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周小云的幸福生活正文+番外-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宝是个机灵鬼,早把身上的压岁钱拿出去用了,和一堆男孩子在一起放洋火鞭。“嘭嘭”的响声整天响个不停。
  小宝跑小店勤快了不少,家里好吃的不想吃,专门买了一些平时就眼馋的零嘴来吃。
  只有最小的二丫还不知道用钱,但是她也天天把她自己的压岁钱放在棉袄的兜里谁也不让碰,小小年纪就有“守财奴”的倾向。
  周小云也在心里盘算着要把钱在充公前用一部分,至于买什么,她也早就想好了。
  初三这一天一大早,姑姑一家来了,老远就听到姑父吴有德的三轮车的动静。吴磊率先跳下车,直奔周小云家来找大宝玩,加上周志海共三人不知疯到哪玩去了。
  吴梅见了周小云分外开心,紧贴着周小云她走到哪吴梅就跟到哪亲热的不行。周小云自放假后还是第一次见吴梅,家里父母都忙的不得了哪有时间带她去姑姑家。
  吴梅的情况和她差不多,两人十来天没见面现在有说不完的话―有说不完的话自然是吴梅。
  十点来钟的时候,城里的三叔一家也回来了。
  三叔周国民穿着深色的夹克衫带着眼镜,比起两个哥哥来年轻帅气了不少。
  三婶宋明丽是城里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她今年刚二十九岁,身材苗条,穿着呢子大衣,有种知识分子的优雅气质。
  宋明丽身上这种气质让周小云深深羡慕,她觉得一个女人可以不漂亮不妖娆不艳丽不时髦,可是一定要有气质。气质这东西很飘渺看不见说不清摸不着,可是却真真切切的能让人感觉到。
  说起来,妯娌三人各有特色。
  大妈沈华凤年龄稍大一些三十多岁了,偏胖一些,有着中年妇女的丰腴和圆润。
  自己妈妈赵玉珍小一些,五官最端正好看,穿的很朴素但是掩不住天生的几分姿色。
  三婶宋明丽没有大妈那种丰满和自家老妈的漂亮,但是她浑身有种说不出的独特的女人味。她的穿着打扮绝不赶潮流但是也绝不落伍,自有自己的知性风格,谈吐见识更远非没见过市面的农村妇女可比。朝那一站,立刻将妯娌们比了下去。
  看吧,这就是知识女性的气质啊!
  周小云一直喜欢三婶,她说话温柔有礼知分寸,为人处事很周到。周小云一直衷心期盼着将来自己也能变成像三婶一样的女人。
   三叔家只有一个儿子,叫周志远,今年和小宝一样大六岁了。不过能说会道可比小宝强多了,虽然不常回乡下老家,可是一会就和几个哥哥混熟了玩作一团。
  周小云爷爷在大宝出生没多久就去世了,只剩奶奶一人长期跟着三叔生活。
  三叔和三婶都忙着上班哪有时间顾家务事,奶奶六十岁腿脚利索,在三叔家带孩子做饭洗衣服把家务事都包了。宋明丽很会做事,经常给奶奶些零用还季季都添置新衣服,奶奶觉得三儿媳妇孝顺就更不肯回来了。
  赵玉珍常常在背地里抱怨婆婆偏心,老三家不过一个孩子,自打周志远一出生就带着直到现在,自己家这么多孩子也不见她回来替自己带孩子。
  周国强听了这话不乐意了:“老三和他媳妇都要上班,哪有时间带孩子。我妈替带着还能做饭给他们吃,咱们农村人天天家前往后的转,要谁来替咱们带孩子。自己多的是时间呢!再说,家里多一张嘴吃饭也就老三家供的起了,这么多年咱妈可都是老三他们养活的没让咱们出过一分钱。要是搁我们家,我们养活孩子都吃力哪还养活得了咱妈。”
  提到婆婆的供养问题,赵玉珍识相地闭嘴不提了。
  奶奶回来见了这一堆孙子孙女也是说不出的高兴,把平时积攒的私房钱拿出来给孩子们发压岁钱。大的上学的是两元,小的一元,孩子们见领压岁钱都围了过来,奶奶发压岁钱发的分外开心。
  姑姑也给了每个孩子一元钱,不过,三婶出手可大方多了。崭新的五元票子简直亮的晃眼,赵玉珍和沈华凤忙着也给周志远五元钱的压岁钱。不过,三叔家就一个孩子,周小云心想自己家孩子最多可是最划算了。
  她默默的在心里算了算,发现自己身上的压岁钱十几块了,在这时候孩子身上有这么多钱简直是巨款啊!
  
第三十八章 过年就是吃吃吃
  按例这一天当然是在老大周国富家吃的午饭,当晚,三叔一家就在大伯家住下了。到了初四一大堆人就到了周小云家,赵玉珍从一大早就开始忙碌起来。
  周父从大伯家借来了大圆桌,足够坐下十来个人,连大人带孩子勉强能够挤着坐下。
  赵玉珍从年前就备好的鸡鸭鱼肉都烧成了一大碗一大碗的上了桌。
  过年时亲戚来家里吃饭那可是家里的最高招待水准才行。若是个个没吃饱没吃好,主人家的脸都没地方放。所以,平时做菜舍不得放油的赵玉珍卯足了劲舀猪油烧菜。
  虽说周家兄弟们和出门的周芳一起要算自家最穷,但是赵玉珍向来是个好强的个性,大过年的怎么说也得做些像样的菜才行。别让人都小瞧了去,赵玉珍这样想着,又把家里炸好的肉丸子放进了锅里。
  周小云不爱去坐桌子的角落,这么多人大的小的都围在一桌上,孩子要想夹个菜得站起来伸长手才够得着。她借口到厨房帮忙躲了出来,周父忙的也顾不上她随她去了。
  锅底用树枝烧着火旺盛的不得了,赵玉珍在忙着做菜,周小云就跑着帮忙端菜。
  滚烫的碗边连大人端着也烫的受不了,赵玉珍怕周小云被烫到不让她上手。周小云拿起家中的抹布围住碗边,温度刚好又不担心滑手,赵玉珍直夸周小云聪明。
  周小云见了有自己爱吃的菜,就让赵玉珍盛一些到小碗里,一个人没争没抢的比在大桌上吃可舒服多啦!
  等一顿午饭散了场,也快到下午两点半了。赵玉珍收拾着残羹剩肴,大妈沈华凤和三婶宋明丽也过来帮忙。孩子都跑出去玩了,只有周小云待在一边帮着扫地收拾凳子。
  沈华凤夸起了周小云:“他二婶子,你家大丫真是懂事的好孩子。这小小年纪的,什么都会什么都懂像个小大人似的。前几天和大宝两人把笼抬过来,我见里面有小点的包子就多嘴问了一句,这才知道是大丫包的包子呢。你说,她这几岁的孩子手怎么这么巧,还会做鸡毛毽子,我家小霞在家天天踢那个毽子听说就是大丫做的。”
  赵玉珍满脸带笑谦虚了几句,实则心下别提多高兴了,谁不爱听自家的孩子被人这么称赞?
  宋明丽大半年没回乡下来,还是第一次听说,不由的朝周小云看去。
  只见周小云听了夸奖也没有露出得意的样子,礼貌的朝沈华凤笑了笑,把桌子边的长板凳一个一个的排好。
  看到周小云不骄不躁,宋明丽赞许的微笑着点了点头:“我好长时间没回来了,孩子都变了模样。大丫可比上次见的时候长大了不少,都能去上学读书了。”
  “他三婶,咱家大丫去年就上了一年级了。”赵玉珍很荣幸的说,宋明丽可是正经学校毕业的有文化的人,又是教师,她夸自己女儿两句份量比大嫂重的多。
  宋明丽惊讶了:“哦?我记得大丫翻过年才七岁吧,去年她六岁就去上学了吗?这念书可够早的,大丫,你在学校能跟上班听懂课吗?”
  周小云不喜炫耀,点了点头简短的回答:“能听懂。”
  “这孩子,也太谦虚了。期末考试可是两个一百分呢,听海子说是全年级第一名。”沈华凤早听自己儿子周志海说过了周小云考年级第一的事情了,当时在家感慨了好久,怎么孩子和孩子差别就那么大呢?
  在宋明丽诧异惊奇的眼神中,赵玉珍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能在这个样样都比自己强的妯娌面前露回脸,是件能载入史册的事情了:“大丫自己要求上学,我和你二哥先是不大同意的。觉得孩子还小上学太早了,可是孩子自己坚持我们也没办法,就答应了。也没有想到成绩能这么好。”
  宋明丽立刻对周小云刮目相看,作为一位老师,对成绩好爱学习的孩子总是有好感的。接下来,赵玉珍絮叨起来周小云种种优点,虽没有过分夸大事实也足够宋明丽听的了。
  周小云很高兴三婶对自己的欣赏喜爱,可是听自家老妈滔滔不绝的夸赞自己她就是脸皮再厚也待不下去了,干脆落荒而逃。
  第二天,一大堆人浩浩荡荡的又去了姑姑家。
  这天是初五,又称小年。周芳家的地方很宽敞,孩子跑前跑后能把房顶吵翻了。女孩们以周小霞为首,加上周小云和吴梅,再带上最小的二丫不过四人,在一起跳绳踢毽子还算文雅。男孩子中大宝最大,其次是周志海和吴磊,再有周志远和小宝,五个男孩子在大宝的带领下狂翻了天。
  这两天最开心的要数三叔家的周志远,他在家是独生子,很少有伙伴玩。这次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一大堆,可把他乐坏了。到了晚上,怎么说也不肯回去。
  周志民劝了半天败下阵来,宋明丽把脸一板,还没等说上两句,周志远就乖乖的走人了,围观家人都好笑不已。
  奶奶不忍心见最疼爱的孙子垂头丧气,在他耳边轻声说:“远远,你别不高兴,明天大伯一家和二伯、姑姑一家都去咱们家吃饭,明天你再和大宝哥他们玩好不好?”
  周志远听了,立刻喜笑颜开。
  
第三十九章 县城三叔家(一)
  三叔周国民在县城的邮局里上班,专门负责向各个单位送报纸,邮局专门配了一辆后座挎着包的自行车。
  那时吃公家饭的都被称作“铁饭碗”,周国民是邮电学校毕业的,虽说是中专毕业,可是专业非常好。论起来,普通的本科生也是不如他学的专业好分配的。
  三婶宋明丽本就是城里人,本科念的是师范专业,毕业分配到了县城的重点中学英明中学,那时候教师待遇不算太高。她拿的工资远不如周国民,可是女人有文化有工作在那时候是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