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乡村首富-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了楼。

两人洗漱罢,已经看到楼下餐房里的餐桌上摆满了吃的。

这些东西都很普通,却很香。

一锅红薯糯米粥,一小碟子花生米,颗粒很饱满,一碟子腌制的西瓜皮,还有一大盘子煎好的鸡蛋。

几个雪白松软的馒头,还有一盘炸得透黄的鱼肉,应该是刚刚炸好不久,因为上面撒上的韭菜叶子还散发出一股子浓浓的香味,这种农家的韭菜,香极了,味道很纯正。

“马叔,蔡叔叔,我们先吃饭再谈正事,要不我一会儿领你们去湖边的观景台看看,你们来的时候看到了上面的观景台吧,我告诉你们,这边的刚好就在湖边,位置很不错。早上没太阳,吃完饭刚好散一会儿步。”

两人赫然就看到张晨身上围着厨用的围裙,手里拿着一柄钢制的锅铲,另一只手捏着一把筷子,整一个伙夫的造型。

“哟,你还会做饭哪,来来,我们来尝尝。”

刘爱萍和小扬扬应该是去外面玩了,张晨只是留了一份早饭用塑料罩子盖起来。

一顿早饭吃下来那也是酣畅淋漓,不得不说,张晨的手艺很不错,不管是炒的花生米还是熬了一早上的糯米红薯莲子粥,还有那盆看起来不起眼的研制西瓜皮,味道都很好。

最出色的还要数那盘子黄灿灿的鱼块了,不咸不淡,鱼肉松软却有有股子嚼劲,等一顿早饭吃完,碗里也不剩几块了。

等出了门,走到湖边的观景台的时候,阳光已经有些强劲了,停留了一会儿后三人就回到二楼的客厅继续谈关于融资的问题。

张晨并不会认为今天会生出什么意外,因为尽管马云昨天并没有明确表态,但是结果其实双方都已经心知肚明了。

他唯一不能确定的就是阿里将能接受的到底是自己以个人的名义进行融资还是以白湖湾的名义进行融资。

如果是他个人的话,就说明马云更看好的是自己的潜力,而不是白湖湾,那么极有可能他想让阿里进驻月半弯的想法就会落空。

但是如果是以白湖湾的名义进行融资的话,那自己建设网络城市的愿望还真有那么一丝实现的可能。

月半弯,网络城市,仅仅是想想张晨心里都有些难掩的激动和期待。

170斗士与赢家2/5(求月票)

(火车上两天没合眼,回来了下午倒下去就睡了,更得比较晚,大家久等了,晚上会拼一把爆发了,有月票的通知赶紧出手吧,月票!!!!)

白湖湾。

老张家二楼的会客厅中。

以张晨为主,招呼马云和蔡崇信落座后,屋子里的气氛顿时便变得有些严肃起来。

虽然对开的窗户都已经打开,但是还是令人有些压抑。

尽管之前双方都已经明确了合作的初步意向,但是无论是马云本人还是张晨,在心底其实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斗士精神,精神不死,斗士不止。

在涉及到围绕阿里进行合作的话题时,双方都不会将太多的私人情感掺杂在里面,而是冷静地思考,激烈地争论,“尖酸”地要求。

即使欣赏,那也只是一种出自情感和内心的态度,绝不会将阿里作为情感的纽带。

自然,这也正是当初蔡崇信看重阿里看中马云的原因,同样是阿里能够成功的一大至关重要的因素。

在张晨看来,同样如此。

信任是双方相对的,自然欣赏也是必不可少的。

融资阿里巴巴,无疑是张晨布局未来的众多投资中,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即使将来能够获得更优越的投资机会,恐怕也很难抹杀这一次投资阿里的闪光。

当然对于马云这个创立阿里的阿里之父来讲,尽管他很看好阿里的未来,但是他同样很清楚。现在的阿里还不是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他马云也不是坐在阿里王国金色王座上的国王。而仅仅是一个在创业初期艰难前行的创业者。

像他这样的创业者,全国有千千万。但是他比任何人都要自信,只要有良好的机遇,阿里化茧成蝶的那一天迟早会来的。

所以,从他的角度来看,进行融资是阿里必然的选择,只有融资,阿里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大的价值放大和扩张。但是,选择跟谁进行融资,或者说。选择让谁入驻阿里,这是一个很难选择的问题。

当然,马云并非是那种见利忘义之人,相反很重视“江湖义气”,张晨的那一笔资金虽然出现得突兀,但是用了便是用了,当初蔡崇信带着顶尖的国际金融投资回国时,他甚至都没有动心,而是选择了等待神秘投资客的信息。

张晨很幸运。

因为在国际巨头跟他之间。马云显然选择了后者,可以说,这一次张晨算是改变了阿里的历史。

事实上,当作为神秘投资人的张晨。第一次出现在马云面前时,他心里的失望要远远超出期待,当然后来能够成为阿里帝国的掌门人。他绝对不肤浅,更不会简单地以貌取人。

说到以貌取人。恐怕没有几个人会认为马云本身的样貌长得很有魅力。

所以,在这次的约谈中。

张晨赢得了机会。投资的机会和人生的机会。

自然,马云也赢得了价值。

用超凡的眼光赢得了张晨脑中藏着的价值。

“张晨,你拿什么来确保将来阿里不会陷入资金短缺的困境?”

马云是务实者,跟一般的创业人想比,他的魅力在于宣扬自己的理念,拿到最好的idea,做最佳的方案。

同样,在最终选择张晨之前,他同样也很谨慎,甚至是有些苛刻。

他自己非常清楚,阿里的发展绝不会是一个短暂的问题,所需要的资金也绝对不会是区区五百万美金就能够解决的,这一点其实张晨在听到马云这句话的时候心里就已经有数了。

因为如果没有他横插一杠子的话,根据历史应有的走势,马云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获得第二笔融资,而且这一次的数量远远超出第一次的五百万。

再到更后来,融资的额度也会逐渐增大。

张晨有理由相信,如果不是这一笔笔融资,恐怕阿里的发展根本就不会如此迅速,马云想创造一个惊人的电商帝国,恐怕还要有一番曲折。

不过现在,张晨同样有信心让阿里做出更令人震惊的成就。

“凭我手中掌握着价值二十亿人民币的产业!”

“凭我只有十五岁。”

马云点了点头。

是啊,有什么理由比这两个尖锐的对比更强烈?

没有。

十五岁的人很多。

拥有亿万家资的人也不在少数。

但是在十五岁就能够拥有亿万家资,还是自己一手创造出来的,却凤毛麟角。

张晨说的话并不夸张,这个数据并不是保密的,可以查得到,甚至张晨也能够出具充足的证据。

但是对马云和蔡崇信来讲,眼前的少年,脚下的房屋,还有窗外日新月异的白鹤经济特区,这些就是最好的保证。

看着不远处的那栋大楼,马云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最终双方达成的协议张晨甚至连讨论都没有讨论,便直接签字了。

合作协议的内容并不多,作为阿里的首席财务官和律师,蔡崇信为阿里和张晨个人的合作设定了严格的条件,原本他以为张晨会强烈反对,毕竟作为一个年少得志的天才,这样的条件实则难以答应,但是显然,他猜错了。

张晨非但没有提出任何非分的要求,甚至连股份上都没有做更多要求,根据张晨跟阿里之间的协议。

整个投资过程将会分成三个固定部分和两个预计部分,第一笔融资高达五百万美金,在两年内,将会提供另外一笔两千万的融资,而第三次则会融资一亿美金。

至于后面的两次,则会根据阿里的发展情况进行适当数量的融资,按理说在这样一份可谓算得上是庞大的投资计划中,张晨作为投资人,或者说唯一的融资机构,他至少一能够拿到超过百分之四十的股份。

按照原来的走向,软银的孙正义最后拿到了超过百分之三十的股份,但是付出的投资要远远小于张晨做的投资计划,根据后来的统计,软银用两点六亿的投资获得了阿里超过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但是张晨知道真正能够决定阿里走向的是马云而不是自己,所以他在放弃管理权的同时,根据合同的规定,他将会得到的阿里股份也只是刚刚达到百分之三十的数字。

并不是张晨不想尽最大的可能拿到更多的股份,在知道阿里将来必然会成为电商巨头的前提下,他要是不想那就是疯了,但是正是因为他知道阿里的结果,所以才会这样。

为什么?

音为他张晨是个人的名义,而非白湖湾集团的名义占有阿里的股份,不要说马云,就是将来阿里的内部股东,恐怕都会出现分歧。

可能唯一对张晨有利的就是确保股份永远不会被稀释的规定了,当然,这一条也是张晨的唯一一个要求。

合约签订。

不管是马云还是张晨,都在心里深深地舒了一口气。

作为投资的一部分条件之一,月半弯的那栋在建的三十层商业楼也即将在建成之后成为阿里集团新的集团总部。

对于将集团总部搬迁至白湖湾水畔的决定,不管是马云还是蔡崇信都没有反对。

尽管互联网对网络的要求比较高,索性的就是在白鹤并不缺少网络基础,在张晨的规划中,将来的月半弯将会拥有最全面的网络设备,将会建成中国最现代化的网络基地。

硅谷,并不只是在美国才会诞生。

融资阿里。

没有闪光灯的闪耀和记者的穷追猛打,也没有新闻媒体争相报道,一切都显得很平静。

如果不是想起被自己锁在密封的保险柜中的那份协议,张晨甚至难以想象到自己竟然挖了软银的墙角。

白湖湾的一切都在变化,快速地变化,任他风卷云涌,心湖中也难起波澜,五年的时间,沉淀了他心中太多的嘈杂和回忆,所有的东西都变得理所当然而不那么突兀起来,就像本该如此。

平静,祥和,青春又显得老练而沉稳。

傍晚的白湖沙滩。

高高的观景台围栏将这一片背靠着风的细沙紧紧包裹起来,靠近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