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金耳-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天缘拿起壶,赶紧交流一下,用心记住线索和感觉,这都是宝贝!

“泥料要经过好几道工序,首先是晒泥,把开采出来的紫砂泥矿,露天曝晒,任凭日晒风吹雨淋,因刚开采出来的紫砂泥矿,其硬无比,性质刚烈,须露天曝晒,任凭日晒风吹雨淋自然风化瓦解,风化时间越久越好。”

“然后是陈腐,开采后的紫砂泥矿,经晒泥、筛选、辗碎、收集泥粉、过筛、和水搅拌、真空成条、把紫砂泥矿炼制成熟泥后,放置在阴湿的地方,需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湿泥经过陈腐,成为腐泥。让水份均匀分布,使泥料腐化,有机物质分解产生胶质,这种方法就是养土。”

“养土的好处,可提高可塑性,减少在成型过程和生坏阴干时的开裂,其烧制成器后表皮结晶温润日久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

许四海又拿起一把壶道:“这是段泥,早期稀有泥料,本山绿泥原矿提练而成。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早期泥料调配跟早期窑炉所升温度较低温,在一般缎泥产品会“吐黑“。”

“这几年用窑炉为高温窑,所烧成之缎泥壶,可轻易提升温度,而真正达到较高的结晶,极少吐黑。感甜嫩绵密,质坚而温润,呈近田黄色调,透气率均佳;茶汤顺和平适,操作冲茗技巧要求不高,甚适生手使用。适合泡普洱茶系列,铁观音及半发酵类茶。”

“这是大红袍,由宜兴在任途村与红卫村交介处小煤窑矿区,所开采的夹层嫩泥。含氧化铁,在炼泥过程加入天然铁红粉提升红色,经过窑烧会变成大红色,泥质细腻密度高、高结晶,泡茶柔顺好喝。”

“此泥红艳夺目,气质高雅,令观者满受瑞气临身,鸿运当头之意,为濒临绝灭之极品朱泥!大红袍泥料低张力,收缩比几乎达紫泥系的三倍,制作时泥性掌握不易,古代用于增添红泥艳润调色之用,为传说中最具神秘色彩之极品朱泥之一。”

“烧制时易起节皱、开裂、塌陷、变型、窑温轻者偏黄易还原,重者变形起泡,成品率不及二成。烧成后质感绵密、紧实细致,持之扎实沉重、红润艳丽,泥中极品,无以伦比。冲淋热水后色变极大,呈红中带紫,养壶易现“包浆”之美。”

吴天缘赶紧接过来,研究一下,这是他要寻找的极品矿泥,天缘堂的紫砂壶也要走高端。

“清水泥,为原矿紫砂,赤铁矿、云母多早期较常见的泥料,泥性容易掌握,稳定性高。是紫砂泥料里的一种上等泥料,泥色醇和尔雅,文人气息浓厚,大小件作品皆可展现紫砂风华;易与使用者产生共鸣,为明初陶手最喜使用之泥料之一。”

许四海告诫道:“这也是市场上很多黑心商人仿古的主要泥料,用清水泥来高仿明清老壶,经过一些特殊手法快速包浆,冒充大师壶骗人。”

吴天缘也看了看,记在心里,这种泥也有价值,以后天缘堂仿古就可以用它。

“藏青灰泥,也是明末清初广为流传之泥料,近年来开采量少,故成品甚稀。呈深紫灰色调,因满布颗粒,触感特殊,玩家喜呼“鲨鱼皮”,是甚为难觅之特优级泥矿。”

“烧成后双气孔结构明显,空气对流顺畅,简朴古雅,老味十足,别具明代紫砂原料气韵。砂感重而不刮毛,色泽如紫似灰,沉重扎实不妥协,似硬汉风格,适合泡红茶、绿茶、乌龙茶等。”

许四海最后拿起一把壶,爱不释手道:“我个人最喜欢降坡泥,成品老味十足、橙红中泛黄的烧成样貌,让人观之即生思古之幽情,经泡养后更是老味横生,简直与明清佳泥毫无二样!”

“泡茶茶汤温顺醇和、回甘强劲。若搭配前代传器为品种,稍一泡养除了包浆明显外,更与古代传世巨作之气息、质感毫无二样,为喜爱老壶韵味的藏家们爱不释手之品!”

听完许四海这个大行家的介绍,吴天缘不虚此行,他记下几种顶级泥料的线索,下一步就去宜兴寻矿。

现在紫砂泥也是稀有资源,好多工厂早就开始囤料,前几年还被热炒了一阵。幸亏政府出面澄清谣言,才平息跟风炒作。

“老弟,最近生意难做,这次邀请你来也是希望出手一些心爱之物,你有博物馆,是真正顶级藏家,这些宝贝交给你我放心!”

许四海很是无奈,没有办法,受到东升会的牵连,自己亏了很多。现在能吃下的只有天缘会,就是眼前的马腾飞和吴天缘。

“没问题,老哥你只要想出手,我和马哥全部接下来,回去我们再分!”

最后吴天缘一次收购许四海两百八十把壶,包括一百把大师壶,现在他有的是资金。先买下来,回去慢慢选。

“柳叔,我收了好多紫砂壶,照片发给你,喜欢就给你送过去。”

吴天缘挂了电话,最好的一定要给柳华生,他是茶道大师,这就是他以后的武器和弹药。

“马哥,剩下的你选吧,我无所谓,最后弄个展厅展出就行。”

“那我不客气了!”马腾飞也不客气,选了十几把道:“剩下的也别分了,都进博物馆,正好弄个展厅,以后我的藏品最后也要进去,早晚的事!”

吴天缘无所谓,现在天缘艺术中心还有三个博物馆空着,天缘会八个人自己还预留一个博物馆,以后准备存放展示藏品。真是早晚的事,手里留几把平时盘玩就行,再多也没有用,还不如给大众欣赏。(未完待续。)

第338章自己砸招牌

吴天缘离开博物馆直接去江西宜兴寻宝,这次带着几个许四海手里收的大师壶,开发极品泥料矿藏。

“大红袍、藏青灰、降坡泥,三大名种都要找到!”

吴天缘花了几天跑遍宜兴,终于找齐三大泥料的矿藏,让天缘矿业全部圈地,准备开发。

“吴老弟,久仰大名,终于有机会见面了!”

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徐汉庭热情接待吴天缘,他是十位现存国家工艺美术大师,也是紫砂壶大师,欧阳老爷子的旧友。这次来他就是想谈合作,自己手里有极品泥料,也要找个真正大师做成壶。

“我在宜兴呆了一辈子,玩了一辈子泥巴,这里就是我的家。”

“现在紫砂壶市场乱象横生,好好的一个品牌被自己人弄的乌烟瘴气!”

徐汉庭无奈道:“去年的10月份60多名宜兴知名紫砂陶艺家的姓名被人抢注为商标的事情被曝光,原因是当地工商部门上门向一位紫砂陶艺人宣传工商知识时,该艺人觉得把自己的名字作为商标注册确实很有必要,可工商部门当场查询却发现,其姓名早已经被其他人抢先注册了。”

“后来这些紫砂陶艺人频繁收到传真或电话骚扰,对方要求他们出钱“赎买”自己姓名商标的所有权、使用权,令他们头疼不已。”

“购买紫砂壶,作者印章、签名证书等是甄别作品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可是一旦紫砂陶艺人的姓名被其他人注册成商标,正牌紫砂陶艺人还能够在他自己做的壶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吗?”

“如果商标抢注成功,抢注人要在自行加工的紫砂壶上贴上紫砂陶艺人姓名标识,还真就不能说他假了。”

吴天缘也是无奈,这种事情每个行业都有,也因为这个原因中国才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高端品牌出现。瓷器是,茶叶是,紫砂壶也是!

“为什么很多人都不重视自己姓名的商标权,其实归根结底和紫砂壶制作的传统有关,认为自己作坊式的经营无所谓,要不就是被早已充斥市场的假货给弄烦了,也就随它去吧。”

“紫砂壶,不管再怎么强调它的艺术水平,首先它得满足一个条件,就是它是用来喝茶的!这一点就和书法、画乃至瓷器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再者制作它所使用的原材料也有唯一性,不像同样拥有比较明显使用价值的烟斗,作为藏品它可以是石楠木的,也可以是海泡石的,甚至可以是玉米芯。所以我认为紫砂壶不能完全说是一个艺术品,而应该是工艺品。其实你看宜兴现在做紫砂壶的大师,我们全称其实就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吴天缘突然想起最开始自己手里的那把顾景舟大师壶,还有一个周珍芳弟子仿,好奇问道。

“高仿壶这是自紫砂壶诞生以来就存在的,和仿古瓷器一样。紫砂陶艺大师制作了一把壶,其他紫砂陶艺人用比较精彩的手段,比较接近的材质,私刻大师的印章盖上,然后仿冒。”

“有些制壶高手仿冒的水平还很高,比如民国时期一些高手专门高仿明清时期的名家壶,为了追求逼真效果,功夫越练越深,反而自己的水平也练上去了,如今就连“高仿壶”也成了藏家追捧的精品。”

“这个也是靠手艺吃饭,危害最大的是“枪手代工壶”,就是做壶的人自己替自己的作品作假!现在的紫砂壶市场行情走俏,一些大师的壶动辄一把10万元以上,可市场需求却仍然异常旺盛,出一把就有人抢一把,甚至有企业机构掏出上千万元前来收购大师壶,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保值资金。”

“去年宜兴市场上就曾出现过某南方企业派人拿出1000万元资金,要求收购国家级大师壶100把的事情。可是按照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一个紫砂陶艺人,即使再勤奋,一年也最多不过做50把壶。事实上更多的紫砂陶艺人为了保持自己的作品水准一年往往只有3~5把壶问世,市场上哪里有那么多的大师壶供收购呢?但是在高额的利润驱使下,极少数大师也不免为其所惑。”

“普遍的做法是,请‘枪手’代工,但是最后一道、两道工序由大师亲自完成。你说这样的壶算假壶还是真壶?这种壶往往就是在大师工作室或者在大师手上直接成交,再配上真正的大师印章和真证书,谁还分得清这壶到底是真是假?”

吴天缘一听也很头疼,他没想到紫砂壶市场竟然乱到这个地步!仿古瓷器一是技术要求高,不容易高仿成功,就算仿成本也很大,废品率很高。可紫砂壶不一样,就是泥料烧烧。

没有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