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之枭雄卢俊义-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天文学家,就像是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某一方面的化身。

除了本身玄之又玄的道术,还有观星象运行知运势变化之类的玄学,卢俊义不了解,但知道天文对军事的重要性,更知道这对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的重要性。就以三国演义为例,如果没有诸葛亮预测到东风的来临,周瑜怎么能确定好放火的时间,这火又怎么能放起来呢,赤壁之战他们又怎么会能赢呢?以日常生活为例,这个时侯大部分地方都是靠天吃饭,经常某地是大旱三年,如果有专家一早就预测到这一点,那些黎民百姓也可以早点兴修水利不至于后来那样惨绝人寰。

所以对于公孙胜这样的人士,卢俊义也是求贤若渴,更兼这公孙胜善于包装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世外高人模样,在原著中不但稳居四大巨头之列,而且还能吸引着朱武、樊瑞一起跟他学道,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对自己稳居魁首大有裨益。

但又找了四五天,一直都找不到。动员了卢家在蓟州的所有伙计粗去打听,也寻不见公孙胜的踪影,卢俊义便断了念想,准备打道回府。

这一日卢俊义骑马径直向南行去,经过了蓟州城南的一座荒山。这山不甚高,却显得秀丽旖旎,颇有些险峻之意,山中云雾缭绕,即便是离官道不甚远,好像也没有多少人进去游玩,显得沉静宁谧。问了附近的村民,这山并没有什么响亮的名字,只唤做南山,取城南之意。原来里面颇多禽兽蛇蚁,打猎好时也颇多收获。只是最近几年不知怎的,连最熟路的猎人都无法进的山的最深处,时常绕来绕去,最后回到出发的地方,煞是奇怪。

卢俊义本无星夜兼程赶回大名府的迫切心理,游山玩水之心顿然升起,对这奇怪莫名的山峦有了好奇之意,就策马向那山奔去。真乃是“看山跑死马”,卢俊义策马向前,路过了一些村寨山岗,又走了一长段崎岖坎坷的山路,看那山似乎还有那么远,只好继续催促马匹前行。等出了那崎岖山路后,看到一条大溪,溪水潺潺,清澈透亮,卢俊义走的口渴,下马前去喝了几口,甘甜清冽,真是好泉水。卢俊义继续上马前行,又走了约十来里地,才看到整个山峰赫然在面前,这山势秀丽挺拔,险峻异常,跟之前看过的华山颇有些相似。

卢俊义看那山势如此陡峭,显然骑马难上,只好将马匹拴在一边,自己徒步上前。这山间小路如同蛇盘,蜿蜒无边,卢俊义走了许久还不到尽头,又走了一大段时间竟然回到起点了,那拴在大树上的白马看到主人后欢悦地叫了起来。

卢俊义皱紧了眉头,果然那些山民所说属实,这山中果有奇怪。

卢俊义再细细回想经过的山路奇怪之处,有个想法突然浮现在他脑海:莫非是山中有高人布置了一个奇怪的阵法,来隔绝世人对他的骚扰不成?

既然有了这个想法,在他重走这奇怪山路的时候,一一对应,原来这高人通过路边的一些石头竹子还有山路的走势搭配出一个奇怪的阵势,正是这个阵势使得路人到了某个点后不得不辗转回返。只是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卢俊义脑筋一转,从山脚找了一些颜色跟山路迥然不同的鹅卵石,然后向前走一一段路就丢下一个,这样面对岔路口的时候就不再走冤枉路,但既便如此,还是让他走到那个奇怪的节点后无路可去。

卢俊义本来游山玩水的兴致一下子全转移到这个点,心里一直在好奇,到底是那位高人在此隐居?同时一直在琢磨怎么才能破阵,后来想到,即便那位高人能隔绝脚步,但有一个东西他暂时还没有这样的水平去隔绝。

第七章 入云龙归顺

卢俊义便放声大喊道:“不知是那位高人在此清修,河北卢俊义特来拜山!”声音清越嘹亮,如同龙吟,震动四野。卢俊义特意运足了道:“大哥,你能不能休停一会,我都快被你振晕了。”

卢俊义定睛一看,面前之人约莫三十岁左右,身上穿了一套短领的灰褐色的袍子,腰上系了一根混彩色的丝织腰带,身后上背了一把松纹古铜剑,脚上穿着一双麻鞋,手上拿着一支八卦扇子。看那脸面,八字眉,一双杏子眼;四方海口,一副落腮胡,显得磊落清奇。

卢俊义上前稽首道:“在下河北卢俊义,特来拜山,不知高人高姓大名?”

这位高人嘻嘻笑道:“闻听你找寻了我多日,你不认识我,找我作甚?”

卢俊义恍然大悟,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那公孙胜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卢俊义顿时大喜道:“可是一清先生,小可卢俊义这厢有礼了。”

公孙胜笑道:“都是江湖朋友,休要如此多礼。不知员外怎会找到陋居,此地在这三五年内我从未告诉过别人。”

卢俊义哈哈笑道:“天意如此,冥冥间自有安排。卢俊义素闻一清先生平时好习枪棒,学成武艺多般,更学得一家道术,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江湖上人称入云龙,这番特来拜访,谁知寻访多日,没闻先生影踪,本来想返回大名。路过这山,看得奇怪,上山一看,竟有个高超阵势,竟没有想到竟然是先生所设。”

公孙胜苦笑道:“真是阴差阳错。贫道在此恭迎员外大哥。”卢俊义遂迈步走入,身后的竹林在他进入后竟自动合拢,好像从来没有开解过一样,很自然的一片竹林。

走进去,看到的是一个山坳,里面有两三里方圆开阔的场地,繁花似锦绿草如茵隐映出一排草房,草房门外竹篱围绕,柴扉半掩,修竹苍松,丹枫翠柏,森密前后。公孙胜指着草房说道:“这个便是蜗居。”二人入得草堂,分宾主坐下。

闲叙了一阵子,卢俊义才明白公孙胜隐居在此,除了修道之外,就是奉养老母。公孙胜虽然入道了,但人伦亲情还在,侍母甚孝。所谓孝子贤孙人人钦敬,卢俊义对公孙胜的尊敬又加深了一层。随后卢俊义就去拜见了公孙胜的老母。看来她已身患恶症,躺在床上不能动弹,也不能言语。卢俊义见状忙对公孙胜言道:“伯母这病有一人可以医治。”

公孙胜大喜:“我先前寻遍了蓟州名医。都没有奈何之人。我以道术来救治母亲。谁知越发严重。不知员外哥哥所说是何方郎中?”

卢俊义笑道:“正是建康府神医安道全。他医术通神。颇能妙手回春。不如让他来诊治一番。”公孙胜苦笑道:“只是健康之地离此千里迢迢。怕是那医生不愿来此。我老母也难受如此颠簸。”

卢俊义微笑道:“不瞒先生。这安道全已在我大名家中。做我卢家医学院地院长。不如先生携母前去医治。让伯母在那里养病。虽然此地山明水秀。环境宜人。奈何山野之地缺少医药。不如在大名府将养方便些。你看如何?”

公孙胜看样子有些不舍这清修之地。奈何长久地平静已经被卢俊义打破。更忧心于母亲地疾病。只好答应跟随卢俊义前去大名府。

次日公孙胜陪同卢俊义在此南山四下游玩。卢俊义登高眺望。只见重峦迭障。四面皆山。惟有禽声上下。却无人迹往来。却有些桃树杏树等斑驳树种。有些树正在开花。正是落英缤纷。美丽之极。卢俊义叹道:“此间胜似桃源地。可惜了。”

公孙胜自揣离开此间后。想必再无回来可能。遂开放了阵势。任由山民到此。随后背负老母和卢俊义下山。然后寻了一辆大车。赶去大名府。

卢俊义不但见到公孙胜一面,更加顺势得寸进尺的将公孙胜拐到大名府。由于公孙胜的母亲缠绵病榻良久,安道全一时之间无法彻底治愈,只好一边治疗一边等老太太自己恢复。公孙胜只得羁绊在大名府照顾老母亲。同时公孙胜跟先前来到的梁山兄弟们都渐渐打成一片,其中他跟许贯忠、朱武二人最是默契,三人谈天文、论地理,成为知己般的好友。

公孙胜学道二十载,受苦受累还算罢了,只是去那里找这么多意气相投的朋友,更兼卢俊义仗义疏财,给他母亲治病都是卢俊义出钱。如此美好的大名府怎会舍得离开,于是公孙胜便渐渐心安理得的在大名府住下了。

经过跟公孙胜的沟通,卢俊义渐渐明白道术是怎么一回事情。公孙胜和其他人的道术归根结底都是一样的起源,都是用特殊的修炼方法,开发自身的潜能,来召唤天地间的能量。每个人的学道的教派不同,修炼方法就分出了高下,自然久而久之,法力也变得各有高低。公孙胜师父罗道人传给公孙胜的修炼道术的方法十分得当,公孙胜自身也淡泊名利,经常告别梁山择地隐居修炼,导致他的道术是越来越强,在整部水浒中的道术对抗中,屡败强敌,以高强的道术奠定了梁山第四把交椅。

但是这些道术都是要耗费本身精元,如果频繁使用没有修炼补充的话,修道人的寿命会急剧消减。所以公孙胜每次大战后必须要修炼一阵子才能继续,否则他可以运用自己的法术没完没了地帮助梁山攻城拔寨啊。可以这么说,他们发出一次道术就要休养几天,如果武人的武技高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避开修真人的道术攻击,进而轻松灭掉文弱的修真人。

第八章 景阳冈

卢俊义安定好公孙胜后,便去看望已经在卢府内安心住下的潘巧云一家。潘巧云的父亲是一个十分有头脑的屠夫,为人也很厚道。卢家原本没有自己的屠宰场,没有自己的肉铺,甚至没有养殖场。是卢俊义穿越过来后,才搞的养鸡场、养鸭场和养猪场,全部都是卖活猪、活鸡给其他的肉铺,一年利润足足少了三四千贯。卢俊义原本不会把这些钱放在眼里,后来甚觉小钱也是钱,况且还能给潘氏一家一个很好的生计。卢俊义给潘巧云安排的岗位一是帮助潘父记账,二是管那些养殖场,在养殖场做工的都是一些佃户的女眷,让潘巧云过去方便管理。

其实对大部分的女人,给她足够钱花给她足够面子和里子(往最深入的地方想就对了),再给她繁重的工作,基本上就完全断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