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二人森林-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煮熟的栗子放凉,先搁在一边,先炒红豆泥。
  炒红豆泥之前,何田先用一只竹筛子将豆泥过筛。豆泥放进筛子里,用木勺轻轻来回刮动,细腻的泥从筛子里漏下去,留在筛子里的,就是带着豆子皮、梗的粗泥。何田自己平时做红豆团、红豆饼的时候可没这么讲究,但是听了易弦描述“红豆栗子糕”的时候说到“入口即化”的细腻口感,她觉得很有必要过筛。
  粗豆泥也不能浪费,先收起来保存着,做小米粥的时候放进去一勺不也是美滋滋的?
  筛好了豆泥,何田在火上放上煎锅,慷慨地挖了一大块野猪油放进去,小火把油烧热,加进去红豆泥,不停翻搅,再不时加入一些白糖。
  只一会儿工夫,整个屋子全是甜味。
  她炒好了红豆泥,自己尝了一小勺,觉得细腻度和甜度都不错。
  易弦嚷嚷,“让我也尝尝!”
  何田又挖一勺递给他,他细细地品了品,“很好!”
  何田受到鼓励,又接着做栗子粉。
  把煮得软糯的栗子放进碗里,用勺子压扁,碾碎,也过一次筛,加上一点温热的猪油调和成质地较干的糊。
  然后,何田铺上案板,先豪放地在案板上撒一层土豆淀粉,用松鼠毛刷子刷平刷匀。案板上洒了这层淀粉,就不容易粘住接下来要用的各种面团了。
  何田在手上涂上油,把栗子糊放在手里揉成一团,用涂了油的擀面杖擀成大约两三毫米厚的薄片,她在薄片上放了一片平时当小案板的木板,沿着木板边缘用刀把薄片切成长方形的两片。然后,先在一片栗子粉皮上均匀地铺上一层红豆沙,再把另一片盖在上面,用刚才做模具的木板轻轻压实。
  现在,这点心的雏形已经看起来挺精致了,不过何田还没完工呢。
  她取出装玫瑰藕粉的竹罐,打开闻一闻,玫瑰花的香味已经渗入藕粉了,至少闻起来是这样,不知道吃起来怎么样了。
  何田用勺子取了小半碗藕粉,把其中的玫瑰花蕾挑出来,用手指一捻,花蕾就碎裂了,她留下完整鲜艳的花瓣,剩下的花蕾的花萼、花心、花蕊全都丢弃不用。
  之后,她在碗里慢慢加入滚水,一边加,一边用筷子搅动碗中的藕粉。
  她只加了一点水,藕粉现在看起来只是凝成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疙瘩。
  等一会儿,藕粉放凉了,何田把藕粉揉成了一个匀净的面团。
  面团沾上一点土豆淀粉,放在案板上擀成薄片,也用小木板当比着大小切成两片,静置一会儿,再把夹好红豆沙的栗子皮小心地放上去,另一层薄片摞在上面,轻轻用小木板压一压。
  现在,这还没做成的点心从侧面看是五层,最外面是两层粉白色,然后两层浅黄色,中间夹着一层红豆沙。
  易弦忍不住停下手里的编织,盯着案板看,“真漂亮呀!”
  何田握起刀,呼口气,“现在我要切了,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我现在才想起来,我是不是应该在两层面皮中间涂一层糖水?起个粘合的作用。这切完了会不会散开呀?”
  “散开就下次再试试呗!”易弦洗洗手跑过来,接过何田手里的刀,“我来切。”
  他切生鱼片时就露了一手刀工,但何田当时没注意他是怎么切的,这一次她看到了。
  易弦的手极快,何田只看到他在面皮上交错纵横比划了几下,他就把刀放下了。
  当然,面皮也切好了,全是一致大小的长方块。像是量着切的,要么就是用了模具。
  何田煮上一锅水,在蒸笼里先铺上一层桑叶,再在叶子上涂上油脂,防止蒸糕粘在上面,然后小心翼翼把一个个小长方块放在笼中,摆成一个环形。
  大火蒸上十分钟,香气扑鼻。
  易弦急不可待地打开蒸笼盖,惊喜地叫了一声。
  完工的小点心非常漂亮,表皮是半透明的,有粉红色的玫瑰花瓣点缀在上面,还能看到下面藏着浅黄色的馅儿。
  他不顾烫手捏了一块出来,放在嘴边吹了吹就咬一口,一面呵呵呼热,一面眯起眼睛对何田笑了,“你做的比我吃过的还好吃!也更漂亮!”
  何田也笑了,她也想拿一块糕尝尝,易弦赶快又捏一块,放在一个陶碟里,递给她。
  真的很好吃。
  藕粉、玫瑰、栗子和红豆这四种食材的甜度不同,各有各的甜味和香气,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香味,藕粉做的粉皮最有嚼劲,又有一点粘性,栗子粉糯,红豆沙入口即化。
  易弦又拿起一块糕,对何田笑着,“你好厉害啊!”
  何田嘿嘿一笑,又咬了一口,“是你给的食谱厉害。”
  屋子外面又飘起了白雪,但室内却温暖馨香。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也祝大家用餐愉快。
  从下章开始防盗,我定的购买比率是50%,如果达到这个比率,更新后立即就能看,如果低于这个比率,暂时看不到。如果有读者购买比率达到了但是看不了,请联系晋江客服。
  写文不容易,写这种小众文就更不容易了。希望大家体谅。


第25章 雪鸡萝卜丸面片汤
  鸡肉萝卜丸子面片汤
  进入三月后; 白昼一天天明显增长。但在森林里; 还是会时常下雪。有时雪会一连下上好几天。
  这对易弦来说有些不可思议,但何田告诉她; 直到四月,还是会时不时下雪。
  森林里的春天,要从五月开始。
  不过; 森林中的动物也感到了寒冬将尽; 春日即将到来。貂鼠、狐狸、野兔的皮毛开始渐渐变颜色了。尽管有些冬季没能猎到足够猎物的猎人还想捕猎,这时的皮毛也卖不上价钱了。
  气温也逐渐上升,正午时; 室外大约零下十六七度。
  快到春分时,易弦和何田编的藤索也快完成了。
  当年何田的爷爷奶奶是真的决心要架桥的,他们收集了整整一窝棚的长藤。
  确定了要建桥之后,他们又去了悬崖几次。丈量这段河面的实际宽度; 还有两岸山崖之间的距离。
  他们登上两岸的悬崖,查看崖顶有没有可以当做塔架的树木或者岩石。
  有一次,他们正在一边的山崖顶谈笑; 察普家的两个兄弟出现在另一边的山崖上。
  何田和易弦立刻停止了谈论,端起武器。
  但是察普兄弟们意外地没表现出任何恶意; 还可以算得上客气地问候了他们。然后就立刻离开了。
  看起来,这完全是一场偶遇。
  他们在对面的林子里; 听到有人说话,好奇地跑出来看了看。
  何田挺意外的,“他们怎么突然对我客气起来了?”
  易弦轻轻哼一声。
  回家的路上; 何田坐在爬犁上,忽然叹气。
  易弦在她背后坐着,听到她叹气,低声说,“别担心。”
  “嗯?”何田转过头,“担心什么?”
  易弦笑笑,“没什么。就是听见你在叹气。”
  何田摇摇头,“我只是有点饿了。”
  易弦猜何田是担心他走之后察普一家再来找她麻烦。
  建了桥,他们可以方便地走过去,别人也能方便地走过来。
  易弦没打算告诉何田,他离开她时,一定会把那一家人都处理掉。
  想到何田以后自己住在森林小屋,每天自己做饭,晚上自己睡觉,一整天说的话可能只是临睡前和大米道别的那句“晚安”,还没人回答她……易弦也叹了口气。
  他刚叹完气,何田就扭过头对他笑,“看来你也饿了。”
  易弦看到何田含笑的眼睛,知道自己嘴角在不由自主在往上翘着,他强忍住想要亲吻她眼睛的冲动,轻轻“嗯”一声,“我也饿了。”
  “那我们快点回家。来,抱紧我!我们加速了!”何田说着。双臂挥动缰绳,大米顿时跑得更卖力了,雪橇爬犁两侧激起的雪花乱溅。
  易弦犹豫了一下,伸开双臂,环抱住何田的腰腹,他又犹豫了一会儿,把头也靠在何田左肩后面。
  何田穿着厚厚的鹿毛大衣,易弦的脸贴上面,风吹起的鹿毛就拂在他脸上。他微合着眼睛,鼻端萦绕的是何田身上的气味。
  在这几个月里,这个独特的气味已经成了易弦心中暗示着温暖、安全、舒适和温馨的符号。
  到了家,易弦跳下爬犁,忽然对何田说,“我想让你一直好好的。”
  何田愣一下,笑了,“我会一直好好的。你放心吧。”
  两人相视一会儿,不约而同移开了目光。
  当天晚上,何田取出几次勘探记录的数据,还有她小时候学写字用的沙盘,握着一根树枝反复画画擦擦,过了一会儿还爬到棚板上翻箱倒柜,找出了一本书。
  易弦起初看到她一本正经的样子还觉得好笑,后来经过她身旁时看到沙盘上写的竟然像是双曲余弦函数,吓了一跳。
  他站在何田背后仔细一看,发现她果然是在用悬链线公式计算要用多长的藤索。
  几番讨论和计算之后,考虑到枯水期(也就是冰冻期)和水位最高时桥底部距离水面的距离,两岸悬崖上能当做桥台塔架的树木岩石的高度、到悬崖边缘的距离,何田最后决定建一条跨度5。8米,宽度0。8米的索桥。
  桥由六条藤索组成,其中两条为底索,在上面横铺木板,木板上再铺几道竹竿作为桥面——一侧悬崖山下有大片的竹林,把竹子劈成长条比把木头锯成长板要容易得多。另外四条藤索安在桥两侧,作为扶栏。
  藤索每根最少要有8。4米长。此外,还需要一些小藤索,在两侧的扶栏上做成X型,会更安全,也能加固桥栏。
  两岸的桥台,因地就利,一边的悬崖上有两棵粗大的橡树,另一边的悬崖,则将藤索固定在岩石底部。
  他们现在的藤索是绰绰有余的。当年爷爷奶奶为了建桥,真的花了不少时间收集藤条。
  快到春分时,何田又制作了一次香。
  春分这天和冬至时的天气很像,暴风雪突如其来,一下就不会停的样子。
  但是这次,雪下了三天,停了。
  雪停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