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之枭雄卢俊义-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一个妾,我姑妈就大吵大闹,对那小妾肆意打骂,最后惹恼了姑丈,给那小妾找了一个新宅子,从此不再进家门,更不愿见到姑妈。”

卢俊义轻轻地拍着钱燕儿的玉背,淡笑道:“自古就是这个理,聪明反被聪明误,做女人,还是大智若愚一点好,像有些坏女人那般机关算尽到头却是一场空。下面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卢俊义便将《红楼梦》的故事粗略地讲了一遍,钱燕儿听后凛然一惊,被那金陵十二钗的悲惨命运折实地震撼了。卢俊义还特意把那个跟钱燕儿有点相似的史湘云的命运改的相对好些,跟王熙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五十八章 红袖添香夜写书

卢俊义看看旁边呆若木鸡的钱燕儿,呵呵笑道:“我很喜欢里面这个史湘云,希望你能像她那般天真、单纯下去,做好人自然有好报。哎,不要这么严肃了,你觉得这个故事怎样?”

钱燕儿摸了摸有点酸麻的小脸蛋,想了想道:“如果有这样一本书,写的详细点,我愿意花上十贯钱买来看看。”

卢俊义又把《西厢记》《三国演义》《西游记》的大概故事讲给钱燕儿,钱燕儿越听越觉得面前这位被自己奚落了一顿的官人,那略输文采的形象突然变得光辉起来了。

钱燕儿趴在卢俊义怀里,闪着水汪汪的大眼晴,放出无比崇敬之意,惊异道:“官人,你这脑袋怎生长的,怎有这么多好故事,好精彩,要是您能把它都写成书,一定会大卖,估计比那《唐传奇》都好卖。”

卢俊义挠着头,面露苦难状:“我是想把这些都写成书,奈何我这书法太破太慢了,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把这些书都写完了。”

钱燕儿笑道:“呵呵,要是官人不嫌弃我这字破的话,你你可以口述,我来给你做笔记。”

卢俊义哈哈大笑:“踏破铁靴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宝贝,我看你刚才行云流水,书写甚快,不知道怎么练就的。”

这个问题顿时让钱燕儿想起了往事,狠狠地骂道:“那还不是因为卢有德那凶恶的大老婆。我父亲贿赂过她,让我在她身边做丫鬟的时候还可以看书写字。那恶老婆子虽然同意让我看书练字,但她不识字,很是嫉妒,我还没有开始写几个字,就会被她差遣着干这个做那个,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不敢不做,但那些字还是要写,只得写快些,争取在有限时间内多练几个字,谁知道越写越快。”

钱燕儿说到这里,娇笑道:“看来还得感谢那恶婆娘,要不是她,我现在还帮不到官人呢。我现在一个时辰能写上五六千字,不知道这种速度你满意吗?”

卢俊义盘算了一下,一秒多一个字,不算很快,但至少比自己好多了,便笑道:“足够了,我们就一天花上一个时辰,慢慢地把它写出来。”

就这样,每天晚上,在书房里点上几根红红的大蜡烛,卢俊义仰躺在藤竹编制的躺椅上,缓缓地将《西厢记》的故事稍加改造,分作章回体讲了出来。卢俊义把西厢记里增加了一些内容,硬生生扩编到了三十万字,一百二十个章节,分成六卷。钱燕儿坐在书案前,挥动狼毫,细细地将听来的每个字都写到纸上。卢俊义便讲述便看着那正奋笔疾书的钱燕儿,不禁赞叹果然是认真的女人最美丽。有时候卢俊义忍不住就上前抱着钱燕儿温存一把,结果钱燕儿比卢俊义对那书还上劲,屡次给卢俊义白眼,让他讲完了一章后才能对自己动手动脚。

卢俊义看着红红地烛光。那认真可爱地小佳人。恍然有种陶醉。在后世看到那古代才子“红袖添香夜读书”很是羡慕。没想到轮到自己却是“红袖添香夜写书”。不过这滋味也不错。细细想来。这书桌也就这两三年稳当些。等上了梁山。就再无这等闲情逸致了。

等完成了两章六千字后。卢俊义就一把抱起娇俏地小老婆。疾步走出书房。奔向卧房。新婚燕尔。热情一点有情可原。

卢俊义和钱燕儿继续写着。一个月后已经写完了三卷。

但此时第一卷书才刚刚印制完成。虽然卢家地书局已经用了先进地活字印刷。而非这个宋代常用地雕版印刷。但跟后世地印刷速度比起来后。还是慢了太多。卢俊义不能一下子就将这个时代地印刷技术提升到后来地那种水准。中间隔着太多技术难题呢。只能便忙着其他地事情便等着书籍地慢慢印出。

《西厢记》地第一卷问世了。该怎么定价呢?

卢俊义做了简单地市场调研。发现宋代地书因为造纸和印刷技术地限制。还有印刷工匠地高额工费。跟后世地书籍比起来贵了很多倍。一页书地造价约莫要四文钱。一面书是二十行、每行二十字(宋朝通行标准)。纸质厚实些一页可印两面。一卷本五万字约莫六十多页。大约要三百文。而这个只是成本价。如果加上一定地利润要求。定价应至少在五百文(折合后世价格。一百五十块。但要知道这才五万字而已)。卢俊义狠狠心。定为一贯。即一千文。开始摆出来后。人家一看价格都吓退了。后面有个有钱烧得慌地家伙翻了翻。顿时惊为天书。当即买回去给亲戚好友传阅。一下子就火了起来。卢家设在东京汴梁、长安、杭州、建康、大名、成都地书店一下子都被踏破了门槛。都在找这本奇书来看。

奈何好景不长,过了半个月,这《西厢记》的第一卷卖了三万多册,就卖不动了。第一版按照卢俊义的意思,印刷了五万册,那还有两万册积压在书库里。

卢俊义分析过《西厢记》的读者群,宋、西夏、辽、大理现在用的都是汉字,包括高丽、东瀛的上层人士使用的也是汉字,这所有国家的民众加起来一亿多。宋代民众受教育的程度远高于其他朝代,要知道那是一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农民子弟考中进士状元的也不胜枚举,即便再偏僻穷困的地方,也有乡学可上,识字率高达四分之一,即便按照最严格的算法,十分之一,也有上千万的人会看书,能够看并且喜欢看闲书的男女小青年算做十分之一,也该有百万之众,这《西厢记》卖向上述所有用汉字的国度,怎么也能消化点五万册吧,谁知道只卖了三万册。

卢俊义第一反应就是被人盗版了。尽管他这书也是盗版自王实甫的,但这个事实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知道,而且谁见过有提前二百多年盗版的,论起来还比那王实甫早了两百多年来写,如果以后的历史里还有王实甫的话,他也只能乖乖做读者了。这种盗版,是穿越分子霸道的盗版,是一种毫无置疑的金手指,没有可指责的,何况卢俊义还在书上署名王实甫。

第五十九章 反盗版

看着卢家书店的总书库里堆积未售的两万册《西厢记》,卢俊义就想起来二十一世纪。

那时他看过太多这样的例子。在这块伟大的国度上,有些人如同腥臭苍蝇,逐利而生,杀也杀不尽,赶也赶不完,盯在一块肥肉上可劲地吸,直到这块肥肉变臭变瘦变得什么都没有,这些人才摇身一变去吸食另外一块肥肉;可惜原本大好的一门产业,就被这些东西给败坏地什么都不剩。在二十一世纪,这样的畜生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许多企业花费大量资金人力开发出来的专利产品,一下子就被这些东西给偷走了,最后慢慢地,越来越少企业肯做研发,都争着去做只管制造没有前途的世界工厂,而民族工业都被人抛在脑后,盗版猖獗到毁掉民族工业前途的地步,后世有识之人却无可奈何。

卢俊义在那时人微言轻,无力阻止整个社会风气的恶化,而在这个时空,他有钱又有势,看谁不惯都可以直接弄死,何况这些影响到他利益还让他想起后世的不快乐,更想要除之而后快。而且不单单是书籍的被人盗版,其他的服装设计、陶瓷设计,但凡有原创内容的,其实都有程度不同的被人盗版。

虽然现在还没有掌握到国家政权,不能发布严厉的法律去惩治这样的犯罪行为,但卢俊义身为河北第一富豪大家族的家主,河北一带的盗版贩子他还能掌控住。

当即派人到市面搜寻盗版的西厢记。果然那盗版的西厢记便宜了很多,只卖五百文,书本身除了纸质有些差之外,其他完全没两样。还有卖四百文、三百文的,不过纸质和印刷质量跟那五百文的完全没法比,但胜在便宜,还是有人买。

单论钱财的损失,还没什么,一两万贯卢俊义还支撑的起,关键是那班人是盗的,不仅挤压辛苦原创者的财路和活路,还毫无愧意,肆无忌惮地加倍印刷。卢家派人统计了一下,短短半个月内,市面上就出现了十几个版本的西厢记,共有十四五万册。

卢俊义想起自己回忆原著和改变原著绞尽脑汁的辛劳,想起钱燕儿晚上辛苦跟着卢俊义的口述做笔记、第二天白天还做校对修改的辛劳,结果连一半收入都没有得到呢,就被这些畜生把财路给断了。还想二版三版呢,看样子,也根本不会有了,卢家书局用的纸、墨、排版、工人都是最好的,真要像那些人一样卖三百文,有可能不赚还亏。

卢俊义仔细读过《宋律》,压根没有什么知识产权、著作权的保护,没有什么反盗版法。

问询过大名留守梁中书,人家根本不管这等琐事。相反梁中书为卢俊义写书而深深松了一口气,卢俊义这样的地方豪绅,还豢养私人武装,也没有对朝廷有什么效忠的表示,梁中书始终对他不放心,卢俊义也始终在梁中书的监控下,虽然这监控漏洞百出,相应人员也被卢俊义收买干净。梁中书一直担心卢俊义搞什么有害朝廷的事情,如今听说卢俊义写评话小说,当下心中很是鄙视了一下卢俊义,暗道如此荒唐之人,焉能成事,不足为患,便放松了对卢俊义的监控。后来在卢俊义持续不断的贿赂下,梁中书就变得对卢俊义异常放心,让卢俊义平安地度过了三年。

虽然法律不禁,虽然官府不管,但卢俊义实在忍不下这口恶气。当即派人打探河北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