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离上帝最近-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构成威胁”的东西。我告诉他,不是没有人提出过传递东西的请求,但我连一张纸都没带过,因为“我有我的原则”。显然,这个回答令他满意。“保持你的原则,”说完这句话,基拉德起身送行。

  走出一道又一道门,终于看见我的两只行李箱孤零零躺在传送带上。

  伊扎克很高兴我终于入境,但是他至今都没有告诉我,打电话给基拉德的到底是谁。

“扫里,扫里”是以色列犹太人萨拉模仿阿拉伯人说英语“对不起sorry”的口音。那天,她做了个恶梦:欧洲旅游途中,一个阿拉伯人突然跳下汽车,用报纸卷成筒,猛打站在路边的她,嘴里喊着:“扫里,扫里”。

  在梦以外的真实里,萨拉对阿拉伯人充满“恐惧”。“走进那家超市,伙计过来跟我讲丹麦语,我用英语回答‘听不懂’……但我突然发现那个伙计和店主都是阿拉伯人,偌大一 
 
 
个超市,当时只有我们三个人,”一次晚饭,她讲起在丹麦的经历,“我往冰柜那里走,紧张极了……他们听见我讲英语,一定会接着问,‘你是哪国人’?”果然,付款时,那两个阿拉伯人问,“小姐,你是哪国人啊?”萨拉眼睛不敢正视他们,含混地说了句“English(英国人)”。结果对方说:“Indian(印度人)?印度人好……”

  听故事的人哄笑起来。对我来说,这不是第一次听萨拉讲“恐阿”(恐惧阿拉伯人)故事了。

  萨拉曾经在以色列“工人热线”工作,接听外国劳工投诉电话,用法律手段帮助他们讨回合法权益。她说自己与许多阿拉伯人打过交道,有求助于她的工人,有希伯莱大学的同学,“但没有朋友,”她最怕与阿拉伯人谈论时事。

  萨拉28岁了,从没去过约旦河西岸或加沙地带。“我对那些地方非常好奇,想看看巴勒斯坦人怎样生活,”她说,“但是我的两个朋友在希伯伦被打死……”萨拉不敢涉足巴勒斯坦城市,她的两个来自美国的犹太人朋友,在约旦河西岸城市伯利恒遭当地导游“出卖”,被巴勒斯坦激进组织打死。我建议她裹上头巾、坐在我的车里去。“可是,如果有人讲一句希伯莱语,我会下意识看他,这样就暴露了身份……”“即使戴头巾,他们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我是犹太人;就象我走在耶路撒冷街头,一眼就能分出谁是阿拉伯人,谁是犹太人;只有在大学里,我们的打扮差不多,那是唯一可以叫我忘记身份的地方……”她顾虑重重。

  萨拉对阿拉伯人的排斥和恐惧,会到令我发笑的程度。一次,我从加沙的固定电话而非通常使用的以色列手机给她打电话,她万分惊恐地问:“你从加沙给以色列人打电话,不会有哈马斯突然闯进来吗?”萨拉那时候的男友也是一名经常往加沙跑的外国记者,她一再要我发誓,不能向任何巴勒斯坦人透露那名记者的女友是“犹太人”。

  尽管“恐阿”,萨拉是所有在以色列的中国朋友公认、对待巴以问题态度最温和的以色列人。

  那天,萨拉请包括我在内的三个中国朋友、两个以色列朋友一起吃晚饭。茶余饭后,免不了“谈国事”。以色列人伊兰认为,“巴勒斯坦国”不可以是两个区域,把以色列夹在中间,“他们只能挑选其中一块,当然是大的那块,西岸……”“那么加沙人怎么办?”萨拉打断他。“既然我们已经没有土地可以让,我们的邻居、比如埃及,应该帮忙……”伊兰说。“阿拉伯人曾经要把我们赶进大海,现在我们‘夹在中间’总比进大海好吧,”这是萨拉的观点。

  接着,我们三个中国人看三个犹太人争执起来。伊兰说:“巴勒斯坦已经有了国,那就是约旦,70%的约旦公民都是巴勒斯坦人……”他的女友达芙纳抢过话头说:“不,约旦之所以有这么多巴勒斯坦人,因为他们被我们赶到那里,是难民……”“你在说什么啊?怎么可能是被我们赶走的?”伊兰瞥了达芙纳一眼说,“‘巴勒斯坦’这个称谓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萨拉连忙解释:“过去巴勒斯坦是奥斯曼土耳其的一部分,后来……”

  三个中国人的眼睛随着三个犹太人的“交锋”转动,我默默回味着“夹在中间总比进大海好”的含义。

  看到我在加沙拍摄的一张照片:巴勒斯坦孩子没有什么游乐场,只能坐坐当地铁匠打造的铁摇椅,萨拉说“心都快碎了”。伊兰也感慨冲突对双方经济的影响:“冲突爆发前,以色列的社会治安非常好,但是今天,大家都穷了,再加上外来移民等因素,治安差多了,偷车的多起来……”说到这里,他忽然笑起来:“一个当兵的朋友,开着坦克去巴勒斯坦城市杰宁执行任务,突然看到自己的吉普车停在那里,他跳下坦克过去开车,招呼同事把坦克开走,自己开车先走一步……”他的吉普车遭窃,还被卖到杰宁!

  “走,喝咖啡去!”“走,去酒吧!”萨拉往往不由分说,拉我去那些需要“冒生命危险的地方”。边读研究生边打工的她,没有钱可以节余,却不会省去喝咖啡、喝热红酒的部分。我问,你不敢去巴勒斯坦城市,倒敢天天泡酒吧,两者都是你可以选择的事情啊。萨拉痛快地说:“酒吧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巴勒斯坦城市不是。”

  2003年12月8日,巴勒斯坦激进组织与政府在开罗的停火会谈破裂,这可能成为“人体炸弹”行动的导火线。萨拉毫不在意,坚持要去酒吧。我把300多米长的酒吧街从头至尾、来回来去检查几遍,确认放进什么疯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之后,勉强同意。“如果你感觉不好,告诉我,我也不想那么倒霉,”萨拉说。

  有家酒吧新开张,萨拉蠢蠢欲动,被我死死拽住。“看看那个门卫手里的冲锋枪,”我说,“别的保安只用手枪。”没有保安不行;保安太严,枪太大,也叫我害怕。

 大多数以色列人对自杀爆炸的恐惧,并不如外界想象得严重。餐馆、酒吧,生意不比过去,主要是因为2000年9月底巴以流血冲突爆发以后,外国游客骤减。普通以色列人的生活仍然在继续,他们普遍认为遭遇自杀袭击的机率小于车祸,每年以色列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高于自杀爆炸死难者。另外,“习以为常”也是人们忽视自杀爆炸的原因之一,“咖啡馆、酒吧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萨拉的说法正是大多数以色列人所想。

 
 
 
  2004年3月22日亚辛遇刺后,萨拉着实紧张了一阵,酒吧去得少了。“自从耶路撒冷发生阿拉伯人行刺过路人、替亚辛复仇的事件,我越来越害怕,”MSN上碰到萨拉,她说这些天如果天色已晚,一定会找个男士陪她回家,“不过遇袭的那个人,最后被发现是个以色列阿拉伯人……哈哈,”她写到。

 一个人就是一扇门。结识一个人,看到门后的一片世界。因为德维,我觉得自己与耶路撒冷老城之间有了更深的联系。

  德维来自宗教气氛较浓的家庭,他却只在汽车里放一顶犹太小圆帽,“见到我爸的时候得戴上,”他说。德维的父亲是个满脸胡子、一身黑衣的拉比。

 
 
 
  父亲参加过1967年中东战争。当时,他和6名战友遭到伏击,只有他一人侥幸生还。战争结束时,以色列从约旦手中夺回耶路撒冷老城,从此犹太人又可以在哭墙前祷告。

  战场归来,父亲的宗教情结浓重起来,非要在耶路撒冷老城买房。经商多年之后,终于如愿以偿,在老城犹太区住下,还取得了拉比资格。“你知道老城的房子多少钱吗,我父亲买的时候就200万美元了……”每次说到这里,德维都要认真地将房价换算成当前价格,除以家里兄弟的数目,计算自己将来可以继承多少。

  终于有一天,德维说要带我参观他家,并且有一个“惊喜”。路灯幽幽,石板街面反射出清冷的光。德维家是犹太区里一栋三层小楼,屋里满墙经书,挂毯和装饰画都是耶路撒冷城墙或九烛台图案。妈妈穿长裙、戴圆边帽子犹太已婚妇女的标志;10岁的弟弟,头上也顶着犹太小帽。

  从供奉经书的柜子里,德维取出一只深蓝色丝绒袋子。里面是两块每边长大约5厘米的正六方体,系着长长的黑色皮带。六方体的每一面上都刻有金字,德维说,这些字的含义是“上帝是全以色列独一无二的神”。打开六方体,里面是一块黑色“印章”。只一面刻着一个凸起的希伯莱字母“上帝”。这个字母的样子好象由一点发出、等角度伸向三个方向的斜线。德维把一个六方体戴在额头,用皮带固定,在下巴上系扣。另一个系在左胳膊内侧,黑皮带一圈一圈缠绕下来,最后在手背上系出一个“上帝”字母的图形(从一点拉出三股皮带)。

  这就是犹太男子年满13岁、举行成年礼时使用的经文盒子。根据他们的习俗,在额头和手臂缠绕经文盒子,表示遵行《申命记》11章18节的经训:“你们要将我这话存在心内,会在意中,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盒子虽小,里面却刻着大量用显微镜才能看清的经文。经文盒子的价钱不一而足,取决于质地和做工。

  德维使用的这个牛角制成,价值100美金,属于高档。父亲说,这是留存一生的印记,一定要买好的。

  我伸手想拿过盒子看个究竟,被德维一把打开。即使在完成成年礼之后,女性也不准触摸这个盒子。他母亲收起经文盒子时,也只能隔着丝绒袋操作,不得碰到盒子本身。

  不过,神秘的经文盒子,还不是德维所谓的“惊喜”。“跟我来,”他一招手,跑上楼梯。

  楼顶。毫无阻挡之下,岩石清真寺巨大的金顶“轰”一声出现在我面前。黄金铺就的拱顶,在淡蓝色烟雾里闪耀,夜幕浩瀚,繁星点点;万千丝竹之声骤然响起,定神凝望,金顶还是沉默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