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科技大亨-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仅仅是一个发现,就获得了诺贝尔奖。现在直接就临床应用成功,并准备迈向医学推广阶段,应该获得多少个诺奖?

媒体的分析师的这些论调抛了出来后,立即引起社会巨大反响,这回不光是美国,连同亚欧都密切关注起来。

网络和媒体的评论如雨后春笋般爆发,虽然没有国内“不能让他跑了”这种煞笔的言论,自由的资本市场,不是赌场——只有黑赌场才会搞“你可以进来玩。但要输光了才能离开”这种霸王生意。

但不表示,美国人不想挽留他们。

商务部、内阁高官都先后跟孟氏集团的ceo,也就是王曼文电话交谈,想了解她的想法,表示这件事情仍有商量空间,美国也将会提供更好的环境等等。

甚至美国总统,还专门跟幕后的大老板孟谦交谈,先是赞扬孟谦在美国舞台上的惊人表现。巨大成就,再说离开这个市场的缺点等。

孟谦能听出来这是挽留和一定程度的“提醒”:你借用美国这个平台才能获得这些成就的。你敢保证其它地方一样好?

再联想到最近欧洲的难民潮,频发的恐怖、恶性。事件,还真就如对方所表示的:欧洲并不是个好选择。

欧洲无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可能就无法顺利发展,你想要投资英国,万一当地也来几场暴恐?

但孟谦也不是菜鸟:“谢谢总统先生关心。我知道美国是个很好的平台,科技、人才都充足,所以我才选择这里,我选择加州发展了新型电池产业,并积极与当地集团合作;我还在湾区投资了vr产业。推动了一股新潮流,带来了数不清的就业机会,我很清楚这里的好处。”

孟谦是有底气的,我在这里投资这么多,还跟当地财团合作,已经够给面子,你要是吓我,我就再撤资!

撤资虽然是双输的局面,但孟谦拿准对方不敢乱来:因为财团第一个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政客们除非不想混了。

果然这番话让对方很明白:“所以我们与先生都有过愉快的合作,还获得了巨大成功,为什么不能再坐下来好好商量呢?我相信这里面的误解和隔阂,都是能够通过交谈,轻松解决的。”

孟谦笑着:“就这么说吧,我会为研究事业寻找更好、更稳定的环境,当然美国市场也是我最重视的,孟氏制药将会一如既往地注重在美国的发展,并与当地企业进行更多的合作。”

孟谦还是没有给明确的去留态度,只保证制药企业会留下来。这是必然的,他没有大气到放弃美国市场。

但对方的重点并不是企业的去留,集团的注册地和研究环境才关键,这个一旦离开,影响的将是经济和技术多方面。

最终重点还是没有眉目,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税负,如果政府愿意给他降低税负,或者特殊照顾……但不可能。

辉瑞、艾伯维都没有这种便利——税收是由联邦政府规定的,绝对不会专门为一个企业去重新修改。

所以经济媒体在分析上,就认定总部会变更到低税率区,但主体仍然留在美国国内,这是最好的局面。

在政治的分析上,专业人员认为美国对华裔采取的区别对待,恶果已经产生,现在孟谦的“逃离美国”,就是代表。如果它们将继续执迷不悟,还会有更多人逃离,甚至一开始就不选美国。

还有一些二三流的媒体,就直接喷政府,再说欧洲会成为赢家的阴谋;还有喷孟氏集团,称它们不自量力想要要挟伟大的美国;再有喷孟谦,说这个中国人可以滚蛋了……

暂且不管外界乱七八糟的论调,十一月份的某一天,一架来自美国的湾流g650飞机,降落在了伦敦的机场。

孟谦坐在这架飞机上,随行的有他最得力的王曼文,她的助手团队和保镖们,一同出现在这个仍旧阴雨蒙蒙的国度。

酒店派来的车接走了一部分人,剩下的被政府的专车接走,将前往英国首相的府邸,进行一次正式的访问。

早已经到位的媒体们,耐心等待着,车队最终如期抵达唐宁街10号首相府,车门打开,下来一名面相年轻的黄种人。

目光和镜头的焦点立即集中到他身上,作为近年来屡次带来技术突破,或者成功投资的大卫。孟,绝对是一号人物。

孟谦对镜头点了点头,显得很自然,这是在很多同龄人中都不会有的沉稳,因为他们几乎不会经历这种大场面。

媒体还注意到一直跟随他的那名高挑靓丽的女士,也认出了她的来历,不由得让人们感慨,现在都是年轻人的天下啊!

孟谦脸上露出笑容,大步上前与英国首相握手,面对着镜头,又是一阵咔擦咔擦的声音,记录这一刻。

“先生,这边请!”专门的接待人员引领他们。

首相在会客厅正式接见了孟谦和王曼文,他们分别是董事长和ceo,专门就跨国的生物技术投资,展开商谈。

首相代表的是英国的态度,他很热情的欢迎孟谦在英国投资,并称这里有最宽松的投资政策,最合适的环境,英国也坚定致力于发展对华关系……巴拉拉的。态度、优势都摆了出来。

其实这次见面只是最后的确认,从孟谦决定离开美国开始,财团、公司都在积极与英国的政府联系,处理好了很多问题。诸如位于伦敦的新办公地,将会有一大片土地划分给他们。

同时在税收政策上,也将会享有优惠,三年期的低税率,即便三年后,按照相关法律条款,它们享受的税率仍旧比在美国的低很多;再是为这类革新医学研究,还会有补贴帮助等等。

还有在与中国合作上——因为孟氏集团只负责研究和医疗,干细胞的基础培养和分化,其核心技术位于中国国内。意味着英国将大力展开与中国的合作,交流并交换双方的医学技术。

这可以说是孟谦为国内准备的一份好礼,这种层面的合作,牵扯的很多,包括很可能会给中国带来更多的先进技术,还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对华禁运”项目的解封,再度提高国内的水平。

条件早已经谈的差不多,公开与首相见面只是确认。

这一次会谈,立即在社会间传开,英媒这回都是一面的赞扬,相对于以往那些传统产业的投资,孟谦这种高科技含量、惠及人类医学的,更受尊重!他的照片还出现在了报纸的最显眼位置。

《这是个正确的选择!》媒体的标题也如此自信,报纸隔天被无数人翻阅,下面解释了干细胞的巨大作用,研究团队转移对英国今后相关产业的巨大促进,可能会制造上万个就业岗位等。

而在中国,虽然遗憾孟谦没有选择回来发展,但居于大战略角度,且领导层已经跟孟谦提前沟通过,达成了部分一致……所以官媒很好的引领了社会的声音,称这也是一个东西方合作的新突破。

两面都做好人非常不容易,中国和西方的猜忌和怀疑还有很多,但这次孟谦调和了——欧洲也不傻,完全跟美国混到黑?巴黎的袭击阴云还没散去呢,难民潮也是个烂摊子!是谁造就了中东乱局?

这笔合作的达成,在中国和英国两地都获得了喝彩。

孟谦如愿给集团未来寻求到了更好的环境,同时也向美国政府表明了他的态度:我不是软柿子,别乱捏!

====

ps:下午再更剩下的两章。。

第198章古怪的感觉

整个事情让孟谦雷厉风行的办好,前后耗时一个多月,也在社会各界引起了热烈反响,有英国人的自豪、对孟谦选择的赞同;也有美国方面的遗憾,媒体对政府的举措,开始出现怀疑。

最先表态的是专业学术组织,比如《自然》杂志,它们早就不满美国这种轻易怀疑科学家的态度,孟氏集团转移的事情发生后,它们声称美国政府的决策,导致了一个“本世纪最愚蠢的错误”。

干细胞研究向来受到业内关注,在十个临床例子成功,必定会斩获诺贝尔奖后,学术界的不满情绪就爆发了,虽然张栋梁等人的研究,与他们关联不大,但谁能保证它不发生在自己身上?

“政治不应该成为干涉科学发展的因素”,他们都强调这点,干细胞是一项影响深远的生物医学技术,这次它们因为美国政府的态度而转移,下一次呢?若还是这样,将会有更多人离开。

政客们则将它化为一种警告——孟谦在美国有财团、兄弟会的关系,仍旧拥有庞大的产业,并不是说他的其中一项投资离开后,影响力就下降。相反,他以及财团的政治代言人,咄咄逼人。

随后还有更多与财团、兄弟会有牵扯的媒体机构,也纷纷发声,表示对“鲁莽政策”的不理解和反对。强调即便是抓间谍,也需要证据确凿,妄下定论会让今天的洋相,在今后重复发生。

总统内阁以及本人都受到了外界压力,事情若处理不好。可能会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要知道亚裔精英近年来在美国的科学界的分量越来越重,如果这件事情的恶果无法消除。损失不可估量。

先不说技术战略的角度,就说现实的。政客们的支持率,也会受到冲击。那些因此失业的人、失去机会的企业,肯定会不满、会抗议,从而扩大这种情绪,转而影响更多人,影响选票。

孟谦的一个决定,就像平静湖面投下的石块,产生了无数涟漪。

光是他一个人的影响力,可能没有那么庞大。但这里面还有财团、利益组织等,在它们的有意推动下,事件和人们的不满就被无限放大——其幕后的含义,是它们给政府亮出的肌肉。

孟谦、兄弟会都利用这件事,实现了各自的目标。

视线回到英国伦敦,在合作达成后,孟谦也没忘了感谢帮助他的朋友们。

兄弟会在合作中牵线搭桥,功不可没,菲尔贝克爵士本人更是把商业、政治上的关系都动用了。

所以在后面一场兄弟会成员的聚会上。孟谦专门对其表达谢意:“我很高兴先生在这次合作中,提供关键助力。”

“这是我们这个兄弟姊妹团体,应该做和遵守的规则。”菲尔贝克微笑着说,现场其他人也铭记了这句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