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寡妇难贤-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当初,杨家人中只有孙氏夫妇肯站出来为田慧说上几句话,田慧自然也记得这份情义。
  “闺女还小,还是要吃乳汁的,若是总是吃药,对闺女总归是不好的。”田慧说得直白,孙家人也暗暗地认同。
  田慧留了归芪鲤鱼汤,大鲤鱼一条,当归五钱,黄芪十五钱,小火煮至鱼肉烂熟,去药渣,调味。隔日一剂,连服三五日。
  “这方子补气养血,通乳,最是适合产后服用了。平日里可吃些黄豆花生炖猪蹄,碗豆粥,黑芝麻粥,黄花菜也不错。你们看着办就成了!”
  说完了正事,田慧也听孙家人说了,杨家正在闹分家,而且快要分成了,就差到里正那儿过一过,请人见证了。
  小柯氏得偿所愿地生下了儿子,杨知仁也自知理亏,杨知礼心灰意冷提了分家,孙家老头子带着四个儿子,很是大闹了一番杨家。
  杨家老爷子,杨全成受不住压力,柯氏看着孙家人高马大的,媳妇一个个嘴里不饶人的,将柯氏并杨家四子的所做作为,在杨家院门口,噼里啪啦地不重复地说了一日。
  柯氏紧闭房门,连出去都不敢了。
  迫于无奈,杨家最终分家,大房分了出去,二房算是杨知雨这一房的,李大方入赘的杨家。就二房这一房,杨家人又是吵了一通,就算是入赘了杨家,也不可能跟儿子一样分同等的。
  柯氏心疼闺女自然又是不依的,这一吵又是半日。
  杨家三房已经没了,四房就是小柯氏那一房,柯氏心里肯定是偏疼的,五房就是杨知德,爹娘不爱。
  最终,杨全成和柯氏带着二房过日子,幺女杨知云自然也是一道儿过日子的。所有的田产分成六分,二老得三份,其他三子各得一份。
  杨全成说了,老三那一房后继无人,到时候谁肯将儿子过继给三房,就分出一份来给那孙子,也算是继了三房的香火!
  孙氏和杨知礼对分家的结果都无异议,只要能分了就成,往后孙家人帮着补贴些,也不怕日子过不起来。再说杨知礼也是个会打算的,他早就盼着能分家,只是,是杨家长子,却是不好开口。
  四房小柯氏,有柯氏私底下的补贴,四房自然也就闭口不提。有子万事足,往后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杨知仁也常觉得自家大哥只是嘴皮子说的好听,做的活还不定有他多呢。所以,分家他也是乐意的很。
  至于五房,偷着乐。杨知德的媳妇,周氏,话不多,就是心思最多的,倒也不说是恶念,只是惯会看人神色的。是以,就算是当晚,柯氏拉着严婆子走了,周氏还是闷声不响地给孙氏烧火。
  孙家人自然记得周氏的这份情义,也知道周氏不受柯氏待见。这几日,周氏往杨知礼的院子跑得勤快,听说田慧开的方子要找大鲤鱼,杨知德不知道从哪儿弄来的大鲤鱼,让周氏给人送了去。
  分家在望,周氏即将能离了柯氏的眼,周氏一日总有那么一回去了杨知礼的院子。隔壁,杨知仁的院子,周氏也去了,不过就是当日生了儿子之后。
  柯氏毫不留情地指责周氏吃里扒外,周氏就再也没踏进去过了。
  杨家的恩恩怨怨,自然就有人说到了田慧娘三人。真是躺着也中枪啊,田慧深觉无奈。
  是以,田慧决定带着儿子到山上住几日,散散心。
  田慧早就惦记着早些时候买的酒,还剩下大半斤。手里头拮据的时候,就想着能省点儿是一点儿是一点儿,说不准哪日头疼脑热的。再说,小孩子哪有不生病的。
  说来也奇怪,自从跟了田慧后,这俩孩子也都没个生病的时候,身子骨一天天地结实了许多。
  自从置办了田地以后,田慧颇为地不思上进,左右娘三人明年的吃喝不愁了,懒着懒着也真只顾着懒散了。
  田慧一直喜欢酸酸的东西,口味偏酸甜。
  过年前腌的酸菜早就没有了,钱婶的大儿媳妇孔氏挺着大肚子,最喜这种酸酸的下饭吃。
  娘三人挖了一天的笋了。一边挖,圆子试图劝说田慧,“娘,这笋苦苦涩涩的,一点儿都不好吃!上回,娘挖回来不少,都被奶奶给扔了,余下一点儿都被咱自己吃了!”
  圆子可是一点儿都不想再尝那个味道,涩的吃什么都没味儿。
  “真不愧是我儿子!”田慧乐滋滋地挥着锄头,“我也不喜欢吃笋……”
  在吃食上,娘三人的口味一向相似地令人惊奇。
  “那咱干嘛还挖呢?”不过,圆子还是还是蹲在那儿剥笋。
  “酸笋呢,你不是喜欢吃酸菜吗?一个味儿!咱这几日多做些,到时候给钱婆婆他们都送些,咱自家也多留些,可以吃个饱!”田慧对好吃的东西,一向是以能吃个饱还衡量的。果然是被饿出来的!
  至于腌酸笋就更简单的,不能碰到油就是了。田慧将笋一个个洗干净切好,铺满坛子,倒满水,用石头压好就成了。就是因为简单,田慧才愿意张罗这些。最重要的是,无本的买卖啊。
  几日没来,渔网里就只有一条稍稍大些的,费力地将渔网拖上来,取了那条鱼,准备晚点儿杀了做鱼汤喝。
  “娘,这水好像少了很多呢!”团子拿着根树枝,搅着小溪水。“难怪鱼也少了!”
  田慧仔细地看了看,确实啊……
  今年雨水确实不多啊,要不要多买点儿粮呢?唉,外头还欠了二两银子的饥荒呢!
  再说了,杨三叔是个庄稼的好把式,也从没听说过今年收成不好,就算是想买粮,也等有了银子再做打算。
  “过几日就是清明了,要不要去你爹坟前扫扫墓。如今你们也不算是杨家的子孙了,不过,这个就看你们自己了!你们哥俩回头商量商量,再跟我说说……”田慧自己是真的千般不愿,本就不熟,难不成还要哭晕在杨老三的坟头?她还真的做不出来。
  田慧明显地看见圆子楞了下,不过她还是没说话。虽说哥俩都还小,平日里瞧着人精似的,这事儿合该着他们哥俩商量着办。
  这是多久没想起爹了呢,久到他都忘记了,爹会不会怪他不孝了?圆子小脸儿煞白。
  团子只比圆子小了一岁,平日里虽说总是被圆子护着,不过自从被田慧教训了数次后,也学会了关心“哥哥”圆子。哥哥怕是被爹吓到了吧?谁让爹总想着要把哥哥给卖了,如果是他,他也不会喜欢爹的。
  不过爹对我还是挺好的,怎么办?
  哥俩讨论了一天,也没讨论出结果来。最后还是田慧拍板,给杨老三扫墓三年!
  

061 清明
更新时间2014…10…29 7:54:01  字数:3142

 田慧有心早些日子去扫墓,只是看着钱婶子一家子女人在叠纸元宝,就知道自己怕是又忘记了什么!
  又跟着钱婶子他们折了两日的元宝,就到了清明那日。
  杨家村的清明日,也是寒食节。不会有人特意去数,冬至后的一百零五日,杨家村对于这些,一向简单地可以,久而久之,同一日就是了,也不会忘记。
  昨日得了钱氏的提醒,田慧早早地就就做好了面条。面粉中加入鸡蛋、清水和少量盐搅匀后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湿布醒面。
  醒好的面取出放面板上,用擀面仗擀开,尽量擀大、擀圆,折叠成长条状的,切成一指宽的面条,昨儿个就用水煮开了,然后用冷水泡着,晾干了。
  田慧如果掐着饭点儿去秦氏那儿,秦氏多半都是沾着酱下饭的。也难怪,秦氏一个孤寡老人,一个人也吃不了多少,秦氏又是个节省的性子。
  恨不得一个铜板也不花,不过秦氏确实也是这般做的。秦氏也不知道这些年节省下来的银子该作何用处,只是一味地省着,省着……
  “娘,咱跟秦奶奶一道儿吃吧,秦奶奶吃不得冷粥,每回吃完都要吐……”圆子想起了上回看到秦氏才吃完一半的冷粥,就开始吐,可吓人了。
  在圆子的强烈要求下,田慧做了好些鸡蛋摊饼。
  田慧用一个盘子装了几个小菜,这都是昨日就准备好的,是给杨老三的祭菜。
  “好了,咱赶紧去赶紧回来,晚上跟秦奶奶一道儿吃饭!”田慧收拾好了,领着俩儿子去杨老三的坟头。
  杨家村多数都是姓杨的,追朔到先人,那都是一个祖宗的。是以,祖坟都是在一个山上,不算高的山,不过树不多,密密麻麻地按着辈分,排满了坟头。
  杨老三的坟头并不高,还是座坟,田慧自认为没做啥亏心事,很坦然地拔着坟头的野草。不过真没啥好跟杨老三唠叨的,只卖力地拔着草。
  圆子哥俩这年纪还不知道要害怕,有模有样地跟着田慧一道儿拔草,也不晓得应该跟杨老三嘀咕几句。
  “好了,咱把元宝烧了就回去吧!”田慧也不晓得该如何做。前世的时候,只有年初一跟着家里的长辈去山上上坟,大抵都是这样的,不过就是少了心经、土地经啥的。唉,她家还真的有够封建的啊……
  田慧点了香,哥俩就在那儿往火堆里一个一个地扔着元宝,还在那儿比赛来着。
  “哥哥,这个是我叠的,我做了记号的!”团子举起一个元宝,示威地冲着圆子挥了挥。
  田慧仔细地盯着团子的那个元宝瞧了瞧,还真看不出哪儿做了记号,可能做得歪歪扭扭的,也算是一个记号吧?
  “别笑了,被别人看见了可不得了了!”田慧眼瞅着杨家人从山上的小道上下来了。这可真真就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团子禁言,瞒头扔着元宝。
  杨家人浩浩荡荡地下来了,停在杨老三的坟头不远处。
  田慧用余光瞥了眼,势单力薄啊,“赶紧的,咱都走了!”说完,也蹲下身子,一道儿扔着元宝。
  “你们在做什么!干嘛在我三哥的坟头!”杨家人自从分了家以后,就不似以前那么一团作战了。杨家人谁都没有开口,只杨知云开口训到。
  杨知云作为被柯氏一直娇宠着的幺女,说起话来也是霸气十足。
  田慧懒得搭理杨知云,只想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7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