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凡尔纳传 作者:儒勒·凡尔纳_2-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地下湖边的一块岩石坍塌下来,这两位年轻人的婚礼突然被中断了;这时,人们发现西尔法克站在1只小船上,手里提着1盏戴维灯,高声喊道:“瓦斯!大伙都要遭殃!”这位疯子试图让积聚在坑穴里的小量瓦斯爆炸,但并没成功,只好从船上跃入水里淹死。

  当然,小说家借助这个悲剧故事,给我们传授了一些关于开发矿山的知识。在动笔创作之前,他曾经亲自到昂赞矿区去参观调查。他最初的计划更加雄心勃勃,在小说第九章里便可看出这种痕迹。该章是这样结束的:

  尽管这个地下世界不适宜任何植物的生长,但却可

  以为各种族的居民提供活动场所。在这个永远保持恒温

  的地方,在阿伯福尔以及纽卡斯尔、阿洛厄、加的夫的矿

  坑里,当矿脉被挖尽的时候,天晓得联合王国的劳苦大众

  将来会不会牺隐到里面来?

  他最初的意图是要描写一个地下英国;这种意图使赫泽尔感到不悦,小说家承认说,“既然这种意图遭到破坏,我也就糊涂起来了。”

  出版商肯定认为,描写一个地下英国是令人难以接受的;儒勒·凡尔纳大概只满足于描写一个洞窟。我们仅注意到,20年后,威尔斯在创作《探索时间的机器》一书时,也曾有过相类似的意图,而且发挥得很好。

  西尔法克从那儿突然出现的那块石头,很可能是赫泽尔出的主意,作家却“利用这块石头以渗出极其大量的瓦斯”!这位苦修土戏剧性地出现,既不好解释,事实上也没作过多的解释。这本来是赫泽尔出的主意,但赫泽尔反倒责怪儒勒·凡尔纳是个剧作家!我们了解这一点,无疑是挺有意思的。

  《黑印度》创作于1877年,当年年底便发表出去了。本来,作者正打算“搜集一点材料以延长一下篇幅”,可赫泽尔似乎急于要满足《时报》总编的愿望。

  他儿子给他造成的忧虑是否会使这位作家跟尼尔一样认为“黑暗同样是美好的”,并为自己躲在地下深处而自鸣得意呢?在他放弃描写地下英国这种构思以后,促使他写这部小说的动机很可能是出于他对苏格兰及其传说的热爱、对瓦尔特·斯科特的赞赏以及对自己旅游的回忆。那位‘唱烟的老妇人”爱丁堡的形象必然会跟为其工业提供养料的煤矿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关于爱丁堡的各种民间传说,必然会启发他创造出一种神秘的气氛,从而使他这部作品跟原先构思的大不相同。

  卡罗利娜结婚时,儒勒·凡尔纳曾向他母亲透露过的那个梦境无疑更有说服力。倘若果真如马塞尔·莫雷所认为的那样,作家“终于将小儒勒的影子跟卡罗利娜的影子成亲的这个怪梦”投射在这些漆黑的深渊里,这是很可能的;但他既然已将那次婚礼跟死亡的概念联系在一起,那么如今要通过尼尔第一次看到曙光而隐喻爱情的胜利,就显然不大可能了。作家不是乐于让这对新婚夫妇披上丧服吗?我们别忘了,他们之所以穿丧服,那是因为西尔法克投湖自尽了,而西尔法克乃是给他们的幸福设置的唯一障碍。我认为,这场“情感悲剧”发生在地下迷宫的漆黑之中,寓意无疑更为深刻。这个地下迷宫是他的潜意识的反映。“既古怪又迷人”,简直“有点像超自然的精灵”的尼尔正是这个梦幻中的人物。难道她又是卡罗利娜的化身?“她的影子”跟他20岁时曾经爱过的那个影子不相符合;尼尔跟那位喜欢蹦蹦跳跳的娇小可爱的南特姑娘毫无关系。环绕着对这位南特姑娘的怀念,难道不会出现别的一些形象以塑造出“这位似乎只有一半属于人类的姑娘”吗?我们能否得出这样的结论:必须到黑暗中去寻找我们憧憬的爱情?“黑暗同样是美好的,”尼尔说,“但你必须懂得习惯于深沉黑暗的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将自己掩没在庇卡底那个隐蔽所的暗影之中的儒勒·凡尔纳大概就是这样想的。他在这个隐蔽所里是否发现过“超自然的精灵”?倘若《喀尔巴阡城堡》果真反映了他那含蓄的内心隐秘,这是有可能的。我们必须等到1892年再来提出这样的问题。

  这部小说利用了儒勒·凡尔纳在苏格兰之行所作的部分笔记。

  工程师斯塔尔曾应哈里·福特之约,从爱丁堡搭乘威尔士亲王号汽船抵达克伦比亚角;这艘汽船的名字恰好就是儒勒·凡尔纳和伊尼亚曾经使用过的名字。这次航行如1859年所作的那次航行一样,由于大气恶劣而令人极不愉快。尼尔第一次从矿井中出来后,是在爱丁堡的亚瑟宫观看日出的,“爱丁堡的全景,一个个崭新的城区在她脚下徐徐展开……”,儒勒·凡尔纳和伊尼亚这两位朋友也曾登上这座王宫,而且这句话已一字不漏地在《苏格兰之行》中出现过。《黑印度》中的游客所选择的正是这两位巴黎游客曾经住过的兰布雷旅店;他们游览湖沼之乡所走的路线,也正是儒勒·凡尔纳和伊尼亚在爱丁堡的主人家时由他们的女儿“阿梅莉亚小姐”所提议的那条路线。我们不禁要问,对1859年那次远游所遇到的这个给人以启发的迷人姑娘的记忆,在最初塑造小说中那位温柔的尼尔时是否反复出现过?


  






凡尔纳传第三十三章 一股新鲜空气






第三十三章 一股新鲜空气

  这股新鲜空气是《一位十五岁的船长》带给我们的;一部幽默的幻想小说:《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苦难遭遇》

  1877年,他在南特度过夏天,从而恢复了与大海的接触。他已暂时从他儿子给他造成的忧虑中解脱了出来,“米歇尔跟我们在一起,大伙都觉得挺高兴,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南特之行和全家团聚对他大有好处。”他高兴地把儿子带到圣米歇尔号上。一上船,他的想象便随着波涛一起澎湃奔腾。这个儿子,缺点不少,优点挺多,稍遇机缘,很可能变成另一个人。他既聪明,又热情,只是缺少一点辨识力,难以应付各种事变。一个15岁的小伙子,倘若性格刚强,满可以作许多事情,若有机会,甚至能作出一些英雄壮举,在海上怎么样?让一位小伙子驾着一艘船单独与海浪搏斗?他会作出什么事来呢?

  这一连串想像使他渐渐看到一个“15岁的英雄”的身影。这位英雄就在流浪者号捕鲸船上。作了一次收获不大的海上狩猎后,这艘捕鲸船正靠泊在新西兰的奥克兰市。为了加重这位十五岁英雄今后的责任,他让像米歇尔那样当普通见习舵手的迪克·桑、船东的妻子沃尔多姆夫人、她儿子雅克、她表弟昆虫学家本尼迪克特和年老的黑人女佣南,搭乘这艘双桅纵帆帆船返回旧金山。在茫茫的太平洋上,流浪者号遇着一艘破船。该船因遭受碰撞,船员全部失踪,仅剩下奄奄一息的5名黑人和1只狗,在船上受着口渴的严酷折磨。

  赫泽尔了解到渐渐形成的创作提纲后,希望将这几位遇难者变成戴着脚镣手铐、被扔在一艘黑奴贩运船的舱底里的奴隶。他最后同意不把尼摩写成一个搜捕黑奴贩子的人;他本来希望这一次能如愿以偿;因为贩卖黑奴的问题一直缠绕着他。但儒勒·凡尔纳却认为,这个问题已不复存在,他坚持说,这5名遇难者是作为乘客而在1艘被撞毁的船上的自由人。他答应,关于贩卖黑奴的暴行,等这几位黑人落入走私贩手里之后再作描写。这些可怜的人在舱底里并没遇到会饿死的危险……因为他们完全可以将那只狗吃掉!我们知道,这只狗在小说中起着一种重要的作用。

  至于那位历岁的英雄,作者提醒出版商说,“他肯定不是您头脑里所设想的那种小天真。”赫泽尔特别偏爱伽弗洛什式的人物。他早就希望将这样一个人物插入到《米歇尔·斯特洛戈夫》之中;因此,要是迪克·桑跟雨果笔下的那位给人好感的英雄相似,他

  “因此,他决不是一个懒鬼;船上只剩他一个人的时候,他显得英勇无畏,而且像1位船长那样行事。”当赫尔船长忍不住要去补充他船上的货物,让他的船停止前进,跟5名水手一起上了1只捕鲸小艇去追捕1条巨大的座头鲸时,事情正是这样发生的。

  赫尔船长委任这位小伙子当几小时大副,将流浪者号交给他照管了。但捕鲸活动发生了可怕的变化:小艇被狂怒的座头鲸撞碎,船上的人全部落水葬身大海。

  如今,流浪者号只剩1名水手:l名没别的船员协助的见习水手;他要负责将船东的妻儿、年迈的女佣南和5名黑人遇难者遣送回国。我们可别忘了那只叫登戈的狗和那位令人担心的厨子内戈洛。内戈洛处处跟小船长作对,因此,这位小船长不得不对他行使自己的权力。相反,小船长对那5位黑人和登戈的忠诚是完全可以信赖的,而且,登戈恰好憎恶内戈洛。

  迪克·桑向东行驶,一直朝这个方向,他肯定可以返回美洲南岸。在跟一场飓风搏斗的过程中,他显示出自己是个出色的海员;要不是内戈洛从中作梗,使船上的罗盘发生差错,他兴许能把船驶回瓦尔帕莱索,可这么一来,他却绕过合恩角,横渡大西洋,被抛落在非洲而不是美洲的海岸上。

  到处是黑奴和走私贩的非洲;赫泽尔对作者描写贩卖乌木的商人的那些章节必定感到满意。内戈洛和突然出现的哈里斯合谋,将遇难者带到安哥拉的腹地,却坚持说他们到了玻利维亚!后来,他们被人逮住,强行归入一个阿拉伯人贩子的奴隶行列中。

  儒勒·凡尔纳认为有必要提醒那位易受感动的出版商,“我先给您打个招呼,他将死在非洲的土地上。”第二卷绝大部分是描写贩卖黑奴活动及其残忍性的,叙述非常准确,以致赫泽尔也无法接受。“正如您所说的那样,这些习俗实在太可恶,”作家表示让步说,“我将把它们写得和缓些。”

  经过许多曲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