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子非鱼-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主有言,伦珠自当洗耳恭听。”伦珠嘉措微微一笑,凝神望一眼那连绵的雪峰,“公主很会挑地方,雪山在吐蕃人眼中是最圣洁的,希望在雪山下,我们的谈话也能坦荡如此。”
  “既然五王子这样说,那我便直言了。”林慕水微微一顿,开口道,“具我所知,吐蕃历代赞普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吐蕃的家族势力,吐蕃建国初期,家族势力固然有利于巩固统治,但近几代来,家族势力却越来越成了一种威胁。譬如噶尔家族,曾辅佐多代赞普,可谓外掌兵权,内倾朝野。臣权大则王权空,所以本朝赞普即位伊始,便着力打压家族势力,先是废了元老议事,后有对朝中的家族根基罢的罢贬的贬,实在不敢妄动的,便名升实降,架空其权,又比如,把这些人派到边关。”
  “可是赞普忘了这些家族的想法,削权过急是祸不是福,只会逼得他们反——公主可是想说这句?”伦珠嘉措一叹,亦道出自己心底最深的担忧。
  “是,也不只是。先时四海安定,赞普即位以来行令得当,政治也算清明,且边关军权名上在驻将手中,实则没有赞普调令,谁也调动不了大军,纵然有人想反,也没有理由和条件,但是现在——”
  伦珠嘉措深吸口气:“但现在世子死于边界,举国震动,边关又生战乱,赞普不得不放权给边关,而两国究竟该不该互信,是战是和,争论尤为激烈,这种情况下不论什么决定都会遭到非议。条件也有了,理由也有了——没有比这更好的时机了!”伦珠嘉无奈苦笑,“公主,是想给我提这个醒?”
  迎着冰雪反射的光辉,那眸中深深浅浅的底色让人猜琢不透。林慕水突然觉得自己还是太急了,自己一个外邦人,甚至可以说是敌国的公主,却和他谈起吐蕃的积患,矛头直指他最显赫的家族,毫无疑问,这是惹人怀疑的。但是她也明白,这一系列事情,绝不是某一方能完成的,大周和吐蕃境内,有势力在暗中勾结,而此势力之于吐蕃,无非是想篡权。而今袭成一事,两国开战已是定局,那么有些人是不是也该反了?如果吐蕃政权突然易主,那么吐蕃便可倾力对付陇右;而突厥虽然现在按兵不动,却也是时时想要分一杯羹;至于神都,援兵迟迟不来,难道大人那里也被限制了?那么陇右还有什么希望?
  一个寒战无约而至,林慕水定了定神,又看向伦珠嘉措,她也许不能改变什么,但她必须试试,她也相信自己没有看错人:伦珠嘉措是吐蕃最有能力当赞普的,那么他也必须有这个分辨力和决断力。
  微一沉默,林慕水再次开口:“素闻吐蕃五王子有治世之能,这些问题五王子应该早已想到,我今天之所以还要再说这番话,是想请五王子想一想,这一系列事情都是怎么发生的。”林慕水转身逆着雪线回视,缓缓开口,“秋初,吐蕃与南诏既定联姻,然两国间山路险峻,遂借道大周,我大周为三国交好,特遣小队护送南诏公主入吐蕃。然而,就在两队约定会面的缓冲地带,世子的迎亲小队和大周护送小队相继遇袭,全军覆灭,于是两国关系瞬时变得紧张异常。”林慕水看一眼伦珠嘉措,“五王子想一想,两国小队会面,如此机密的事情,那是怎样的人才能打探的到?又是什么人能阻止起队伍在两国边境袭击两国的联姻的小队?世子一死,举国动荡,两国战争更是一触即发,这有对谁有好处?为了尽可能避免战争,我来了,可是又是在两国欲立盟约的当晚发生了莫名其妙的袭城之事,自此,战争开始,便无人可以控制了——这会是谁的杰作?这对吐蕃又意味着什么?”
  远处,雪山皑皑,却分明沾染了凡世的尘土。“这是吐蕃的国事,我一个外邦人不便猜测,我想给王子提的醒是,现在的形势,已经容不得保守地提防了,必须做出决定。而对于五王子,要么代表吐蕃王室反攻,要么保全自己的实力,离开这里。”
  “公主为什么要和我说这些,这似乎对公主并没有什么好处。”
  林慕水抬眸,眸心愈发深了下去:“恕慕水直言,事至如今,赞普怕是难以自保,而纵观吐蕃上下,没有比五王子再合适的人了。所以,我想助王子,而之于陇右,也需要一个支持——五王子明白吗?”林慕水顿了顿,索性说的更为直白,“事至如今,战争虽已无可避免,但我想为陇右谋个长远之计,此次不论王子是进是退,只要王子有意,我大周愿助王子一臂之力,当然,王子也需保我陇右无战火之虞。”
  有那么一刻,伦珠嘉措恍惚觉得整个雪山都在眼前这个女子的映衬下变得黯然失色。雪山的清,只是源于它素净得纤尘不染,而她的清,却清澈的足以将一切都倒映出来。“那么。各种要我为你做什么?”
  “送我回国。”
  不经意,流光转过山麓,没入一片冰雪。
  ……
  天光收敛,本就背光的房间此时愈显沉暗,却是烛光燃起的歆华,荡出一片深深浅浅的光影潋滟。
  清波滟滟,照亮了一双双或深沉或净彻的眸。人倒是“人心难测”,又如何“一片冰心在玉壶”?陇右的乱局是该有人解开了,但如绳结死扣,又有谁能信誓旦旦地说自己能解呢?——最好,是有一个靠得住的局外人。
  阮东篱此番请来武岑二人,甚至请出她这个内卫监察使的名号,也不过出于这般考虑。阮青茹身是内卫,深谙其中规矩,内卫因多涉机密,形势一向深忌他人知晓,而如今阮东篱竟不惜冒着透露机密的罪名,只望将一切澄清,可见是到了怎样的地步!
  可是,自己真的行吗?阮青茹心里没底。不错,她是内卫监察总使,可她也是半叶梅阁领的妹妹,暗卫阁领的兄弟,甚至与眼前这个已是驻军统领的人也曾很熟悉——对于陇右,她从来不是局外人。
  然而,现在即便是对着自古一路的华山,也必须走下去了。阮青茹凝眸环视在座几人,定了定神,开口道:“陇右而今风霜交加,其形势不可谓不严峻,然而但凡城破国亡者,虽有外敌相加,却都未尝不是先自内而败。我知道,如今陇右三方颇有猜忌,但凡事和则成,离则废,于陇右亦是如此。我今日请众位大人到此,便是希望诸位把话说开,是非破立,秉公而断,也是为了陇右能渡此劫难。”
  阮青茹一气说罢,微微侧了目光,探向阮东篱,但看其眼波静然,似无意浮出一抹浅笑,想来方才之话也并无什么不妥,心下自放松几分,又投目岑天幕。其人面庞冷峻,有意无意地看着案上烛火潋潋,却也是默默点头。正欲再问武彦卿的意思,一个雍雅淡静的声音已如流水般淌开:“阁领所言甚是,陇右发生了太多事情,三方彼此孤立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只是不知阁领欲使我们怎生道来?”
  “既然凡事都有先后因果,大不必逆天而为,只因时序复述便可,陇右之事,我算旁观者,如今叙述出来,还望大人们补充。”阮青茹微微一笑,转目阮东篱,大有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此事的起因,是因为阮阁领。”
  烛影微摇,阮东篱一袭蓝衣白褂,在烛下自映出几分澹泊与傲然,彷如南山傲霜之枝:“三月前,半叶梅截下一封突厥传与神都的密信,此信是多组信件中的一封,看不出具体的阴谋,但信中提及有关陇右兵力部署和神都事务却让我不敢轻视,于是我按章遣人给神都传话,却发现半叶梅已被不知名的力量封锁,消息根本传不出去。”
  “半叶梅被封锁?你们不当是我陇右消息最灵通,行迹最难探测的力量吗?”岑天幕微微抬眼,这一望却是玄铁乍现,蕴出慑人的气势。
  “不错,这也曾是狄阁老颇为诧异的地方,但实际上,这也并不是没有可能——此事神都有人谋划,陇右有眼线响应,何况便是我朝内卫也并不只半叶梅一支。”阮青茹微一垂目,“我离开神都之事,此事尚未完全明晰,但狄阁老已确定了这种倾向。”
  “如此说来,陇右只是局中的一颗棋子?而半叶梅不巧探知了这秘密的一角,因而生出这些变故?”烛边,武彦卿身着竹绿锦衣,先时淡淡的雍雅此刻已拢上几分肃然。
  阮青茹微一点头:“这也正应及了先前信中所提及的情况:神都有要员私通突厥。”
  说罢,阮青茹目光一转,又听阮东篱续道:“半叶梅被人截杀,我震怒至于亦知此事非同小可,必须报知朝廷,无奈敌情不明,我身为阁领又不能私出辖地,只得出下策,分出几路人马做疑兵,而另遣一亲将持我玉符暗入神都。”
  清浅的水色淌过屋中,漾起的微波似眉心平添的折皱。
  “阮阁领此话的确属实,这名亲将死在了洛水,接手此案的是狄阁老的学生,洛阳刺史曾泰,他见这玉符不是个普通的物件,遂向狄阁老询问,阮东篱这个名字,便也是此时进入阁老视线的。”阮青茹言罢微停,烛光濯濯,映出一张肃静的面容,“此后,半叶梅尸体相继在各道被人发现,狄公接手此案并得到了阮阁领暗藏的传书,当时使团出发已有几日,狄公料定使团恐亦是在歹人的计划之内,遂请汝阳公主快骑追赶,望能拦下使团。也就在这几日里,半叶梅与神都联系的中断引起了皇帝的注意,皇帝暗令凤凰手下的内卫赴陇右联络,却一直不闻回信。”
  武彦卿眸心如凝:“他们的尸体被送到了我这里,当我得知他们是内卫时,便知道事情不对劲儿。进一步查看,我在他们贴身的衣物中发现了半叶梅的印章。”竹绿锦衣一振,“据我所知,内卫传达事物,皆以印章为证,以示收到消息,而这印章是断不可外泄的。故我念之,内卫行迹一向难以探知,而他们的行迹也只透露给了半叶梅,那么这种情况下能轻易截杀他们的,首选显示半叶梅。”
  “所以王爷对半叶梅封锁了消息?”白袂微动,恍若微尘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