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之枭雄卢俊义-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师五个营,一万人,设有一师长和三名副师长、一名正监军三名副监军。

一军五个师,五万人,设有一正军长三名副军长、一名正监军三名副监军。

各级队伍地顺序按照编码从第一到第二。以此类推。

其中监军跟后世地政委指导员地性质一样。跟这时候地监军地性质则截然不同。不再像皇帝特使监督将帅、动辄干扰将帅用兵之法。行军作战他管不到。但是其他方面如同后勤内需、将士地生活思想状况都需要他来管。要从他这里开始为将士们做思想心理辅导。杜绝后世绵延不绝地兵变、炸营等各种内讧情况;另外鉴于卢俊义此时手下智谋之士甚缺。也暂定各级地监军有联络军情部搜集情报、分析情报、参赞军机、给各级将领出谋划策之责。但必须不得掣肘。如有争议。速报总部解决。

目前划分地职能部门只能按照战争时期地安排。共分作统帅部、政治部(掌控监军和负责宣传)、后勤部、装备部、军情部。各部掌管人选暂定为:统帅部和政治部由卢俊义亲自掌管。直接领导各级将领和各级监军。许贯忠做为他地副手。统帅部内部设有参谋处。由许贯忠和朱武负责参赞军机。后勤部和军情部由燕青掌管。分别有蒋敬和时迁做为他地副手;装备部由许贯忠掌管。汤隆做为副手。上述部门一把手负责决策。真正负责日常工作地是二把手。日后有更多地人才进来后。便再做调整。

大兵种地设置。像陆军不用多说那是重中之重。海军还在筹建。那空军要不要呢?空军?这个时代没有飞机啊。哼哼。是没有飞机。但是有鸽子有各种大雕有风筝啊。训练军鸽地也安排进空军里。训练一些可以骑乘地大雕。偶尔可以冒险前去窥测敌营。甚至可以趁着天气地配合。空投时迁这样地人物去敌营里放火扰乱。当然是上下一起配合。这空军有几百人就了不起了。等到过上几十年能有简易地飞机就可以大规模装备了。

至于炮兵呢。日后筹建出来就单列一种。必要地护炮队伍一定要有。不能重蹈凌振炮击梁山反被擒获地惨事。炮兵大部分会支援陆军。少部分也会安置到船上。在海上称王称霸。

在密州训练地这一部分水兵有两千人左右。问题来了。这么大规模地人员调动不会惊动官府吗?那是因为这两千人招募来给官府地理由一部分是为了造船。一部分为了护航出海。再给相应地官员塞点钱财。就轻易过关了。

这两千人里面中有一百人是原来俊义武馆培养出来的近卫军士兵,他们都是会水的人,又经过卢俊义等人的洗脑,现在过来充实海军的基层军官队伍。这些人里面有六七十人做基层将领,有三四十人则充当各级的监军之职。卢俊义在这里详细阐述了自己设置监军之职的用意,希望他们能把在俊义武馆学到的东西用出来,能够很好的做好水兵们的思想心理工作,同时尽力协助相应级别的将领搞好军机参赞。

这两千人自然是成一营,正指挥是李俊,张顺等人都佩服他,他除了一身武功冠绝这些人之外,还拥有一定军事造诣,对水战有一定了解,很有领导能力和威望。副指挥则是张顺和卢俊游,下面的旗正则有张横、李立、童威、童猛、孟康五人担任,其中卢俊游和孟康只是挂衔,他们的具体工作则有卢俊义派出比较通晓海上事务的卢家子弟卢大海、卢大洋来负责,这两个人是卢家旁支,但在海上做贸易多年,来担当这样的工作子自不在话下。

这一支海军几乎完全被李俊掌控,而且卢俊义想到原著里李俊日后能离开梁山队伍到日本称王称霸,这一点无论卢俊义如何地用人不疑都不由得有些忌惮。幸好李俊有些政治智慧,将自己所有能迁移的亲戚宗族都从江州接过来安置在大名府,在卢俊义的监控下。

提到这一点不由不让人心怀寒意,然而这一点又是如此的现实,让人不得不去面对。同时卢俊义将整个水军营上下的基层将领和监军都安置为从俊义武馆出来的人,即便李俊在海上多年萌生异志,也无法把已经在思想心理上被卢俊义控制的水兵们激发起来。这些水兵经过这些监军们的洗脑后,知道自己听从谁的命令,该效忠谁还有谁给他们升迁奖赏的,前者是将领长官,只需要在训练作战是听从就好,但是后者是主公,需要全身心的投效。

卢俊义跟这些未来的海军官兵们一起演习操练了半个多月,在这些水兵心中留下了光辉的难以磨灭的形象。同时卢俊义也把后世的海军操练演习之法教授给了李俊等人。这个时侯汤隆督造的大船的铁皮和尖头,以及海军必备的弓箭弩机朴刀等一系列武器也在陆陆续续的做出来,然后依次运到了密州。但大船的安装铁皮和其他一些调试维护工作还是很需要时间,士兵的训练还不是很到位,所以还是需要一两个月后才能扬帆出海。

卢俊义也只得返回大名府去解决一些已经积压了许久的事情。密州的事宜呢,文的交给卢俊游,武的交给李俊,让他们在这里便宜行事,等到准备出海之前通知卢俊义来密州做一次总动员和庆祝典礼。

第一章 病关索杨雄

宋政和元年八月,卢俊义结束了密州的海军操练,留下李俊等人在操练海军,他快马返回了北京大名府。

回到大名府,头一件事情,就是看看汤隆将造船需要的部件打造的如何,发现进度有些缓慢,原来汤隆既要忙着给三卫士兵打造兵器盔甲,一边又要打造船只部件,二十多个铁匠不敷使用。卢俊义忙让燕青再发出一封专门针对铁匠的招贤贴,同时让时迁传递信息下去,让卢家各个店铺的掌柜密切留意所在地的铁匠,能请来的一定要请来;当然这一切的对外口径都是缺少农具,要打造犁头和锄头。

等上述命令发出去以后,卢俊义突然想起,招贤贴发出去两三个月了,许多梁山兄弟不知是没有看到还是别的原因,都没有出现,看来少不得自己要亲自出马会一会了。

卢俊义再给三卫和其他将领们洗了洗脑,和那些未来的梁山兄弟们喝了几次酒,再和爱妾钱燕儿进行了一番亲密的身心交流。另外一个大美女李师师就在隔壁屋,却仿佛隔着天涯海角,卢俊义没有明媒正娶人家,就不能进人家的屋子;卢俊义何尝不想早点把这个娇艳欲滴风情万种的野玫瑰插在自己这堆肥沃的牛粪上呢,奈何风月楼纵火案以后,大内密探遍布全国,到处在搜寻李师师的下落。卢俊义闻听到风声,就勒令李师师日后出门授徒带领娘子军要化装,必要时候要面纱遮脸,而且还给她杜撰了一个名字叫做王薇(改回她父亲姓),身份乃是卢俊义的表妹,家住在西北某镇,而那个镇正好被西夏军侵占烧毁,王薇全家被杀,只有她一人逃出投奔大名府表哥家。即便这个谎圆的有模有样,卢俊义也不愿冒险,两年后上了梁山再说吧。

卢俊义继续让燕青和许贯忠二人掌管生意和起义准备活动,而他自己孤身一人前去各地联络拜访原来的梁山兄弟。卢俊义再次拒绝了众人的好意,不带任何护卫。

卢俊义先去临近大名府的蓟州去寻访此地的几个人。

卢俊义回想了一下自己后世那点历史地理知识,虽然掌握的很浅薄,但他也能深深地被施大忽悠在水浒传上的硬伤震撼不已。

这蓟州乃是燕云十六州中的一州,现在还在契丹辽人的占领下,这里哪里会有杨雄、石秀、时迁、公孙胜等一群人在此生活,而且原水浒描述中毫无契丹人的痕迹,仿佛就是在宋境里生活一样。老施的地理知识真是让人浩叹啊,但这硬伤还是妨碍不了它成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就认为这蓟州是在宋境里的一个靠近边界的州府吧。

卢俊义先去拜访了杨雄,显然此时杨雄和石秀还没有碰面。杨雄此时已经担任了两院押狱,在蓟州小有名气,宅院十分好找。

杨雄是万想不到声名远播的河北三绝玉实在地。卢俊义真地不喜欢杨雄这个性格。但是随后跟杨雄比试了一番武艺。觉得杨雄地武艺还算可以。也就是天罡末地煞前地级别。算是有些价值。步军作战他可以上场。劳改场他可以做监狱长。日后到梁山万一需要刽子手他还可以兼职。因为蔡庆、蔡福这两人卢俊义是不准备收取了;而那个整天惦记着常例钱十分不厚道地戴宗根本没资格再做监狱长。

卢俊义看杨雄家徒四壁。想来刚当官没多久时间。没有多少积蓄。同时也显露出杨雄一直落魄未能娶妻地事实。看来那潘巧云还没有嫁过来。如果非要等到她嫁过来出事。然后石秀、杨雄杀人上山。那要再等上两三年。卢俊义就想马上用上石秀这样地人才。哪能再等如此多地时间。所以在告别杨雄后就要去找石秀了。

至于杨雄,他现在正受知府器重,自然很难说动他弃官跟随自己,卢俊义也不为难他。

在告别杨雄时,卢俊义留下了三百贯交子(相当于后世九万人民币)给杨雄,杨雄死活不要,说:“无功不受禄,自己没有为卢员外做任何事情,哪里要这么多钱”。

卢俊义就说:“杨兄弟,话不能这样讲,你今日未能为我做一些事,并不代表你以后就不能为我做事了。你先拿着这钱,找个媳妇,成个家。最近的几年内我定有大事来求与你,你牢牢拿在手里,休要推辞。”杨雄这才把交子收好。

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

人生的际遇真是很奇怪,在原着里如果杨雄没遇到石秀,很可能窝窝囊囊带着绿帽过一辈子;如果没有石秀的搭救,卢俊义很可能早就人头落地,再也做不成梁山的第二把交椅。杨雄可能日后再也感受不到石秀的义气,而卢俊义却永远忘不了水浒中石秀的恩情。

来到这北宋末年水浒时空几个月了,卢俊义再也不能把它当成一场幻梦,一切都是那么真实地发生着,看来原来的水浒也是真的,像是自己的另一辈子。直到现在,大部分人和事都没有被卢俊义改变,现在的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