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河血-第9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的疯狂,到处都可以看到被处决的人们。

“拿起武器,为了苏维埃母亲而战!”

破墙上的破旧的海报依然没有残色,海报上的通红甚是醒目,而在附近的使馆区却挤满了许多人,尽管各国驻苏大使馆正在撤离或已经撤离,但是仍然有人在办公,或许,对于许多人来说,这里还能够给予他们希望。

雅希法?奥尔别林带着家人提着行李箱在瓦砾间行走着,这位前冬宫博物馆副馆长和许多人一样选择了走,可如何离开呢?

现在离开乌法只有两个渠道一是获得内务部的特别通行证,然后离开这座城市,要么是被更入名单一张政府列出的名单,除去政府官员、高级军事指挥官外,还有许多科学家、技术人员,他们将会乘飞机离开。

作为政府官员,雅希法?奥尔别林知道,实际上从三个月前,就有数以万计的政府官员以及科学家、技术人员乘火车离开了乌法,前往土库曼斯坦,尽管没有人告诉他,他们去什么地方,但雅希法?奥尔别林却知道,那是政府在为最后的迁都作着准备。

迁都!

迁往土库曼斯坦,似乎这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了,但是那里的环境又比这里好多少呢?不是同样要面对中国人以及德国人的包围吗?

不过,雅希法?奥尔别林却不会这么想,因为他从一个朋友那里知道政府似乎是在计划流亡海外,可能会从土库曼斯坦撤往阿富汗,再由阿富汗撤往英属印度。

原来政府是准备流亡海外啊!

可即便已经做好了流亡海外的准备,为什么还命令部队与人民坚守乌法,坚守这座“苏维埃堡垒”呢?

当雅希法?奥尔别林的心里这么想着的时候,他看到的在路边的废墟间,内务部的军官依然在根据命令枪毙那些“胆小鬼”、“间谍”以及诸如此类被扣以各种罪名的人们,他尽可能不让自己去看这一切,同时怀过女儿的头,不让她去目睹这些人惨剧。

他不知道为什么在政府撤退的时候,内务部依然“忠实”的执行着命令,但他却知道,他必须要做出选择,是走还是留。

不过作为一名学者,他并没有太多的资本可以利用,但是他却知道,如果想要离开的话,必须要有所选择。

看着身边的妻女,他默默的朝前走去,终于,他站在了一栋大楼前,那栋大楼曾是美国、英国、法国以及中国的驻苏大使馆,现在,随着英、美、法三国大使以及使馆官员的撤离,现在,这里只剩下了中国人。

中国的外交官仍在乌法,这看起来说像是个笑话似的,斯大林为什么不在中国、军队进攻的第一时间,把中国外交官送进集中营?甚至还准许他们在这里办公?

原因非常简单两国根本就没有宣战!

即便是中国人占领了大半个中亚的情况下,两国仍然没有宣战,这不能不说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闻,但是现在,对于雅希法?奥尔别林来说,这却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他还可以在这里申请庇护。

尽管街道两旁的大批建筑化为了瓦砾堆,少数没有完全坍掉的建筑看上去阴森可怖,窗户成了敞着口的大洞,透过屋顶的缺口能够清楚地看到天空。侥幸完好的窗户则钉上了厚厚的木板。可是这栋大楼和它的周围的建筑却没有遭到轰炸,显然,德国人注意到了楼顶上的中国国旗,对于德国而言,中国仍然是中立国,其飞行员在执行任务总会避开这里,这一情况使得许多平民选择在大使馆附近的地区躲避轰炸,而在大使馆的门外,却有许多人排着队,等待着获准进入这座大使馆,完全不顾内务部的威胁,实际上,内务部的官员们,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许,在某个特殊的时期,他们也需要来自己这里的帮助。

挤过大门前拥挤的人群,雅希法?奥尔别林向大门后的中国警卫递去一张名片,那是中国大使的私人名片,随着名片一同递出的还有他的工作证。

“你好,我是雅希法?奥尔别林,请您告诉傅秉常大使,我有要事要见他!”

看着手中的工作证,使馆警卫又打量一眼面前的这个人和他身后的妇人以及两个少女,对此,警卫已经见怪不怪了,他们是来申请政治避难的,根据各国同苏俄政府达成的协议,每天都有一架外交飞机从附近的机场起飞,飞往中国的新疆省,以供各国外交官撤离。

但无论是美国人还是英国人,都会撤走一些俄国人,其中有些人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意义,也有知名的学者,中国同样也不例外,只不过,名单上的人,并不是都愿意去中国,当然,想去的人,并不一定是中国所需要的。

就像眼前的这个人,也许,他会失望而归,也许,他有可能会获得一张难民证,在合适的时间躲进大使馆,待一切都结束之后,他们会获得一张前往中国的签证,只有上帝才知道,只有极少数幸运儿,能够搭乘每天起飞的外交专机撤离这座城市。

“我需要四张机票和四张前往中国的签证!”

面对傅秉常大使,雅希法?奥尔别林毫不隐瞒的道出了他的来意。

“这是,奥尔别林……”

傅秉常的脸上露出一些难色,每架飞机上的位置不过只有24人,分配给中国的只有6人,相比于奥尔别林,国内更希望把机票给那些知名的俄国科学家,而不是一个文人。可奥尔别林是他的朋友,他内心里当然想帮助,就像其它人一样,可他做不到,因为飞机是华北方面提供的,华北早就列了一个名单。

“我想,”

无奈的苦笑一声,傅秉常看着奥尔别林说道。

“在我的权力范围内,我愿意给你一切力所能及的帮助,但是,现在,我的朋友,我只能向你……”

不待他说完,奥尔别林便打断他的话说道。

“我知道,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友谊是要让步于现实的,我的朋友!”

话声稍顿,奥尔别林从公文包取出一个精心包裹的卷轴,从卷轴中他取也一张发黄的纸签。

“在冬宫的东方研究所中,收藏着俄罗斯院士奥登堡从敦煌运出中国的数千卷敦煌遗书,还有其它大量的文物,其中有许多是属于中国的,我相信……”

话声稍顿,奥尔别林盯视着傅秉常说道。

“我相信,这些文物,足够换取四张机票以及签证,当然,还有我前往中国之后的生活所需,您觉得的呢?”

什么!

敦煌遗书!

傅秉常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要用敦煌遗书换取机票!作为一名学者,他自然知道敦煌遗书的学术价值,他几乎不假思索的问道。

“在什么地方?你能够拿出来吗?”

面对傅秉常的失态,奥尔别林只是重复着他的要求。

“我需要四张机票和四张前往中国的签证!”

第1132章帝国的崩溃

在满是瓦砾的街道上,六辆悬挂着美国国旗的卡车在街道上勉强行驶着,透过汽车车窗,驾驶员和车上的乘客看着车外的一切。比·奇·中·文·网·首·发

每一条街道的十字路口布满了设置的反坦克路障。叛逃士兵或意志不坚者被吊死在路灯和树上的景观成为城内的街景,街道上系着红袖章的内务部的军警提着冲锋枪和绞绳,在每一个防空洞或地下室内寻找着任何一个逃兵,逃兵的范围是宽泛的,上至七十岁下至十二三岁的男性公民都是逃兵,每一个俄国人都必须以“无比的爱国勇气”保卫这座城市!

看着车外的一切,全都沉默地坐着,看着眼前这幅希望渺茫的画面,车里的气氛显得十分低沉。

“明明政府都已经不在了,为什么还要这么干呢?”

作为军人,自然赞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但是同样也是作为军人,他反对这种让百姓去送死的行为,那些百姓并不是军人,那些百姓甚至都没有武器,只能徒手向德国人的坦克发起进攻。

面对这种必死的行为,许多人当了逃兵,可是内务部的官员们却全不顾这些,对于逃兵,他们只有一个解决绞死他们或者枪毙他们。

于远处的爆炸声,不时的传入的耳中,目睹着这个国家的崩溃,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没有一丝的同情,不仅仅是因为中国也是推倒这堵墙的推手,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同样觉得这个国家根本就不应该存在于世。

车队每走过几条街道,就会受到盘查,不过在这个时候,内务部的特别通行证却发挥了作用,而通行证是用签证换取的,在这个时候,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打算着。

终于,历尽周折之后,汽车停在了一栋只剩下一堵破墙的楼房前。

“就是这里!”

看了下门牌,确定这就是他们的目标,在这栋楼房的地下室中,存放着几百箱“货物”,他们的任务就是把货物运回大使馆,而为了使于行动,他们甚至聘请了俄国人做司机。

推开沉重的钢门,借着电筒的灯光,看到并不算宽敞的地下室内摆满了大小各异的板条箱,而那些板条箱显得极为简陋。

这里面装着什么?

作为情报人员,好奇是的本能,但同样的服从也是他的本能,没有一丝犹豫,他便指挥起那些俄国人为了换取难民证的俄国人,将箱子抬上卡车。

这只是一发生在乌法的一件极不起眼的事情,在这个动荡的时候,没有任何人会去关注这支“外国车队”,就像不会有人关心那近千箱文物、古籍一般,如果世界末日一般,所有人都为自己做着打着。

当指挥着同事以及俄国人将板条箱抬出地下室,抬上卡车的时候,在乌法第三高级中学的教学楼前,却挤满了许多人,这座中学便是内务部的临时办公地点,来自各人民委员会的官员们将这里围的水泄不通,那些曾经享受着特权的人们,此时来到这里,唯一的希望就是找到在内务部人民委员的会熟人或者老朋友,以便从他们的手中获愕一张内务部签的特别通行证。

当前线的军官们命令着士兵绝不撤退时,在乌法那些曾享有特权的人们,却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获知了一些消息政府很快会再次迁都,地点未定,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