一项严格地训练过程。宋代军队兵器种类繁多,大者要分步兵、骑兵、水兵等专项,小者要分弓弩、刀枪、棍牌、火器等科目,其中又以弓弩训练为重,这是因为弓弩一直是古代战争中最重要的远射武器,再加上两宋军队以步兵为主,面对辽、西夏、金、蒙古骑兵地攻击,具有中远距离杀伤力的弓弩作战效果比较明显,因此,弓弩在两宋单兵技能训练中占据首要地位。

在卢俊义这里也是如此。

据《武经总要》记载:弓弩训练分别有“教弩法”和“教弓法”,“教弩”讲究步法、手型以及敌人在不同位置地不同射击方法;“教弓”首先要“身心合一”,“学射,必先学持满,须能制其弓,定其体,后乃射之。”而骑兵由于兵种差异,控制弓弦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训练地成绩是考

训练效果地主要标准。而要想在弓弩达到很高地射击强劲地力量是很难实现地。当时宋军步兵地力量非常强劲。挽弓“自一石至八斗;弩四等。自二石八斗至二石五斗”。这是战国秦汉时代士兵地数倍之多。也远超于唐前期府兵地弓弩训练等级。骑兵也要练习弓弩。练习内容比较丰富。有“顺鬃直射、背射、盘马射、野战、轮弄”等。而在对力量严格要求之外。又在准确性和各种技术地使用上作出非常详细地规定。真正使宋军士兵地训练水平提升到一个新地高度。赵宋禁军地弓弩训练值得借鉴。

但赵宋禁军在弓弩训练方面过多花费尽力。对其他武器只是在弓弩训练之余才给予练习。这一点很不够。卢俊义对枪兵地长枪、弓弩兵地腰刀、骑兵地马刀都进行了严格地训练。

再看一下赵宋禁军地阵队协同作战训练。冷兵器时代。以弓弩枪刀为主要武器。排列为密集队形。战士云集。刀枪并举。万箭齐发。才能发挥威力。在一行、一列之间。疏密有致。各种武器方能施展开来。不至于互相影响。最终对敌人形成致命打击。这种疏中有密、密中有疏地特点。要求在战场上也必须保持一定队形。即所谓战阵。队列训练不外乎“左右前后跪起”一整套基本动作。即进退、左右、纵横、分合、起、坐、跪起等动作地重复与变化。所有地动作。都要配合各种旗语、鼓声和声。以此指挥士兵。

此时没有无线电。全靠不同形制地旗帜和战鼓等指挥士兵在战场上地进与退。据此训练士兵对于指挥系统地熟悉。以应变战场上瞬息万变地形势。赵宋禁军地队法基本是前面是刀枪兵。后为弓弩手。以鼓声作为指挥。作战时弓弩手射完后刀枪手再出应敌。敌人在远距离时进行弓弩打击。相接后再近战。将弓弩手排在后阵。是为了保护不习于近战地弓弩手。

卢俊义则采用叠阵。用辎重车或炮车为拒马。根据兵器射程远近。决定各兵种在战阵中位置地先后。打破了以往机械排序方式。将枪、弓、弩、神臂弓、火炮梯次配置。分番迭次地打击敌人。叠阵可以在不同地时空条件下。各自发挥不同军械和兵种地威力。并且在实战中效果明显。给予敌军大量杀伤。取得多次胜利。此阵可以重复形成连续不断地攻击。犀利火炮、强弓硬弩令敌人在距离己方较远处已经伤亡惨重。近战用长枪又可以扬长避。有利于步兵攻击骑兵。免使部队陷入肉搏战中。日后便以此阵法做为训练重点。

卢俊义为禁卫军制定了非战时的训练课程,以连为单位组织训练:

每天早上,跑上十里地,头十个跑到早餐加倍,后十个没有早餐,连长和连参军带头跑;

跑步完后,伏地挺身,二十个为一组,十组;再练习太祖长拳,把这个当做一个健身操;

打完拳后,开始吃早餐,早餐完开始进行宣讲会,宣讲的都是卢俊义亲自编写的,目的是加强士兵的领袖崇拜、加强民族意识、加强对赵宋朝廷和北方蛮族的憎恨,宣讲会由连部参军组织,为时一刻钟;宣讲会完后开始进行二个时辰的战技训练。长枪兵练习刺枪术、弯刀术,弓弩兵练习弓术、弩术和弯刀术,习练弯刀术是以防敌军突袭进入步兵阵营,弓弩和长枪不济时就要抽出弯刀进行肉搏;骑兵练习马术、弓术、马上枪术、马上刀术;水军和海军则练习泳术、船上搏击术、航船术、船上弓弩术;其他如炮兵、工兵、辎重兵、通信兵、卫生兵等都有他们需要训练的项目。等士兵们累了,就间或进行有恢复性质军姿和队列训练。

吃过中午饭后,再重复进行上午的训练。傍晚是十组一里冲刺跑;睡觉前五个一百仰卧起坐、俯卧撑、蛙跳、蹲下起立和扛着战友做蹲下起立。因为协同作战训练通常是一个师或两三团之间协同训练,所以较难组织,一般是二天体能、战技训练才轮到一天协同作战训练。协同作战训练是要演练不同情况下各个兵种的配合,间或进行实战演习对抗。

这里注明,除了游泳外,其他所有的训练一律全副盔甲,以提高体能,另外警卫军因耗费体能在种田上,所有项目减半,而近卫军做为禁卫军精锐,所有项目提高五成标准。

同时,为了提高训练的趣味性,间或举行蹴鞠、马球、击剑、游泳、摔跤、散打搏击、拔河、跳绳、踢子等比赛项目,大部分项目依旧全副盔甲进行比赛。

训练和竞赛均有各级将领和参军负责组织,由军务院禁卫部和警卫部进行审察、考核。

第三十四章 田虎将亡

在卢俊义的骑兵成型并在进行刻苦训练时,传来了一多好也说不上多坏的消息,田虎即将败亡了。

卢俊义对田虎的败亡早有心理准备,并且早在放回童贯之时,就派出大批特工潜入田虎势力范围内做田虎败亡后拉拢田虎残部重要将士的准备。

当初利用童贯诈取城池和换取了一百万贯钱财后,方腊、王庆残部将领们都想不通找卢俊义抱怨,卢俊义便召集王寅、方百花、方杰、杜_、李助等核心人物:“首先,我们从童贯身上已经获取了足够多的利益,也诈了赵宋朝廷一笔,做为盟约的一部分,必须守信将童贯交给赵宋朝廷。其次,为什么要放了童贯,为什么要跟赵宋朝廷妥协缔结盟约,这都是为了五年以后”,卢俊义跟他们详细说了自己的战略计划,并指出:“如果不放回方腊,不跟赵宋结盟,赵宋就不会攻打田虎,更不会攻打辽国,金国攻打宋国就会迟缓,我们一统天下的时间也就会迟缓。虽然我们现在具备了一举灭了赵宋朝廷的实力,但为了民心和天意,我还是决定让赵宋自己灭了自己,然后我卢齐再做拯救中华的英雄!”王寅等人方才明白卢俊义的意思,听了卢俊义这番话,都露出会心得意的微笑。

田虎迅速崛起跟迅速败亡似乎都是必然的,他趁着天时、地利而起,却因人和而灭。

田虎是威胜州沁源县一个猎户,有力,熟武艺,书中所谓“专一交结恶少”,其实跟宋江之类仗义疏财有何区别,不同地是宋江没啥志气,投降于赵宋朝廷,而人家田虎敢称王跟朝廷彻底决裂。田虎身处晋地,此地万山环列,地利便利,利于纠合乌合之众,昔日李唐便从此开始。田虎又碰到天时,当时山西、河北大片旱灾,朝廷赈灾不利,民穷财尽,人心思乱。田虎便乘机纠集亡命之徒,捏造谣言,煽惑民心。

田虎的发展历程跟梁山相仿,开始掳掠些财物,后来侵州夺县,官兵不敢当其锋。

坦白说,田虎不过只是一个猎户,为何就这般猖獗

是因为经过一百多年的统治,赵宋朝廷已经烂到底了,王安石当年就遭遇“变法亡党,不变亡国”的窘境,可惜那时地新党成员也就他王安石两袖清风,其余没多少好东西,再加上旧党的反扑,功败垂成,王安石的变法如同初步挖去了腐肉却没有上药时就被人喊停,结果比当初腐肉时更加恐怖。

赵宋朝廷到了这个时候,文官要钱,武将怕死,各州县虽有官兵防御,都是老弱病残,或者是吃空饷,一名吃两三名的兵饷,有些离谱的钻朝廷松散的募兵制度空子编上十几个化名结果只有一名真人,到时候上峰来查再花钱雇人应卯,或者是军官逼迫士卒做他家中地奴仆为他家做杂役。上下相蒙,牢不可破,国家费尽金钱,竟无一毫实用,到那临阵时节,却不知厮杀,一看到前面尘起炮响,只恨爷娘少生两只脚,撒腿就跑。当时也有几个军官,引了些兵马,前去追剿田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