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周小云的幸福生活正文+番外-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家刚买了电视手里不一定方便嘛,就没好意思向你张嘴。”没说出口的是沈华凤怎么可能同意借那么多钱给他呢。
  周国富也知道自家婆娘的个性,一时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这时沈华凤走了过来,对着自家男人说道:“海子他爸,我可替你答应老二媳妇了,你得做个好案板送给他们。别的忙没帮上,这可是你的老本行,活做的好些让老二他们多用几年。”
  周国富哪有不同意的,当即回家忙活了起来。不出两天,厚实的长案板就抬着送了过来,一看就是好木料做出来的。
  周国强也是个识货的,家里的大桌子用的就是这种木料,结实的很,当下谢过了哥哥,欢欢喜喜的和赵玉珍两人把案板抬进了家里。
  周家四兄妹都得知了家里要卖猪肉的事情,都是兴高采烈。
  当然,高兴的原因各有不同。
  馋嘴的大宝心想,以后可以多吃点肉了。
  周小云则高兴着父母终于迈上了做生意的道路,别人不知道她可是清楚的很,后来做生意发家致富的人着实不少,周家生活的轨迹终于开始缓缓发生了变化。
  至于这变化究竟会有多大,日后自然知晓。
  大宝很快就学会了骑三轮车,把小宝和二丫拖着到处跑。他也想把周小云喊着,可惜周小云不信任他的技术不肯坐。
  其实,周小云的担心不无道理。三轮车就三个轱辘,有个坑坑洼洼的很容易偏向一边甚至摔倒。而且笼头左摇右晃的不大稳当,刹车把长长的在龙头下面劲小的不容易扳动。反正,周小云不会骑三轮车。
  不过,大宝的表现可圈可点。先骑着三车还是歪歪扭扭地,熟练了以后骑的很快,转弯灵活的不得了。
  他骑着三轮车在村里来回转悠,惹得一堆孩子心都痒痒的。很快,车上的孩子就从两个变成四个,四个再变成六个,一直到八个再也坐不下了才算完。
  没挤上车的孩子就跟着后面跑,央求着车上的下来换他们上去轮流坐会。
  大宝很享受这样的感觉,威风的像个大将军。可惜,玩了三四天后,三轮车就被周国强骑出去收猪了。
  
第四十九章 周家的大厨
  周国强又进了县城一趟,买了一杆大秤一杆小秤。大的留着收猪时用,小的留卖猪肉用。
  等一切就绪,周国强和赵玉珍夫妻俩开始忙碌起来。
  周国强骑着三轮车挨村子转悠,寻找是否有要卖猪的人家。
  他本就是替人杀猪的,谁家猪长成了能卖心里有数,很少跑空腿。他给的是现钱,比猪贩子的秤又公道的多,所以有猪要卖的人家都乐意卖给他。
  周国强踩着三轮车拖了猪回家后,就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杀猪。
  待到逢集时,就把猪肉拿到集市上卖。
  周小云找了张硬纸板用毛笔写了“猪肉最好、价格最低”几个大字,把牌子插在三轮车的笼头上。来往的人看了这样的招牌很稀奇,倒给周国强招揽了不少的生意。
  集市上有些零散卖猪肉的,很少有周国强这样长期的摊位。周国强想着刚开始做生意宁愿少挣点钱也得落个好口碑,刻意把价格压低了一点。并且秤头都高高的从不短斤缺两,让左邻右居买过的人都满意而归,纷纷说周国强做生意很厚道。
  听闻的人也会专门找了他的摊子来买肉,不久之后,他的猪肉摊就以价格低廉的优势成了集市上生意最好的。
  赵玉珍每到逢集就和周国强一起来照看生意,自然把小宝和二丫也带在了身边,一边做生意一边照应孩子两不误。
  那时候家家的猪大概养到一百多斤就卖了,再去掉内脏皮毛之类的,一头猪不过几十斤肉,基本上逢一集就能把肉卖的差不多。
  后来,还有本村的人逢家里来客人就到周国强家里去买肉,再后来开始有邻村的人找到周国强家来买。即使不逢集,一天也能卖些猪肉出去。周国强原来担心猪肉卖不出去放时间长会坏掉,完全是不必要的担心。
  一来二去,周国强的卖猪肉生意总算上了轨道。
  一斤肉能赚一两角钱,几十斤肉卖完了最少也能赚个几块。再加上猪浑身是宝,猪肝猪腰猪血猪肚猪肠什么都能拿来卖钱,从周国强和赵玉珍愈来愈飞扬的嘴角就能看出收入是很让人满意的了。
  一到晚上,装钱的木盒子里零零碎碎的有小半箱,赵玉珍乐呵呵地数着钱。可是一角两角的零钱太多,一会就会数乱了。
  周小云自告奋勇的过来帮忙,她把一角的整理好成一摞,二角的、五角的、一块的、二块的、五块的都再照此办理,不一会就算出了钱箱里的总数:三十三元四角。
  除去本钱的话逢一个集市能挣上近十元,这是以前赵玉珍想都不敢想的数字,数着钱赵玉珍的手都有些发抖。
  大概一个多月后,周国强就把二百元钱还给了周芳。
  照这样,不出一年家里就能盖房子了,赵玉珍美滋滋的想着。想到美好的远景,赵玉珍笑的眼眯成了一条缝。
  家里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首先就发生在餐桌上。
  赵玉珍忙碌起来有时顾不上做饭,周小云开始做些简单的晚饭。赵玉珍本来担心这么小的孩子哪会做饭,后来见周小云指挥着大宝烧火自己做饭像模像样做出的饭味道居然很不错,也就放下心来。到后来演变成一天三顿饭倒有大半都是周小云动手了。
  周小云前生厨艺很拿手,话说回来,任是谁做了七八年的家庭“煮”妇做饭都不会差哪儿去。再说家里的那位吃饭又很挑剔,周小云在厨艺上的进步也得归功于前老公的挑三拣四。
  自从周小云做饭后,最高兴的要数小宝了。
  猪肉是拿来卖了挣钱的,不可能顿顿都吃,不过隔三岔五地总能吃到些卖剩的五花肉。周小云用些酱油把五花肉烧的红通通的,一口咬下去满嘴流油,小宝不爱吃肉的都能吃上几大块。
  通常若肉卖完了总会剩下一些大骨头,周小云拿些这样的骨头放在锅里熬出浓浓的骨头汤,用来烧菜煮咸粥。
  小宝食量比较小不肯吃饭,但是见姐姐用骨头汤加些白菜熬出的咸米粥,热乎乎香喷喷的不由得胃口大开能吃两碗。
  小宝瘦瘦的手臂开始有了点肉,这让周小云高兴不已。骨头汤补钙效果很好,比喝什么口服液强多了。小宝身体虚弱多喝点,也能增强抵抗力。
  周小云为了让小宝多吃饭可没少费心,刻意地做些合小宝胃口的饭菜。眼看小宝的饭量越来越大身子骨变得壮实起来,周小云别提多开心了。
  就是周小云自己也胖了不少,本来有些枯黄的皮肤变的红润不少,不再一付干瘪的样子。果然吃的好些营养多些就是不一样啊!
  赵玉珍天天除了带孩子做家务,还得和丈夫上集市卖肉,里里外外忙的不可开交。有了周小云这个得力的助手帮着做饭,负担一下子轻了不少。赵玉珍心下喜欢得意,逢人就夸自己女儿。
  弄的周小云一听赵玉珍在哪提起“我家大丫……”这几个字就落荒而逃,汗颜不已。要夸也得等别人夸,哪有自家人夸自家人的,背地里人家不笑才怪。
  不过,自家老妈的夸赞最起码也表明了自己在老妈心目中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周小云想到这个很欣慰。哪个孩子不希望得到父母的喜爱关心表扬呢?
  
第五十章 麦假(一)
  地里的麦子成熟了,远望去一片金黄,庄稼人都喜悦的迎来丰收。
  学校放了一个星期的假让孩子也回家帮忙收麦子,美其名曰“麦假”。另外,还布置每个学生勤工助学,趁着收麦子的时候到地里捡麦粒,放假后要交一提篮麦粒。
  孩子们一听说放一星期的假都兴奋地喊叫跳闹,周小云被这种气氛感染了也欢呼起来。
  还是这时候学校的生活舒服,作业很少基本没有,一学期考一次试,连收麦子还放一星期假,哪有后来做学生那么辛苦啊!天天作业月月考试的,孩子早早的都成了近视眼,学习成了沉重的负担。
  方文超嘱咐周小云在家里也把口琴多练练,估计手风琴短期内周小云不容易练好。口琴简单好练些,在“六一”儿童节前把曲子练熟了就行。
  周小云答应下来,这时候她也知道了方文超有意让她去参加县里儿童节的事情,她对比赛的事情颇感兴趣,以前平庸的她哪有这样的机会。
  现在有这样的机会,周小云也挺高兴。周小云觉得不一定非要得奖,参加这样的活动对她来说是一种难得的人生体验,看来接下来的时间里得好好练习。
  周小云家共有五六亩地,若是周国强和赵玉珍夫妻俩都在地里忙割麦子怎么着也得五六天才能全部割完。
  可是周国强的卖猪肉生意还算红火,实在舍不得停了。夫妻俩商量着集市就周国强一人去,赵玉珍到地里忙活。集市退了周国强再去地里做事,这样的话不耽误挣钱。
  打算倒是挺好,可是这么多的麦子哪天能割完呢?赵玉珍干脆请了自家的弟弟来帮忙。
  周小云的舅舅赵刚在家里处了个对象,今年没有外出打工。家里的麦子上个星期就收完了。听赵玉珍说让他来帮忙,二话不说骑了自行车一大早就来了。
  姐弟俩见面很亲热,他们俩年龄接近一些感情很好,一边做事一边聊天倒是不觉得怎么累了。
  那时割麦子用的是木柄的镰刀,镰刀弯弯的锋快,就是要弯着腰沿着麦子的跟来割麦子。一天忙下来,让人腰酸背痛。
  家家孩子都在田边玩,说是帮忙其实做不了什么事。镰刀这么快谁也不放心孩子动手,万一割伤了腿就糟了。不过,帮着抱麦杆子还是能做的。那时候,收麦子都是连麦秆子割的,等麦粒脱下来麦秆子都留着家里烧火做饭。
  大宝从地里抱起一捆麦杆子飞快的送到田边的平板车上,一趟趟的跑的很欢。小宝抱的少多了,二丫更是几根几根的拿着,说是做事还不如说在玩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