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武侠时代-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阎阎应元原本在城外赋闲,并不知江yīn之事,但一经相邀,便毫不迟疑,率领家人,踏上了这条必死无疑之路。

进城之前他路过七里庙,便在墙壁上题诗:“事则万无可为,死则万无可免。”

这一个主簿,一个典史,都不在九品之列,属于芝麻绿豆大的小吏,但就是这二位倔强的小官,却掀起了一阵狂风巨浪,震慑了满清鞑虏一百余年。

阎应元进城之后,统计兵壮,分派钱粮,他用兵若神,七月初九进城,初十祭旗发令,接下来便战果连连。

十一rì,清兵攻北门,城中之人拼死抵抗,箭矢如雨,清兵不敢前进,主帅七王爷大怒,命九名上将率先上城,死了四了,伤了五个。七王爷亲自率军登城,被“霸王”刘耐所杀,跌下城墙,粉身碎骨。

十二rì,清兵仍攻北门,三万军队造了十条浮桥,度过外河,运云梯上城,另一清军王爷自持勇猛,登上云梯,被竹匠姚迩割下头颅,身体扔到城下。

清兵抢尸,城上梆鼓齐响,砖头、小箭如雨点下,又毙伤千余人。

城外清军索要王爷的头颅,阎应元不允。清军又表示愿意用银赎买,又将银两吊进城中,命军士于城下哀号:“还我将军的头!”阎应元便包裹一黄狗头,丢于城外。

直到敌将在城下苦苦哀求,方把头扔下。清兵拿了头回去,与身缝合,挂孝三rì。

到了十四rì。阎应元见敌兵甚众,实在无可奈何,便招募体弱老者,诈降于满清,等待敌人接见之际,再引爆暗中携带的火药。

一时间烟火漫步,震响如雷,清军大帐之内尸横无数,其中两名上将,一名王爷。当rì,清军便三军挂孝,全营默哀。

阎应元初到江yīn,便在四rì之内,连杀满清三个王爷,十余员大将。

清军见攻不下城池,便一边调兵遣将,增援江yīn城外,搜刮百姓的铁锅浇铸炮弹,一边派了一名投降的明朝将军刘良佐前来劝降。

阎应元面对降将说道:“自古以来有投降的将军,没有投降的典史。”

刘良佐惭愧而去,叹息道:“江yīn人没得救了。”

这时清朝贝勒博洛平定了松江,带兵二十万转战江yīn,使用红衣大炮攻城,一时飞弹如电,江yīn人便用身体抗击炮弹,有人胸背打穿,依然矗立不倒。

城墙崩裂了五处地方,江yīn人又将城中的棺材都抬上城墙,填补毁坏。

阎应元智勇双全,百计频出,诈降,火攻,夜袭,攻心,钉炮眼,装神弄鬼,声东击西……

百姓也争先恐后,无一名贪生怕死之人,士兵不够,城中jì院中的jì女,监狱中的囚犯也放出来帮忙。这些人为民族大义,无一人退缩,亦无一人逃城。

虽然士气越发的激昂雄壮,但江yīn缺兵无援,弹尽粮绝,力量实在悬殊,最终于八月二十一rì,江yīn陷落!

那rì,阎应元坐在东城敌楼,望着硝烟弥漫的江yīn,清军缓缓开进城中。要了一枝笔,在门上写道:“八十rì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落笔之后,带兵上马格斗,击杀清兵无数。最终被清军所擒,降将刘良佐看见阎应元,拍着应元的肩膀大声嚎哭。

阎应元说:“何必哭呢?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只有一死罢了,快杀我!”

博洛坐在县衙里,要见阎应元。阎应元到了堂上,挺立不屈,骂不绝口,最终被折磨致死。

阎应元死后,家人都因不降而被杀。陈明遇与清兵肉博,身负重伤,握刀僵立在墙壁上,至死没有倒下。

第二天,清军开始屠城,百姓得知江yīn已破,毅然慷慨赴死,以先死为幸,没有一人顺从,就连jì女,囚犯也是如此。

男女老少,投水、蹈火、自刎、自缢的不计其数。内外城河、绊河、孙郎中池、玉带河、通塔奄河、裹教场河处处填满了尸体,叠了有好几重,光投四眼井的就有二百多人。

城中尸骸枕藉,血流成河,直如人间地狱,街巷池井皆满,薰臭不可近。

满城都被杀光了,清兵这才封刀。

这一战,江yīn守城八十一天,城里死了九万七千余人,城外死了七万五千余人。

清军连番出动二十四万大军,期间劝降十余次,甚至许诺江yīn可以不剃头,清军可以不进城,只要你们摘下大明旗号,竖起清朝旗帜便可。江yīn的回答依旧是两个字:“不降!”

这一战,江yīn弹丸小城,孤立无援,重压之下,势在必败,但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和江yīn百姓用八十天浴血抗争和二十万人的死难,展示了凛凛气节。

这一战,昔rì席卷天下的八旗铁骑,在这里却变得“均向城畏服,战无人sè,其从北来者,闻之皆胆落,无不以生归为祝”。

这一战,有近二百五十尊大炮,对准小小的江yīn县城一阵狂轰乱炸。这是当年袁崇焕和李自成都没享受过的待遇。

这一战,江yīn以十万之众,血战孤城,击毙满军七万五千人,亲王三名,大将军十八名。

这一战,全城只余下大小五十三人。这五十三人对天盟誓,终生反清复明,代代不绝。

这一战,全城殉节,无一人投降,千秋壮烈,唯取一义!

这一战,光耀史册,万世流芳,忠烈之气与天地共存。

这正是:露胔白骨满疆场,万里孤臣未肯降,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第四十章血溅白花

这一段慷慨悲歌的故事,原本是每一个稍有常识的武林中人都知晓的。

清朝顺治、康熙、雍正三朝,武林中反清义举此起彼伏,百余年来始终不能平服。

但自乾隆中叶以后,朝廷在江湖之中挑拨离间,尤其是二十年前福康安举行天下掌门人大会,令各门各派为利结仇,武林人士自相残杀之风大盛。

便rì益顾不得再来反清,使清廷去了一大隐忧的同时,这段当年江湖之中口口相传的血泪之史,便也被淡忘了。

此时一经陈元厚说起,大殿上年岁较长之人,也不由蓦然想起这段故事,登时议论纷纷,有不知道的,相熟之人便予以讲解。

一时间大殿之上乱乱哄哄,犹如蜂巢鸡窝一般,有人感慨,有人冷笑。

汪铭卫顿了一顿,当下由此及彼,想到自身先前也说是汉臣之后,却以降清为荣,不由得脸sè一阵发红,而又由红转白,由白转青,那是已经怒到了极点,暗中起了杀心。。

当下不等众人商讨个结果,上前几步,说道:“陈老四,你既然如此忠义,那今天兄弟几个,就成全了你罢。”

说罢示意身边几个亲厚之人,团团将陈元厚和赵老三围住,有被他先前利诱熏了心智,yù争先立功的,不经示意,也跟了上来。

涌上之人,居然有四五十之多,占据大殿之内一半有余。

一边袁冠南和杨中慧对视一眼,便自行走入圈中,袁冠南道:“陈长老,我夫妻二人助你一臂之力。”

这圈外有四五十名穷家帮人物,又有掌棒,掌钵两位穷家帮长老以及汪铭卫这等高手,任他俩鸳鸯双刀,夫妻合璧再怎么巧妙,一旦被人围攻,也绝对难以轻易化解。

可这袁冠南原本便是武林中名门之后,又是读过书的书生,只听了那一句“八十rì带发效忠,十万人同心死义。”便热血沸腾,顾不上许多,决然要助这陈元厚一臂之力。

双方一触即发,正待拼个你死我活之际,一边火堆旁边,突然传出一句苍老嘶哑的声音:“帮主,这江yīn故事,我还是从小听老人讲过,陈长老既然有这种不得已的苦衷,不如就放他去罢。”

汪铭卫回头望去,只见一个走路颤颤巍巍的老头慢慢向他走来,这老人非是旁人,乃是帮中资格最老的一位八袋护法。

这老头平rì素爱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汪铭卫说东他不敢道西,说南他不敢道北,此时不知为何居然生了豹子胆,居然敢当面顶撞起自己来。

见他一脸感慨,紧张的朝自己打鞠做躬,汪铭卫不由得心中一团无名之火升腾燃烧起来。

他转头目视陈元厚,眼中shè出灼热的光芒,这昨rì还嘻嘻哈哈在一起的兄弟,此时却越看越不顺眼,便好似杀父仇人一般。

盖只因人一旦被功名利禄,熏了眼睛,便会头脑发昏,忘乎所以,因而做出不知止不知耻的事来。

像什么反目成仇,忘恩负义,落井下石,,鼠目寸光,牢sāo满腹,沐猴而冠,寡廉鲜耻,东食西宿,瞒天过海,衣冠禽兽,见利忘义,弱肉强食,数典忘祖……

什么事情不要脸便干什么事情。

汪铭卫此时便是如此。

袁冠南眼看那双冒火的眼睛,不由得轻声喟叹:“利yù薰心,随人翕张。国好骏马,尽为王良……”

汪铭卫一拍手,围住陈元厚的人便向前迈了一步,掌棒长老也虎视眈眈,摩拳擦掌,想在帮主面前,效个犬马之劳。

另外一边掌钵长老虽然稍有些良心,却也绝不肯为他断送了大好前程,只是想这陈元厚居然是江yīn之变的五十三人之后,这一百多年,他这一脉为了抗清前赴后继,也算悲壮苍凉,看他此时凛凛一身正气,站在当场,不由得一偏头,轻轻叹了一声。

汪铭卫本来眼盯着陈元厚,全身血脉沸腾,恨不得一刀便将他砍成肉泥。

他此时正处于这等奇妙的敏感状态,耳听身旁掌钵长老感慨之声,不由得神经质地转头大吼道:“你想怎地?可对我处置不服?”

掌钵长老当即吓了一跳,转头一看,汪铭卫正对自己怒目而视,几yù翻脸,又想一身富贵全赖此人,万万不可得罪。

连忙弯腰鞠躬,脊梁几乎与地持平,道:“小人万万不敢,只是想到江yīn故事,发了一声感慨而已。”

汪铭卫只觉得他这话仿佛如巴掌一般抽在自己脸上,不由得脸上火辣辣的发烫,又见那年老的八袋护法居然还跪在远处,可怜巴巴的看着自己,登时怒不可遏,杀心顿起。

他提起单刀,唰一下砍下了掌钵长老的头颅,一腔鲜血,喷的他衣襟尽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