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修仙之天眼通仙-第1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诠济法师笑颜赞道:“你果然心内拥有佛性,这般迅疾便了知根源所在!佛经曰,未断我爱,不如洁净。爱恨恩仇,皆是情障。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之人。”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存在,今日之执著,可能会造成明日之后悔。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永远也不可能给你烦恼,皆因自己内心放不下强求的欲望。放下非分欲望,便是佛缘。”

“佛缘,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佛心之人不去看众生之错;只看到众生过错,却看不到自己过失之人,枉谈‘佛’字。要认清自己,看清楚自己要做之事。不要把生命浪费在令自身一定会后悔之事,也要看清楚事情后果,因为你要对那个后果负责。”

“不要把生命浪费在一定会后悔之处,对己对事负责,便是与佛有缘。魔族之类存在,与佛间关系自不待言,魔性心态也是一种情障,所从事行为也是非分欲望。”

“我清凉寺守护佛,为整个神界佛教拈花古佛,不会望及魔性众生之错,而是昭示魔性存在,本就为天下众生所酿就。因而魔性泛延而至,只能由众生自行解决,而不能依仗佛祖抑或神祇!”

乐圣仙师叹道:“执着与迷失,往往仅在一念间。方到今日,我才知清凉寺之名由来。来到清凉寺,方知拈花古佛因何故在此驻留。清净修行方是佛性本来意志,当机缘与因果成熟时,佛缘自然会来到我们身边。”

立人天师却是一旁呵呵乐道:“道教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此等主动性恩泽广施,正是与佛教未断我爱,不如洁净之善念感知教化相悖之处。”

“在佛门圣地,大言特言道家真理,自然有大不敬之嫌,我等今日里也就不再对此多做深研,各人修行所得,自心当有感念!正如今日在此地之人,便有仙师、天师、法师三种称谓,来由各有缘故,信奉也各有不同!”

诠济法师面上笑意不变,并未因为立人天师这番言语,乃是刻意提醒在场修道之人,莫要被佛家道理所迷失,而心生丝缕不喜之意。

两教间如此教义争执由来已久,像是诠济法师这般,心性有相当悟彻之人,定然不会因此而感到愤忿不宁。

而且目前大敌当前,也着实不适宜再做无谓理念征讨,大势所趋方为共同关注目的。

刘君怀心下生笑,但也感无可奈何,对于此等争执,自己恩师最为理解,因而他早早意识到两者间相融相济必要性。

虽然此类结合极有可能不会成功,但主观努力却是不肯放弃。

像是三界真阳心经,便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得来,不过因为它之存在,已是极大刺激到道教中人,虽然此等效果,更多是因为心经尚属道家法术,其中神奇效果却是已初见端倪。

像是如诠济法师这般聪睿如斯,也是转念便即联想到此处,于是开口道:“仙师为仙界称谓,我等也多为那一地出身。实际上各教修炼者中,并无此等名号,乐圣能够获得,无外乎才学与德行据为首者!”

“修仙大道,达者为师,这种达者可不仅仅是修为境界,更因湛恩汪濊般,深厚恩泽广施。还有那高出霄汉,耸立山壑之广阔胸怀!堪称仙师者,才学、德兼备,坦荡不羁性格中,亦为超然而无所拘忌原因所在。”

“各道间现实状况是,同道者往往视人情往故于尘土,过重与论资排辈;异道间怠恶相轻,更将对方描绘为家有敝帚,享之千金之流。正是此种互相诋毁、冷漠排斥,使得一家之言弊病从此流传。”

“正是这般不善立论泛延,令寻常人等只看重古人,轻视今人,崇尚名声,不重实际,又有看不清自己弊端,总以为己方才可由生贤能。却是不知,骐骥千里奔驰,并驾齐驱,互相钦服方会有兼收并蓄共荣。”

“当然,此等异道间争斗,却是天道意志所乐于见到之事。天地元气尚有清气、浊气之分;世间万道各有参差;善恶理解也有相异之处;曲调和寡在于知音;饥寒之迫,安逸之乐,天地间共存。”

“这些均为上天所刻意制造,一如日月有明暗之别,万物一样变迁生死,流传后世也绝非仅有盛大不朽!荣与辱共蒂,厌辱何须求荣;生与死同根,贪生不必畏死,便是上天容乃万物之根本。”

“但我辈修行之人,本就修得逆天之行举,能够信奉天意而不可妄自迷失!仙师所创三界真阳心经,当为现世胆敢挑战天意之人,或许初衷非出乎于此,这等勇于创新,打破旧有枷锢之为,却是绝少存在!”

立人天师频频点头称是,他言道:“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所以福来不必喜,要看他会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所以祸来不必忧,要看他会救。既然我辈敢于逆天成事,当有果决心念生得。”

“但现如今,也只有仙师这般才学与德行先行秉持之人,才可引得众生赴之以势,趋之若鹜。个人力量再是强悍,便是天意责惩不相垂落,也足以引起世人不忿施以倾覆。”

“任何事势,一旦聚为潮流,才可令上天深感无力!便如当下魔性祟邪蔓延之势,天道不可直接干预,方有君怀这等应劫者出现。可见上天意志也是应势而生,断不会始终执着于某一固有!”

诠济法师极为赞同,他正色道:“话由扯回来,此部三界真阳心经,虽为道家法术使用之法,其中心经所涉法门,却绝非仅一门之要理!内里道法相关,多是出自于修炼者体内真阳之火修得,而佛教中已有相关经诀著就。”

“与我佛门观来,心经九境第四境敛魂境,为中境界初始,意为聚集魂魄之意,此种境界因为具有了吞噬灵魂之力与魂魄能力,却是可由此以佛门某部功法替代。”

“接下来锁心境,是指本心凝实与沉淀,佛门中更有相关深研。或许因此而改造出,完全契合佛门教义之体内真阳气息运转方式,此部三界真阳心经,岂不是从此可令佛门弟子受惠其中?”

乐圣仙师接道:“关于此种移栽方式借用之法,晚辈在创建心经之处便有考量。实际上心经九境上中下三境之别,均属可单独运行方式,便是虑及此类相关,但具体何如,尚未行经验证,需要进一步落实演练!”

诠济法师笑道:“那就是了!我虽仅是大体探识,却也觉出此间另有蹊跷存在。实际上此等演练也极为便捷,只需寻得数位佛道二教同修之人,即可在数年内便有所得。”

“三界真阳心经,对于真阳之体塑就更为直接。而真阳之体一旦获得,对未来证道有极其关键辅助效用。更何况,三界真阳心经同时修炼,丝毫不影响自身所具有修炼方式,却可全面提升原有修炼之法效果等级。”

立人天师道,“不能不讲,仙师所创三界真阳心经,不仅体现在独具匠心之上,也将博众家之长,集各门之荟萃,以省自身之失,颇有些堪破门径之大局观。或许与某些旧有制度习惯传统有些相悖,却是一定之规中,固执己见弊端部分之大敌!”

刘君怀此时突兀插言道:“讲句冒犯佛门之言,也只有道家这种乐于集天下之大成者,才可容许此等有违相关教条之人出现。较之我道教,佛门稍具化外枷锢,这在贵门中,仅允许从释之人,加入僧伽成为佛教僧侣,才可修真正佛门正宗法学,便是此理!”

对于他这种言论,诠济法师并不以为杵,于是笑道:“这皆为佛门教义忌讳因缘名利所染原因,断因饰衣服,置田产,畜徒众,多积金帛,勤作家缘,与俗无异。”

“佛谓,必须重离烦恼之家,再割尘劳之网,乃出家以后之从释,喻众生在三界中过生活,犹如住在火宅里一般,备受熬煎。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

“这亦为怖四怨之多苦,厌三界之无常,辞六亲之至爱,舍五欲之深著般无奈之举。不过,正如常人所立志向有大小不同,但也需要发大菩提心,要有过人天分,才能荷担如来家业,做众生人天导师。”

“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出家是大丈夫事情,非王侯将相所能为也。而且在佛教徒看来,楚家也是一件非常值得赞叹之事。出家不能是要逃避什么挫折,或者世间男女情感之事,他应该做佛法传播人,佛陀之使者。”

立人天师赶忙摆手制止:“这又回到两教间教义争执问题,今日里只谈众家之长,不论各家是非,此等存在了无数万年深晦之事,还是交由各教大德大能相行争讨才是,绝非我等理义低下之辈所能干预!”

诠济法师于是更加大笑道:“立人不必这般紧张,君怀所言也并非刻意指责,各人实现角度不同罢了!而他自己,便身具至少三种佛门至高法术,他对于佛门并无实际恶感!”

刘君怀也是笑着回应:“法师如此结论果然之极!小子我仅是针对某一方面而言,佛教在我心中,一样拥有至高无上地位!但道教可容两门同修,与佛门所不容皆是实情,仅是就事论事而已,孰是孰非,另有论断!”

诠济法师收敛起笑意,正色道:“君怀小友所言不无道理!我之前所言及,佛道二教同修之人,也均存在于佛教俗家弟子层面,因其并未涉及到真正佛门功法,才可有此等情形放任。”

“或许机缘际会,我已有心将佛门秘典中,相关真阳气息运转功法,以个人理念交由此等弟子手中,以便结合三界真阳心经,期望以此来验定心内所期盼!”

这一番争论加探讨,一旦进行下去,便是数日之久,事关今后两教之未来,便是随后有更多清凉寺众人参与进来,也无人颇感无趣,皆是张显一副兴趣盎然状态。

较之诠济法师,立人天师虽有年龄资质上不如,自身境界相差无多,名声地位大抵相同,在清凉寺也具有极高威望。

有他在,在两方人员话意歧处,往往被他一言化解,倒也使得数日交谈顺利之极。

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